序
平凡人的第三條路(節錄首段)
坊間有「九成股市投資者無法跑贏大市」的說法,若真的九成人都無法取得超越大市指數的投資回報,那是否意味着學習投資毫無意義呢?
然而,現實更加殘酷。
根據信貸評級機構標普全球(S&P Global)2022年發佈的SPIVA研究報告,過去15年來,由專業基金經理主導的高市值基金(Large-Cap Funds),只有6.6%能夠跑贏標普500指數。而就算放眼各種類型、不同市值的主動型投資基金,數量也只是增至約10%。儘管由經驗豐富的基金經理操盤,結果有九成基金的回報表現都無法勝過大市指數,可想而知散戶的處境更艱困。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要求證券商提供的數據顯示,投資者們不僅無法跑贏大市,甚至有69%至84%的散戶持續虧損。美國證券商eToro曾透露,其2,700萬客戶中,有80%都處於虧損狀態。
從筆者第一天接觸投資開始就一直思考,在這場博弈中,佔90%的「輸家」和餘下10%的「贏家」究竟有甚麼差別?如果絕大多數參與者都是輸家,那麼想要成為贏家的最直接方法,就是跳出主流的投資模式和思維,甚至故意與眾不同,採取跟主流
相反的手段,儘管這些行為可能違背我們的本能和常識。
以下是一些大眾普遍認為「贏家」擁有的特質:
.豐富的財經知識
.獨特有效的技術指標
.預測股價走勢的信心和獨特見解
.多年的投資經驗
.龐大的資金量
.能承受巨大風險的大心臟
.專業的輔助軟件
.人脈和內線消息
.對股價波動的迅速反應
然而,仔細思考一下,上述特質真的可以帶來勝利?基金經理都擁有豐富的財經知識和多年投資經驗,平日使用最全面的專業交易軟件、有以千萬甚至上億元計的資本,年資較深的基金經理亦不缺乏廣闊的人脈和消息渠道,結果九成基金都跑輸大市。在網絡上,充斥着自稱能夠靠瞬間股價波動賺取過百萬的網絡紅人,但大部分最終都被揭造假而消聲匿跡。由此可見,這些特質並非成功的關鍵要素。
筆者不敢自誇為一名偉大投資者,但在過去幾年以全職投資為生,算是躋身10%的「贏家」之列。對於勝敗之間有何分別這個問題,樂意分享一些個人經驗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