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書展
離散的植物:原生、外來、入侵……環境歷史學家體察植物界的傳播與擴散,探尋邊界、家、遷移及歸屬的意義

離散的植物:原生、外來、入侵……環境歷史學家體察植物界的傳播與擴散,探尋邊界、家、遷移及歸屬的意義

Dispersals: On Plants, Borders, and Belonging

  • 定價:420
  • 優惠價:79331
  • 優惠期限:2024年10月2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加拿大溫斯頓非文學類寫作獎(Hilary Weston Writers Trust Prize)得主自然書寫全新力作⨳
⨳繼前書《山與林的深處》,李潔珂又一兼及人文思考與生態關懷的跨域之書⨳
⨳二〇二四年溫萊特(Wainwright Prize)自然寫作獎入圍作品⨳

▌「就像我筆下的植物,我也是一邊遷移,一邊說故事。」

一粒種子從花園的圍牆逃逸而出……
海藻在汪洋中漂流……
一棵樹種植於不斷變化的邊界上……
灌木被人從它的培養環境和土地上連根拔起……
當這些植物離開原生的家園,在其他地方扎根時,會發生什麼事?

人們往往認為植物是靜態的,而「生根」不僅會用來形容植物,有時也描述歸屬於某個地方的某些人。然而,植物可能會意外離開原生地、隨著壓艙水飄洋過海;抑或被遠赴異國的採集者刻意蒐羅來改革母國糧農生產;又或者,在全球化世界中,離鄉背井的移民帶上植物,便將小小一部分的原鄉一起攜往他方。

加拿大籍、臺英混血的背景讓本書作者李潔珂對「遷移」、「流徙」、「原生」、「外來」等概念格外敏銳。在《離散的植物》寫作期間,她偶然因故被迫在兩個國家、三座城市、四所不同住宅間輾轉遷徙。切身經歷加上過去曾受正規環境史、景觀美學的訓練,讓她善於觀察人文世界折射於自然環境所呈顯的風景,也習慣反思人類建構的社會與野生環境之間的交互影響。在本書中,她挖掘由帝國探險家挾帶至另一塊大陸商業栽植的茶葉「遷移」史;也探究何以東亞餐桌上常見的大豆,引入北美後在文化意象與日常飲食中,始終屈居下位。另外,池塘中的藻類入侵種、傳播範圍遠達極圈的苔蘚、人人欲除之後快的雜草……在在引發作者追問:這些植物離開原生的家園在其他地方扎根時,會發生什麼事?

本書熔回憶錄、歷史和自然科學於一爐,探索了植物和人類世界的羈絆,而作者也從植物和人類的遷徙中發現到可呼應、對比之處。全書十四篇文章所查考的植物,在一定程度上都被視為「不在其位」,透過它們,讀者能以新的角度思考何謂「家」、「歸屬」與「包容」的真諦。

▌好評讚譽
讀者讀完本書後,李潔珂的聲音將久久縈繞於腦海中。
──《圖書館學刊》(Library Journal)星級好評

作者將個人史與自身微妙的樂觀主義相互交織。一如那些遠離家鄉,到達新環境重新栽植的植物那樣,我們也會適應過渡、播遷和回憶。本書是對變動不止的世界中自然與身分認同的深刻思考。
──《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

李潔珂清楚描述了她與各種植物物種的相遇,並提出有關植物以及她自身歸屬感的反思性問題。對植物和環境研究感興趣的回憶錄讀者尤其會發現,在生命的轉折和變動等事情上,書中描寫的植物和人類社會間的可類比之處能引人深思。
──《書單》(Booklist)

在現今描寫自然、身分和地方的人當中,她是最有趣且知名的作者之一......李潔珂的作品巧妙將個人回憶錄和家族史,與植物學、文化批評以及對自然世界的第一手觀察交織在一起。
──《柏林人》(The Berliner)

李潔珂召喚出人類與植物長達幾世紀跨越邊界的歷史,從中她追問何謂「歸屬」、「愛」和「保護」的真諦,以及在這顆跨洲遷徙活動不斷的星球上,我們共同的未來又會是什麼模樣。
──Literary Hub網站

李潔珂的抒情散文是從透徹的研究和密切關乎她個人的回憶沃土中長出來的。那些回憶時而鮮明生動,時而隨著年湮代遠,被籠罩於溫和的薄霧中......從海藻到大豆,再到柑橘......她的文字在各個主題之間無縫銜接。李潔珂會讓你停下腳步,嗅聞雜草的氣息。
──《The Cut》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潔珂Jessica J. Lee
臺、英混血的加拿大籍作家、環境歷史學家。曾獲加拿大溫斯頓非文學類寫作獎(Hilary Weston Writers’ Trust Prize for Nonfiction)、博多曼-塔斯克山岳文學獎(Boardman Tasker Award for Mountain Literature)、班夫山岳圖書獎(Banff Mountain Book Award)和加拿大皇家銀行泰勒新銳作家獎(RBC Taylor Prize Emerging Writer Award)。前作有《轉身》(Turning;暫譯)、《山與林的深處》(Two Trees Make a Forest;繁體中文版由臉譜出版)及童書《名為家的花園》(A Garden Called Home;暫譯),另與他人合編文集《狗之心》(Dog Hearted;暫譯)。她是《柳蘭評論》(The Willowherb Review;暫譯)創刊編輯,並於劍橋大學教授創意寫作。現居柏林。

相關著作:《山與林的深處:一位臺裔環境歷史學家的尋鄉之旅,在臺灣的植物、島嶼風光和歷史間探尋家族與自身的來處與記憶》

譯者簡介

呂奕欣
國立臺灣師大翻譯所筆譯組畢業,曾任職於出版公司與金融業,現專事翻譯。

 

目錄

給讀者的話

1 邊界
2 邊界之樹
3 邊境
4 甜蜜蜜
5 海潮
6 茶的用字
7 擴散
8 苦菜
9 大豆
10 酸果
11 水滴的尺度
12 種子
13 松園
14 淡紫色的同義詞

謝 辭
參考書目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155381
  • 叢書系列:臉譜書房
  • 規格:平裝 / 324頁 / 18.8 x 12.8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內容連載

我小時候,「茶」代表兩種不同的東西:一種是裝在白色陶瓷馬克杯中,加了奶的太妃糖色飲料,我會和爺爺奶奶一起享受這種溫暖的飲料;另一種是和外公外婆吃點心的時候,要倒入小杯子裡的金色熱飲,裡頭還有茶葉漂浮。我們和許多人一樣,認為喝茶能帶來慰藉。透過喝茶,我學會愛上先苦後甘。杯底那不帶甜味的苦澀飲料, 覆蓋著我的喉嚨深處。

在奶奶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杯子。我的是有黃色條紋的馬克杯,還有一指寬的把手。我就是在這裡學會顏色的:奶奶教我畫畫, 也教我如何把牛奶倒入杯子裡的茶;要加多少,端視那是誰的杯子。我學會調出自己喜歡的味道:茶的顏色要像餅乾,還要有尚未攪拌的牛奶痕。每天下午,我會把裝滿茶的杯子放在琺瑯小托盤上端出去,托盤上有黛安娜王妃的肖像,並擺著一小盤餅乾。不知怎地,加拿大郊區竟然買得到消化餅與吉百利手指餅乾。有時候,奶奶會做威爾斯蛋糕。茶代表著照料的行為,也可是說歡迎的方式,宛如一扇門,通往祖父母留在南威爾斯的家。如果聊天時冷場,那麼茶是打開話匣子的好辦法。

至於在母親家族這邊,茶是在熱熱鬧鬧的場合喝的:午餐席間大聲的對話,而年紀還小的我就在杯子碰撞聲中,學會為臺灣長輩倒茶。我學到,別讓茶杯變空;如果茶壺裡沒水,就要把蓋子掀開。我們多半是喝香片,琥珀色的回甘滋味最能中和醬油的鹹味。芋頭卷與蘿蔔糕在我盤子上留下油漬,但是喝口茶,就能保持口中清爽。在桌上、在我手上的小茶杯,都有裊裊蒸氣升起。

這兩種茶不是同一回事,至少乍看不是。我無法想像兩邊的祖父母會以對方的方式喝茶。然而,在他們離世幾十年後,我現在赫然發現,這個想法挺怪的。我從來沒去想這些茶飲是來自相同的植物——茶樹(Camellia sinensis)。我也從沒思索過,這種植物在世界各地遷移了數個世紀,以及其如孿生手足的文化史是如何寫在我身上的。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簡體館開學書展】重溫東西競逐之路,預測世界顛覆轉變,歷史│社會│哲學 精選滿799現折79。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趨勢管理書展
  • 台灣飲食展
  • 中秋童書特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