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華夏寶島:「中華民國」的認識論時刻終於到了
莫加南
在海外的漢學界、台灣的本土史學界以及大陸的近代史學界,「中華民國」通常從「失敗」的角度被思考與論述。眾所周知,在1949年之後,海外漢學家,尤其是美國漢學家,特別關心「國民黨為何失去了大陸」的問題。至少從Lloyd E. Eastman的著名文章 “Fascism in Kuomintang China: The Blue Shirts” (1972)以及Arif Dirlik的知名大作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s of the New Life Movement: A Study in Counterrevolution” (1975)起,海外漢學家強調1930年代的國民黨政權有很明顯的法西斯面向,它所推動的「新生活」與「三民主義」意識形態無法脫離國家主義的獨裁陰影,反而提供右派的現代轉型模式,在勞動議題、婦女解放議題,以及在農民議題上,無法與政治經濟理論基礎更完整的社會主義思想進行有效的學術論戰,也因此無法掃除社會主義對年輕中國知識分子的吸引力。在毛澤東的領導下,社會主義成功鑲嵌進中國社會最底層、最關鍵的層面:農民社會。最近幾年在海外發表的跟中華民國有關的關鍵著作深化了Eastman與Dirlik所開創的批評,尤其是Maggie Clinton的Revolutionary Nativism: Fascism and Culture in China, 1925-1937 (2017) 與Brian Tsui的China's Conservative Revolution: The Quest for a New Order, 1927-1949 (2018),都提供很有說服力的論述,證明了1930年代國民政權的權力邏輯 (logic of power)與法西斯思想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