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那一年,我父親輸光了畢生的積蓄,從此展開了我與期貨的不解之緣⋯⋯
回顧過去,我的人生分成三個主要階段:磨練→成熟→傳承。
磨練,土法煉鋼從K 棒找答案
我在單親家庭長大,母親於37 歲就因癌症去世了,之後是父親一手將三個小孩帶大。
年少時的我太叛逆,國中就開始翹課翹家,高職讀到被退學,重考又多浪費了2 年。
當時由於學歷只有高職畢業,剛退伍時沒條件挑工作,所以幫家裡開的小餐廳做廚務,也做過汽車銷售員、信用卡理專、送貨跑外務、水電學徒,甚至是到有錢人家裡洗馬桶,其中影響我最深遠的工作經歷,便是在投顧公司工作的7 年,以及洗馬桶打雜。
回憶洗馬桶打雜,其實就是去有錢人家裡做家務整潔工作,我必須戴著塑膠手套再拿個刷子,把手伸進馬桶的儲水面之下刷洗糞汙。這份工作本身不難,難在一開始心裡過不去,覺得非常丟臉,但隨著時日累積,我桀驁不馴的個性逐漸被磨平,也理解了新的人生哲理—「吃得了別人所不能之苦,才能成大器。」回頭看,我很欣慰我年輕時曾做過這份工作,它讓我學會彎腰做人做事。
那投顧公司的工作影響了我什麼呢?二、三十年前還是電話接單的時代,手續費要一千多元,資訊非常不透明,更別提網路了,所以投顧公司是當年最流行的理財投資諮詢管道。也因為如此,站在第一線工作的我,那幾年接觸到非常多投資人,同時默默觀察他們的操作模式與投資習慣,就此展開對操作的興趣,不斷從K 棒裡找答案。
沒想到,在這段期間,我父親竟然輸光了畢生的積蓄,大大衝擊了我們家的經濟狀況。不甘心、想把錢賺回來、想要人生翻盤⋯⋯得知消息後的種種情緒,將我帶向了鑽研期貨的道路。
或許是獅子座的自負,我不喜歡發問,那會顯得我很笨,所以我只能把台指期每天的5 分K線圖列印下來,然後註記當天的資訊,再從過往的走勢裡尋找相似點,就這樣一步一腳印、反覆好幾年,簡單講就是土法煉鋼。
但因為交易技術還很生嫩,且年紀尚輕、容易情緒控管不當,所以我常常領了薪水後沒多久就輸光了。不過個性決定命運的發展,我還是持續邊上班,邊研究K 棒的奧妙之處,並且不斷進行交易,從失敗中獲取經驗,幾年下來,終於搞懂了些什麼。如果要直白地解讀股市的所有波動,無非就是「邏輯與慣性」而已。自此,我終於慢慢開竅了。
成熟,領悟股市的關鍵邏輯和運作慣性
離開投顧公司之後,我又輾轉接觸到地下期貨(和沒有合法經營許可的期貨商對賭交易,可能在賭贏時因組頭跑路拿不到錢,也可能在賭輸時遭到暴力討債),這在當年是非常流行的投資管道,成交金額是市場的20 倍。藉此我了解到地下金融可怕的一面,操作也更謹慎與保守,然後開始了我長達10 年的熟成之旅。
我首先把學歷補到專科,並且進行房地產投資賺錢,期間仍持續不斷交易、研究期貨,一心從邏輯裡尋找慣性、從慣性裡尋找邏輯,每天很少睡覺,醒著的時候,腦袋裡想的都是K 棒,甚至連睡覺都會夢到K 棒。
一段時間後,我發現股市並不是無法預測,只是需要找到關鍵邏輯,以及運作的慣性而已。一旦領悟了這些,感覺就像是原本灰濛濛的雙眼,突然之間獲得光明,一切都明朗了。於是我開始在閒暇之餘寫文章,分享我對股市的看法,累積了不少的粉絲。
傳承,讓投資圈不再只是猜漲跌的賭場
某日,我輾轉得知我貼在某網站的分析文章,被轉截到其他理財網站上販賣圖利,便立刻寄信過去要求下架,更順勢在該網站親自發文,進一步開啟了成為老師的這條路。後來,我與志同道合的幾位友人,共同創立了「嗨投資理財網站」,不僅自己設立學院、投身教育,尋找優越的老師做教學傳承。
在這裡,必須提到嗨投資的負責人管先生,他是開啟我人生轉折的重要推手,也扶助對電腦一竅不通的我,在此路上順利進行;另外,還有我的群益期貨營業員琪琪,這些年來看盤軟體遇到問題時,她總能快速處理,特此銘謝。
一開始我不太習慣做教學,畢竟一直都是自己獨自操作,也不知道該怎麼教,因為經驗充滿大量的感覺因素,很難用白話說明;但畢竟要做教學,便需要將經驗做系統化的整理。
於是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把自身這些年的操作經驗,轉變成更制式化的技巧,同時再開發延伸出許多分支,例如書中提到的招搖K、試單(靶心理論)、日價差、均線邏輯、二分之一理論,還有價位對稱理論、時間波、獅王貼屁法等,諸多技術與名詞都已廣泛地被運用在投資界。
所以,我也很感謝我的學生,如果少了他們的學習熱忱,我也無法將自身的經驗轉化為技術傳授下去,而投資圈若是少了經驗與技術的傳承,就永遠只是個讓人猜漲跌的賭場而已。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從事教學幾年之後,承蒙投資人好評不斷,我在臉書社團無意中的預測走勢發言精準,又吸引到了我現在的太太—也就是Queen 怜,成為我的學生。
她非常努力,起初完全不懂台指期,也是土法煉鋼按照教學去摸索,不懂再發問,到現在當沖程度已經超越我太多了,也成為了獨當一面的老師,繼續傳授她的技術與經驗。
給予我回饋的學生之中,有的同樣成為老師,有的將操作技巧活用在股票上,有的已達成人生目標,過上穩定的生活。所以說,只要認真學,一方面可以改善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將所學延伸到很多領域,嶄露頭角。
這驗證了一件事情,也是我很愛的一句電影台詞:「追求卓越,成功自然找上你。」
「成功」看似一個名詞,其實是一個動詞,也是一個撲朔迷離的過程,看不見也摸不著,但是當你滿足了必要的條件以後,它就會悄悄降臨在你身上。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不要在意旁人的眼光,沒人有資格告訴你:「你做不到。」包括你的親人。除非你自己不願意。
如果你問我,做期貨投資期間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我會告訴你,我賺最大的並不是財富,而是財富也換不來的終身伴侶與成就感。
我命由我不由天,再給自己一次學習機會
驀然回首,教學這些年來我在做什麼?其實很規律。每周一到五陪著學生,從早上8 點45 分開盤,進行盤中5 小時的討論教學,回答學生遇到的操作問題,偶爾分享生活上的點點滴滴,一起操作,一起聊天互動;晚上8 點到9 點錄直播影片解盤勢,並且檢討學生操作,日復一日沒有間斷過,就這樣過了10 年。
這些學生就像是我的家人,各種個性或年紀都見識過,有些從年少陪到成家立業,有些從壯年陪伴到雙鬢漸白,而我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平淡、怡然、自得,人生不就是這樣嗎?
從事教學這麼多年,我始終沒有一本個人著作,將我的邏輯記錄下來,一方面是因為忙碌,另一方面是因為邏輯之間都息息相關,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下筆,拖著拖著也就呈現「佛系」狀態。
既然說是佛系,那當然隨緣了。這次的緣,包括我太太的提議與鼓勵、學生們的殷殷期盼,以及嗨投資小編協助彙整資料,最後還有出版社的肯定,終於讓這本書得以問世,可說是少了誰都不行。
有鑑於坊間有著許多從零開始教學的書籍,網路上也有大量入門資訊可以參考,因此在書寫本書的過程中,我更著重於已開始操作投資人的問題。思及形形色色的學生,針對共同的疑難之處,我特選了5 項重要觀念與技術操作理論,各自形成一個單元,包括試單(靶心理論)、均線邏輯、二分之一理論、招搖K、日價差。
當然,我的教學內容並不是只有這些,不過這些是相對容易理解的。
‧ 試單(靶心理論):一次好的操作,其實從下單那一刻的心態就決定了。有人太過自信,認為出手一定要賺,結果遇到虧損就慌了;也有人太沒自信,總是不確定何時出手,結果只能眼睜睜看著好點位跑掉。如果懂得靶心理論,自然知道怎麼調整自己的進退SOP,把握勝率最高的位置。
‧ 均線邏輯:屬於投資人們最熟悉、卻可能沒有完全善用的觀念技巧,不但操作期貨能用,做股票也用得到。
‧ 二分之一理論: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理論,僅憑肉眼就能判斷,而且用途廣泛,要用在K 棒、趨勢段、缺口都可以,是操作的輔助利器。
‧ 招搖K:這是我獨創的名詞。在台指期中很常突然來了根大量K,看似表態趨勢要往那個方向衝了,吸引不少投資人追價,實則在招搖撞騙,很快就往反向走,讓大家措手不及。了解其背後邏輯,以後遇到就會應對了。
‧ 日價差:這也是我獨創的概念。在我之前,幾乎沒有人去研究台指期的日價差,或甚至想到這可能也有慣性可言,進而加入思考,研判還有利潤可賺的機會高不高。
最後,我會利用兩個單元,先說明新手、老手、高手階段,應該具備的投資心態,以及應該注意的地方,接著解答許多投資人會面對到的問題。
這些心態面的分享或許是老生常談,但之所以是老生常談,就是因為始終重要,大眾或多或少有忽略的地方。我希望我不只是點出問題,還要解析這些問題、抓出問題核心,再提出解方與邏輯,未來大家遇到類似的狀況,就有能力隨機應變,而不只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我不會大言不慚地吹噓,看完這本書一定可以獲利多少,但本書的內容,都是我在教學過程反覆提醒學生的,而這次或許真的有機會幫助你,不論你是初學者,抑或是投資老手。
有緣與本書相會,我自然希望各位讀者有所收穫,即使過去曾經失敗,但沒有跌倒過的人生不叫人生,所以不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靜下心學習、實踐、調整,最終達成逆轉勝,一如我的人生座右銘:「我命由我不由天。」
人生座右銘:「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