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呢?
肚子明明已經很飽,但當聽到旁人極力推薦這裡的甜點時,卻不由自主地點了一份,不一會兒就將它掃空。
原本打算窩在家裡放鬆,卻在收到朋友邀約去參加一場看起來很有趣的活動後,不假思索地就決定出門。
或者,當你看到購物頻道介紹最新的限時特價商品時,毫不猶豫地按下了購買按鈕。
當人被「想要試試看、想體驗」或「想擁有」的衝動驅使時,往往不知不覺地行動起來,滿腦子都被這個念頭占據,感到無比興奮。試圖壓抑這種衝動反而會讓人心神不寧,無法專注於當下,內心只渴望立刻去實現那些讓自己悸動不已的願望。
反過來說,只要能讓人心生悸動,就能促使其自發性的行動——或可以說是,促使對方不由自主的開始行動。
讓顧客內心悸動,
主動提出想簽約的要求,
完成簽約零壓力!
這不是很理想嗎?
或許你會有所懷疑,真的會這麼順利嗎?
會這麼想也是無可厚非,但是這是真的。
身為一名專業的商業顧問,現在的我經常為來自各界的客戶提供諮詢。但事實上,我曾經極度不擅長與人交際。過去在一家服飾製造公司工作時,因為人際關係的壓力,導致我甚至罹患了厭食症。
後來,意識到自己不能讓人生就此沉淪,為了重拾健康,我決定轉換跑道進入美容業。沒想到新工作竟然被分配到銷售崗位。當時我不願輕言放棄,決心提升自己,於是參加了口語表達培訓課程,並深入學習了包括自我發展、顧客心理學、NLP(神經語言程式學)、互動分析、量子力學以及腦神經科學等相關領域的知識。
透過這些學習,我開始理解顧客的行為與心理,並改善了自己與他人溝通的方式,也調整了如何保持積極心態。不知不覺中,我開始收到一些來自顧客的反饋,如:「聽了市川小姐的介紹,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內心開始有點悸動,迫不及待想要下單了!」或是「這真的讓我感到振奮,迫不及待想嘗試!什麼時候可以開始?」
這些回饋中提到的關鍵字,正是我在本書中要探討的核心概念——「悸動」。
對我而言,顧客認同我的提案非常令我開心;對顧客而言,能拿到想要的東西、得以嘗試想嘗試的事也很令其開心。
只要能挑起對方內心的悸動,最後必將達成皆大歡喜的互惠結局。
因為抓到這個「悸動法則」,我的銷售成績蒸蒸日上,開拓的新顧客人數在2000名業務之中奪冠。後來離開公司自己創業,也成功獲得許多顧客。
如今,我將悸動法則公式化開課講授,聽過我的講座的學員之中,有人年度銷售額超過3億日圓,也有人成為外企保險公司的首席業務員,在聽完講座後第二天達成銷售額7000萬日圓、數天之後更賣出超過1億日圓的不動產。
除此之外,我也常常收到學員向我回饋他們的發表成功、和下屬交流順遂、孩子開始主動學習等等成果。
曾經不善言辭的人,現在可以自在表達自己的意見、自信地向顧客提出產品和服務;矛盾的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得到了改善;孩子自發性的寫作業、幫忙家事,使育兒變得輕鬆——由此可知,悸動法則的效果不僅限於工作,它被證明在許多關係中都是有效的。
我將在本書中向各位介紹這個「悸動法則」,與如何在各式商務場面實際運用這種令人心生悸動的方法。請各位一邊想像著令人興奮的迴旋即將發生,一邊閱讀下去吧!
美國經濟雜誌《富比士》每年都會發表全世界企業總收益排行榜——《富比士500》。此前,哈佛商學院(HBS)和TPI(太平洋研究所)對排行榜中被選出的500家企業進行了為期10年的追蹤研究,報告了以下結果——
平均而言,與員工認為工作是「不得不做」,或「應該完成」的事的公司相比,員工認為自己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的公司的銷售額高出大約 4 倍,股價也高出12倍,而淨利是原來的756倍。
如果你也能讓人心生悸動,能夠讓人產生想要的欲望,那麼756倍的效果不會是太遙遠的夢。
你是否也開始躍躍欲試了呢?
讓我帶你進入悸動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