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展
自由社會的經濟學

自由社會的經濟學

  • 定價:560
  • 優惠價:79442
  • 優惠期限:2024年10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獻給所有人的自由經濟學教科書。
  ⊙評論集體主義的缺失及市場經濟的不足,揭示經濟制度新路線。
 
  洛卜克為二戰後德國經濟復興的重要人物,其對集體主義的批判,在政府對經濟干預比比皆是的現代,仍意義非凡,發人深省。
 
  《自由社會的經濟學》出版於1937年國社(納粹)黨統治時期,歷經多國語言譯本流通、躲過重重嚴密偵查考驗,得以流傳至今。書中內容揭示構成經濟學完整有序的所有複雜關係,並深入分析集體主義的缺失以及市場經濟的不足,進而提出解方——第三條路。本版特別收錄新章節〈凱因斯主義的影響〉與〈德國在非通貨膨脹市場經濟的試驗〉,更加完整呈現洛卜克的經濟思維。
 
  →特別收錄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專文導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威廉.洛卜克(Wilhelm Röpke, 1899∼1966)
 
  自由經濟學者。受到奧地利學派學者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的啟發,反對極權主義、集體主義,崇尚自由經濟、市場經濟制度,其思想影響二戰後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發展。
 
譯者簡介
 
葉淑貞
 
  臺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美國匹茲堡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專攻臺灣經濟史、農業經濟學及經濟發展史。
 
  著有論文三十多篇,分別發表於《經濟論文叢刊》、《臺灣史研究》、《臺灣銀行季刊》等期刊;著書五本,分別是2021年臺大出版中心出版之《臺灣農家經濟史之重新詮釋(增訂版)》;2014年臺大出版中心出版之《臺灣農家經濟史之重新詮釋》;2013年遠流出版社出版之《臺灣日治時代的租佃制度》;1995年與吳聰敏、劉鶯釧合著之《日本時代台灣經濟統計文獻目錄》,隨後又於2004年與吳聰敏、古慧雯共同修訂,重新出版;2021年五南出版之馬夏爾《經濟學原理》上下冊中譯本。
 

目錄

回歸市場經濟—導讀洛卜克《自由社會的經濟學》
中譯本譯者序
英譯本譯者序
原著作者序

第一章 問 題
第1節 有序的無政府狀態
第2節 經濟學其他的謎
第3節 邊際效用
第4節 選擇與限制:經濟學的本質

第二章 經濟學的基礎
第1節 從商之道:以道德為基礎
第2節 成本是什麼?
第3節 經濟的均衡:一些可能的制度

第三章 分工的結構
第1節 分工的意義
第2節 社會分工與貨幣的角色
第3節 細緻分工的必要條件
第4節 分工和人口數(人口的問題)

第5節 分工的危險與極限
第四章 貨幣與信用
第1節 貨幣為何物?
第2節 從牲畜到銀行券
第3節 貨幣與銀行體系
第4節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第5節 貨幣的購買力及其衡量方法

第五章 財貨的世界和生產的流量
第1節 社會的產出與國民所得
第2節 生產的本質
第3節 整體的經濟過程
第4節 生產要素
第5節 生產要素的結合

第六章 市場與價格
第1節 自由價格使市場供需相等
第2節 供需彈性
第3節 價格及成本
第4節 獨 占
第5節 價格的相互關係
第6節 對外貿易與國際價格的形成

第七章 富與窮
第1節 所得分配
第2節 所得分配—價格形成的一個問題
第3節 是否應該廢除利息和地租?
第4節 改變所得分配

第八章 經濟均衡的擾亂
第1節 擾亂的來源
第2節 穩定政策
第3節 凱因斯主義的影響

第九章 經濟結構;經濟學與世界危機
第1節 我們這個經濟制度的結構和機制
第2節 集體主義的特點
第3節 德國在非通貨膨脹市場經濟的試驗
第4節 第三條路

威廉.洛卜克年表
名詞索引
 

 
  拙著Die Lehre von der Wirtschaft英譯本是以德文本第九版(Eugen-Rentsch Verlag, Zurich, 1961)為基礎,翻譯而成的。本書於德國出版約二十五年後,英譯本終於在美國問世,這可能是把本書與紛亂歷史聯繫起來的恰當時機。本書初稿是我在1936年於土耳其流亡期間撰寫的,並在奧地利國社黨人(National Socialist)接管奧地利之前不久,在維也納(Vienna)由朱利葉斯.斯普林格(Julius Springer Verlag)出版社出版。該出版品原本應該會引起極權主義者的特務們最深的猜疑;儘管如此,它還是設法避免了公然的禁止發行,且還可以在國社黨旗飄揚的某些地區祕密的流通。最終,蓋世太保(Gestapo)以其偵查違禁品的嚴密技術,找到並闖入維也納出版商的地窖,沒收了剩餘的書本。因此,這本書與其作者一樣,被迫移民,並有幸被一家瑞士公司接受並印行。捷克文和匈牙利文的譯文原已準備出版,但在出版之前,由於納粹的入侵所引起的政治動盪,把本書這種反極權主義的聲音壓下來了。
 
  法文譯本是較幸運的。該譯本於1940年在巴黎出版,書名為Explication économique du monde moderne。以「出版」(published)這個詞來描述這本書的際遇,也許並非很恰當。因為分銷工作的安排,在1940年5月就已完成了,不過,不久之後巴黎向德軍投降了。這似乎注定了本書的劫數,特別是因為法文版準備了一篇非常坦率的序言和最後一章對「暴政時代」(ère des tyrannies)確切的描述,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出版的想像空間。然而,幸運的是,這本書在德國入侵之前,就得到法國當局的出版許可。憑著此一薄紙的保障,巴黎出版社那位勇敢而有創意的女經理,居然能夠在蓋世太保縝密的偵測之下,以這本書對於納粹指揮中心(Kommandantur)無關緊要的藉口,設法把這本書銷售出去了。無疑地,她還指望德國檢查官將其視為與其他許多同類書一樣,是一本完全無害的經濟學教科書,而沒有注意到隱藏在該書之中的反極權政治的精神。事實證明,這種期望是很有根據的,儘管對於任何一位熟悉法文版的人來說,這種隱藏行為能夠歷經數年之久而未被覺察,簡直就是一個奇蹟。儘管可以理解的是本書無法以廣告或任何其他方式來促銷,但出版商所印的第一版卻很快就銷售一空了。這個奇蹟的可能解釋是,德國審查員未受過足夠的教育,以致於無法理解該書的意涵;而那些懂得該書意涵的德國人,卻已文明到樂見本書,而未告發它。的確,有許多德國人在往後的幾年中,追述了他們在巴黎逗留期間,有幸能讀到這本書(Habent sua fata libelli),心情是如何的欣喜若狂。
 
  *  *  *
 
  在我看來,這樣的一本書,有雙重的必要性。
 
  首先,就教學上來說,必須要有一本能夠對整體經濟過程進行連貫性描述的書。這樣的描述應該要是嚴謹而科學的。但也應該要適合於僅受過普通教育者的理解、興趣及經驗。當然,今天高級班的學生已經不能抱怨缺乏大量經濟學的論著了。然而,當我決定要寫這本書的三十多年前,缺少一本基本水準的經濟學教科書,這樣的教科書一方面要不膚淺,另一方面又要能夠向讀者揭示構成經濟學完整有序的所有複雜關係,同時又要能夠激勵並提供他一個繼續研究的方法。現在是否仍有這樣的空憾,如果有的話,目前這本著作是否填補了此一空缺,我還不敢說。但是,無論如何,我總是朝向此一目標努力的。我打算寫一本像我在學生時代就想要得到的那種書,且在往後的年代裡,也是我希望向我的學生推薦的這種書。
 
  我所想到的第二個必要性是來自於我們這個時代的一般狀況,這種狀況是如此明顯,以致於用幾句話就可以描述了。多年以來,西方的經濟和社會結構已經陷於嚴重的危機當中了;在這個危機中,傳統經濟學的教義,已從其根本上動搖了,愈來愈受到人們的質疑。經濟學實際上還剩下什麼呢?目前,這門學科對我們還有什麼用處呢?我們可以對這些問題和類似的問題提出各種答案,但不能以任何藉口忽略之。很顯然地,今日迫切需要向外行的讀者提供一種經濟學的解釋,對留給我們的那些知識的遺產認真探查並掂估,使其能夠解決迫在眉睫的問題。這也是本書的目的之一。
 
  雖然這本書主要是專為向外行的知識分子介紹經濟學而寫的,但它也可以作為大專院校經濟學課程的主要教科書或補充教材。為此,每章後面都有一些註解,這些註解探究正文中所提出的一些超過基本階段的問題,並提出更深入研究這些問題的一些方法。
 
  我要誠摯地向我的好友帕萃克.鮑曼(Patrick M. Boarman)教授致上我最深的謝意,他犧牲了自己的一些研究工作,把作為一個學者,又是一個名作家,並且是精通語言學家的才智,都投入到本書的翻譯當中。儘管英語不是我的母語,但我深深地領略到他完成了一件令人讚嘆的工作。
 
  在此,我也特別要向格倫.薩克森(Glenn Saxon)教授致謝,他既贊同我的一些想法,又對本書的初稿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批評,多虧他的鼎力相助,本書才得以在美國出版。我想藉此機會向他表示我真誠的謝意。同時,也要感謝美國的出版商對此英譯本堅定持久的興趣。
 
威廉.洛卜克(Wilhelm Röpke)
1962年於日內瓦(Geneva)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439467
  • 叢書系列:經典名著文庫
  • 規格:平裝 / 440頁 / 14.8 x 21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回歸市場經濟—導讀洛卜克《自由社會的經濟學》】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人間的「經濟學」,被公認是在1776年由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 1723∼1790)開創,因為他在該年出版《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簡稱The Wealth of Nations,較為人知的中文譯名是「國富論」,這個譯名很容易被引向「經濟國家主義」,不符原書內涵),而史密斯也被尊為「經濟學始祖」。
 
【古典→新古典→凱因斯經濟學】
 
到1890年,經濟學作了一個大變革,因為阿弗瑞德.馬夏爾(Afred Marshall, 1842∼1924)在那一年出版了《經濟學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這本巨著開啟了「現代經濟學」,於是馬夏爾被稱為「現代經濟學之父」。
 
在馬夏爾之前被稱為「古典經濟學(學派)」〔Classical Economics(School)〕,之後則稱作「新古典經濟學(學派)」〔Neoclassical Economics(School)〕。古典經濟學又有「政治經濟學」之稱,而新古典經濟學則捨去政治,只有純粹的經濟,或者說前者有著「社會哲學背景」的經濟學家,後者則是純粹的經濟學家或現代經濟學家。
 
我們也都知道,馬夏爾的經濟學所引用的分析方法和專門術語,成為此後基本經濟學教科書通用的標竿,尤其導入數學和幾何圖形,致經濟學數理化愈來愈深化,迄二十一世紀的此刻,這個趨勢仍方興未艾,看不到盡頭。
 
早在1949年,奧國學派的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 1881∼1973)在其曠世巨著《人的行為:經濟學專論》(Human Action: A Treatise on Economics)第235頁就寫說:「當今大多數大學裡,以『經濟學』為名所傳授的東西,實際上是在否定經濟學」,而1948年之後大學課堂裡傳授的「經濟學」,幾乎都是薩繆爾遜(P. A. Samuelson, 1915∼2009,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1948年出版的《經濟學》(Economics)之模式,亦即以數學和圖形詮釋「凱因斯經濟學」,說的是政府可精心調控經濟,賦予政府以各種政策來調控,強調「政府可創造有效需求」,貶低儲蓄、強調消費,否定古典「賽伊法則」(Say’s Law)—供給創造需求—轉向「需求創造供給」,骨子裡是道道地地的社會主義、干預主義,而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新政」正夯,整個美國都被社會主義淹沒。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順暢表達,溝通無畏/溝通升級攻略有聲書、線上課程7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咖啡甜點展
  • 印刻全書系
  • 雅書堂手作生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