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想寫《漢語語法》是很久很久以來的發想,但如果沒有五南的黃惠娟副總輯一再地催促,可能這個發想還是只能長存在於心中。
赴美讀語言學純粹是人生的偶然,就這麼偶然得到獎學金,就這麼偶然去讀了語言學。我那個時代,「語言學」就等於「句法」,坊間的語言學幾乎都是句法相關的文獻、研究。幾位北上讀四十學分班的同學、學弟妹偶然相聚,不外乎談論我們的湯老師。湯老師的句法、詞法專書,每一本都厚厚的,都能當枕頭,仔細讀起來,每個字都看得懂,因為大都是用漢字或英文書寫,可是總無法越過文字後面的障礙,讀後仍然茫茫然。
香檳伊利諾大學的語言學所,句法學是重中之重,我隨Peter Cole教授學習,他的班上總有幾位白髮蒼蒼的教授旁聽(偶爾鄭錦全老師也側身其間)。有一次,那位白髮教授問我認不認識湯廷池。我說,久聞其名,但可惜沒上過他的課。他說他就是湯老師的老師,我馬上站起來,肅然起敬。後來我們開始聊天,還有一次甚至共同驅車六小時遠到Ohio大學開會。他一直跟著我們上了四門句法課程,個人認為課後的聊天才是獲益最多之處。
1988年夏天,我沒回臺灣。那一年,向來教音韻學的的Michael Kenstowics,忽然在暑假開了一門句法理論的課。在這堂課中,讓我能把句法和音韻的內在理論橫向貫通,許多過去在government and binding的種種疑惑,終於豁然開朗。1989年春天,梅廣老師從臺灣到香檳客座一學期,開了「句法理論與漢語句法」的專題課,是相當難得的機遇。據我所知,梅老師在臺灣鮮少開語法理論的課。
暑假過後,就是選論文題目的時候了。Peter認為我的句法潛力很好,課堂上的研究報告寫得嚴謹,上的課又多(共上了六門課),理論扎實,希望我朝這個方向思考。不過,Michael一向待我如同入室弟子,我對音韻的興趣也相當濃厚。在這兩大領域之間,徘徊思考了很久很久,始終無法決定。
最後我選了音韻,可是那一年,Michael去了麻省理工學院。他建議我跟隨他去MIT見見世面,開開眼界。可惜經過種種主客觀的思考,我留在香檳完成了論文。等到1994-95年我才在國科會的資助下,到MIT圓夢,親聆Morris Halle、Noam Chomsky的教誨。
寫本書時,大部分的語法概念是根據上課期間閱讀文獻記下來的六大冊筆記,內容以前輩Chao Yuan-ren 1968為主,其他得力於王力、朱德熙、呂叔湘、湯廷池、曹逢甫等大師的語料、例句,還有潛伏在文字之中的黃正德、李燕惠、蔡維天、林若望、魏廷冀等青壯輩名師的思考和論證。「潛伏」之意,即不能太彰顯理論,否則恐引起閱讀的困難。即使例句也沒有直接引用,而改以自己的語句。複習部分,有大量的題目取自教育部對外華語認證考試的「漢語語言學」題目, 一者藉以讓讀者跨越內容與命題之間的關係,另一個想法是提供實例,讓讀者反思。所有題目都用括號註明年代,如(2022:29)表示該題為2022年的第29題。國家考試題目屬於公共財,在教學與學習上,並不構成侵害版權的問題。
入門的《漢語語法》並不容易寫,一不小心,就可能陷於太難、太艱深的文字之中。
文本初稿,承邱湘雲(彰化師大臺文所教授),葉瑞娟(清華大學臺灣語言暨教學研究所教授),賴怡秀(高雄大學英語系教授),魏廷冀(高雄師範大學臺灣語言歷史研究所教授)等名家的指正、修訂、與建議,讓本書增色了不少,特此銘謝。書,總是在正式出版之後,才會發現不應有的乖誤。若存有此現象,本人應負全責。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