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購書節a
我們為何會做夢:睡夢中的大腦如何激發創造力,以及更好地改善清醒時的生活

我們為何會做夢:睡夢中的大腦如何激發創造力,以及更好地改善清醒時的生活

This Is Why You Dream: What Your Sleeping Brain Reveals About Your Waking Life

  • 定價:460
  • 優惠價:79363
  • 優惠期限:2025年01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只有夢能克服這個複雜世界

睡眠對健康的重要性受到高度關注,但看完這本書也許你會開始想,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睡眠,而是夢。作者詹迪爾博士從大腦科學的角度來解析夢境,深入探討了夢如何反映我們的潛意識思想、情感,甚至是我們清醒時的經歷。也有討論關於夢的功能的各種理論,例如解決問題、情緒處理和記憶鞏固,尤其對於人的創造力、潛能開發有實質影響,敘事結合個人主觀經驗,讓人易於閱讀理解。「人做夢並非出於選擇,而是生存所需。」作者用科學角度重新帶領我們思考惡夢,對情緒和邊緣系統受損的患者,在夢中才能被喚起的情感體驗,讓夢有機會成為我們反思和理解自我的獨特窗口。在每天的生活壓力下,夢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擺脫習慣束縛和日常限制的歷程。

 

內容簡介

第一本關於做夢的腦科學!
做夢,是人類演化⽽來的優勢
*
★誠品.博客來﹝當月選書﹞★
★亞馬遜2024年上半年度最佳書籍★
★亞馬遜當月選書★
★已售出日、韓、法、義、德、簡中等27國版權★

  你在做夢時,最是「⽣氣勃勃」:
  •做夢時,情緒狀態高度活躍,有助於提升你的社交智商。
  •曾經夢過考試相關負面事件,可能會使你的分數提高多達20%。
  •惡夢能夠促使你發展自我意識,且你有辦法學會控制惡夢。
  •半夢半醒的打瞌睡狀態,最容易激發靈感及洞察力。
  •夢境猶如一種夜間治療,幫助你消化焦慮情緒,走出創傷事件。

  💭我們的一生有多達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做夢,
  你曾經想過為什麼嗎?

  長久以來,夢一直是神祕的泉源。然而,夢境其實是腦化學反應產物,是每晚入眠時發生在大腦的非凡變化。做夢時,不僅大腦十分活躍,情緒反應也與清醒時無異。夢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學習樂器、語言或舞步,提供關於自身健康的線索。即使是被遺忘的夢境,依然能形塑我們的思想。

  擁有神經外科醫師和神經科學家雙重訓練的詹迪爾博士,以輕鬆的筆調,結合科學知識及生動故事,探索大腦潛意識的景觀,帶領我們踏上一場有趣的知識之旅。從做夢的演化優勢、惡夢及春夢的功用、如何利用夢境來激發創意,到夢境如何警示疾病的發生、深入挖掘清醒夢的秘密,以及關於解夢的種種。

  做夢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創意行為及自我療癒機制。
  理解夢的科學原理,我們將能:

  •更加了解自我,及大腦和意識之間的關聯。
  •知曉如何善用夢境神奇的力量。
  •改善心理健康,應對焦慮、憂鬱等負面情緒。

專業推薦

  謝伯讓/臺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PanSci 泛科學

  「《我們為何會做夢》探索了人類夢境與清醒生活之間的深刻聯繫。詹迪爾依據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研究,深入解析夢境如何為我們的潛意識提供窗口,他認為,夢境不僅僅是隨機的神經放電現象,而是我們內心世界的有意義的反映。詹迪爾不僅將科學研究與引人入勝的軼事相結合,也展示了夢境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書中還提供了實用的建議,教導讀者如何解讀夢境,並藉此來應對挑戰和提升生活品質。每個人都有三分之一的生命在睡夢中度過,這本書將引領你一探其中究竟。」──謝伯讓/臺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數十年的睡眠研究與推廣,我發現大眾不僅對如何睡得更香甜感興趣,更對夢境這個神秘的領域充滿好奇。《我們為何會做夢》這本書滿足了這份渴望,從心理學與腦科學的角度出發,深入淺出地揭開了夢的面紗。

  想像一下,每天當你閉上雙眼入睡後,大腦開始上演一場場比任何戲劇都精彩的奇幻大戲。本書將帶你踏上一段奇妙旅程,探索夢境的起源、功能與意義。你將了解為什麼有時夢境如此真實,以及記憶與遺忘夢境的科學機制,甚至,你會知道要如何在夢中控制自己的夢。
  準備好了嗎?翻開這本書,進入睡眠與清醒的縫隙中,探索奇妙的夢境世界!」──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國外好評

  「在數十年閱讀和評論睡眠與夢境相關書籍後,我認為這本書是我遇過的最佳著作之一。詹迪爾博士以說服力、權威性和想像力寫作。」──理查.瑞斯塔克(Richard Restak),神經學家、《記憶強化全攻略》作者

  「夢境能夠讓我們的想像力無邊無際,這相當令人振奮。對於從事藝術和創意領域的人來說,這本書是必讀之作,並且將成為經典!」──布萊恩.福格爾(Bryan Fogel)/奧斯卡獲獎電影製片人

  「詹迪爾博士對夢境大腦的見解,可以真正幫助解鎖人類在創造力、想像力和健康方面的潛能。一本引人入勝的讀物!」──特莎.阿拉戈內斯(Tesa Aragones)/Nike前全球品牌行銷總監

  「詹迪爾博士以熱情的筆觸,結合科學、故事及他對遠大理想的個人見解,帶來了強而有力的洞見。這本書將改變你的生活。」──劉易斯.豪斯(Lewis Howes)/知名Podcast《偉大的學校》主持人

  「我們在夢境這個雙重現實狀態中度過了大量的時間,但往往對其背後的原因和運作方式知之甚少。詹迪爾博士優雅地揭開了夢境的面紗,優美地照亮了這個人人共享的經歷。」 ──大衛.伊葛門(David Eagleman)/史丹佛大學神經科學家

  「在這本引人入勝且訊息豐富的新書中,詹迪爾博士熱情地探索了沉睡的狀態,並提供了幫助讀者利用夢境來全天候發揮潛能的建議……這本書是來自神經科學世界迷人且發人深省的報導。」──書評雜誌《BookPage》

  「這是一本重要的書。不但文字優美,且內容易懂,故事也發人深省。」 ──朱莉亞.山繆(Julia Samuel)/國際暢銷書《悲傷練習》作者

  「詹迪爾博士的這本書既啟發人心又發人深省。對於任何藝術家來說,它都是有關創作過程的科學洞見寶藏。」 ──麥可.貝克(Michael Becker)/葛萊美提名音樂家

  「這是一本對夢境的豐富多面探索,提供了關於我們自身、我們的關係和人類存在的寶貴洞察。」──珊迪.努涅斯(Sandy Nunez)/NFL Network(國家美式足球聯盟)影視人才管理副總裁

  「詹迪爾博士是夢境世界的絕佳嚮導──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書!」──卡蘭.拉詹醫師(Dr. Karan Rajan)《這本書可能會救你一命》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拉胡爾.詹迪爾(Rahul Jandial)


  擁有神經外科醫師和神經科學家雙重訓練。以在美國洛杉磯的詹迪爾實驗室進行複雜的癌症手術和監督開創性的科學而聞名。透過他創辦的非營利性國際神經外科兒童協會(INCA),他在世界各地的醫院執行及教授兒童腦外科手術。曾接受各大媒體訪問,包括Discovery、國家地理頻道、Podcast節目《跟傑.謝帝一起找到人生目的》(On Purpose with Jay Shetty)等。

  著有《一個腦外科醫師的生活啟示》(Life Lessons from a Brain Surgeon),該書是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暢銷書,以及《在刀的邊緣生活》(Life on a Knife’s Edge)。

譯者簡介

張嘉倫


  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畢業,現為在文字裡做工的人,相信語言與文字的力量,譯有《巨科技》(合譯)、《醫療大數據》(合譯)、《會說話,世界聽你的》、《可不可以不變老?》、《為什麼要戀愛》、《發現你的共感天賦》、《執行長日記》。

 
 

目錄

引言 每晚的奇蹟
第1章 演化而來的做夢能力
第2章 我們需要惡夢
第3章 春夢:慾望的體現
第4章 夢與創意:夢如何釋放內在的創造力
第5章 夢與健康:夢境透露的健康訊息
第6章 清明夢:清醒與夢境意識的奇妙互動
第7章 如何引發清明夢
第8章 夢境研究的未來發展
第9章 說到解夢
結語 夢的超凡之力

註釋
延伸閱讀


 
 

引言

每晚的奇蹟


  終其一生,我均致力於大腦研究,身為受過雙重訓練的醫學哲學博士、神經外科醫師暨神經科學家,我不僅為罹患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患者進行手術,同時也執掌一間研究實驗室。當一個人窮盡畢生的時間在治療和研究大腦,不可能不對它心存敬畏。越是認識大腦,我便越感好奇,甚至著迷不已。

  大腦擁有數十億神經元,而神經元彼此之間還有數兆條連結,使其成為無比複雜的結構。但在不斷深入探究大腦的歷程中,我格外受到一項心智特徵的吸引:做夢。人為何會做夢?我們如何做夢?關於這些基本問題,我多年來一直竭力尋求解答。還有,也許是最爲重要的提問:夢代表了什麼?在這一點上,我並不寂寞。

  長久以來,夢一直是神祕的泉源。從古埃及人和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到英國文學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和美國作家暨詩人瑪雅.安傑洛(Maya Angelou);從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和民運領袖尼爾森・曼德拉,到遭到槍殺的布魯克林嘻哈歌手聲名狼藉先生(Notorious B.I.G.),夢吸引了人類思想家的注意,啟迪了發明和藝術、醫學和心理學、宗教和哲學。夢被視為預兆,來自神靈或人類潛意識、靈魂和自我,或天使和魔鬼的訊息。它們改變了個人生活的進程和世界的發展,促成了求婚和商業交易,啟發詞曲創作和科學突破,也引發軍事入侵和精神崩潰。

  夢如此真實,卻又如此不真實;它既引人入勝、啟發人心,卻又令人恐懼、撩撥人的慾望。人既是夢的創造者,亦是自身奇特產物無助的參與者。夢源於我們,但似乎又與我們有別;它像是我們構築出的家庭電影,不遵循時間或自然法則,既親密卻又不受我們控制。

  正如英國詩人拜倫勳爵(Lord Byron)所寫:

  [⋯⋯] 睡眠自成一個國度,
  擁有無垠的狂野現實,
  夢境的發展如同生命,
  有呼吸、有淚水、有折磨、也有喜悅的感動;
  夢在清醒的思緒中留下沉重印記,卻又減輕我們清醒時的重負。

  夢境常常是條理不清,且不合邏輯。正因如此,對我們而言,也許難以理解夢裡那些虛構的眼淚、折磨和歡笑,為何能揭露關於個人的諸多資訊。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夢其實清楚地描繪了我們對自己和世界的看法,揭示了我們的本質、興趣和最深切的疑慮。我們塑造出獨一無二的夢境,而夢境也反映出我們獨特的真實自我。

  夢的產生儘管看似神秘,但追根究底來說並非如此。大腦隨著電流活動產生迴響,人活著的每一刻,腦內都有一波波電流不停在發送。夢是正常的腦電生理的產物,是我們每晚入眠時發生在腦裡的非凡變化,遵循著掌控所有生物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的生理時鐘。

  儘管夢只在我們睡著時發生或缺乏邏輯,無法引導人清醒時的思維,但其重要性不容輕忽。夢是另一種思考形式,正因夢境狂野不羈,因此具有巨大變革的潛力。夢中自然產生的發散性思考(divergent thinking)激發了藝術、設計和時尚等創作領域的大躍進,此種思維方式對人類文化、語言和創造力的影響,使我們今日的發展遠遠超越了僅靠身體進化所能達到的範疇,而夢正是一切的核心。

  時至今日,「(做)夢」一詞指涉諸多事物:野心、理想、幻想和睡眠中產生的生動故事。越來越多神經科學研究顯示,夢寐與清醒之間,有時界線十分模糊。夢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學習樂器、語言或舞步,練習一項運動,提供關於自身健康的線索,並預測未來。夢能豐富精神內在。就算是被遺忘的夢境,依然能形塑我們的思想,並影響我們的一天。你可以學習記住自己的夢境、預先準備其內容,甚至在做清明夢(lucid dreaming)時控制夢境。最重要的是,夢賦予了我們最棒的禮物──自我認識。解讀自己的夢境讓我們能深入理解自身的經歷,並以全新且深刻的方式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

  夢是一種難以捉摸的認知形式,因為做夢是獨自的體驗,與外界隔絕,是只有一個觀眾的主觀經歷。所以,夢境的諸多內容也難以用實驗測試,或超出科學證明的範疇。我在本書中,竭盡所能地涵蓋了夢境和做夢相關的最新研究現況和廣泛知識,同時也指出了研究中的不確定性和各方研究者之間的分歧。此外,我亦根據最新研究和自己對大腦的了解,發展出一套理論,並納入書中。大體而言,本書是我綜合不同學科所彙整的資訊,是歷經極大努力的心血結晶,同時也令我更加謙卑。

  進入正題前,請先試想夢的魔力。我們在做夢時,超脫了肉體,不再意識到自己躺在床上,甚至根本不覺得自己躺著;我們閉著眼但卻看得見;我們的身體靜止,但在夢中能走路、跑步、開車、飛翔;我們沒有開口,但能與認識和所愛之人對話,無論他們是存是歿;我們還能與素未謀面的人交流。我們存在於當下,但又能回到過去,或前往未來。我們雖身處於一地,但又能瞬間移動到多年未曾去過的地方,或想像中絕無僅有的世界。睡夢中的我們身在自己一手打造的國度,而夢境具有超越一切的潛力。夢是每晚在我們腦海發生的奇蹟。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537244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7 x 23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Chapter 01

演化而來的做夢能力


我在手術室進行清醒開顱手術時,會使用像筆一樣的設備,直接以微電流刺激測試患者的大腦。那暴露在外、皺摺起伏的大腦表面閃爍著乳白色的微光,布滿了動脈與靜脈。而患者意識清醒、機敏,但感覺不到疼痛,因為腦部沒有痛覺受器,但會對電流刺激產生反應。每個人的大腦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些區域一旦被觸碰,就會受到刺激活化。有時,我觸碰一處,患者會說出童年記憶;刺激另一處時,患者會聞到檸檬的味道;再碰另一處,患者也許會感到悲傷、尷尬,甚至是慾望。

清醒開顱手術的目的,是為了找出不受微電流影響的精確位置,如此一來,我便可從此處安全地下刀,切開表面組織以觸及下方的腫瘤。若微電流刺激未產生任何反應,我便清楚割除此處不會造成任何功能受損。

進行清醒開顱手術時,我以幾毫米的距離有條不紊地逐一刺激患者腦部最外層的大腦皮質(cerebral cortex),這會為患者帶來奇異且深刻的體驗,有時感覺甚至強烈到患者要求我停手,此時,我便必須暫停手術。儘管大腦皮質只有薄薄一層,厚度不超過六毫米,卻主導了我們大半的個人能力,包含語言、感知、記憶和思想。那嘶嘶作響、微弱的電流,能引發患者各種反應,例如聽見聲音、回憶起創傷事件、體驗深刻的情感──甚至做夢。

事實上,惡夢可透過電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誘發,只要將電極探頭從大腦表面某個隆起處移開,惡夢就會終止;一旦用電極刺激同一處,惡夢就會再度出現。現今認為,反覆出現的惡夢是自行維持的神經元電活動循環,重現我們恐懼的經歷。

無庸置疑地,我的專業回答了人類其中一項最原始的疑問:夢從何而來?對此,我可以斷言,夢境源自於我們的大腦,尤其是腦部的電活動(electrical activity)。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自然科普、電腦資訊】大雁文化電子書暢銷展|兩本85折、三本79折、套書77折|閱讀是一趟「發現之旅」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時報加碼
  • 小天下本本折
  • 日月滿額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