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尋幽訪勝
林明德
吳晟(1944~),本名吳勝雄,彰化縣溪州鄉圳寮村人。父親曾任職溪州鄉農會,待人熱誠,母親是典型的農婦,刻苦耐勞,堅持在吳家田地上「用一生的汗水,辛辛勤勤/灌溉泥土中的夢」。
吳晟有兄弟姊妹七人,他排行第四,上有兩姊一哥哥,下有兩妹一弟弟。他的學習歷程十分曲折,中學念了八年,讀過五所學校,就是因為接觸了文藝書刊,瘋狂閱讀,背誦詩篇,積極投稿,而忽略了課業。一九六五年,他考上屏東農專,仍沉迷於文學的妄想中,淪落重修,直到一九七一年才畢業。他有機會上臺北發展,卻選擇返鄉陪伴母親,並與學妹莊芳華結婚,落地生根,育有子女三人。
吳晟夫妻任教於當地國中,業餘陪母親下田,過著耕、教、讀、寫的生活。
一九七二年,吳晟以「吾鄉印象」組詩,發表於瘂弦主編的《幼獅文藝》(第224期),一時引起詩壇的注意。一九七五年,他榮獲吳望堯第二屆中國現代詩獎,評審委員稱讚他︰「詩風樸實,自然有力,以鄉土性的語言,表現時代變化中的愁緒,真摯感人。」余光中(1928~2017)更在〈從天真到自覺──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詩?〉(《青青邊愁》,1977)加以肯定:「只有等吳晟這樣的作者出現,鄉土詩才算有了明確的面目。」
一九七六年,吳晟結集出版《吾鄉印象》(楓城出版社);一九七七年,臺灣文學界爆發鄉土文學論戰。
一九五九年,吳晟開始發表新詩,一九七九年,發表農婦散文系列,詩、文雙類書寫,迄今六十五年,他的創作歷程大概可以分為四個時期,即:
1. 一九五九年~一九七〇年:為前社會經驗時期,深受現代主義的影響。
2. 一九七一年~一九九〇年:從人子、人師、人夫、人父,到教師、農民、作家,一人扮演多重角色。於詩藝、人生、社會、農業、環保進行反思。
3. 一九九一年~一九九九年:屬於批判期,從觀念人到行動人,積極展現知識分子的擔當。
4. 二〇〇〇年~迄今:生命的反思──維護自然環境,揭示終極關懷,平地造林,推動森林墓園,為土地倫理善盡「大地公民」的責任。
吳晟先後出版五冊詩集:即:《飄搖裏》(1966)、《吾鄉印象》(1976)、《向孩子說》(1985)、《再見吾鄉》(2000)、《他還年輕》(2014)。二〇二二年,他統整出版了《泥土──吳晟二十世紀詩集》與《他還年輕──吳晟二十一世紀詩集》兩種。至於散文,則有《農婦》(1982)、《店仔頭》(1985)、《無悔》(1992)、《不如相忘》(1994)、《筆記濁水溪》(2002)、《一首詩一個故事》(2002)、《我的愛戀 我的憂鬱》(2019)、《北農風雲──滿城盡是政治秀》(2020)、《文學一甲子1:吳晟的詩情詩緣》(2022)、《文學一甲子2:吳晟的文學情誼》(2022)等十種。
一九八〇年,吳晟詩作〈負荷〉被選入國立編譯館編定的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一九九七年,散文〈不驚田水冷霜霜〉取代〈負荷〉選入國立編譯館編定的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後來,〈水稻〉、〈土〉、〈蕃藷地圖〉等詩作被選入「三民版」、「南一版」「龍騰版」高中國文教科書。其他作品被選入國小、中學教材的,有詩作〈雀鳥〉、〈泥土〉,散文〈遺物〉、〈秋收後的田野〉、〈小池裡較大一尾魚〉、〈採花生〉;彰化師大《新大學國文精選》則選入〈落葉〉一詩。
吳晟自認為是社會寫實詩人,他要求藝術表現和臺灣現實密切結合,堅持以素樸的語言、鮮活的意象,「寫臺灣人、敘臺灣事、繪臺灣景、抒臺灣情。」他的作品大都根源於現實生活,和臺灣社會脈動息息相關,許多詩篇是歷史的影子,可以視為史詩。
泥土誕生詩人吳晟,吳晟形塑真實的臺灣農村,他的鄉土詩蘊含夢想與現實,成為臺灣現代文學的獨特風景,他的「傑作」,老少咸宜,雅俗共賞,文學緣深厚,永不落架。「鄉間子弟鄉間老」的「吳晟」已累積成為稀有的「魅力」。因此,跡近吳晟,儼然成爲一種風氣,訪談研究者不絕於途。根據《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16《吳晟》(2019)的統計,有關吳晟的論述蔚為風氣,共有九百多種,包括:自述、他述、訪談、對談、綜論、分論等。當中訪談、對談,有平面媒體(報章雜誌)、廣播、電視、電影、電子媒體等,約有一百種之譜。本書從平面媒體的採訪對談中、揀選二十一篇,書名《跡近詩人吳晟:吳晟採訪對談選集》。一九七六年,吳炳華〈吳晟印象〉開訪談先聲;二〇二二年,鄭又禎〈向世界去,回鄉土來:以文學耕耘年輕的臺灣──吳晟×張潔平〉對談為結尾。
我們將二十一篇的採訪對談,以時間為經,作品為緯,加以繫年。採訪者大多為報章雜誌的記者、編輯,有些是朋友、學者、同鄉;對談則包括作曲家、音樂評論家、企業家。
至於採訪對談的範圍頗為廣泛,大致可以歸納為七個面向,即:
一、詩解讀:顏炳華〈吳晟印象〉、黃武忠〈鄉土詩的扎根者〉、陳益源〈訪吳晟,談〈負荷〉〉、謝美宣〈燃燒熱情.書寫土地與生命的詩人〉、張瑞芬〈泥土的詩學——2009訪溪州詩人吳晟〉
二、詩人吳晟:劉原君、涂亞鳳〈當代成名作家訪談錄——訪吳晟〉、莊紫蓉〈吳晟——田埂上的詩人〉、李欣倫〈謙卑或者樸實,真誠或者靦腆——吳晟印象〉、楊佳嫻〈我在我不在的地方〉、李雲顥、黃崇凱〈水田的那邊那邊——尋訪吳晟與溪州農民〉。
三、閱讀父女:方秋停〈閱讀,自然搭起親子溝通的橋樑——與吳晟老師暢談世代閱讀〉、梁玉芳、楊錦郁〈吳音寧闖叢林——跳脫吳晟田園詩〉、何宗翰〈詩人老爸舞劍討公道——《北農風雲》劈開政治爛瘡〉。
四、詩歌:王宣一〈吾鄕詩詞入歌聲——羅大佑.吳晟對談錄〉、張鐵志〈甜蜜的負荷長大了!吳晟×吳志寧的夏夜長談〉。
五、社會關懷:許碧純〈從吾鄉的印象到再見吾鄉〉、周馥儀〈除了寫詩還能做什麼?運動前線的農民、詩人與知識分子:吳晟〉。
六、平地造林:黃秀貞、陳春福、葛怡君、蔡巧卿〈種樹的詩人——吳晟〉、蔡逸君〈單純之歌——臺灣特有種詩人吳晟〉。
七、心路歷程:蔡俊傑、林若瑜〈科技人、文學家——同樣嚮往一個更美好的社會——童子賢vs. 吳晟〉、鄭又禎〈向世界去,回鄉土來:以文學耕種年輕的臺灣——吳晟×張潔平〉。
二十一篇都經過縝密的思考,流程循序漸進,直探問題的核心,解讀吳晟的「魅力」。例如:顏炳華〈吳晟印象〉發表於一九七六年十月《幼獅文藝》第274期,針對吳晟《飄搖裏》、「不知名的海岸」、《吾鄉印象》三階段的風格轉變,貼切、平實的分析,頗見用心。他是吳晟屏東農專《南風》的知己,深感有必要為吳晟畫像,闡述其鄉土詩風演變的由來,為喜歡吳晟作品的人士提供一些線索。後來,經過擴充,成為《泥土》代序(1979)。王宣一〈吾鄕詩詞入歌聲——羅大佑.吳晟對談錄〉,透露一段秘辛。原來羅大佑的第三張專輯唱片中,有一首歌詞採用了吳晟「吾鄉印象」組詩的〈序說〉,譜成歌後,他帶著錄製好的母帶,請吳晟試聽。經過一天的農村瀏覽,晚餐佐以珍藏多年的好酒後,大家試聽〈吾鄉印象〉。羅大佑表示,因為音韻的關係加了一句「滴下滴滴的淚珠」。吳晟直覺反應「不妥」,並說:「我們農民很認命,但不悲觀,也絕不怨天尤人。⋯⋯臺灣的農民是不會對抗命運的,有一些描寫農民『歹命』、『艱苦』的字眼,這是知識分子的心情,不是農民的心情,農民是沒有淚水的,基本上,是相當認命的,因此,我反對你用『淚珠』這二個字,你應該會發現,在我描寫農民生活的詩裡,絕對沒有『淚』這個字,我反對別人想像農民的可憐,這個你了解嗎?」「是!」羅大佑回應,「你的作品是真正從泥土中生出來的,我們的想法都太虛幻了,你這樣一說,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這一句歌詞是否請你改一下呢?」這裡,我們看到了一幅農民的純真肖像。
劉原君、涂亞鳳〈當代成名作家訪談錄——訪吳晟〉,根據人時地事物,設計了二十多個問題,一探吳晟的出身、筆名、文學創作、詩文書寫、風格、轉變、角色扮演、農婦、夫妻相處之道、寫作方向。吳晟面對問題侃侃而談,完全展露一副憨直、敦厚、誠摯的神色。
蔡俊傑、林若瑜〈科技人、文學家——同樣嚮往一個更美好的社會——童子賢vs. 吳晟〉,由楊照穿針引線,讓科技人、文學家交集,敘述心路歷程。吳晟、童子賢兩人都有共同點的開始,從農村經驗、文藝少年、編校刊寫新詩。後來,童子賢走入科技界,輝煌騰達,但他關心文學、推廣文學不遺餘力;吳晟集教師、農人、作家於一身,過著耕、教、讀、寫的生涯,創作六十五年,始終關心農業、投入社會改革。他們共同的夢想與呼籲是留存、保護文學這塊濕地。
《跡近詩人吳晟》一書,是將近半世紀的吳晟採訪對談選集,包括七個面向二十一篇,莫不聚焦「吳晟」魅力的踏查、叩訪。前面有導論〈解讀吳晟的多重視野〉,附錄:採訪、對談文本索引,包括書籍、雜誌、期刊、論文、電子媒體。
導論是我追蹤吳晟五十年的觀察報告,從吳晟這個人、吳晟研究面向、詩文雙重奏、倫理意識、終極關懷,提出一些看法。結論是未來研究方向,特別提出六點供大家參考。
吳晟定根溪州圳寮,詩文創作六十五年,茂密成林,其傑作雅俗共賞,老中青少幼耳熟能詳,他的「夢想與現實」能引起迴響,「吳晟」早已成為臺灣文學的特殊風景,釋放一種「魅力」。他本名吳勝雄,我忽然靈感一動,將序命名為〈尋幽訪勝〉。
最後特別要提的是,二〇二二年,由目宿媒體推出的〈「他們在島嶼寫作Ⅲ他還年輕」(He's Still Young)〉,二〇二三年,民視〈【臺灣演義Taiwan History】鄉土詩人 吳晟〉,製作相當用心,長期追蹤,透過吳晟自白,學者專家的訪談,不僅再現吳晟的心路歷程,也引領大家深刻了解「吳晟」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