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烘焙展
生命之側:關於因紐特人,以及一種照護方式的想像

生命之側:關於因紐特人,以及一種照護方式的想像

Life Beside Itself: Imagining Care in the Canadian Arctic

  • 定價:450
  • 優惠價:79355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擅自認定他人生命的價值,會不會跟否定生命的價值一樣危險?
我們能不能想像或找到另一種傾聽的方式,一種容許不確定性的照護形式,來理解生命?
 
◎2015年,人文人類學學會,特納民族誌寫作獎
◎2020年,高等研究學院,J. I. Staley Prize
 
  「我們對照護的理解往往離不開善意、好的結果,或對受苦的情緒反應。但挪動這種理解將讓我們得以分辨照護論述的細微差異,進而看見自身欲望的矛盾,以及試圖照護他人時的混亂失措。」
 
  1956年,一位名叫考雅克的因紐特女性從北極灣的家鄉搭船前往加拿大南部的醫院接受肺結核治療,病逝於途中。考雅克死前經歷了什麼、她跟誰在一起、遺體送去哪裡,是一個從未解開的謎。後來,每當那艘船再度靠岸,考雅克的孫子就會跑去工人裝卸貨的港口探聽消息。他當然知道祖母已經死了,但他希望聽到的是她死去的經過,而那通常是加拿大政府在處理因紐特社群肺結核大流行時努力抹除的資料——人只是一個身分牌號碼以及統計上的數字。
 
  1950年代晚期,加拿大政府展開肺結核清空行動,北方被想像成一座大實驗室,正在進行一場大規模社會實驗,藉由降低死亡率等方法,把因紐特人變成真正的加拿大公民。這項「實驗」要求因紐特人配合政府提供的照護形式和邏輯,包括把像考雅克這樣染上肺結核的因紐特人從家人身邊帶走,撤離到南部的療養院。1953到1964年間有將近一半的因紐特人被送進機構,其中有75%到80%再被送往南部城市的療養院。
 
  加拿大政府對外宣稱的目的當然從來不是要殘酷地置因紐特人於死地。將他們撤離到南部的療養院,只是降低因紐特人的死亡率和提升其生活水準的諸多措施之一。這些措施還包括將因紐特兒童送到寄宿學校、給他們一個「白人的」名字,將其過去的一整套生活方式阻擋在外;或是為了防堵青少年自殺潮,設立防治專線、發送海報文宣,努力宣導要年輕人「好好活下去」。
 
  要當一個好公民就表示要配合這樣的生命體制。只是,擅自認定生命的價值,將它捧為至高至善,可能跟否定生命的價值一樣危險。
 
  +++++
 
  這本民族誌的主角是居住在加拿大北部的因紐特人,關注他們被收編進加拿大政府的醫療與照護體制下的結果。作者史蒂文森以傅柯「生命政治」的概念貫穿全書,整體結構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透過1940到1960年代出現的肺結核大流行與1980年後出現的自殺潮,討論加拿大政府官僚體系提供的照護,以及其對因紐特人心靈造成的持續衝擊;第二部分試圖勾勒出因紐特人另類的照護模式。有別於當代生命政治的匿名照護,因紐特人的照護不急於確認事實與數據,而是以一種不確定、意象式的方式,陪伴、傾聽與理解他人。
 
  人類學研究關注的往往是重複發生的事。人類學家所謂的「實證」是建立在日常透過重複而趨於穩定的認知上。史蒂文森認為需要打造另一種理解世界的方法,主張透過意象所做的人類學研究——有時候我們需要傳達的是可能的而非實際的真相,或是否定的、缺席的或懷疑的精神真相。傳達日常最好的方法不是累積實例,而是透過意象中的濃縮經驗;雖然意象並不能像事實一樣被檢驗。
 
  「我想要設想一種容許遲疑的人類學傾聽方式,去傾聽那些一再打亂我們確定知道什麼的話語。」
 
  +++++
 
  「我用『死活相依』這個詞來表達另一種思考生命的方式,以及支持這種思考方式的照護形式。『死活相依』關心的主要不是延續實體生命,而是誰是誰,而照護就在認出令人不安的他者意象並對它付出關懷中發生。……渡鴉的意象一方面暫時表達了生命中的死亡,另一方面也表達了何謂生或死的不確定性,使我們得以放開乾淨/骯髒、生/死等建構人類照護方式的二分法,哪怕只是短短一瞬間。若是活著跟目睹生命中的死亡有關呢?要是死去,但仍被愛你的人放在心上,也是一種活著的方式呢?我們如何可能去關注那些存在於自身之外、永遠無法變得完整的生命?」──本書前言
 
推薦人
 
  吳易澄,人類學博士、新竹馬偕醫院精神科主任、馬偕醫學院助理教授
  吳嘉苓,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林浩立,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林開世,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人類學系兼任副教授
  蔡友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達悟族的精神失序》作者、《不正常的人?台灣精神醫學與現代性的治理》主編
 
各界好評
 
  到北極圈,追隨因紐特人,想像照護的模樣。渡鴉的陪伴、實踐生前承諾的夢境、名字的循環網絡、凌晨三點的同遊、認可對方存在的歌。也控訴當代保衛生命的精密統計、風險管理、健康生活形態,以及匿名照護,如何可能帶來戕害。以極具創意的研究方法、民族誌書寫,與概念辯論,在生死之間深剖照護政治,詩意而驚心動魄。敢於面對難題、敢於拓展想像、敢於實驗學術勞動的力作。——吳嘉苓,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生命之側》談的是因紐特原住民族在加拿大面臨的生命政治暴力,包括肺結核傳染與自殺問題。然而作者人類學家史蒂文森的手法非常溫柔、詩意。她以圖像、夢境、靈魂來表達生命的失序與破碎,但不急於賦予意義,由此洗鍊出原民生命的尊嚴與價值。——林浩立,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這是一本充滿想像力與詩意的作品,細心的讀者毫無懸念地會被作者細膩的文筆所吸引。然而,在作者溫柔的筆調背後,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到一股深層的憤怒,一種對現代的生命政治技術與官僚體制的厭惡、無奈與控訴。全書的本文不到一百八十頁,民族誌材料也相對單薄,但是卻有非常複雜細緻的理論關懷,支持看似清晰流暢的論點,從傅柯的治理術、班雅明的意象研議、到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我們可以從英文原書超過四十九頁的註解、二十五頁的參考書目得知其用心。一本薄薄的小書,開闢了民族誌寫作的新領域,挑戰了我們習以為常的社會醫療思維方式,更質疑現代社會一味地執著於生命的延續,卻懦弱地迴避死亡的意義,可稱得上是一本一經現身就立即登上高位的人類學小經典。──林開世,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人類學系兼任副教授
 
  作者透過各式各樣視覺、語言的意象,深入詮釋加拿大的原住民──因紐特人「死活相依」與「不確定性」的晦暗情境。全書擺脫了實證醫學的照護邏輯,從因紐特人的生命敘事,揭露國家福利殖民與公共衛生的暴力,讓我們反思照護的核心應該包含什麼。──蔡友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達悟族的精神失序》作者、《不正常的人?台灣精神醫學與現代性的治理》主編
 
  這本勇氣可嘉的人文著作非常值得仔細研讀。原因很簡單:作者處理了加拿大北部最重要的當代健康議題之一,那就是因紐特青少年的自殺潮,同時也以「福利殖民主義」的概念挑戰了讀者的認知,並探討了深受國家歷史結構和政策影響的官僚傳統。——《美國人類學家》(American Anthropologist)
 
  這本著作是民族誌的當代經典範例,為我們示範了從顛覆常理的行動和思想脈絡中找到意義意味著什麼。作者鎖定「不確定性」作為一種研究模式,冀望深描的對象不只是人們建構的意義,或日常生活中我們明顯知道和理解的事,也包括無人知曉的事。——《人類學和人文主義》(Anthropology and Humanism)
 
  作者汲取世界各地的文獻資料,把「照護」當作殖民主義的結晶加以檢視。這個脈絡下的「照護」以能否避免死亡來衡量成效,完全不顧這樣的努力對其照護對象造成的影響。——Anthropologica
 
  作者探索了因紐特社群中的「照護」模式:它就像一隻渡鴉,代表一股精神力量,以不總是直接或明顯的方式把生者和死者綁在一起。——CHOICE
 
  這本書深入回顧了生命政治的精神層面,以及生命政治國家何以致力於提升人民的生命,卻反而斷送了某族群的特定生命形式。作者詳細剖析了因紐特社群中將生者和死者綁在一起的照護方式。那種方式本身就是一種倫理生活方式。文筆優美動人,點亮了因紐特的自殺問題,就像月光照亮了幽暗的天空,幫助我們不對其中的痛苦背過頭,而是緊緊將它抓住。不可多得的精彩作品。——維娜‧達斯(Veena Das),《苦難:健康、疾病和貧窮》(Affliction: Health, Disease, Poverty)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麗莎‧史蒂文森(Lisa Stevenson)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人類學博士,受業於柯恩(Lawrence Cohen)及舍柏-休斯(Nancy Scheper-Hughes)。現為加拿大麥基爾大學人類學教授。
 
  史蒂文森的研究聚焦於意象的思維形式,她試圖在加拿大北極地區的因紐特人和厄瓜多的哥倫比亞難民中,追蹤並描述這些處於暴力之下,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意象思維形式。她曾拍攝短片《進入未知的部分》(Into Unknown Parts),講述因紐特人被迫離開家園、在加拿大南部肺結核療養院生活的經歷。近期在厄瓜多的哥倫比亞難民中進行的工作,則採用了實驗戲劇技術(與Cristiana Giordano合作),以尋找新的思考意象的方式,並藉以表現日常生活中暴力。史蒂文森目前獲得Mellon New Directions Fellowship資助,研究如何利用電影的力量捕捉暴力的生活經驗。
 
審訂者簡介
 
吳易澄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士、清華大學人類學碩士,英國杜倫大學人類學博士。目前為新竹馬偕醫院精神科主任暨主治醫師、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與興趣為醫療人類學,關心族群、文化、環境與健康。
 
譯者簡介
 
謝佩妏
 
  清大外文所畢,專職譯者。譯作包括:《改寫人性的人》、《尋找母樹》、《就是走路》、《橡膠帝國》等。
 

目錄

推薦 事實開始動搖的時刻:沉入《生命之側》之中/林開世
導讀 活著的殘酷/吳易澄

序 兩個女人之間 Prologue: Between Two Women
致謝 Acknowledgments

前言 Introduction
1 事實和意象 Facts and Images
2 配合 Cooperating
3 匿名照護 Anonymous Care
4 名字的生命 Life-of-the-Name
5 為什麼放兩個鐘? Why Two Clocks?
6 歌 Song
後記 寫在保麗龍上 Epilogue: Writing on Styrofoam

插圖列表 List of Illustrations
參考書目 References
註釋 Notes
譯名對照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462126
  • 叢書系列:左岸人類學
  • 規格:平裝 / 344頁 / 14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二章 配合(摘錄)

預期失敗


由於幫助母親自殺,厄奇尤特就無法配合政府要他們活下去的責任。庫維亞那圖克堅持只要卡魯納把規則訂得更清楚,因紐特人就會努力配合。配合和失敗的問題很複雜難解。北極官員希望眾人配合推動政策,心裡卻又預期會失敗。一九六四年的〈愛斯基摩住宅計畫小組委員會報告〉(見第一章)清楚指出,想要減少北部地區的肺結核感染率,光是提供因紐特人「框架建築物」並不夠。還要教導因紐特人使用方法,因為「很多愛斯基摩家庭缺乏用有益健康的方式管理家務的技術、金錢、經驗,以及最重要的動機」(Subcommittee on Eskimo Housing Program 1964: 9,強調為筆者所加)。政府要提供技術,但因紐特人自己也要培養模仿卡魯納生活方式的渴望和動機。他們必須學會配合。
一九六二年,伊魁特的社工菲利絲.哈里森發表了一則因紐特家庭從「石器時代到原子時代」之轉變的虛構故事。故事在加拿大廣播電台的廣播上播出,故事中的爸爸阿那瓦卡路是個受人敬重的獵人,媽媽可露加很會做衣服和帶小孩。但某年冬天,可露加染上肺結核後被送去南部治療。康復返鄉後,加拿大政府送給她一棟現代住宅。根據哈里森的描述:

(可露加)很想取悅幫助她恢復健康和供給她的小孩生活所需的人。她很喜歡這棟有三個房間的新房子,裡頭全都漆成鮮豔的色彩。她仔細地把毛皮大衣掛在吊鉤上,而不是隨便丟在床上;把垃圾丟進院子的空油桶,而不是直接丟到門外。儘管如此,白人女性的方式她永遠學不來。(Harrison 1962: 16)

儘管社工、護士、醫生、傳教士等人都不厭其煩地教導他們,為他們示範乾淨、整潔和服從的殖民規範,因紐特人(從殖民代理人的角度來看)還是無法完全符合白人同胞訂定的標準。因紐特人藉由喜歡白人女性喜歡的事物(顏色鮮豔的房間和把外套掛在吊鉤上)展現自己的配合,這點很重要。當局並不期待他們能遵守規範:可露加「永遠學不來」。既然聚焦於如何延長壽命的「愛斯基摩治理工作」可以說是一種生命政治體制,一邊治理卻一邊預期治理會失敗也就帶出了本書的核心問題:生命政治的精神生命。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馬可孛羅電子書全書系|單書85折、雙書82折|【天然讀立】不畏惡典,就讀經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人文社科加碼折20
  • 三采暢銷展
  • BL漫畫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