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輕小說展
工頭堅走讀日本套書:京都時光‧龍馬之旅(2冊)

工頭堅走讀日本套書:京都時光‧龍馬之旅(2冊)

  • 定價:1000
  • 優惠價:75750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跟著旅行長工頭堅走讀日本,點燃旅魂!
從一位傳奇武士的生平,到一座迷人城市的身世
精采的歷史之旅,一次完整收藏

  ________《工頭堅的京都時光》________
  玩京都,不懂歷史太可惜!
  最會說故事的旅行長,一趟穿越時空的京都之旅就此出發!

  ──為所有京都旅人而寫的走讀指南──
  文化的京都,日本的京都;旅人的京都,世界的京都。
  在京都,總有一段段時光,隨時等待你造訪。

  「歷史令一個景點變得更有意義,
  把我們自身和這個世界的演進,在某一個時間點結合為一。
  這是我喜愛京都的原因,在這裡,
  隨處可以找到那古往今來的時光隧道之入口。」──工頭堅

  京都處處有故事,一駐足,便不意與往日輝光相會;
  一轉身,又被現代魅力大大驚豔!
  ‧下鴨神社、伏見稻荷大社,和最早的京都氏族有何淵源?
  ‧清水寺、平安神宮等經典景點,因什麼時空背景而登場?
  ‧嵐山、宇治等名場所,承載了哪些王室貴族的故事?
  ‧二条城之外,戰國群雄的野心還留存在哪些地點?
  ‧京瓷、任天堂、新風館,呈現出近、現代京都的什麼魅力?

  旅行長工頭堅多次遊訪京都,深深感受這座城市的節氣、氣氛、氣質。為了回應自己身為旅人對這迷人古都的好奇,醉心歷史的他親身踏訪七十多處景點,細細品味京都的獨有氣韻──儘管歷經多次戰亂、天災,卻一再如浴火鳳凰煥然新生,始終保持從容底氣。

  工頭堅以時期為次序,串接起旅人耳熟的各色名勝,一一探尋千年古風底蘊,亦不忘在旅行中體會現代時尚魅力。這趟京都身世之旅,從平安京前的先民氏族與神話開始,貫穿奠定重要基礎的平安時代,走過鎌倉到江戶時代的興衰起落,並一路漫遊到明治維新之後的現代風貌,帶你看見今日景致,如何在時間甬道中發展成形;而各色舉足輕重的歷史要角,亦紛紛現身登場。

  本書是工頭堅走讀京都一千三百多年的紀行,也是一份為所有旅人開展時光旅行的請帖:邀請你以此為起點,走進你自己的京都時光。

本書特色

  ◆京都行更深刻、更精彩:七十多處經典與時尚名所,定番、時興並存,滿足不同選擇。
  ◆京都史入門首選!親切易懂、深入淺出,只讀這本,就能掌握京都千年史地大脈絡。
  ◆實用便捷的線上地圖,全書景點全都設好定位,實地巡訪更輕鬆!

  ________《工頭堅的龍馬之旅》________
  前所未見的日本旅行記事,最會說故事的旅行長私房景點全公開!

  黑船來航,號召志士投奔嶄新的未來;
  龍馬之旅,呼喚旅人推動歷史的門扉。
  點燃旅魂,跟著工頭堅行訪,完整走覽新時代武士的傳奇一生!

  一介鄉下武士,帶領日本走向新時代。
  坂本龍馬究竟魅力何在,讓後世追思懷想不斷?
  ‧他在NHK「最喜歡的歷史人物」調查排名第三,僅次織田信長、德川家康;
  ‧在他的出生地,有日本唯一以人物冠名紀念的「高知龍馬機場」;
  ‧每年十一月十五號,全國舉行「龍馬祭」紀念他的誕辰與忌日;
  ‧至今人們仍感慨:要是龍馬能出生在這個年代──

  「站在龍馬曾眺望的風景之前,竟有完成了一場革命的感動。
  許多熱血和理想,在現實生活中遭受挫折的,
  彷彿也在旅行中獲得了療癒。」──工頭堅

  以歷史事實為底,戲劇情節為輔,在這段長達十年,總計二十三次的旅程當中,從度過少年時期的高知,到籌備海上事業的長崎,後代落腳的北海道;在京都的武士住宅品嘗當年膳食,漫步巷弄尋覓傳說中的「結婚式場」。各樣機緣與邂逅,探索與思考,在這漫長的旅程中激盪萌發。

  回想第一次看到龍馬故鄉時的心情,依然記憶猶新……

  「那天早晨陽光明媚,我孤身在山坡上的墓地,並不感到陰森害怕。但雙掌合十向墓碑致敬時,山風卻忽然淒厲起來。二月的長崎,依然寒冷。就當作他們知道,我來了吧。當時的祈願,正如每次在相關的史跡致敬時一樣:請志士們,保佑我能平安走完全部旅程,並將這些故事寫出來。」

  ▍土佐 一八三六‧龍馬出生地
  乘坐電氣鐵道,就此來到龍馬成長的上町。物是人非,僅有紀念物供人追思,紀念館、才谷屋、郵便局,還有始終湍流不止的鏡川,依稀可見游龍戲水其中。

  ▍江戶 一八六○‧櫻田門
  來到東京的前幾天,下過一場大雪,餘雪未融。遙想當年亦是雪夜,幕府要人櫻田門外遇刺,從此開啟尊王攘夷的動盪時期……

  ▍長崎 一八六五‧龜山社中
  不只是革命家,還是創業者,龍馬在這裡成立了日本第一家國際商社。社中位址外放著「龍馬的靴子」,歡迎旅人眺望港景,感受龍馬的革新之志。

  ▍薩摩 一八六六‧霧島溫泉
  在鹿兒島市的街頭,可見龍馬與妻子的蜜月塑像。塩浸溫泉、硫磺谷溫泉、高千穗峰,龍馬在此療養生息,準備迎接人生最激昂不已的時刻。

  ▍京 一八六七‧靈山町
  每年十一月十五,是龍馬的誕辰與忌日。來到龍馬歸葬的靈山護國神社,從墓園眺望京都景物,遙想當年風雲,恍如隔世──

本書特色

  1. 臺灣首部貫穿坂本龍馬完整生平的旅行書寫
  2.「工頭堅。旅行長」十年一旅,二十三次旅行記事不藏私
  3. 龍馬/天下志士雙視角敘述,充分理解幕末的時勢脈絡
  4. 豐富旅途即景,感受歷史旅行現場況味

  專文推薦
  「當您拾起這本明快易懂地解說龍馬重要軌跡的《工頭堅的龍馬之旅》,跟著龍馬的腳步,一定也能親炙龍馬的精神。」──赤尾博章 京都龍馬會理事長

  「從史料裡的字裡行間,拼湊出坂本龍馬仗劍江湖的那些年,也詮釋出旅人工頭堅對於旅程完整度的完美堅持。」──廖科溢 旅遊節目製作人兼主持人

聯合推薦

  Cheap  歷史頻道YouTuber
  朱和之 作家
  林氏璧 日本自助旅行中毒者
  林承緯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院長
  果子離 作家
  洪維揚「幕末.維新史」系列作者
  胡川安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張維中 作家
  船橋彰 作家
  韓良憶 作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工頭堅 Ken Worker


  本名吳建誼,出生於宜蘭羅東,成長於台北士林。因父親青年時為日語導遊,故深受日本動漫、戲劇、文學等次文化影響甚深。一九八一年隨家人赴韓國、日本旅行,並在旅途中首次邂逅京都。

  初學美工設計、任職影片製作,後投入網路與旅遊產業累積逾二十五年資歷,以達人(KOL)行銷與帶團模式廣為周知,兼具資深旅遊部落客身分,受訪與演講經歷無數;出自對歷史之熱愛,曾規畫與執行各國走讀行程。

  曾兼職外景節目主持人,以《出發吧!鐵三角》節目入圍第五十七屆金鐘獎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獎。現以自媒體「工頭堅。旅行長」(臉書與 YouTube)為主要媒介,YT 頻道開播一年即入圍第三屆走鐘獎「潛力新星獎」。為台灣唯一「雙鐘」入圍之案例。

  藉由文字與影片搭配,持續推進歷史、飲食、文化等主題旅行內容與社群,定為生涯之終極目標。

  個人著作:《工頭堅的京都時光》、《工頭堅的龍馬之旅》、《時代的風:四段人生與半個世界》

  搜尋關鍵字:工頭堅。旅行長

 
 

目錄

《工頭堅的京都時光》
前言
山城歲月:平安京之前
楔子
六五六年 八坂神社(祇園社)
一、賀茂源流
六七七年 賀茂別雷神社(上賀茂神社)
六九八年 賀茂御祖神社(下鴨神社)
二、太秦物語
六〇三年 太秦廣隆寺
六〇三年 大酒神社
七〇一年 松尾大社
七一一年 伏見稻荷大社
    三、四神相應
七五九年 藤森神社
四、清水憶往
七七八年 清水寺

平安奠都:平安時代前期
一、皇城內裏
七九四年 將軍塚
七九五年 平安京(復原模型|平安京創生館)
七九五年 平安宮內裏跡
七九六年 教王護國寺(東寺)
二、王朝畫卷
八〇九年 野宮神社
八九五年 清涼寺(嵯峨釋迦堂)
八七六年 大覺寺(舊嵯峨御所)
八八八年 仁和寺(舊御室御所)
三、怨靈傳說
八六三年 神泉苑
九四〇年 京都神田明神
九四七年 北野天滿宮

洛中洛外:平安時代後期
楔子
一、陰陽交界
一〇〇七年 晴明神社
二、藤原榮華
一〇〇一年 廬山寺
一〇〇八年 源氏物語博物館
八五三年 禪林寺(永觀堂)
八六六年 白河院跡
一〇一九年 法成寺跡
一〇五二年 平等院鳳凰堂
三、白河鳥羽
一〇七六年 法勝寺(復原模型|平安京創生館)
一〇八六年 鳥羽離宮(復原模型|平安京創生館)
四、平家興衰
一一六五年 蓮華王院(三十三間堂)
一一六七年 六波羅蜜寺
一一九二年 法住寺陵

武士之世:從鎌倉到室町
楔子
一、鎌倉遙望
一二〇一年 頂法寺(六角堂)
一二〇二年 建仁寺
一二九一年 南禪寺
二、七朝帝師
一三三七年 京都御所
一三三九年 西芳寺
一三四三年 等持院
一三四三年 天龍寺
三、室町光影
一三八一年 花之御所
一三八二年 相國寺
一三九七年 鹿苑寺(金閣寺)
一四五〇年 龍安寺
一四六七年 上御靈神社
一四九〇年 慈照寺(銀閣寺)

太閤之夢:安土桃山時代
楔子
一、町眾齊心
一五〇〇年 肚臍石、祇園祭
二、信長壯志
一五六八年 東福寺
一五八二年 本能寺跡
三、桃山拾遺
一五九一年 御土居(史跡|北野天滿宮 紅葉苑)
一五九七年 伏見桃山城
一五九九年 豐國神社
一六一四年 方廣寺
一六〇六年 高台寺、寧寧之道
一六一六年 西本願寺
四、家康太平
一六一五年    桂離宮

治世亂世:江戶時代
一、承平之曙
一六一四年 高瀨川
一六三四年 二条城
二、花街風情
一六四一年 島原
一六七〇年 祇園新橋(辰巳神社、巽橋)
一七〇一年 一力亭
三、幕末戰雲
一八二八年 賴山陽書齋(山紫水明處)
一八六二年 金戒光明寺
一八六三年 壬生寺
一八六八年 鳥羽伏見之戰勃發地
一八六八年 即宗院薩摩藩東征戰亡之碑

世界遺產:從明治到現代
一、文明開化
一八七五年 同志社英學校(同志社大學)
一八八五年 琵琶湖疏水
一八九〇年 水路閣
一九七二年 哲學之道
一八九〇年 京都威斯汀都飯店
二、古都新風
一八九五年 平安神宮
一九〇六年 舊日本銀行京都分行 → 一九八八年 京都文化博物館
一九二六年 京都中央電話局大樓 → 二〇〇一年 新風館
一九三〇年 丸福樓
一九三三年 大禮紀念京都美術館 → 二〇二〇年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
一九四九年 料理館千鳥 → 二〇二〇年 嵐山祐齋亭
三、最後的羅城門
一九六四年 京都塔
一九六六年 京都國際會館
一九九七年 京都驛
後記
附錄
本書內容對應日本史分期表
本書景點地圖

《工頭堅的龍馬之旅》
作者序

◆序章
坂本城
前進高知

◆第一部 年少歲月
高知
龍馬出生地
鏡川與才谷屋
高知的食與酒
山內容堂與日根野道場
松陰與齊彬
從土佐到江戶
藩邸與道場
培里與黑船
二十歲的龍馬像
佐久間象山砲術塾
黑船再度來航
坂本家墓園
武市半平太宅邸
勝海舟誕生地
海軍傳習所
土佐藩中屋敷
尼古拉堂

◆第二部 激動的幕末
西鄉隆盛
篤姬
松下村塾
產寧坂
高知城
傳馬町牢屋敷
櫻田門
土佐勤王黨
劍術詮議
五台山
桂濱
高知城歷史博物館
脫藩之道
寺田屋
阿龍
司馬遼太郎紀念館
勝海舟
龍馬飛翔之地
土佐藩邸
奔走募資
薩英戰爭
新選組成立
神戶海軍操練所

◆第三部 海援翔天
立山奉行所
熊本城
池田屋
五条樂園
萩城
蛤御門
結婚式場
城下町長府
高杉晉作
二度脫藩
武市半平太之死
薩摩群像
風頭公園
龜山社中
大浦慶    
哥拉巴園
花月
薩長同盟
寺田屋遭難

◆第四部 時代的門扉
薩摩養傷
霧島溫泉    
高千穗峰
自然堂
平安神宮
清風亭
晉作之死
鞆之浦
夕顏丸
酢屋
最後歸鄉
龍馬紀念館
大政奉還
近江路
龍馬之墓

◆尾韻

澤村惣之丞之墓
信樂寺
魂歸北海道


參考書目
附錄 坂本龍馬年表
 
 

前言
 
  「正因為不了解京都,所以才有勇氣寫京都。」

  我的朋友胡川安教授,有一次這麼對我說。川安的本科是歷史學和人類學,也寫過不少與日本有關的書,題材涵蓋和食、日本味、還包括《東京歷史迷走》以及《京都歷史迷走》;前述的那句話,據說正是另一位堪稱京都通的友人,在他寫了京都歷史主題之後,半調侃、半認真對他說的,後來他也將這句話「轉贈」給我。

  的確,我完全可以體會這句話的意思。別的不說,連歷史專業、在大學中國文學系任教的川安,提起京都都要如此謙虛低調了,如我這般,僅是因為父親曾任日語導遊、開啓了自己大半生對日本文化的興趣,而在從事旅遊行業二十多年後成為YouTuber的「素人」,又怎麼敢立志要寫京都呢?

  * * *

  或許由於長期擔任在世界各地帶團並解說的領隊之故,我深刻體會到:將某個人物、某座城市、某個國家的歷史,經過自己吸收閱讀或走訪之後,整理成令人好奇或有興趣的敍事,並用相對簡單的言詞講述出來,其實是大多旅人的普遍需求。

  單以京都來說,若到網路書店用關鍵字搜尋,直接或間接相關的著作至少近五百本(!),每一位作者都用他們的方式與角度,各自述說著對這座城市的感受甚至熱愛,我自己當然也讀過不少,並從中獲得許多知識、或美食、或購物的指南。

  但有個問題,始終感到些許困擾,就是:當我來到某個景點、某座建築,或許手中的指南、網上的百科或旅記,以及當地的說明牌上,都吿知了「哪一年由誰創建,是某類型文化之代表」,但,它在京都或日本的歷史上,究竟是在哪個位置?和另一座建築的先後脈絡又是如何?這些常常是我擔任領隊時會被團員問到的問題,因而也成了一種職業病,非得弄淸楚不可。

  沒有人說,一定要了解歷史才能遊京都;但如果不了解,我覺得來京都就太可惜了。

  而,儘管有許多以京都歷史為主題的書籍,卻鮮少按照歷史排序,依序述說的著作。或許,對於大多數讀者而言,這些脈絡並不重要吧!(苦笑)但對於曾以坂本龍馬這位歷史人物的生平、一一尋訪,最後整理成《工頭堅的龍馬之旅》的我,「想要理解這座城市的歷史脈絡」之心情,卻是愈發強烈了。

  * * *

  我造訪京都的次數不算少,然而大半時間,流連於與龍馬有關的幕末史跡,以及設計旅宿或特色小店。直到寫完上一本書後,忽然有種解脫的感受:終於將龍馬「放下」之後,驚覺京都還有這麼多的地方,等待我去造訪與發掘,旅行的視野陡然放大數倍;因而在國境開放之後,一次又一次地重回京都,彷彿一切都是全新的發現。

  從一個人的生平,一步跨到整座城市的身世──總覺得自己還是太貪心了一些。

  所幸在探索的過程中,還是驚喜發現了足以做為指引的範本,包括我另一位朋友「蔡桑」蔡亦竹教授多年前出版的成名作之一《風雲京都:京都世界遺產的文化人類學巡檢》,便是一路從王城奠都寫到德川家康;而後又在疫情前,邂逅了京都史學大家林屋辰三郎先生成書於一九六二年的經典名作《京都》之簡體中文譯本,反覆閱讀、愛不釋手,並獲得極大的啓發。

  原本一直納悶林屋先生的《京都》遲遲未有繁體中文譯本,直到本書完稿前,黑體文化的編輯朋友涂育誠吿知,繁中版即將出版。我深感欣慰,又覺得是個冥冥中的sign,要將京都的完整面貌呈現給更多讀者了。如果你讀過《京都》,就能體會它對我的探訪之影響或指引有多麽深。但林屋先生的著作,當年畢竟是寫給日本讀者的,若是缺乏背景知識,可能較不易咀嚼;而我試著去走讀它,或許可以理解為是將其「具象化」的一種方式。

  當然,給予我京都養分的書不可能只有這幾本,其他著作將於本書各段落中提及以致敬。

  *    * *

  關於本書文眼,由於自己才情有限,思考良久,終於定調:不寫細,只寫「氣」。

  京都這座城市自有其「氣」:要解釋為氣質、氣氛、節氣都可以。既然已經有那麼多前輩寫過,我反而沒有牽掛、沒有負擔,因為不可能寫得過所有人,乾脆就寫「工頭堅的京都」,任性地以自己的方式來進行。

  於是,我寫下這麼一段文字:

  旅行的念想,似乎總是生不逢辰。
  春櫻盛開時你訂不到房,
  夏豔鮮綠時你存不夠錢,
  秋楓怒放時你搶不到機票,
  冬雪飄落時你請不到假。
 
  即使你錯過春櫻、夏豔、秋楓、冬雪,
  錯過了所有祭典,
  在京都,總有一段段時光,隨時等待你的造訪。

  重新翻閱《京都》時,發現林屋先生於一九六二年寫下的前言中,有一段意思幾乎相同的話;或許,是潛移默化早在心中扎根,又或許,是對於京都有愛之人,共同的遺憾與寬慰。我們總希望都多待久一些,飽覽它的每時每刻,卻又必須離別。但也因此,才有下次相見的期待與快樂。

  對於翻開本書的讀者,或可將此視為作者為了解決自己內心疑惑、實際走讀探訪的筆記;期望它能令你將來的京都旅行,不再有我過去的徬徨。

  或許,正因為不了解京都,所以才更需要寫京都。

作者序

  坂本龍馬,原是我最早想書寫的題材。

  回想在成長過程,如何從日本的大眾文化,如漫畫、小說、影劇中,一點一滴累積出對這個人物的認識,進而崇拜與喜愛,最後將其視為一個「老朋友」般的存在,漫長的心路歷程,甚至可以上溯到一九八〇、九〇年代,在每個人生階段留下或多或少的影響與印記,然後在二〇〇九年,大河劇《龍馬傳》播映前夕,正式展開以龍馬史跡為主題的旅行。

  原本,在那趟京都、高知、長崎的旅行完成後,便有整理成書的打算;但人生殊難預料,不久後便進入旅遊集團任職媒體與社群主管,幾年後又與老友共同創業,竟然就進入了長達十年的忙碌期,難以抽出靜心整理與寫作的時空。這中間雖仍有出版社的朋友善意邀約,卻總是被種種俗事打斷,先後也陸續嘗試過以部落格、社群平臺、講座等方式,片段地留下部分文字,但距離完成之日,始終遙遙無期。

  後來心想,既然如此,那便趁著每次前往日本出差或旅行,只要有機會,便繼續蒐集與累積各地的龍馬史跡;沒想到,等到我最後一次有計畫地「撿拾」未至之處,最後再將東京都內地點走到,竟已是二〇一九年,換句話說,這段「龍馬之旅」成了跨越十年的大旅行。儘管並非連續,實際累計或也只有二、三十日,但卻是一路由青年走到中年,容貌也從飄撇小生到鬢鬚花白,真真實實的「生涯之旅」。

  近兩年世界遭逢大疫,曾經頻繁的旅行也被迫按下暫停鍵,尤其中間一段必須待在家中的時期,意外地成為得以整理相片與文字的機會,因此便開始在臉書以連載的方式發表,累計八十則發文,終於至少走到了一種形式的終點,也有了重新被整理成書冊的可能性。

  然而經過這麼多年,不僅自己的寫作風格與心態有了轉變,閱聽人的時間,早已分給各種社群影音平臺,令我必須重新思考呈現的方式,將這些無比龐大的素材,用圖像、文字、影片等不同媒介呈現出來,即使如此,在各個階段寫下的內容,述說方式不同、鬆緊程度不一,若非獲得編輯的大力協助與提供建議,真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方可真正完成。

  打開記事本軟體,搜尋「龍馬之旅 序」,翻出幾年前便已嘗試寫就的文字,儘管想表達的重點已有不同,卻仍不捨丟棄;或許各位也能從字句中,感受出風格的差異,未必不是一種比較的樂趣。

  幸好我最終放棄將它寫成一本嚴謹的「史地考證」,仍是相對單純的旅記;也感謝翻開這本書的你,願意和我一起走上這趟「龍馬之旅」。

  【龍馬之旅原序】

  每個人的旅行各有其動機,有的人為了一張圖片的美景,也有人或許是因為一座建築、或一間餐廳,當然也有人是為了購物,其實這一切動機都很好,都沒有什麼高下之分。

  「跟著歷史人物之旅行」並非我獨特的發明,某些旅行團原本就有以藝術家或音樂家為主題而去旅行,也是很普遍的。坂本龍馬作為日本歷史上最有魅力的人之一,坊間早已有很多「跟著龍馬去旅行」的指南或書籍,更不用說有大河劇的推波助瀾。

  在日本,從事歷史人物的旅行,相對是容易的,大到城市,小至村町,只要跟某個歷史人物有關,莫不視為當地的旅遊資源,大肆炒作,用以吸引對歷史有興趣的人來訪。只要有人來,就有消費的可能性,也促進國民的旅遊。

  而日本之所以能做這樣的規劃,或許還有一點應該指出:由於「皇統」延續至今,少了朝代更迭,「由勝者寫歷史」而抹滅前代功績的狀況,相對便不明顯,即使在當下亦有「官軍」、「賊軍」之分,後世仍有平反的可能。因此,日本歷朝歷代的人物行跡,基本都被保存下來,即使是已經被破壞或不存在的,也會立碑說明。

  當然,關於龍馬這個人的行跡,之所以成為我的旅行主題,還是有一些私人原因的,那或許是對一種熱血青春改革之嚮往,或者夢想航向世界之豪情。不妨這麼說:這些旅行的過程,正是我去發掘這些原因的過程。

  以史為行,有個好處是,為了釐清行程中某些景點與人物的關係,以及書寫的順序,必須重複而且多方面地去查閱各種記載或史料,做交叉比對,無意中增加了許多閱讀的樂趣(當然也花了不少買書的錢)。

  有一點必須提到的是,坂本龍馬這個人物,在二戰之後又獲得大眾的注目,毫無疑問司馬遼太郎的連載小說影響甚大。

  司馬先生記者出身,從一九六二年開始在報上連載《龍馬行》,一九六六年完畢。司馬先生開始在報上連載小說是一九五八年的《梟之城》,而同為報人出身的查良鏞(金庸)先生在報上開始寫武俠小說,是一九五五年的《書劍恩仇錄》,司馬先生雖起步略晚,卻幾乎可視為同一時期。而《龍馬行》的連載時間,則幾乎與《天龍八部》重疊。

  或許可以這麼說,正因為這兩位大師選擇的題材之不同,甚至影響了兩個文化圈不同的取材與影劇主題。武俠小說故有其浪漫與激昂之處,但歷史小說因為基於史實,故還能邊讀邊走,也是一樂。當然跟著武俠小說去旅行也並非不行的,可惜實景與小說的想像通常出入較大,便不如歷史小說了。

  話說回來,《龍馬行》做為司馬先生的歷史小說成名作,為求情節吸引人,內容還是有許多出自作者原創的人物和橋段,而且司馬先生的記者背景對於許多細節做了大量功課與何時地訪察,故在旅行的過程中,分辨哪些是真實、哪些是虛構的,其實是頗費工夫。如果有些未經考證清楚的謬誤,責任當在我個人。

  自己第一次進行較完整的龍馬之旅,是在二〇〇九年深秋,正逢福山雅治主演的大河劇《龍馬傳》上映之前,前後花了九天時間;當走到最後一個行跡,亦即長崎的龜山社中,站在龍馬曾眺望的風景之前,竟有完成了一場革命之感動。許多熱血和理想,在現實生活中遭受挫折的,彷彿也在那趟的旅行中獲得了療癒。

  又,在整理這些景點的過程,並未按照旅行順序,也非按照地區,或許是源自我在擔任領隊或導遊時,為了向團員解說歷史的前後順序與來龍去脈,常要互相印證,因此在彙整資料時,便希望循著龍馬的一生來寫,最後再以列表整理。

  如此一來,讀完這些文字,便也可理解人物之生平。這並非是我獨到的寫法,卻可以說是我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旅記類型,便也採取這樣的方式了。

  想寫的歷史旅行題材很多,希望龍馬並非唯一,是為作者之幸。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146808
  • 叢書系列:life
  • 規格:平裝 / 640頁 / 14.8 x 21 x 4.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工頭堅的京都時光》

山城歲月:平安京之前

〈楔子〉六五六年 八坂神社(祇園社)

 
我站在八坂神社西樓門前,短短的石階梯上方,望向日落方向,門前筆直的四条通,盡頭連接跨越鴨川的四条大橋。這畫面,無論見過幾次,都仍忍不住從心底發出微笑。

商店街上遊人絡繹不絕,中段兩側的花見小路,正開始迎接夜晚的甦醒;如此情境,幾乎是每個來到京都的旅客之共同經驗。特別是離開淸水寺之後、下轉產寧坂、二年坂,橫越維新之道、步入寧寧之道、經由圓山公園,或左轉神幸通、由石鳥居及南樓門,進入八坂神社境內,參拜抽籤之後,團體旅客,可能會被帶領到知恩院前的大停車場上車;而自由行者,從西樓門出,隱入茫茫市井的人海中,迎向鴨川西側的四条先斗町、木屋町或河原町之百貨商場、食堂酒肆。

有些旅人在途中,還會繞到IG上的知名地標「八坂塔」留影打卡;或在出了西樓門後,走去一澤帆布挑選書包;路上更是隨處遇見穿上浴衣的各色人種,在旅伴或專業攝影師的鏡頭中,留下在京都,不,應該說是在日本,最難忘的旅遊回憶。

這是一條極經典的觀光路線;但我不確定,有多少遊人真切理解到,這不算長的一段路,究竟走過了多少歲月?

有很長期間,我知道的並不比別人多;只知道八坂神社又被稱為「祇園社」,守護著這個區域的商業繁盛,私自比喻,或許就像台北龍山寺、與艋舺華西街的關係。至於神社中祭祀的是神或佛,是屬於神道或佛教,與每年夏季的祇園祭有何關係,並不真正淸楚。

要到很多很多年後,我才知道,這座全日本約兩千三百社祇園信仰的「總本社」,社內祭祀的主神,乃是日本神話與神道的須佐之男(素箋嗚尊)、與帶有外來佛教色彩的牛頭天王之「習合」(亦即二神合一)。至於遊客傳聞的戀愛成就,則是於境內祭祀出雲系的大國主社,原是以結緣之神聞名;又因祭祀著宗像三女神的美御前社,而成為「美容水」之由來……

然而真正令我腦袋彷彿受到淸洗的,是從資料中得知早期此地的居民,原是來自朝鮮半島的高麗使者伊利之,以及其後裔,被統稱為「八坂氏」。牛頭天王信仰據說來自新羅國牛頭山,歷經久遠融合與敍事,傳說為素箋嗚尊降臨的化身。根據社方記載,最早創建於西元六五六年,亦即伊利之「來朝」之時;而歷代的宮司與關係者,仍被祭祀在境內的祖靈社當中。

會員評鑑

4.5
3人評分
立即評分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悅知文化電子書全書系|單書88折、雙書82折|我心中有個不滅的夜讀時光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GL百合展
  • 墨刻紙電聯展
  • 室內設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