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推薦語
王榮文 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
「我敢不敢撼動這宇宙?」── T. S. 艾略特
是怎樣「厲害」的一本書,能與《麥田捕手》《梅岡城故事》齊名,於四十年前、上個世紀七○年代於美國出版後,既備受讚譽──贏得紐約時報年度好書、美國圖書館不朽青少年圖書等各大獎項肯定,又飽受抨擊──常列美國保守團體頑強抵制的禁書榜首?
《巧克力戰爭》深刻探討了青少年的同儕關係與校園霸凌,可還不僅如此,以教會學校為背景的它,大膽挑動了兩條非常敏感的神經──教育體制和宗教議題──無怪乎引來保守團體持久不懈的圍剿。但它更是一本即使跨越了時空,仍力道萬鈞、震懾人心的劃時代作品,在精準的筆觸與環環相扣、處處伏筆的緊湊敘事中,透過一個個鮮明的角色,一則則生動(同時也令人不寒而慄)的對話,把人性的邪惡、殘酷、墮落等直截地在人眼前攤開,尖銳地撞擊一向理所當然的認知,逼得我們無能閃躲,只能叩問思索……但或許正如作者寇米耶所說,透過最黑暗深淵的掙扎,才真正發覺人性的力量。
代序
克莉絲.寇米耶.海斯
很開心《巧克力戰爭》即將要出版中文版了。我父親一定也會很興奮得知,遠在半個地球之外、另一個世代的讀者,即將要閱讀這本小說。由於它的故事主題,特別是當中所探討的關於面對腐敗權力的勇氣,《巧克力戰爭》很可能會同時引發你們國內年輕讀者和成年讀者的共鳴。在美國,它就是如此。
一九七〇年代之初,我的哥哥,彼得,有一天從他就讀的私立高中放學回來,告訴我們說,他被要求販售二十盒巧克力來幫助學校募款。他在全家人晚餐時說,他希望拒絕這件事,因為這很像在變相增加學費,而爸爸也鼓勵他勇敢做自己。彼得拒絕賣巧克力的這件事是一個開端。他並沒有因此受到任何人的欺凌,也沒有任何學校教職員來恐嚇他,事實上整件事很快就結束了。但是我父親卻無法自拔地陷入思索,不斷想像著各種可能的發展:「如果這學校主事者有強烈的權力慾望,那會怎樣呢?」「如果這學校裡有個祕密的學生幫派,並且和教職員勾結,肆無忌憚地威脅其他學生……?」於是,就種下了《巧克力戰爭》這本書的種子。
爸爸總是為那些聰明而敏銳的讀者寫故事。他發現,這樣的讀者往往都是青少年。因此,我們衷心希望,台灣的讀者不僅喜愛這個故事,也能發現到,主人翁經歷的過程(而不是故事結局)才是真正影響我們的部分。
謹此代表我父親、母親、兄弟姊妹,謝謝您們將他的聲音和訊息,帶給台灣所有人。
克莉絲.寇米耶.海斯于二〇〇八年七月七日
(本文作者克莉絲.寇米耶.海斯,為本書作者羅柏.寇米耶的二女兒。)
譯序
敢於撼動宇宙的大師
周惠玲
《巧克力戰爭》是我二十九歲以後最愛的作家──羅柏‧寇米耶影響最深遠的作品。
這部小說敘述一位高中新生因為拒絕賣巧克力而成為全校公敵,一九七四年出版後,成為英美文學史上劃時代的作品,特別是引領青少年文學走出校園故事的窠臼,邁向高度成熟的藝術境界。它和《梅岡城故事》《麥田捕手》齊名,但對於青少年文學界的影響更鉅,寇米耶也因此被尊為青少年文學獨一的那位大師(the single master)。
不過,我第一本讀到他的作品卻是《褪形者的告白》(Fade, 1988)。這故事講述一位法裔小鎮的少年,繼承了一種讓自己隱身消失的能力,他本以為這是上天的恩典,直到他藉由這種能力見識了他不想看見的黑暗世界……。這本小說被史蒂芬‧金譽為「《麥田捕手》的霍登潛入了H‧G.威爾斯的《看不見的人》裡」。以兩大經典來比喻的作品,自然精采無比,不過,若要我形容,還要再加上史蒂芬‧金的《四季奇譚》,因為寇米耶描述人性黑暗那種讓人起雞皮疙瘩的功力,正和史蒂芬‧金不相上下。這部作品還被贊譽為「法裔移民的《湯姆歷險記》」,寇米耶也確實高妙地藉由奇幻文學表相,裡織了自家身世與歷史記憶。
寇米耶出生於麻州萊姆斯塔(Leominster,依鄉音譯)的法丘(French Hill)地區,父祖鄰居皆來自加拿大的法裔移民,社區居民關係緊密,雖是貧窮工廠勞工,卻用畢生積蓄合蓋了一座壯麗雄偉的聖母教堂。寇米耶的作品或隱或明,多半以故鄉人情為背景,包括他的成名作《巧克力戰爭》中,就反映了他自小就讀的天主教學校,以及他轉學到普通中學所感受的孤立感。
他的寫作天分開展甚早,七年級時就有修女認定他是位作家;就讀菲奇堡(Fitchburg)州立大學時,作品被老師偷偷代投稿到雜誌去,意外獲得高額稿酬的他,從此確立了以寫作為生涯。一九四六年起,他先在伍斯特(Worcester)的WTAG電台撰寫廣告文案;兩年後轉往平面新聞界,歷任《伍斯特電訊公報》與《菲奇堡衛報》記者與專欄作家,表現傑出,曾三度獲得新聞報導獎。工作之餘,寇米耶擠出時間創作小說。他的處女作《此刻和那時》(Now and at the Hour, 1960)是根據他陪伴父親臨終的心路歷程而寫的半自傳,但以臨終者第一人稱敘述,出版後獲選《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書評者給予高度贊揚,但銷售平平,其後兩本小說亦是。
直到《巧克力戰爭》出版後,寇米耶才聲名大噪。這本根據他兒子彼得拒絕幫學校賣巧克力所引發靈感的小說,創作時並未設想讀者對象,但他的經紀人馬羅(Marilyn Marlow)也是辛頓(S. E. Hinton)的經紀人,由於辛頓的《邊緣小子》(The Outsiders,電影《小教父》原著)的成功經驗,馬羅建議這本書放入青少年書櫃中。初時,有些出版社認為這麼寫實而黑暗的小說,不適合青少年閱讀,甚至逼寇米耶修改故事結尾,但寇米耶仍堅持忠於創作。結果,書出版後,同時受到成人與青少年的迴響,書中主角自問的「我敢不敢撼動這宇宙?」也成為寇米耶的文學標誌。但因為故事內容挑戰教育體制與宗教等等禁忌,而始終成為美國保守團體抵制的對象,直到二〇〇四年仍是年度查禁第一名。本書一九八八年改編成電影,導演修改故事結尾,但未引起共鳴。
之後,他又創作了十三本小說,本本叫好叫座,且都是打破成人與青少年閱讀界線的作品,包括眾人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續集《超越巧克力戰爭》(Beyond the Chocolate War, 1985),以及台灣先後譯介的《將軍與兒子》(After the First Death, 1979)、《我是乳酪》(I am the Cheese, 1977)。一九七八年寇米耶辭去新聞工作,專職創作,偶爾遠行演講,但始終定居在萊姆斯塔老家附近。溫柔羞怯的小鎮先生性格,和他那些黑暗而震懾人心的小說,形成極大反差。有一次《出版者週刊》專訪他時,記者還爆笑地以「我跟各位粉絲報告,他一點也不邪惡……」作為開場白。
一九九九年底,寇米耶因心肌梗塞昏迷十二小時,隨後檢查出肝癌,但他病榻上仍奮力校訂《破布與骨頭商店》(Rag and Bone Shop, 2001),翌年十一月二日病逝,英美各重要媒體皆以專刊大篇幅悼念,認為他就像《巧克力戰爭》的傑瑞,以一人之力撼動了整個文學界。
學者綜論寇米耶的作品,認為他在文學史上創下幾項里程碑:首先,他開啟了一種新的文類,以成人文學的藝術高度,書寫青春的物語;其次,他打破了禁忌,將以往作家不敢書寫的議題和內容,逼真呈現讀者面前;另外,他也影響了無數後起之秀,形成了所謂「寇米耶式」(Cormieresque)小說風格──簡短字句、電影畫面、環環相扣的情節、令人戰慄的對話、鮮明的角色、充滿美感的隱喻象徵、黑色喜劇式的諷刺、直指人性的哲學思惟……等。
這些特色,在《巧克力戰爭》中皆表現得淋漓盡致。寇米耶曾自白,他比較擅長用顯微鏡而非望遠鏡來寫作。反覆細讀他的作品,確實會發現一座精緻微雕的宇宙:首先,這部小說的結構極致嚴謹,作者以美式足球的陣式戰略,來設計大小情節進展與角色相互攻防,且具有框架小說形式,從開頭一句「他們宰了他」之後,整個故事就是傑瑞被宰的過程;第一章傑瑞被撲倒在五十碼線上,故事末了他又倒在同一個地方,首尾呼應,又像是漂亮的電影迴圈設計。另外,書中所有角色刻劃、場景設定、事件情節的因果銜接,甚至連次要角色畢業的學校、手持物件與巧克力品牌,皆有其象徵含意,而且寇米耶特別喜愛多重轉喻的語言……。種種細節與巧思,讓我在翻譯過程,如履薄冰,既想努力揭露冰山一角,又希望保留讀者自行發掘的快感。當然,語言文化差異與個人能力不足處,也曾讓我痛苦。但整體來說,因為浸淫在大師的宇宙中,細觸每個思緒變化,而無比幸福快樂。寇米耶曾說,透過最黑暗深淵的掙扎,才真正發覺人性的力量。對我來說,《巧克力戰爭》的閱讀、翻譯過程也是如此。
最後,感謝所有幫助我讓這譯本減少錯誤的師長朋友:曾淑芬對校原文;陳錦輝指正美式足球用語;董宜俐和她學生們的試讀,協助確認青少年用語;沈如瑩、林世仁與翁淑靜對語句的潤飾;以及幸佳慧、李苑芳、劉鳳芯與張子樟教授的討論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