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童書展
甜與權力:糖──改變世界體系運轉的關鍵樞紐【飲食人類學之父西敏司畢生壓卷之作】

甜與權力:糖──改變世界體系運轉的關鍵樞紐【飲食人類學之父西敏司畢生壓卷之作】

Sweetness and Power: The Place of Sugar in Modern History

  • 定價:550
  • 優惠價:79434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一杯英式下午茶中的一小匙糖,
是奴役勞工的帝國擴張標誌;
更是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推手,
恆久改變了你我所處世界的政經發展。
 
蔗糖如何改寫世界權力版圖,推動資本主義全球化?
 
★一部探索「糖」對人類文明影響的不朽傑作★
 
  「我希望能藉由糖,讓讀者看見更廣闊的世界,解釋其如何長久且持續地改變了人類、社會與物質之間的關係。」──飲食人類學之父.西敏司
 
  ★2020年博客來、誠品、香港誠品三冠選書
  ★美國人類學協會最高獎項「法蘭茲.鮑亞士獎」得主,凝鍊畢生研究精華的傳世傑作
  ★具有全球視野的飲食文化經典
 
  曾幾何時,「哪裡有糖,哪裡就有奴隸」,糖甚至是貴族表徵身分、地位的奢侈品,但如今糖卻隨手可得、有些人更食糖過量。而此種「庶民化」轉變,其實是近代世界經濟體系與現代資本主義發展的結果──
 
  .英國殖民體制如何生產和消費蔗糖,並揭示了何種權力結構?
  .英國人對糖的熱愛,是否因此傷害了英國菜,使其成為「黑暗料理之王」?
  .為何婚宴、特殊節慶上會食用甜食? 
  .是什麼力量,讓原為奢侈品的糖,成為所有人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人們如何養成固定攝取、且依賴大量甜味的習慣?
  .食物如何體現國家統治者的意願和利益?
  .為什麼對糖的需求量會成長得如此劇烈且持續數世紀之久?
 
  隨著帝國擴張、現代經濟體系誕生、運輸方式革新、化工技術不斷演進……
  從奴役到解放、從貴族到庶民,
  對糖的需求,揭開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序幕;
  對甜的渴望,勾勒出國際政治的權力網絡──
 
  作為飲食與文化研究的領軍人物,西敏司以突破性的視野,對微小的「糖」進行歷史探索,不僅探討糖的生產與消費間的權力關係;揭示苛使奴隸的殖民侵略史;追溯社會如何賦予糖意義和象徵內涵──從糖的生產者、消費者、生產地區、消費地區到糖本身,無所不包,其兼具開放視野與細膩觀察、既微觀又宏觀地呈現糖的權力演進,實為具里程碑意義的不朽鉅作。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西敏司(Sidney W. Mintz,1922-2015)
 
  美國知名人類學家,曾任教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耶魯大學人類學系,獲頒多項人類學教育和研究獎項,被譽為「飲食人類學之父」。其著作包含:《甘蔗地裡的工人》、《飲食人類學》、《甜與權力》等,其中《甜與權力》更被讚許為「民族誌的政治經濟學」經典。
 
譯者簡介
 
李祐寧
 
  畢業於政治大學新聞系,目前從事專職翻譯工作。譯作包含《自私的藝術》、《成為自己的心理師》、《讓自己不再焦慮》、《人際關係,99%從聊天開始》、《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等。
 

目錄

致謝
導論 形塑人類發展軌跡的糖
1 食物、社會性和糖
2 生產
3 消費
4 權力
5 飲食人生
注釋
參考書目
 

導論
 
形塑人類發展軌跡的糖(節錄)
  
  改變世界的甜蜜權力
 
  我在波多黎各也接觸到了一些特殊的熱帶原料栽種。那些作物多具有刺激性、能使人亢奮,其中也包括會抑制食慾的菸草,和透過特殊消化形式產生熱量(也僅有熱量)的糖。在這些原料之中,糖永遠是最重要的。而此現象就像是歷史進程的縮影,其淵源就跟歐洲渴望突破家門、向外發現新世界一樣古老。我希望能藉由糖,讓讀者看見更廣闊的世界,解釋其如何長久且持續地改變了人類、社會與物質之間的關係。
 
  歷史上關於糖的研究,可以追溯至非常久遠以前,即便在歐洲也不例外。儘管如此,
 
  許多內容卻令人費解,甚至晦澀難懂。關於糖這個在過去幾乎沒有歐洲人知道的產品,是如何、且為什麼能在歐洲人的生活中取得如此重要的地位,我們所知甚少。提煉自甘蔗且能帶來滿足的單一要素,就這樣大範圍、甚至是全方位地蔓延開來,而歐洲人的口味偏好也在歐洲利用自身權力、甚至是軍事及經濟行為來改變全球之際,多了一份對於甜味的喜愛。自十五世紀,此一資源便串聯起歐洲與諸多殖民地。縱使歷經時代變遷,也不過凸顯了無論在何種政策下,糖的重要性依舊不變。另一方面,也展現了﹁殖民母國製造、殖民地消費﹂的商業模式。各式各樣的產品被用來滿足此一不斷擴散且穩定成長的甜味渴望,甘蔗的重要性也因此隨時而異。
 
  由於糖似乎被用於滿足特殊需求(且看似重新喚醒了欲望),所以我們必須了解是什麼機制讓需求能順利運作:在何種情況下,需求是如何、且為什麼會增加?我們不能單純假設每個人對於甜味的需求是永無止盡的,就如同我們不能假設所有人對於舒適、財富或權勢的渴望都別無二致。為了在特定的歷史脈絡下探討此一問題,我會深入審視大英帝國自一六五○年(糖開始普及)至一九○○年(糖立足職業家庭日常飲食)的糖消費史。但我們必須先檢視那些最後進入英國人餐桌上的茶、果醬、餅乾、蛋糕和甜點裡的糖的產製過程。由於我們無法準確得知糖是如何進入大部分英國人的生活(如:以多少比例、何種方式或在哪些特定條件下),我們免不了必須推測。但我們仍然可以展示出某些對於糖(與其他新引進食品)如此不熟悉的人口與族群,是如何逐漸地成為使用者,甚至讓蔗糖迅速成為日常生活的一環。確實,有許多證據指出,隨著時間發展,對多數消費者來說,只要取得糖不是問題,他們都很樂於增加糖的攝取量。至於那些固定使用糖的消費者,則只有在不情願的情況下,才願意減少或放棄使用的權利。一直以來,人類學所關心的是人類如何頑強地堅守舊有習慣,以及無論負面壓力多麼強大,都傾向於拒絕接受任何導致行為改變的事物。而這些素材往往能以不同於歷史學家的角度,讓我們觸碰到歷史的另外一面。儘管我未能答覆歷史學家針對這些史料可能提出的種種質疑,但我必須指出,如果是人類學家提出的問題(與企圖找出的答案),確實會相當不一樣。
 
  ……
 
  本書架構與要旨
 
  本書的架構非常單純。第一章,我試圖從食物與飲食人類學──也就是現代生活人類學方面著手。這引導我進一步去探討關於甜味,而不是產生甜味的物質。甜(sweetness),是一種被霍布斯(Thomas Hobbes)稱之為「高貴」(Quality)的味道。而糖(包括由甘蔗與甜菜製成的蔗糖),則是誘發甜味的物質。由於正常人類都能輕而易舉地嘗出甜味,我們所認識的社會也都了解甜味,因此甜勢必與我們人類有某種程度的關聯。然而,對於甜食的喜好卻有天壤之別。因此,就不能以全人類的特性來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會攝取大量甜食、有些人卻幾乎不碰。那麼,某些特定族群是如何養成固定攝取,且依賴大量甜味的習慣呢?
 
  約莫在一六五○年前後,英國人攝取甜味的主要來源為水果和蜂蜜,因此甜味未能在英國飲食中占有顯著的地位。在西元一一○○年左右,英國出現了少量以甘蔗汁製成的蔗糖,而在往後的五世紀中,蔗糖的供應量也確實緩慢且不規律的成長。由於西方世界開始消耗越來越大量的糖,因此我將在第二章,探討糖的產製。自一六五○年開始,糖漸漸擺脫奢侈與罕見的印象,成為許多國家中(包括英國)常見且必須的存在。除了少數特殊案例之外,一六五○年後糖的消費量增長,也伴隨著西方世界的「發展」。我認為,這是第二個(倘若菸草不算的話,就是第一個)歷經此種轉變的奢侈品,並體現了生產力與世界資本主義的興起(最初集中在荷蘭與英國)。因此,我將重點放在能供給英國糖、糖蜜與蘭姆酒的殖民地上:關於殖民地種植園的生產體制,以及為了供給糖而不斷榨取勞力的管理模式。我希望能展示出如糖一般的殖民地產品,是如何在全球資本主義的成長中,扮演特殊而顯著的角色。
 
  因此,我將在第三章探討糖的消費。首先,我的目的是展示生產與消費如何變得緊密相連、甚至能相互決定彼此;其次則是闡述為什麼必須根據人們的思維與行動,來解釋消費:被賦予新使用方式和意義的糖,滲透了社會行為,使它從珍稀且昂貴的物品,轉變成常見與必備的產品。生產與消費的關係,甚至可以類比為使用與意義的關係。然而,我並不認為物質生來且必然具備意義。相反地,我認為唯有當人們在社會關係下使用物質時,這些物質才會透過使用而獲得意義。
 
  外部力量經常會左右哪些物質可以被賦予意義。倘若使用者在為可用之物增添意義的同時,不太能決定哪些東西是「可以得到」的,那麼這種情況下的意義又意味著什麼?而又在哪個時間點下,賦予意義的優勢從消費者身上,轉移到販售者身上?又或者賦予意義的權力是否總是伴隨著決定供給的權力?就我們對現代社會運作的理解,以及對自由和個人主義的理解而言,這些問題(和答案)又意味著什麼?
 
  在第四章,我試著去描述為什麼事情會如此發展,並嘗試分析環境、局面和相關原因。最後,我會在第五章,針對現代社會下的糖及其研究走向給出建議。我曾指出,人類學正顯現出對於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而關於現代生活、食物及飲食的人類學發展,勢必不能忽視或缺乏田野調查而存在。我的期望是,在點出某些值得關注的問題後,田野調查最終能為理論與原則帶來有用的結果。
 
  我對歷史的偏愛是顯而易見的。雖然我無法不帶批判地去接受「人類學必須是關於歷史的,否則就什麼都不是」的宣言,但我仍認為一旦缺乏歷史性佐證,就會嚴重削減其解釋力量。社會現象就本質而言為歷史性的,亦即在某一「時刻」下,我們無法抽離過去與未來去審視所有事件的關係。關於人類本能天性的探討、關於人類與生俱來賦予世界獨特架構的能力論述,並非總是錯的。但當此種論述凌駕或取代了歷史,便絕對不恰當且會誤導人。人類確實建立了社會結構,並賦予事件意義。但這些架構與意義都有其歷史由來,而這也是形塑、限制、讓我們得以解釋此些創造力的根基。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491461
  • 叢書系列:泛讀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7 x 22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碁峰全書系(止)
  • 性別主題展
  • 采實童書暢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