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東萊博議這部書,是呂祖謙先生一種著作。先生生在南宋初,字伯恭,謚法叫做成。浙江婺州人;孝宗朝隆興年間中了進士,又中了博學宏詞科,歷官太常博士,直祕閣著作郎,國史院編修,嘗把聖學勸勉孝宗。他又是一位理學家,和張南軒、朱晦庵兩夫子為友,當時三人齊名,稱為「中原文獻」。先生對於詩書春秋,多能發明古義,十七史都有詳節,宋史把他列在儒林傳裏。先生又著有東萊集一書,學者遂稱他為東萊先生,所以這部博議,也稱為東萊博議。先生為諸生課試起見,因此做了這部書;書中各題目,都出在左傳裏面的。左傳,是春秋時代魯國裏一種史記;因為是左邱明作的,所以叫做左傳。那左傳裏所載各種事實,凡國家興亡成敗的事蹟,人類善惡邪正的行為,不但可為後世炯戒,且於世道人心,很有重大的關係。先生因為生在宋室南渡後,身任禮官,兼充史職;內有姦邪擅權,外有遼金作寇,因此疾首痛心,把一種憂憤痛恨,沈鬱深刻的議論,不覺在字裏行間流露出來。後人有說:「先生此項著作,是在新婚蜜月時完成的,所以詞句上意氣勃勃,正是少年時代的手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關於這件事,前人已有年譜考正,這裏且不必多說了。單說博議這部書,出版很久,流傳又廣,自宋元明清以來,凡學習論說文的,大半多把這部書做了個範本;因為這部書共有論文八十六篇,每篇文字,有格局,有筆法,且措詞立意,又新穎,又警切,正是研求論說文的一種最適用最完好的善本了。但是每篇文字中,詞意頗覺艱深,用典故處也很多,在學問素有根柢的人,固不難解索;只恐初學這輩,或不容易明瞭,豈不是一種缺憾麼?因此不揣謭陋,特用「言文對照」法,把原文譯成白話,並在每篇題目下,先加了題解,正文上既有解,又有註,且每篇末後,各加了一個總評,統統都用白話體,並加列新式標點,把每篇的原文,解得清清楚楚,註得明明白白,使得讀者一見便明,容易領悟,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鄙人回憶少年時曾應科舉試,自戊戌政變後,改八股為策論;故對於此項工作,嘗加揣摩的功夫,得以稍識門徑。現今年已老了!衰朽餘生,百無聊賴,謹將生平一知半解,向我學界文人,青年士子,略盡一些兒貢獻,未始沒有小小的補助。至此種作品,雖沒有怎樣出色;然耗心血,費腦筋,到了一年有餘,纔告完成。原不敢自算為功,不過我盡我心就是了!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歲次閼逢閹茂,仲夏之月。
袁智根韜壼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