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從生命記憶出發的鐵道時代
鐵道系統向來屬於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組織,即便是導入自動化輔助設施、進入高速化時代的今天,鐵道事業機關仍然需要大量專職的人力與分工,始能順暢運作。不同專長的從業人員從踏入鐵道系統工作到終老退休,漫長的職涯多少都歷經了組織更迭、設備革新、技術傳衍的見聞故事,甚至本身就是關鍵時刻的見證者、當事人,交互影響鐵路運作的「事」與「物」。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成立後,一般人容易從外在場域看到修復中的國定古蹟臺北機廠建築及環境,整備各類型鐵道車輛、機具等硬體設備,由於博物館還要肩負研究及展覽教育等軟體建置,內部也不斷地設法廣徵臺灣鐵道的學術研究資源,像是透過數位化合作或是研究案,庋藏檔案、圖面、手稿等首次資料,圖書、期刊等二次資料。此外,我們更意識到資深鐵路從業人員的衰老凋零,三年前即展開相關計畫,以鐵路職人耆老作為口述歷史的訪談對象,詢問過去的職涯經驗,並且試圖從家庭或是學習等生活歷程,梳理受訪者的生命故事,將其納入徵集的首次資料範圍,未來可以作為研究臺灣鐵道發展變遷的紀錄。
透過研究典藏組同仁採訪、整稿,這次鐵博籌備處完成了與臺鐵近代相關業務發展有關的七位耆老口述歷史《他們的鐵道時代:七位鐵道職人的生命故事》專書。讀者們可以參考受訪者口述各自的教育、家庭以及在鐵路不同部門文化的養成樣貌,看見他們豐富的資歷以及職人之間的人際關係,或是在經歷時代的苦悶、重大關鍵時刻的心境與對策,還有教材上面沒有告訴我們的火車運轉實務心得,從當事者視角娓娓道來,記錄了過去官方資料不易被記載到的細節訊息。
口述歷史在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指標意義,需有基本的專業素養引導受訪者,鐵博籌備處的館員在鐵道專業常識的掌握上已經能切中訪綱,整稿編輯成為一篇篇精彩又具深度的故事。在坊間琳瑯滿目的鐵道書籍當中,這是一本以「人」做主角的鐵道史圖書,閱讀珠璣更能感受人的溫度。採訪過程中也要感謝國營臺灣鐵路公司(計畫展開當時為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協助聯繫臺鐵耆老,面對國內鐵道業界職人日漸高齡化的趨勢,鐵博籌備處後續也會進行下個階段的口述歷史採集,從人文的角度探討鐵道技術與社會發展的面向,引導民眾理解更多臺灣的鐵道故事。
學界對博物館存在的理由,其中一個形容是對過去生活的敬意;身為博物館實務的工作者,這段形容也常引發我的共鳴,鐵博籌備處謹以這本《他們的鐵道時代:七位鐵道職人的生命故事》專書,向曾經在職務上盡心付出的鐵道職人們致敬!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鄭銘彰
序二
臺灣鐵道發展與變遷的見證者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以下簡稱「國鐵博」)於2019 年8 月15 日正式揭牌成立,由長期關注臺灣鐵道發展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洪致文教授出任首任主任。因此,國鐵博從成立以來,即非常重視臺灣鐵道相關文物的保存與文獻資料的蒐集典藏。國鐵博研究典藏組曾完成「臺灣鐵道產業女性員工影音資料搜集計畫」,就是透過口述訪談來記錄女性員工在鐵道職場中與人、事、物互動的歷程,為臺灣鐵道研究留下多面向的重要史料;也進行過「臺灣鐵道相關歌謠史料研究暨徵集計畫」,透過蒐集臺灣鐵道相關歌謠,理解這些歌謠所反映的臺灣鐵道發展的歷程,進而突顯鐵道與人民記憶、情感的連結。
這本《他們的鐵道時代:七位鐵道職人的生命故事》也是在這樣的脈絡下所完成的一本專書,這本書共收錄了七位臺灣鐵道從業人員的口述訪談紀錄,他們各有其專業領域,從日治時期臺北鐵道工場「技工見習教習所」見習生、做到臺北機廠副廠長的鄭萬經;從日治時期臺北鐵道工場「技工見習教習所」見習生、做到車件工場主任的曾炎燦;從水裡坑驛驛手、做到板橋車站站長的簡清期;從基層雜工做到員工訓練所機務班主任的郭約義;也有大學畢業經過特種考試進入臺鐵、做到餐旅服務總所總經理的陳清標和運務處長鄒錦松,以及最為特別的「鐵道兵團」─鐵道軍事人員王景標。其中,最年長的是1927 年出生、高齡96 歲的鄭萬經,最年輕的是1941 年出生、也已83歲的鄒錦松。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幾位八、九十多歲的鐵道人,受訪時仍能夠非常清楚地述說他們的鐵道經歷,為臺灣鐵道史留下重要的資料。
《他們的鐵道時代:七位鐵道職人的生命故事》收錄七篇臺灣鐵道從業人員的口述訪談紀錄,包括客運、貨運、機廠與餐旅等面向,幾乎是戰後臺鐵所有業務的縮影,所以,這本訪談紀錄將可成為提供未來建構完整臺灣鐵道史的重要一手史料。而從事口述歷史的工作者,都能理解一篇好的口述歷史紀錄稿,必須是受訪者與訪問者一起努力完成,也就是在受訪者清晰的記憶與良善的口語表達能力外,還需要訪問者設計有意義的題綱與引導,以及整稿者查證補充資料,缺一不可。因此,關於《他們的鐵道時代:七位鐵道職人的生命故事》這本書,我要特別推崇訪問者與整稿者,讓每一篇口述歷史紀錄都深具重要的史料意義,讀者除了透過這七篇訪談了解臺灣鐵道的發展與變遷外,還可在各篇中讀到一些重要的訊息。例如在鄭萬經先生的訪談紀錄中,我們能看到二戰末期臺灣總督府的戰爭動員、戰後初期臺灣政治狀況等。在曾炎燦先生的訪談內容中,他詳述日治時期「鐵道技工見習教習所」見習生的養成過程,包括課程安排、よか(預科)跟ほんか(本科)的學習內容,以及學員中有一些日本人、少數琉球人,後來才是以臺灣人居多等。從簡清期先生的訪談中,讀者也可以看到戰後臺灣人學習華語(國語)的歷程、二二八在水裡坑的情形,在這篇紀錄稿可以提供戰後鐵道兵、臺鐵電腦售票,以及板橋站地下化經緯,和臺鐵內部族群派系(閩南、客家、外省)關係等。在王景標先生的紀錄稿中,可以看見戰後初期來臺軍人要與本省籍婦女通婚的困難與阻礙。在郭約義的紀錄稿中,透露了黨政軍與鐵道的密切關係,他說:「鐵路黨部雖然不會直接去管鐵路工會,但是很有影響力。1976 年的時候,鄒錦松、洪耀歸曾跟我一起去陽明山上的革命實踐研究院受訓一個月。」可見國民黨在鐵道與工會有一定的控制力。在陳清標的訪談紀錄稿中,會看見臺鐵與慈濟合作「慈濟專列」的源由,「慈濟專列」對於慈濟志業的推動與臺鐵的票務營收,是對雙方都有所助益的雙贏局面。在鄒錦松的訪談紀錄稿中,不僅紀錄1987 年12 月25 日,民眾為了「要求國會全面改選」的示威運動,占據中華商場西門町的平交道,迫使上、下行列車動彈不得的情形,也提到1988 年五一勞動節,火聯會1,400 名司機員為了反對鐵路局不實施《勞基法》而發動鐵路大罷工,造成全臺鐵火車停駛,震驚國際;另外,讀者在鄒錦松的訪談中也可以深刻體會到當時臺灣民意代表的強橫,尤其是國民黨籍的省議員、立法委員。上述如此豐富且深度的訪談內容,展現著訪問者與整稿者的用心,也讓這七位
鐵道人成為臺灣鐵道的發展與變遷的見證者。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臺灣口述歷史學會常務理事 陳進金
序三
為「活的鐵道博物館」注入「以軟帶硬」的關鍵靈魂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以下簡稱「鐵博」)於2019年8月15日正式揭牌成立,這個臺灣首座國家級鐵道博物館與許多國外同等級鐵道場館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其建置在國定古蹟臺北機廠空間之上,這個過去以修繕火車車輛為主的廠區,除了有維修與製造車輛的各式工場、技工養成所、澡堂、食堂、宿舍、醫務室,以及派出所與黨部等單位設施外,最特別的是廠區還保有完整的軌道與移(吊)車臺系統,使博物館在規劃過程中得以藉由典藏車輛的實際維修及運轉,將整個過程作為動態展演的一部分,讓工業遺產不再只是遺跡,而是一個可以持續作動,與社區連結,和民眾互動的知識場域,使其得以「新生」並維持「有機的」(Organism)機械運作與「社會」連結,朝向建置一座「活的鐵道博物館」邁進。
然而,要讓工業遺址「新生」,展現鐵道文化的豐富多樣,除了將典藏車輛與設備進行「熱機式」的動態保存外,如何重新賦予及詮釋過去臺灣鐵道發展過程中的建築、設備、技術與職工文化的意義,甚至是展現更大範圍的鐵道文化,以充分達到建置「活的鐵道博物館」的目標呢?
鐵博在籌備的過程之中,除了善用並規劃廠區遺留下來的運作系統與廠房設備外,在園區修復整備的期間,即已同步展開與鐵道文化相關的各類文物之典藏、數位化、研究、策展等博物館核心的軟體建置作業,進一步累積研究典藏能量,及對各類鐵道主題進行深度的理解,試圖藉由「以軟帶硬」的方式,為未來開館後持續的展示更新蓄積能量與基礎,以達到「活的鐵道博物館」的建置目標。其中,對於過往鐵道從業人員進行「口述歷史」的採集,就是一項重要且必須要做的工作。這些生命歷程與職場生涯故事的採集,即是展現臺灣鐵道豐富歷史與文化的精髓,也是讓博物館能夠「活」起來,並訴說更多故事的關鍵元素之一。
因此,鐵博在首任籌備處主任洪致文教授的倡議,以及現任鄭銘彰主任的支持之下,乃於2021年開始啟動「鐵道人的故事口述歷史計畫」,由研究典藏組擔綱,並在臺鐵文資科的協助聯絡之下,以跟時間賽跑的態度,共同「搶救」鐵道從業耆老的生命歷程。同時在人力與業務量許可的情況之下,希望未來口述歷史能成為研究典藏組的常態業務或編組,定期進行鐵路從業的耆老口述訪談、整稿工作,並維持長期出版的形式,為保存鐵道文化與技藝/記憶,貢獻一些心力。
臺灣鐵道的類型豐富多元,除了以臺鐵為主體的客貨運以及軍事運輸外,還有許多因應不同產業需求而出現的鐵道,例如糖鐵、林鐵、礦鐵、鹽鐵等,每種鐵道類型都有不同的獨特風貌與文化。每種鐵道從業人員也有不同的工作類型與位置。因此,不同鐵道類型的從業人員所講述的故事,也都不盡相同。他們之中有許多人選擇鐵道工作,有時候也跟親族、家庭背景,或是地緣關係有關。特別是臺鐵從業人員,有不少是因為親族的因素而進入臺鐵,同時家庭的因素也會影響人生觀與工作態度。因此,以生命史為核心,記錄鐵道從業人員的生命故事,對於理解臺灣鐵道文化與歷史,相較於僅關注聚焦在鐵道職涯,藉由完整的人生敘事,較有助於理解受訪者周邊的人事物因果關係,以及所帶出的職場文化。
此次《他們的鐵道時代:七位鐵道職人的生命故事》一共收錄七位鐵道耆老的口述訪談,他們受訪時的年齡最大是96 歲,最年輕為82 歲,涵蓋了臺鐵運務、機務、餐旅,甚至是國軍鐵道兵團的軍人,可以說是橫跨戰前到戰後初期,兩個時代、不同政權的鐵道人故事。尤其,近年具有日本時代經驗,或曾參與抗戰及國共戰爭的耆老已逐漸凋零難尋,使得此次的口述訪談紀錄尤為難能可貴。這七位鐵道人的生命故事,可以說呈現了各種類型與不同工作崗位的鐵道職人,他們所具備的技術文化與職場樣貌,不僅是個人生命故事與職涯歷程,也反映了特殊的職場文化與各自的人生觀,以及不同時代、政權與區域下的制度變遷與業務興革,不僅對於理解臺灣鐵道歷史與文化有直接的助益,對於整體的臺灣歷史,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更重要的是,這些鐵道耆老的生命軌跡,記錄著臺灣鐵道歷史文化演進的重要一頁,可以說是鐵道博物館呈現鐵道文化的核心元素。他們的口述歷史紀錄與指認證言,相信將會是鐵博「以軟帶硬」宗旨的要素,也是「活的鐵道博物館」最關鍵的核心與靈魂。
相信這本口述歷史不僅是個開端,它將會是可以一直進行下去的系列叢書,也是一種屬於「永續」的業務。因此,我們不會只滿足於記錄「臺灣鐵道歷史文化演進的重要一頁」而已,還有更多故事、重要的篇幅等著我們去採集,只要臺灣還存有鐵道產業,故事就會如鐵軌一樣,持續地延伸、記錄下去!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研究典藏組組長 曾令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