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影像文學的馬拉松「放映」
張真
認識崔子恩有二十多年了吧。最早一次似乎是新世紀初,通過當時電影學系教學中心的工作人員江玫。江對跨太平洋華語酷兒社區比較熟悉,介紹崔子來紐約大學藝術學院放映。當年Tisch還沒有改建裝修,六樓布局還是二十世紀上半葉服裝工廠那磨損的黃漆細條地板。走道彎彎曲曲,黑乎乎的。二○○三年十月二十四至二十五日崔子的專題馬拉松放映放了長短幾部,記得有《哎呀呀,去哺乳》、《丑角登場》、《舊約》和《霧語》。大教室裡基本坐滿了,討論也相當熱烈。活動後崔子還贈送了一套他的小說給系裡收藏,大家對他的多才多藝印象深刻。之後崔子多次回訪我系,或參加Reel China雙年展,或線上客座我的華語獨立紀錄片討論課。我們在宋莊的北京獨立影展交遇(他是獨立電影學校導師),二○一四年秋我也應邀去北京參加了他和團隊自二○○一年發起組織的北京酷兒影展的論壇。崔子移居美國多年後,近年我也終於有個機會去了他佛羅里達的小家,溫馨整潔,客廳兼臥室工作室的靠落地窗的書桌上,他已經撰寫校讀了好幾本書。
令我汗顏的是,我一直沒有找時間好好讀他的書。直到幾個月前,他請我給《公廁電影院全年無休》作序,我才意識到自己功課還沒有做好、力不從心。但崔子安慰我說,這書的內容和他的電影息息相關;基於我們的長久關係和我對獨立電影的研究及策展的經歷,我是合適人選。我讀了書稿後大跌眼鏡,被崔子天馬行空獨具一格的寫作驚豔,對這本奇書不知如何回應對接。我需要補課。從書架上立馬找到他二○一二年的家族回憶錄《北斗有七星》和最近白睿文與崔子的訪談集《丑角登場:崔子恩的酷兒影像》。沒想到這兩部書我讀上了癮,尤其《北斗有七星》的文字和故事美麗動人,讓我沉醉、灑淚。這三本書內容有交叉又風格迥異,是完美的互文本。一本作者「家庭的精神傳記」、一本準學術的對話錄、一本實驗「小說」,不僅可以領略到崔子這個作家/導演/學者/策展人多面手的風采,更可以從不同的時間節點和維度考察從中國大陸到海外,這幾十年裡酷兒文學及影像的政治地理和文化地圖。
對於之前讀過崔子虛構非虛構文學、看過他的影片的人來說,《公廁電影院全年無休》可能是本集大成作品。在某種意義上,這是一部酷兒實驗媒介(包括文學、電影、廣播電臺)的現世神話文字呈現版。全書(《日場》、《夜場》)結構貌似奇特實質日常,從清晨到夜晚,在一家全年無休的「公廁電影院」連續「上映」一系列(紙上)電影。每個單元(或場次)形態風格不一,但有一股潛流逐漸匯成一組大小河流湧入海洋和宇宙。在不同或交疊的時空裡行駛著大小住家船飛船,住著運載著崔子和家人、鄰居男女老少、同學老師、愛人情人、男妓、「外星人」、孤兒、混血兒、活人死人,也有駛入日本海、在島國萍水相逢的各色人等。在這些平行或交叉的吃喝拉撒睡人世間或宇宙星系,固守成規的邊界和權利結構被沖/衝得稀里嘩啦。這些邊界包括城鄉、國境國籍、地球星系、人和動物、性取向、還有「大小、貴賤、冷暖、黑白、是非、貧富、憂喜、男女、生和死……」。超現實、「偽科幻」、萬花筒式的「排片」結構文體,或許令人眼花撩亂,但對愛與家的追尋和叩問像一匹無軌火車頭,驅動著這本奇書穿越時空,奔向各種讀者。書中不少斑斕引言,這句尤其令人動容:
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想,無盡的愛卻湧入我的靈魂(蘭波)。
二○二四‧八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