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明代儒醫張介賓(1563-1640)用心鑽研諸子百家學說,對《易》理、人文、地理、兵法、音律等無不博覽,尤精於醫學。張氏曾經評論唐孫思邈(生年不詳,541或581-682)說:「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每竊疑焉,以謂《易》之為書,在開物成務,知來藏往;而醫之為道,則調元贊化,起死回生,其義似殊,其用似異,且以醫有《內經》,何借於《易》?」以為中醫古籍《黃帝內經》完備無遺,何需《周易》捨近求遠?而後又說:「今也年逾不惑,茅塞稍開,學到知羞,方克漸悟。」
由此可見,《易》理對中醫系統醫學基礎理論有一定的影響,張氏強調「《易》有太極,太極本無極,無極即太極,象數未形而道理已具」,認為人身如同太極的變化,也說:「杳杳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為造物之初,因虛以化氣,因氣以造形,而為先天一氣之祖也。」這就是萬物所生之化源,功同太極,此醫《易》會通之理。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天生於動,地生於靜,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而造化萬物;人身之理,以陰陽二氣而長養百骸,《黃帝內經・素問•寶命全形論》云:「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生有形,不離陰陽。」
如張介賓所云:「天地之《易》,外《易》也;人身之《易》,內《易》也。人身,小天地也。」晚清名醫唐宗海亦云:「人身一小天地,而天地只一陰陽。」人生於天地之間,受天地陰陽氣化影響,而元氣周流人的身體,所謂天地之氣,說明生生化化,皆有所源,而醫通於《易》。
本文針對明代儒醫張介賓《類經附翼•醫易•醫易義》為主要研究對象,並梳理張介賓所有醫學著作,張氏提出《易》理「太極學說」、「陰陽學說」對中醫系統醫學基礎理論的影響,今筆者闡述考察「醫《易》同源」,「醫通於《易》」之內涵底蘊,發現張介賓對《周易》的理論比附與實務引申,則以天有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化生陰陽,呼應人身有精,精中有信,化生男女;以天地有陰陽,呼應人身有氣血;以天有十二月,呼應人身有十二臟;以天有十二會,呼應人身有十二經;以天有十二辰,呼應人身有十二節;以卦有陰陽爻,呼應人身有臟象,陰陽聚散是其理,剝復消長是其機,總如張氏所說:「謹摭《易》理精義,用資醫學變通。」
所以吾人欲以明代張介賓「醫《易》會通」理論建構,來加以闡述「《易》理醫用」之義,並加以推廣實踐於臨床應用,也學習張介賓《質疑錄》,質疑景岳脈學何以臟腑病與經絡病脈位不分,理論建構與脈法「部位解」與古不同,並將筆者之創見加以詳論,是脈學思維與實際運作的具體呈現,立論於後(附錄一),為後世醫家開創新知,冀能條理分明,言簡意賅,綱舉目張,巨細通融,總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斷流之水,可以鑒形」,晦者明,隱者見,盡窺得其堂奧,期能尊經宗典,探本求源,融裁古今,吐故納新,以救人濟世為職務,以傳承軒岐為胸襟,期能發揚中醫國粹,辨證施治全人天年,以免有渴而鑿井,鬪而鑄兵之憾。冀對後學行醫之路,啟蒙愚瞽,精究方術,玄冥幽微,陰陽會通,苟全人天年,俾不辱杏林。
關鍵詞:張介賓、中醫、《周易》、醫《易》同源、醫《易》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