懾服漢人的信仰,也牽成了原住民族人的復振之路。
二○一○年,北投發生一起拆廟/抗爭事件!事件主角保德宮因土地產權的移轉,新地主訴諸公權力要求廟方遷廟還地,甚至與護廟信眾爆發衝突。最終,經過雙方協調保存廟中歷史文物,以及在二次擲筊得到主祀池府王爺的應允下,才得以移駕神尊,進行拆廟。特別的是,保德宮的主祀神尊池府王爺被稱作「番仔王爺」。不過,王爺信仰本該為漢人民間信仰中的一環,何以這尊王爺被稱作「番仔」?
保德宮的所在地,被地方漢人耆老世稱為「番仔厝」,是昔日原住民部落北投社下社的範圍,彼時多為潘姓族人聚居。十九世紀初,據傳族人在貴子坑溪撿到一尊池府王爺,當時族人並不知道該尊神像為何物?帶回部落後卻有人感應「起乩」,因而受到族人供奉崇拜。後來,這尊僅為原住民族人所祭祀、隨著族人遷徙流離的神祇,由於昭昭神威,雄雄赫赫,逐漸擴及漢人信仰,於是乎漢人將神靈冠以「番仔」名號,不但隱喻著「神靈越界」——不同族群靈力信仰的交互流動,也顯現著原漢族群在淡北地帶數百年來的歷史衝撞與遺緒。
當地的原住民族群在不斷湧入的移墾漢人與歷代不同的政權,透過奇巧詐騙、暴力脅迫、國家政策的侵墾掠地過程中,失去了土地、失去了身分,也失去了部落與傳統的生存方式。他們隱身於過去的漢人聚落,被吞沒在今日的大臺北都會區之中。然而,安座於新土地上的「番仔王爺」,依舊護佑著北投地區的原漢人群。祂的存在暗示著,隱形的族人從未於淡北地帶消失,他們透過自己的宇宙觀與文化觀,再次理解、詮釋看似原本該屬於漢人的信仰,並以獨一無二的番仔獅陣與漢人陣頭技藝互動交陪,不但證明了己身的存有,也維繫了潘姓族人的身分認同與文化傳承。
如今,淡北地帶的原住民族人,以「凱達格蘭」之名作為族群認同的依歸,並指認七星山作為凱達格蘭族人的聖山與祖靈之地。族人藉由祭祀祖靈、復返神聖空間,重新凝聚散落、隱沒於都市叢林的族人,連結已然與過往斷裂的文化觀與宇宙觀,努力復振自己的文化,找回遺落的身分,喚起失去的族名。
或許,實質地理空間的部落早已不復存焉,甚至終歸無可復返;然而,透過聖山與祖靈地的重建,以及傳統祖靈信仰的形構與再現,平埔族群「漢化殆盡」的歷史弔辭終將也會成為歷史。一種嶄新的人地關係與「回部落」的想像,正在凱達格蘭族人的打拚下,儼然浮現。
★本書由「113年度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地方文史工作出版計畫」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