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行醫多年,發現許多病人的問題,不是源於先天不足,就是源於後天失養。我們用前半生的時間努力為學業,事業,家庭打拼,卻用後半生的時間為治療病患而花精神,花金錢,有些病僥倖可以簡單用藥,或用針灸治療;有些病卻要改變生活習慣才可改善;有些病甚至無藥可治。
其實,遠在三千年前《黃帝內經》,已經有「治未病」的概念。要防病,就要好好養護生命(養生),要保守我們的健康(保健)。《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早已告訴我們保健養生的重點「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於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人的健康要全方位着手,悉心經營。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健康身體之源:
第一:要按自然界的定律,及人體生理時鐘來生活。
第二: 飲食要注意營養,定時適量。按體質來飲食,食療比藥療更重要。
第三: 要做適當的運動,增加肌肉的彈性及促進血液循環,加強關節的靈活性。
第四: 保持心境開朗,思想要樂觀正面,有好的意念,甚麼都容易好轉。聖經箴言1 7 : 2 2 也指出「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第五:可透過穴位按壓或針灸調整經絡及臟腑的健康。
第六: 要保持身體骨架及脊柱位置正常,因為脊柱關節錯位會影響內臟、肌肉、神經。所以日常姿勢正確十分重要。
第七: 生育前要檢查及調理身體,懷孕後要養胎。
第八: 病向淺中醫,發現任何問題應及早就醫。
第九: 給自己一點靜的時間,練習深呼吸。《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早已明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何來。」
第十:多與朋友交談,可使心境愉快,頭腦靈活。
我是一個對語言較為敏感的人,在學習中醫藥及從事中醫藥事業的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常用的俚語、俗話、成語都與中醫學說息息相關。我很希望透過這本書告訴大家,其實中醫藥從幾千年前開始,已經默默地滲入了我們的生活。
中醫學是協助我們治標又治本的一個醫學體系,以西醫治療急病、外傷性疾病,以中醫固本培元,才是最完美的配搭。中醫藥博大精深,作為中國人,如果不去運用它的好處,將是我們的莫大損失。
坊間一直將中醫視為古板的行業,我卻發現許多中醫的思想十分與時並進甚至超前,因此決定以一種比較有趣的方法來解讀和推廣中醫知識。
此書內文原出自拙作《中醫藥真有趣》(2007)及《俗語裏的健康智慧》(2014),今重新修訂,更貼近當下日常生活及需要。全書共分為八章,涉及55 個常見的俚語、俗話或成語,當中主要包括:
1. 對話 : 使用生動有趣的例子說明俗語、俚語或成語的日常使用情境
2. 話裏藏醫 :簡單介紹俗語、俚語,成語的意思
3. 中醫細說 :從中醫角度剖析有關疾病發生的原因及機理
4. 食以養生 :列出相關食療方及製作方法
5. 對證下藥 :輯錄相關中藥方劑及其適用症狀
6. 按穴袪病 :點出相關常用穴位的位置及功效
7. 全方位保健 :指出日常保健需要注意事項,預防及調攝方法
希望各位讀者可以透過這本書對中醫藥產生興趣,祝大家身體健康!
注意:書中「對證下藥」輯錄的藥方只供參考,如有需要,宜先咨詢專業的中醫師。
香港註冊中醫師
余寶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