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因為愛、因為在乎與珍視對方,
於是很努力付出的關係,卻讓我們走到懸崖邊?
當我們狂call戀人、查勤,
當我們時刻想知曉孩子的行蹤,
當我們很在意他人的看法,
我們總說:「那是因為在乎,因為愛。」
但,那不是愛,那是根深柢固的不安全感。
你的愛,被「不安全感」剪翼了?
你在關係裡,被「不安全感」綁架了?
安全感的匱乏,像是難以填補的無底洞,不斷地餵養,只讓它更像怪物。
‧玲玲打十幾通電話給男友。她一天到晚查勤,懷疑東懷疑西,對男友的限制越來越多。
‧小文搬離家,當回家探視媽媽,媽媽說:「養兒育女有什麼用,對他們再好,都還是會丟下你。」有時媽媽什麼都不說,只看著空蕩蕩的房子,長長嘆口氣。
‧小毓在工作上犯錯,被上司當眾責備,從此自我質疑:「同事是不是覺得我沒做好?是不是在說我的壞話?」
因為安全感的匱乏,我們容易用具有破壞性的表達方式,例如希冀對方迅速回電、每打必接或行蹤透明,但這些卻容易讓對方感受到緊黏的窒息、猜疑與操控。當對方離去,我們又落入「這世界,果然是沒人愛我」的人生腳本。我們帶著更深的自我懷疑、否定,雖然走入下一段關係,但往往輪迴般地更挫折與失落。
如果一個人沒有安全感,那麼,他越被愛,
他會越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但卻又不斷渴盼愛。
而這,是世界上最悲傷的事。
總以精準的剖析、動人的案例,書寫我們生命所遭遇的困頓、痛楚,並提供調整方式的慕姿心理師,在本書裡,她自剖曾因焦慮依附的性格,而驚恐以為一生都要抱著不安全感,過著折磨自己,也折磨別人的生活。
她對讀者們專業、柔軟述說,哪怕懷疑伴隨焦慮,像滾雪球越來越大,哪怕每次不安全感來襲都像大海嘯,我們每個人依然擁有不被滅頂,且自我拯救的應對方式。請相信,長大了的我們,可以溫柔地做到這件事。
不安全感如何影響我們的愛情?如何避免你追我逃,互相怨懟?
如果,我是「焦慮依附者」:請給自己安全感。
如果,我是「焦慮依附者」的另一半:建立情緒界限並說出感受。
如果你是「逃避依附者」:請練習說出自己的感受。
如果我的另一半是「逃避依附者」:請給他「安撫情緒的空間與時間」。
──摘自本書內文
本書特色
◎對於進入婚姻十五年、 沒有婆媳關係、 家庭成員簡單,總是醉心工作的我來說,我總是笑看這一切矛盾,認定自己的感情學分已修滿。
殊不知疫情改變了大家的生活型態,逼得我不得不面對失溫很久到結凍的關係。而就是在這時候,我認識了慕姿。她的聲音、文字與本人,無所不在地陪伴我走過那段失去關係、天崩地裂的時期。藉由她的引領,我打開心胸,進入了心理學的世界。透過諮商,辨識出過去哪些事件帶給我創傷,學著溫柔地告訴自己:「是不好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而不是我不好。」──摘自烏烏醫師推薦序
◎我們往往會羨慕一段美好的關係,但真要自己經營一段健康關係時,卻覺得困難重重。例如,我們可能會羨慕別人的父母、親子有彼此尊重的邊界感,卻對自己與原生家庭產生窒息感;又例如我們可能想追求一段靈魂伴侶般的情感關係,卻發現自己遇到的對象總像惡靈纏身。
問題到底是出在別人身上,還是我們自身脈絡有跡可循?我相信這本《關係黑洞》,能有你要的線索與解答。──摘自徐豫(御姊愛)推薦序
◎請留心慕姿心理師在書中貼心為大家準備的各種key point,裡頭有好些觀念,她經常在粉專中分享。我也經常默想,好讓慕姿心理師所分享的技巧與觀念,慢慢浸潤我們的心靈深處。讀書可以快,但請練習不妨慢。
在強調情緒界線這件事情上,我從沒看過比慕姿心理師更用心、更傑出的。請趕緊翻開這本書,讓你的關係從黑洞變成滋養生命的苗圃。──摘自鐘穎推薦序
◎其實療癒自己的方法並不難,只是在執行的時候,要願意相信、鼓勵並放過自己,這才是最難的。於是,當我們願意不停練習,並且讓自己鼓起勇氣,做出不同的選擇,我們就有機會可以往自己想要的路邁進。
從來,那個化解所有困難的神奇仙女棒,都不是在困難的方法或是別人身上,而是我們自己就做得到的事,這正是我想跟大家分享──自我療癒的重要關鍵。──摘自自序
◎不安全感如何影響我們的愛情,如何避免你追我逃,互相怨懟?
如果,我是焦慮依附者:請給自己安全感。
如果,我是焦慮依附的另一半:建立情緒界限並說出感受。
如果我是逃避依附者:請練習說出自己的感受。
如果我的另一半是「逃避依附者」,請給他「安撫情緒的空間與時間」。
◎不安全感如何影響我們的家庭?
討愛父母
討愛父母徵兆一:想要的,一定要得到。
討愛父母徵兆二:無法接受拒絕。
討愛父母徵兆三:我一定是對的。
討愛父母徵兆四:無法信任孩子。
討愛父母徵兆五:無法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討愛父母徵兆六:缺乏同理心。
討愛父母徵兆七:情緒界限模糊。
孩子的傷痕
孩子的傷痕一:必須要當好孩子。
孩子的傷痕二:忽略自己的感受。
孩子的傷痕三:無法做決定/負責任。
孩子的傷痕四:情緒界限模糊。
孩子的傷痕五:模仿父母的樣子,對待親密他人。
◎不安全感如何影響我們自己?
一、過度在意他人評價的不安全感:關於自我懷疑
二、害怕「讓別人失望」的不安全感:自我懲罰與自我否定的傷害
三、害怕感覺「受傷與脆弱」的不安全感:請允許自己悲傷
四、過度擔心「出錯」的不安全感:別陷入焦慮的循環
五、「好,還要更好」的不安全感:或許可以更好,但不是你「不夠好」
名人推薦
◎烏烏醫師(禾馨婦產科醫師)、徐豫(御姊愛)(作家)、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專文推薦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張西(作家)、劉軒(正向心理學作家)、賴芳玉(律師)、謝盈萱(演員)同感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