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何成為出色的投資人?
《魔球投資金律》有一個知易行難的核心前提:如果你用跨領域的角度面對問題,你將成為更出色的投資人、主管、父母和朋友,也就是成為更好的人。這就好比你搬進一棟需要修繕的房子,手上擁有全套的電動工具組,還是只有一把簡單的螺絲起子。如果你為每一項工作都準備好適當的工具,你會成為成功且效率很高的人。
但現實是,我們大多數人終究只具備有限的知識。大部分的職業鼓勵專業化,而有些職業(例如學術界)則要求高度專業。此外,我們每個人的時間有限。我們忙著講電話、回覆電子郵件和參加會議,所以沒有時間閱讀、思考和激盪想法。
本書第一版問世後,有許多讀者聯繫我,告訴我他們很欣賞書中傳達的一些非典型觀念。大多數人很容易欣賞多元思維的價值,但也有不少讀者認為多元只是錦上添花,並非成功的必要條件。但我的看法正好相反,我認為在解決複雜的問題時,認知的多樣性非常重要。
認知多樣性的立論依據來自理論和實踐。社會科學家史考特•裴吉(Scott Page)在他的著作《差異》(The Difference,暫譯)裡談過多樣性的邏輯。他利用數學模型,說明在解決某些類型的問題時,多樣性如何以及為什麼有其必要。裴吉巧妙地將多樣性的討論,從隱喻和軼事,引導到有根據且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理論。
雖然裴吉的理論很有貢獻,但你可能還是會問,有沒有實際的證據可以證明在預測複雜問題時,多樣性真的有其價值嗎?答案顯然是肯定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泰特洛克(Philip Tetlock)在他的著作《專家的政治判斷》(Expert Political Judgment,暫譯),呈現出傑出的研究結果。泰特洛克曾在15年內,邀請數百位專家,對經濟和政治事件提出數千個預測。隨後,他做了一件非常無禮的事:追蹤專家預測的表現。
整體而言,專家預測的表現讓人失望,但泰特洛克發現,有些人的表現優於其他人。這些人預測的結果之所以有差異,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方式不同。對許多事情「略懂略懂」的多元思考者,比那些只精通某一個領域的專家表現更好。
我對於多樣性的思考,特別在兩個方面獲得啟發。第一個是波克夏海瑟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總是不知厭倦地提倡的心智模型投資法。第二個是聖塔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這個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研究社群,致力於探索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合作的跨領域主題。
查理•蒙格長期的成功紀錄,證明多學科的研究方法確實成果非凡。對蒙格來說,心智模型是一種工具,可以幫助你理解問題的框架。他主張構建多元思維模型(a latticework of models)可以有效解決最多問題。他的想法是讓模型切合問題,而不是(用他的話來說)削足適履地「折磨現實」,讓現實適應你的模型。
某些個性特質有助於我們發展心智模型的方法,而且很幸運的是,大部分的特質都是你個人可以主動選擇擁有的,包括求知欲、正直、耐心和自我批評。想要成功解決問題,不能只靠智商。就像蒙格說的,達爾文(Charles Darwin)的觀點改變了整個世界,但他的觀點反映的是他獨特的工作方法,而不是他本人的聰明才智。反過來說,到處都是聰明人做糟糕決定的例子,這種現象往往表示他們缺乏彈性,或不懂得體認心理學給我們的教訓。
不過,想要獲得心智模型的方法並非沒有代價,因為你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學習各種學科。而且毋庸置疑的是,你學到的東西可能無法馬上派上用場;事實上,它們可能永遠派不上用場。但好消息是,你通常只要掌握每個學科的幾個重要觀念即可。
多年來,蒙格深刻的思想讓我受益匪淺,他對我的影響也在本書中表露無疑。我們十分幸運,因為彼得•考夫曼(Peter Kaufman)整理了蒙格的背景和演講,並編輯成《窮查理的普通常識》(Poor Charlie’s Almanack)一書,這本出色的書籍為心智模型方法提供許多洞見。
至於聖塔菲研究所,則源於一群志同道合的科學家,他們認為這個世界需要新型態的學術機構。這些出自各學科的傑出科學家,意識到大學學科之間往往彼此孤立運行。大學教授們經常與同儕交流,卻很少跨越學科邊界彼此互動。聖塔菲研究所的創辦人堅信,跨領域之間有許多富饒的科學沃土,因此他們決心要耕耘這片土壤。如果你在聖塔菲研究所的校園待一陣子,很可能會看到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和經濟學家從各自的觀點出發,一起探討感興趣的議題。
複雜系統研究,將這些人在聖塔菲研究所的研究主軸整合起來。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許多系統都從多個跨領域交流而來,例如人類的意識、免疫系統和經濟系統。聖塔菲研究所的科學家,很早就看出這些系統的顯著特徵,並思考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似性和差異性。
我深受聖塔菲研究所的理念啟發,其中對我影響最深的,是把股票市場視為一個複雜適應系統(complex adaptive system)。
採用這種思維模式,迫使我重新檢視並質疑自己在財務領域學到的所有知識,包括主體的理性、鐘形的價格變動分布,以及風險和報酬的概念。我相信,複雜適應系統的架構不只能讓我們更直觀地理解市場,也更符合經驗現象。
聖塔菲研究所的文章,激發了我對不同主題的興趣,包括蟻群、稱冪定律(power laws)、人類的認知,以及回饋機制的作用。這些主題散見於本書文章中。參加完聖塔菲研究所的研討會後,我覺得最貼切的形容是智力受到深深的陶醉。
你可以在米切爾•沃德羅普(Mitchell Waldrop)的著作《複雜:走在秩序與混沌邊緣》(Complexity),了解聖塔菲研究所的歷史。雖然,這本書是在研究所創立的第一個十年內出版,卻已經闡明聖塔菲研究所的精神所在。
最後,我想談一談如何閱讀本書。《魔球投資金律》和暢銷的驚悚小說不一樣,你可以從後面往前讀,也可以從前面往後讀,怎麼讀都可以很順暢。但我建議你直接看目錄,找到你最有興趣的內容然後開始讀。
雖然這些文章涵蓋各種主題,但我把它們分為四個部分:投資哲學、投資心理學、創新與競爭策略,以及科學與複雜理論。你可以把這幾個部分看成工具箱裡的隔層,每一個隔層各自處理投資的不同面向。也就是說,每一篇文章都自成一體。
我在這個版本更新了表格和圖表,並在每個部分增加新章節。新的主題包括對管理評估的思考、直覺的作用、賽局理論的應用,以及市場情緒波動的機制。
《魔球投資金律》運用了許多頂尖學者的研究成果,但由於受限於本書的形式,我無法完全呈現他們的學術觀點。這就是為什麼我整理了一份詳細的參考文獻,包括延伸閱讀的建議清單。如果你想要深入探討某個觀點或主題,希望這些參考資料可以為你帶來豐富的內容。
我最誠摯的願望是,《魔球投資金律》可以為讀者在智識上帶來樂趣,為大家帶來新的觀點、絕佳的點子,或者一條自我提升的道路。我在寫這些文章時覺得非常滿足,希望你在閱讀時也能感受到我一部分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