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作為台南建築三年展2025 的暖身與先行,是以台南建築師公會作為主體,搭配2024 台南熱蘭遮堡建城400 年來向台南市政府提案,期望能夠以「建築展」前進仙台來交陪,作為台灣台南與日本仙台友好都市間深度文化交流的先鋒。
在台南建築師公會代表於2023 年12 月造訪仙台市役所、並在與JIA 東北(日本建築家協會東北支部)的一見如故下,決定攜手共同主辦建築交流展,而達成了以下的合作默契:2024 台灣建築師們前進「仙台媒體中心(SMT, Sendai Media-Theque)」展出;2025 日本建築師蒞臨「台南市美術館」參展「台南國際建築三年展」。
於是,在回應「台南400, 世界交陪」的這個呼召下,台灣建築師們得以藉由「2024 台南建築三年展仙台媒體中心特別展」這個以深度文化交流為名的盛宴,擴張自身境界地走向國際、邁向世界,或可視為台灣當代建築發展的里程碑。而台南市或可攜手仙台市共創以威尼斯雙年展為Role Model 的國際展演盛會來作為長期交流與合作的目標。
知識論:以「家」為名的交流
那麼,身為建築人究竟該透過什麼樣的方式、以什麼樣的情境、採用哪一種建築類型來進行這場深度文化交流呢?
很直接而純粹的想法是,「生活體驗的邀請與接待」應該會是最有效果的吧。而這也可以算是從好客的台南人常常帶著微笑、掛在嘴上的「來阮兜坐啦(來我「家」坐坐)」這句話,就內含了歡迎與款待(hospitality)的一份親切感,而讓人們的距離在瞬間得以靠近,有了近一步交往與溝通,成就一份美好關係與友誼的機會。於是用與民眾最切身相關之空間的「家」會是理想的起點。
若進一步地進行知識論上的考究,從知名哲學家 多木浩二 所指出的,「家」是從內側及外側受人類的行為與社會的關係所編織而成的,人類與社會的模樣也都如同自己的眼睛所看不到的文字那樣被織了進去。家本身就會做出各式各樣的訴說與敘事,換句話說它是一個複合的文本(Text)。閱讀這個文本,不僅意味著閱讀那些消逝的行為和沒法用意識言語直接捕捉的人類的暗面,也意味著穿越隱含在家中的各種社會意識形態。可居住的家某種意義上屬於世俗世界。它不是展示超越現實的自由意志,而是構成現實本身。在大多情況下,它是刻板印象。這種平庸的世界被編織成由無形習俗組成的網絡。
另一放面,《空間詩學》的作者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也說到,閱讀「家」是理解人的過程⋯⋯居住將想像的價值與建築的個別部分相結合,這種價值變得具有支配性的地位,家也因而變得更為巨大。『家』幾乎擴展到與宇宙相同的規模。於是解讀關於家的建物,便等同於開啟心靈的世界。」因此,「家」成了這場重要文化交流的絕佳媒介與捷徑。
延伸思考
基於上述的言球,我們打算以「Home ( 家)」為名,重返日本建築傳奇名家安藤忠雄所談到的「就深刻參與人類生活」的這個意義上,堪稱為建築之原點的「住宅(house) =家(home)的概念」來作為策展思考的開始,並針對「Home」的本意進行深入性考察。
我們發現,百年前由柯比意所提出的「住宅是居住的機器(The house is machine for living)」這句以住宅為家的口號可能並不再那麼具有其創造性與生產性了,因為隨著時代與社會的變遷,「家」的概念有了很大的改變。
Reyner Banhamn 在「A home is not a house」中指出,所謂的家,指的是得已在任何時刻、創造出一個能夠針對任何特定需求提供服務、並且可持續重新轉換與改變的環境。因此這個展覽,提供了我們對一個全新歷史進程中、對於「家」的詮釋與留下全新註腳機會。
即便可以從「Home : A short history of an idea」中得知「家(Home)」的荷蘭文“ham”或“hejm”,源自於古代北歐文字“heima”。理解到它不僅意指一種實體的「處所」,也含有一種較具抽象意義的「存在狀態」,進一步理解到「家」的意義即蘊含了「房子本身」與其內部的「眷屬」、有「居住」與「蔽護」的功能,也具備「擁有」及「愛戀」的意涵 。然而,若對照今天真實生活處境下,我們可以明白的是,作為一個家所需具備的各種素質,已經無法單純地被單純的一棟房子、一所住宅所囊括。亦即我們在夢中所構築的那個理想的「家」依然可以是我們獲得終極歸屬的應許之地與所在。
但就建築而言,一個「家」,它早已在當代的城市生活脈絡中完全進化成不定型的「居所」,想必它已「不只是住宅」,並透過各種建築類型發展成人們得以詩意棲居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