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故事小說展_本本
我的囚租人生:租客面試、畸形格局、房東消失⋯⋯25年租屋經驗如何影響歸屬感,以及對居住文化與家的想像

我的囚租人生:租客面試、畸形格局、房東消失⋯⋯25年租屋經驗如何影響歸屬感,以及對居住文化與家的想像

All The Houses I’ve Ever Lived In: Finding Home in a System that Fails Us

  • 定價:460
  • 優惠價:79363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2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OKAPI編輯室選讀|10月編輯精選】請問,幸福是什麼?天堂在哪裡?

    文/#OKAPI 選書推薦2024年09月25日

    習以為常的就沒問題嗎?人生路上跟他人做出不同選擇又怎樣?天有不測風雲,我們需要未雨綢繆,或者需要換一個角度思考,練習海闊天空。10本選書發出探問,後續的答案由您自行定義。     SOLO女子圖鑑:獨活不獨行,自在變老的全方位指南 「不婚不生,快樂一生」成為新顯學? more
 

內容簡介

只是想有個正常地方住,怎麼這麼難?
發霉、合租、貨櫃屋,囚租三寶,一個沒少!
沒有安居之處的我們,連「家」都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

 
🧱強烈推薦
洪敬舒 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主任
張烽益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廖庭輝(洛書) OURs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

當不斷搬遷超過二十多處居所,
「家」,如何在流離中形成?


糟糕房東、發霉牆壁、尷尬的家庭式公寓,這些都不算稀奇,吉蘭.葉慈的經歷比你想得更離奇!二十五歲時,她已經在英國住過二十多處居所,遇過各式各樣的房東與租客。

◆ 住過不小心就會摔下樓的汽車展覽廳
◆ 房東冷處理整片都是黴菌的牆壁,導致呼吸道感染
◆ 租客面試堪比百大企業面試
◆ 幻想捕捉屋裡的黴菌製作成乳酪獻給房東
◆ 與室友瘋狂洗刷整間房子只為少少的押金……

即便大多租屋經驗都不是太好,甚至可說是荒謬,但葉慈仍在漫長的租屋時光裡,生動描繪面對居住品質低落的無可奈何,以及這些灰暗日子裡閃爍的人性微光。雖然處處非家,卻能處處為家。

住進一間又一間並不宜居的房子中,葉慈也揭露了住房危機背後的問題:國家對社會住宅、弱勢與少數族裔居住權的漠視。讓我們知道面對租屋被強制收回、鄰里不友善,甚至是整個社會的排擠,可以透過參與居住權社團、結交鄰居朋友、試圖營造一個「家」等方式因應。

這本書寫給正在尋找下一個住所的你、曾對租屋有過複雜感受的你,
也寫給渴望有個家的你。

🏡溫馨推薦
居住脆弱是歷史攸久的全球化運動,畢竟惡劣租屋條件總伴隨就業機會與醫療資源的不平等,是讓人愈活愈糟的那一種。台灣也有數以百萬人困在「買不起、租不到、住不好」的宿命迴圈,難道只能望著無家者慶幸尚有一瓦遮日?還是只得無言嘆息「說好的居住正義呢?」
莫急,本書已經給了我們如何爭取更好未來的一線希望。
──洪敬舒 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主任

作者以租賃各種公營、私有住宅的豐富經驗,寫出了她個人的居住生命史,同時也回顧了英國住宅政策與民間居住運動,有個人家庭情感的微觀審視,也有對英國住宅政策的巨觀批判。台灣長期住宅高度商品化,不強調居住人權,本書提供深刻對照反思。
──張烽益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本書作者以「房子與遷徙」作為生命經驗的軸線,向讀者展開了一段面對居住不安穩的故事。透過作者細膩的筆調,「房子」不再只是紙面上的住所,而是揉合了空間、社群與獨特生命經驗的「家」。
在這本書中,讀者可以看到政策、文化與行動之間的關係,以及在冰冷的時代浪潮仍團結努力的微光。台灣與英國制度雖不相同,但面臨的困境與期盼卻具備跨越時空的力量,讓我們更能夠跳出既定視角,並開始培力自己、團結同伴,最終改變這個社會。
──廖庭輝(洛書) OURs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吉蘭.葉慈Kieran Yates
駐倫敦記者、播音員和編輯。文章發表在《衛報》(The Guardian)、《FADER》、《VICE》、《獨立報》(The Independent)等多家媒體,曾在《VICE》擁有備受好評的每月專欄「英國價值」(British Values),並在2016年獲得年度文化作家提名。經常主持關於音樂、政治和新聞等議題的活動和座談會。

譯者簡介

李忞
台大外文系學士,台大戲劇所碩士,專職譯者。在臉譜的譯作另有《寂寞狙擊:單身真的錯了嗎?一位獨身女性臥底婚戀市場,探詢寂寞與愛的交友實錄》、《寧為一日猛虎:艾利克斯.麥金泰爾與他的生命之山》。

 

目錄


貝里斯福路:溯家的運動史
綠人巷:面對國家的忽視
葉汀街:對抗門外的不安
梅佛小屋:呼吸綠地的空氣
關於社區的二三事
戴維斯汽車:住進不宜居的家
關於親切的二三事
米爾巷:理解福利的必要
我所知的一樓店面
薩里學舍:想像我們都一樣
亞默林街:潛入租屋的市場
皮普斯路:討回我們的健康
我寄居過的幾個地方
奧斯巍路:迎接進擊的網路
關於雜物的二三事
佩克漢萊公園:思索城鄉仕紳化
結論/我們住著的所有房子:爭取更好的未來

鳴謝
注釋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155428
  • 叢書系列:臉譜書房
  • 規格:平裝 / 304頁 / 21 x 14.8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內容連載


 
每個人生來都渴望家。對我而言,家是在我不斷搬遷的歲月裡學會了建立、失去、眷戀的地方。長到二十五歲,我已搬過二十幾次家,我對社群營造、室內設計、政府失能的一切所知,都是我住過的那些地方教我的。
 
本書每一章都以我的一間故居當引子。它們不是我住過的所有房子,只是其中最能說明居住議題的幾間──每間都揭露了關於住房危機、其政治與歷史,以及今天我們居住方式的某些事。有些嚴格來說甚至稱不上房子,只不過,家和房子在我心中好似成了能互換的字詞。在公宅生活的日子裡,我親身體驗了何謂被國家忽視;以汽車展示場為家時,我明白了住在不是用來居住的空間會發生什麼事;頻頻參加租屋甄選那會兒,我學會在網路上營造自己最好的一面;近距離看見仕紳化(gentrification)冷冰冰的乾淨美學,我意識到多少時候,品味被人們當作槍砲刀械。為寫書進行的研究和報導領我走入各個領域,回溯七○年代英國的亞裔青年運動、追蹤千禧世代對龜背芋的迷戀,乃至於探討牆壁另一側的聲音如何衝擊我們的聽覺。
 
本書重點不在每棟房子的樣貌,而在我們如何共同面對不安穩。不過,書中仍會稍稍提及室內的文化史。若說房子的外觀述說著我們的歷史──從維多利亞排屋上倫敦大轟炸的傷痕,到戰後公宅的粗獷主義(brutalist)風格──,那麼房子的內裝則透露了我們的現在。我們向來喜歡窺探住宅內部,看看客廳裡的裝潢擺設、猜猜房屋的年代與價值,打從一九○八年第一屆「理想家居展」(Ideal Home Exhibition),直到當今名媛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為《Vogue》拍攝的居家風格影片,這點從來沒變。政治、社會、經濟陷入大亂的二○一○年代,許多人的家換上了淡泊的灰。疫情的禁足令下,人們於牆上繪出拱門,營造逃脫的幻覺。當商品化的女性主義成為新主流,千禧粉紅攀上了我們的牆面。構成我們居所和居家生活的種種細節,像個裝滿居住故事的寶箱,裡頭有偌大的窗、仿絨屑填充的浮雕壁紙、淡奶黃的木蘭色油漆、寶藍的絲絨沙發,每樣我都曾鍾情一時。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天下文化電子書商業趨勢展:看見無限未來,單書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知遠暢銷展
  • 三采暢銷展
  • 電腦人暢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