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回想二十二年前,民國90年初,我為什麼會踏入殯葬業呢?說來還真是誤打誤撞。因為我之前就讀大專院校的時候,打工認識一位同事,因為他想要去殯葬業工作,我當時一聽是殯葬業的工作也嚇一跳,找我是要我陪他去禮儀公司應徵,當時我還想說:「大家朋友一場,就陪他去吧!」
記得那是位於九如一路和正義路口附近的龍譽國際有限公司,當時我還不知道原來這家公司就是臺灣生前契約龍巖集團的禮儀服務部門,因為我是陪朋友去的,所以應徵者在該公司會議室面試,我人就坐在外面。剛好有一位內勤行政小姐跟一位像是主管的人走出來,看到我坐在外面,就問我是否來應徵?我就如實回答說我是陪我朋友來應徵的。後來主管就說:「那既然來了,乾脆履歷表也寫一寫。」我還以為是因為當時的殯葬業應徵人員不容易,之後我才知道,原來應徵的人還不少,竟然是連續兩天的面試流程,簡歷寫完之後交給內勤行政,我就跟著最後進去面試。因為我是陪我朋友來的,所以我沒有錄取的壓力,也忘記當時面試主管問我哪些問題。我突然想到十多年前我外婆過世的一些經歷,我就很自然的回答,而我竟然錄取了!真是名符其實的「無心插柳柳成蔭」。
雖然知道很辛苦,但因為薪資待遇不錯,之後我就遞辭呈予當時的東家。報到前我回到屏東老家,告知父母親我要去殯葬服務業工作,當時我母親是持非常反對意見的,最後家父跟家母說:「又不是殺人放火,還是個正當行業,要做什麼就讓他做吧!反正他有興趣。」我心裡頭OS:「我不是有興趣耶!我是看在薪水還不錯的份上,才去從事當時非常封閉,也非常忌諱的一個行業。」
幾天後,我就到當時龍巖集團在桃園南崁的總公司報到。公司安排我們所有全臺的受訓人員住在公司附近的汽車旅館。當時我就很好奇,晚上還特別問了櫃檯,我們汽車旅館最好的房型是什麼樣的?櫃檯小姐就給我們看了房間型錄照片說:「有按摩浴缸的就是最好的房型。」我們住的不就是有按摩浴缸的嗎?原來公司給我們新進受訓員工住的是該汽車旅館最好的房型,當時還想:「果然是殯葬業的龍頭公司,真捨得投資訓練成本在員工身上。」各位看倌可能會覺得我們去受訓只是教授書上的專業禮俗、習俗,以及喪禮流程的規劃,其實不然。當時我們早上6:00 Morning Call起床;6:30集合在附近的國小晨跑,而且是3,000公尺。我就納悶,當時接到報到通知單上還註明要帶運動服、運動鞋,原來⋯⋯。
用完早餐後著裝完畢(穿襯衫、打領帶、穿皮鞋、整套西裝),到總公司一樓大廳練習站姿,而且一站就是一個小時。當時所有同仁根本不敢亂動,剎那間好像回到了服兵役新訓中心的年代。於是我就這麼從民國90年底,開始從事當時臺灣社會仍然覺得是下九流的行業,一個月後轉職到「萬安生命」,民國108年離開東家到大仁科技大學生命禮儀暨關懷事業系任教,至今並未脫離殯葬業,我仍然自詡為殯葬從業人員。
順人性做事,逆人性做人。寫書的過程當下,我也抱持著不能只報喜而不報憂,只修飾寫我們自己的好,對自己犯的過錯、做錯的事也該面對。我並不是完美的人,但盡可能做到「顏回不貳過」的精神態度。有時信手拈來三千字;有時頭痛欲裂、絞盡腦汁才三行字。我一直在掙扎要用比較嚴肅,還是比較詼諧的方式;亦或是感情的角度,來做文字敘寫?後來考量現實的狀況,用內斂沉穩、取中庸之道的模式寫。我不想寫得太過於悲傷。人生苦短,畢竟世上難過的事情已經太多太多了,我希望大家快樂點。只是時不我與,有時會偏離主題。畢竟我不是專職作家,所以各位讀者千萬不要有期待,有期待就可能會失望。況且除了論文以外,這也是我寫的第一本書。假設書的銷量差強人意,再繼續第二本未竟寫完的生命故事。而一直想寫一本有關南部喪葬禮俗、習俗相關的書,再不留下文字紀錄,可能有些殯葬文化將消失殆盡,有時間再與資深前輩討論合著。
書中內容從何謂殯葬禮儀服務業開始經歷過的生命故事;有些是喪禮承辦過程真實發生的感人故事;有些是生離死別的愛情;有些是周遭同事發生的事情;又有些是現今科學也無法解釋的情況;一直寫到喪葬民俗禁忌;最後是從業期間的感想、心路歷程;當然也寫了一些在學校任教的真實寫照。但是畢竟有部分是悲傷的故事,只是寫著寫著有些故事又牽涉到亡者與家屬的個人隱私,心裡頭很是掙扎,到底當留還是不當留?確實是人性的考驗。不少故事雖然寫了,但最後我刪掉或修改,因為我覺得這是家屬心裡的一根刺與痛。這些悲傷的回憶,我怕他們看到又勾起曾經難過、比悲傷更悲傷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