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T 全名為「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Kids in Taiwan: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由計畫總主持人張鑑如教授暨研究團隊聯手執行。研究團隊包括幼兒發展、幼兒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教育心理學、早期療育、臨床醫學、調查研究、資訊工程、測驗統計等領域之學者、專家、醫師。
話說17年前(2007年),一群對嬰幼兒發展和教育研究充滿熱情的大學老師,在黃迺毓老師的號召下,齊聚在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2023年8月1日起更名為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的視聽教室,一起當起了同學,共同研讀一本厚厚的英文書,書名是《Child care and child development: Results from the NICHD study of early childcare and youth development》。這本書有474頁,共29章,是美國「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NICHD)支持的「早期幼兒照護和青少年發展研究」(Study of Early Child Care and Youth Development,SECCYD)所出版的專書,介紹 NICHD資料庫長達20年的研究成果。
做研究需要知道現況,但是,臺灣目前很缺乏這方面的資料。因此,有心的學者們在耗了八年的心力後,合力完成了這個「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因為名字太長,超越我們短期記憶的7±2限度,所以為了方便起見,化繁為簡,它便被稱為「臺灣的孩子」(Kids in Taiwan),又因為還是太長,於是便取這三個英文字的第一個字母,合起來成為一個字「KIT」(工具)。它正好是臺灣幼兒教育研究者所需要的工具,這名字取得真好!我最喜歡本書的地方是,書中調查的各種認知功能其實都可以不花錢、不上補習班,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學會。例如,孩子分類功能的發展是先從顏色分,再從形狀分,最後才是從功能來分類,家中廚房中的各種鍋碗瓢盆便是最好的認知功能訓練材料。我兒子二、三歲的時候很皮,我做飯時,怕他在客廳給我闖禍,便把各種廚具搬出來,叫他來廚房玩。他坐在地板上,拿著不同形狀的鍋鏟盤碗敲敲打打,不時的抬頭問:「媽,這是什麼?」在互動中,他不知不覺學會了各種用具的名字和用途,也透過對話,訓練了他的詞彙和語言能力,後來我叫他幫忙拿東西時,他都能正確的拿給我。
KIT三個英文字母,代表的是「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Kids in Taiwan: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自2016年啟動以來,已成為臺灣兒童發展研究的重要基礎。這一資料庫不僅是學術研究的基石,也替臺灣本土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寶貴的參考依據。
在拿到《今日的孩子・明日的台灣》這本書之前,我並不知道有KIT這個研究機構,全名為「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Kids in Taiwan: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透過全台的問卷調查及個別查訪而建置的幼兒發展資料庫,除了提供給家長、學校老師、托育人員參考之外,也為政府研擬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