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週年慶(止)
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

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

  • 定價:620
  • 優惠價:79489
  • 優惠期限:2024年10月1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王陽明 (1472—1529),名守仁,世稱陽明先生,中國明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和軍事家,陽明心學的創立者,被公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陽明心學作為中國傳統儒學的又一個高峰,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乃至整個東亞的文化心理,其影響一直延續到當代。

  本書是王陽明哲學研究的經典之作,對王陽明哲學的內容進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力圖呈現出王陽明哲學的基本性格和整體面貌。全書思境恢弘,學理精審,史料詳盡,在王陽明哲學思想研究的各個重大問題上都提出了新的分析和詮釋,代表了當代陽明學研究的高端水平。

  本書雖集中在王陽明哲學的研究,但其解决的問題和研究方法,對整個陽明學、宋明理學乃至中國古典哲學的研究皆具有普遍的示範意義。

  推廣重點
  ●    中國哲學重要流派
  王陽明及其心學對後世影響巨大
  ●    了解心學必讀
  本書被公認為王陽明哲學研究的經典之作
  ●    心靈啟示錄
  知行合一的智慧對現代讀者極具啟示

  閱讀要點:
  ◇    陳來教授的寫作方式讓你更清晰梳理「陽明學」
  ◇    理解中國古典哲學中的「有」「無」智慧與境界
  *本書附有英語版目錄,以輔助對本書的資料檢索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來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央文史館館員,教育部社科委哲學學部委員,清華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院長。出版著作四十餘種。
 

目錄

第一章 緒 言    001
一 有我與無我    005
二 戒慎與和樂    011
三 理性與存在    014

第二章 心與理    023
一 心即理說的提出    025
二 心即理說的內涵    028
1. 定理與至善    029
2. 道德法則與道德對象    030
3. 心與禮    032
4. 心外無理    035
5. 主宰、知覺、條理    036
三 心即理說的詮釋    039
四 心即理說的矛盾    046

第三章 心與物    053
一 心與意    055
二 意與事    058
三 心與物    064
四 心物同體    069

第四章 心與性    073
一 未發與已發    075
二 心之本體    083
1. 至善者心之本體    084
2. 心之本體即是天理    085
3. 誠是心之本體    086
4. 知是心之本體    086
5. 樂是心之本體    088
6. 定是心之本體    089
7. 惡者失其本體    090
三 心與性    092
1. 心之本體即是性    092
2. 心即性    094
3. 性、天、命    095
4. 性與氣    097
5. 性之善惡    101

第五章 知與行    103
一 知行合一的內容    105
1. 知行本體    105
2. 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以謂知    109
3.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110
4. 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工夫    112
5. 知之真篤即是行,行之明察即是知    114
6. 未有學而不行者,不行不可以為學    116
二 知行合一的宗旨與工夫    117
1. 知行合一的宗旨    117
2. 對知行合一的批評    120
3. 致良知與知行合一    122
4. 知行合一的工夫    125
三 知行合一的分析    126

第六章 誠意與格物    131
一 《大學》古本與古本序    134
二 誠意    140
三 格物與格心     146
四 格物之辯    149
1. 與湛甘泉論格物    149
2. 與羅整庵釋格物    157
3. 與顧東橋辯格物    163
五 《大學問》的格物說    166

第七章 良知與致良知    175
一 致良知說的提出    177
二 良知    183
1. 良知即是非之心    183
2. 良知與意念    185
3. 良知與獨知    187
4. 良知是謂聖    189
5. 良知即天理    191
6. 良知與明德    192
7. 良知與自慊    193
三 致良知    195
1. 致良知之至極義    195
2. 致良知之實行義    198
3. 良知與見聞    200
四 從格物到致知    203

第八章 有與無    211
一 天泉證道    213
二 無善無惡    223
三 心體與性體    233
四 儒與佛    238
五 有與無    243
六 嚴灘問答    249

第九章 境 界    255
一 有無之境    257
二 無我為本    264
1. 自得與無我    264
2. 敬畏與灑落    266
3. 不動與無累    269
三 狂者胸次    274
四 與物同體    280
1. 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    281
2. 有我之境    287
3. 仁與愛    291

第十章 工 夫    299
一 工夫之內外本末    301
1. 為己與克己    301
2. 心學與心法    303
3. 德性與問學    305
4. 博文與約禮    308
5. 惟精與惟一    309
6. 吾心與六經    310
7. 成色與分兩    312
8. 主意與工夫    316
二 工夫之有無動靜    319
1. 事上磨煉與靜坐    319
2. 戒慎恐懼與何思何慮    322
3. 必有事焉與勿忘勿助    330
4. 集義與不動心    333
5. 動與靜    335
6. 存心與定氣    339

第十一章 結 語    343
一 早年歷程    346
二 中歲教法    351
三 晚年化境    354
四 身後流變    357

第十二章 附 考    363
一 《年譜》箋證    365
1.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陽明15歲    365
2. 弘治五年壬子,陽明21歲    366
3. 弘治十三年庚申,陽明29歲    367
4. 弘治十四年辛酉,陽明30歲    368
5. 弘治十五年壬戌,陽明31歲    368
6. 弘治十七年甲子,陽明33歲    369
7. 正德元年丙寅,陽明35歲    369
8. 正德二年丁卯,陽明36歲    370
9. 正德五年庚午,陽明39歲    372
10. 正德七年壬申,陽明41歲    373
11. 正德九年甲戌,陽明43歲    373
12. 正德十年乙亥,陽明44歲    373
13. 正德十二年丁丑,陽明46歲    374
14. 正德十三年戊寅,陽明47歲    377
15. 正德十四年己卯,陽明48歲    379
16. 正德十五年庚辰,陽明49歲    380
17. 正德十六年辛巳,陽明50歲    380
18. 嘉靖七年戊子,陽明57歲    381
二 《續編》書札考    382
三 越城活動考    390
四 著述辨疑    402
1. 《傳習錄》    402
2. 《大學古本旁釋》    410
附 錄 心學傳統中的神秘主義問題    417
一 引言    419
二 明代心學的神秘體驗    422
三 宋代心學的神秘體驗    431
四 理學對於神秘主義的批評    439
五 結語    442
陽明年表要略    447
徵引書目    449
索 引    453
後 記    462
 

詳細資料

  • ISBN:9789888869053
  • 叢書系列:文史中國
  • 規格:精裝 / 488頁 / 15.2 x 23 x 6.8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內容連載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生於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死於明世宗嘉靖七年(1529),謚文成。祖籍浙江餘姚,青年時父親遷家至山陰(越城),後來他在距越城不遠的陽明洞天結廬,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他為陽明先生。他是明代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也是明代「心學」運動的代表人物。
 
王陽明28歲舉進士,授刑部主事,後改兵部;曾知廬陵縣,歷任吏部主事、員外郎、郎中、南京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正德末年以左僉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平定當地大規模農民暴動;後平定藩王之亂,兼巡撫江西,因大功升南京兵部尚書,封為新建伯;晚年奉命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提督兩廣等地,平息廣西地方少數民族暴動,病歸途中,死於江西南安。正德十四年(1519)夏,寧藩朱宸濠經過多年蓄謀籌劃,在江西發動叛亂,以十萬大軍,東下南京,其聲勢浩大,震動朝野。王陽明倉促舉義,在強弱懸殊的情況下,以機智的謀略和卓越的膽識,僅35天就生俘朱宸濠,將這場大叛亂徹底平定,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奇功大業。時人說他「才兼文武」,有「奇智大勇」。的確,他的事功業績不僅在古今儒者中絕無僅有,在整個明代的文臣武將中也十分突出。
 
王陽明青少年時代就顯示出多方面的才能,熱心騎射,精究兵法,長於詩文,早享文名。青年時代的王陽明與多數宋明理學家一樣,也經歷了一條「出入釋老」而「歸本孔孟」的思想歷程;入仕之後,踏入坎坷的政治生涯,34歲時,他在嚴峻的政治形勢下,冒死抗諫,反對把持朝政的宦官劉瑾,為此受廷杖下獄,貶到貴州偏遠的龍場,做一個小小的驛丞。在極其困苦的環境中,他日夜默坐,動心忍性,思考聖人處此將何所為,在一個夜間他忽然大悟,「不覺呼躍,從者皆驚」,從此建立了與程朱學說完全不同的哲學,後人稱此為「龍場悟道」。此後,他雖為明王朝建立了奇功大業,但他本人卻屢遭誣陷讒謗。在「百死千難」的政治危機中,他堅信自己的良知,表現出極大的勇氣。無論是居家休養還是戎馬倥偬,他都廣收弟子,因材施教,宣傳他的思想。他的學說雖受到壓制,卻在當時發生了巨大的影響,並籠罩了整個明中後期思想的發展。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最新巨作《連結:從石器時代到AI紀元》,洞悉人類發展的急迫選擇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知遠語言加碼(9/7-9/8)
  • 新時代折20
  • 小天下領券(9/6-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