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小說展
職場必修!高效可視化工作術:不加班、不瞎忙、不崩潰,實現Work-Life Balance!

職場必修!高效可視化工作術:不加班、不瞎忙、不崩潰,實現Work-Life Balance!

時短と成果が両立する 仕事の「見える化」「記録術」

  • 定價:400
  • 優惠價:79316
  • 優惠期限:2025年05月27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買就送

(數位贈品)感電出版《致富的心魔》(博客來獨家試讀本)+20元折價券more

本贈品不限量
  •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上頁下頁
 

內容簡介

從每月100小時的加班地獄中解脫!
日本效率達人親身實踐的「可視化記錄法」——
記錄越清晰,成果越顯著!
實現短工時、高效能,達到工作與生活的完美平衡!

  待辦清單如雪球般越滾越大?每天像無頭蒼蠅般慌亂無章?
  今天的壓力來自於昨天的混亂,
  你需要建立「可視化」高效工作新思維!

  ▍「可視化」是什麼?
  「可視化」概念源於日本知名企業豐田的管理方式,已成為全球提升效率與成果的黃金法則。精髓在於工作流程透明化、問題直觀化,能即時發現異常、快速採取行動。這種方法不僅適用於製造業,更可以大幅提升我們日常工作的效率與成果。

  本書將教你如何運用「可視化」,突破時間與效率的極限。透過「記錄」,讓工作不再遺漏、一目了然,輕鬆掌握以下技能:
  ◎具體化任務與待辦事項,輕鬆管理時間與精力
  ◎用簡單方式規畫行程,不再忘東忘西
  ◎將目標與夢想轉化為具體步驟,逐步實現

  「可視化」的魔法,將使你的人生全方位進化!
  ★提升業績,成為職場中的高效能達人
  ★減少壓力,不再為工作而焦慮
  ★改善生活品質,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點

  從時間安排到人生目標,全面重塑你的工作習慣,找到屬於自己的完美節奏,解鎖工作與人生的無限可能!

  在職場上感到喘不過氣的你,這本書是最佳指南!
  被工作追著跑的上班族:找到效率提升的祕訣,擺脫忙碌卻無果的狀態。
  想尋求掌控感的新鮮人:不只是工作,連生活目標都能規畫得井然有序。
  渴望擺脫壓力的現代人:用書中可視化方法,打造更輕鬆的生活模式。

高效推薦

  周博|「周博教你高效閱讀做筆記」版主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依姓名首字筆畫排序)

  在現代職場中,資訊與任務的繁多確實容易造成混亂,而「可視化記錄法」能夠幫助我們清晰規畫、提升效率,進而實現真正的 Work-Life Balance。這樣的概念不僅適用於個人時間管理,也對團隊協作與專案管理有極大的幫助,對於現今職場人來說無疑是一項關鍵技能。——周博

  好記憶不如爛筆頭,光靠大腦記憶其實充滿風險,本書將教會你資訊視覺化,以提升記憶、強化思考層次,並提高工作效率。「可視化」能幫助理清任務、優化決策,並改善溝通效果,這真是一本職場必備的高效工作指南!——鄭俊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谷口和信


  1966年出生。1992年從研究所畢業後,進入大型建設公司設計部門工作。

  2005年前後,在月加班時間普遍超過80小時的行業環境下,他因每月超過100小時的長時間勞動而積累壓力,最終導致了輕度憂鬱症。

  然而,他透過記錄行程、任務以及行動結果,將一切「可視化」並進行反思,成功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年減少了超過900小時的加班時間,仍以卓越成果獲得了內外部高度信賴,經常被諮詢專案外的相關事宜,並持續創造超越以往的成績。

  自2011年以來,其手帳及筆記本的使用方法曾多次被《The21》(PHP研究所)和《日經Business Associe》(日經BP社)雜誌的手帳術及筆記術專題報導。2017年,他在高橋書店主辦的「第21屆手帳大賞」商品企畫類別中,從超過1000份徵件中脫穎而出,榮獲唯一的優秀獎。

  目前,他積極推廣工作效率提升與生產力改善的方法,例如透過記錄行程、任務和時間,並將其可視化,以提升人生品質。並且以增加「讓孩子們憧憬的酷大人」為目標,舉辦各類研討會和讀書會等活動。

  著有《提升工作效率!PDCA手帳術》(明日香出版社)。

  部落格「生産性向上研究室」kazutaniguchi.com/

譯者簡介

林詠純


  台灣大學物理系、地質系雙學士,日本九州大學藝術工學府碩士,曾在民間研究機構擔任日文研究助理,現為專職日文譯者。譯有《我最喜歡上班了》、《關於人生,我這樣投資》、《去書店買個好人生》、《主管必看!最強KPI管理術》等書。
 

目錄

前言 什麼是「可視化」?

第1章 可視化的共通點
01 人是健忘的生物
02 結合數位與傳統工具的優點
03 手寫的好處
04 從想像「結果」開始

第2章 將任務和待辦事項可視化
01 將任務可視化就能讓人安心
02 消除疏忽與遺漏
03 提升思考與工作的層次及速度
04 步驟 1:列出所有事項
05 步驟 2:下一步行動是否有多個步驟?
06 是否能夠將任務細分?
07 步驟 3:細分任務
08 步驟 4:設定所需時間
09 步驟 5:設定期限
10 步驟 6:列入任務/待辦事項清單
11 製作空檔時間用的待辦事項清單
12 製作交通時間用的待辦事項清單
13 將所需物品也記錄在清單上

第3章 將行程可視化
01 行程中也要記錄與自己的預約
02 為什麼要將行程可視化?
03 工作的八成取決於進度安排
04 將作業時間可視化
05 記錄所需時間
06 記錄下班&最後接受任務的時間
07 在時間表中填入工作事項
08 在時間表中預留緩衝時間
09 為所有工作設定「截止時間」
10 使用每日回顧表來製作時間表
11 設定製作時間表的時機
12 養成每天早上製作時間表的習慣

第4章 將行動可視化
01 為什麼要將行動可視化?
02 記錄所有行動
03 記錄能使人意識到浪費
04 透過行動記錄找出黃金時段
05 制定適合自己的行程表
06 使用筆記本的行動記錄法
07 將預定行程與實際結果並列比較
08 回顧並可視化
09 保留回顧的時間
10 回顧項目也要不斷改善
11 在行程表的空白欄位記錄實際結果
12 在生活記錄管理APP輸入實績
13 在待辦事項清單中記錄實績與回顧
14 在行動記錄欄中記錄
15 回顧整體筆記
16 在回顧表中寫下八個項目
17 在習慣檢查清單中記錄
18 使用KPWAS進行回顧
19 根據今日的課題制定明天的計畫
20 回顧本周的每周回顧
21 安排每周回顧的時間
22 記錄每周回顧

第5章 將靈感可視化
01 靈感是機會之神
02 寫備忘錄是為了遺忘
03 「外部備忘錄」與「內部備忘錄」
04 隨身攜帶記事本和筆
05 推薦使用按壓式多色筆
06 書寫與回顧密不可分
07 一頁一個主題
08 讓備忘靜置熟成
09 活用母艦筆記本與便利貼
10 製作便利貼記事本的方法

第6章 將夢想和目標可視化
01 自己按下「動力開關」
02 目標是什麼?
03 將最棒的自我形象可視化
04 製作願景圖
05 記錄想做的事情
06 目標要均衡!
07 為夢想加上期限
08  將目標依循SMART法則可視化
09 將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
10 將理想的時間表可視化
結語 從「時間管理」到「生活管理」
 

前言

什麼是「可視化」?


  你聽過「可視化」這個詞嗎?

  或許有人會說:「聽過啊,那不就是製造現場用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嗎?」

  可視化的概念最早出現在二〇〇六年,由豐田汽車(TOYOTA)這家公司從改善業務活動的角度提出。創造可視化這個名詞的豐田,也將其定義為「使問題變得可見」,因此這樣的理解並沒有錯。

  然而,不是只有製造現場才能夠利用可視化改善業務,這個概念也適用於需要進行思考和產出知識的工作。

  那麼,在「知識生產」的現場,可視化的目的是什麼呢?

  我們為什麼要進行可視化呢?

  如果不能實現可視化,會發生哪些問題呢?

  首先,如果沒有做到可視化,就容易在工作上出現疏忽、遺漏、遺忘等失誤,導致工作無法有效率地進行。

  就算你只被交辦一項工作,要完成這項工作也必須掌握許多要點吧?

  這項工作預期達成的目標是什麼?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需要做到哪些關鍵的事情呢?

  如果進行工作時沒有把該做的事情寫下來,使其變得可視化,可能就會漏掉一、兩件。如果工作的品質不符合上司的期望,當然就必須從頭來過。而從頭來過是工作中最浪費時間的事情,不僅如此,還會造成極大的精神壓力,所以應該極力避免。

  只要做好可視化,就能避免遺忘之類的失誤,也能改善工作效率。而只要不發生失誤,周圍的人對你的信賴感就會提升,這也將成為你本身的優勢。

  此外,人們在面對未知的事物時,會產生恐懼與不安的情緒。

  這可能是因為「未知事物可能會帶來危害!」的意識運作,這種情緒已經內建在基因層面,藉此提醒我們注意。

  在恐怖電影與鬼屋當中,最可怕的往往是怪物即將出現的場景。

  工作時也是同理,當我們準備處理未知的工作時,也會因為害怕開始而忍不住拖延。最後愈來愈失去動力,導致原本應該更早進行的工作產生延誤,最終因此而感到後悔。

  面對這種未知的工作時也一樣,只要我們將「不知道的部分」和「目標是什麼」寫出來並加以整理,就能掌握下一步動作以及必須完成的事項。「可視化」也可以說是一種將未知事物轉化為已知形態的做法。

  換句話說,只要習得接下來即將介紹的可視化技術,就能實現以下的成果:

  讓該做的事情變得明確,消除對開始工作的恐懼,使工作不再拖延。

  因為有寬裕的時間能夠展開工作,所以也能冷靜地處理事務。

  避免工作出現疏忽、遺漏、遺忘、期限延遲等失誤。

  我之所以會像這樣以「工作的可視化」為主題寫這本書,是有原因的。其實在大約十年前,我所有的工作都只在腦中思考,完全沒有進行可視化。因此總是被截止日期追著跑,而且要做的事情不夠明確,卻還是草率地開始,結果就是在進行時必須反覆修改。就算花了很多時間,我依然覺得自己只能做出低品質的成果。

  「我正在做了,馬上就會完成。」

  我曾多次像蕎麥麵店的外賣員一樣,給出這種敷衍的回覆。

  因為總是在截止前的最後一刻才匆忙開始,所以熬夜甚至通宵工作變得司空見慣。我甚至覺得「工作是被迫的」、「都是些無聊的作業」。

  這讓我陷入了輕度的憂鬱狀態。

  我意識到不行這樣下去,必須做點改變,因此開始將各種事項寫下來,也就是進行了「可視化」。

  結果,我現在幾乎不再需要加班了。我變得能夠自動自發地提前處理工作,不再被人催促,也沒有被迫工作的感覺。

  如此一來,最嚴重時曾經每月超過一百二十小時的加班時間,如今減少到了大約二十小時左右,工作時間縮短了三〇%以上。

  當然,工作成果的品質並沒有下降。不僅如此,儘管難以量化,但我有自信工作成果確實提高了二〇%~三〇%。我成功地實現了縮短工時與提高成果的雙重目標。

  我寫這本書的理由,就是希望能幫助像過去的我一樣,因工作而承受壓力的人。

  在這本書當中,我將介紹如何透過以下步驟來進行工作的可視化,藉此更有效率地處理工作,並能夠將時間用在真正想做的事情上。

  第一章介紹了將工作可視化時的共通點。無論是使用手帳、筆記本還是便條,這些工具在記錄時都有許多共通之處。

  第二章會說明將任務與待辦事項可視化的方法。因為任務與待辦事項一旦變得清晰可見,就更容易著手進行。

  第三章則會介紹如何將行程可視化。若是見招拆招的行動,會讓你不知道何時才能完成工作。如果沒有明確的結束時間,也不會知道何時才能展開下一項工作。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我將安排充分的篇幅,詳細介紹具體的方法。

  第四章是行動的可視化。人的記憶不僅模糊,還會只記得自己想記的部分。為了確實掌握事實,行動可視化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驟。

  第五章將介紹如何把日常的靈感與想法可視化。畢竟難得想出了絕佳的點子,最後卻忘記了,這些點子就無法被利用。

  本書最後的第六章,則會介紹將夢想與目標可視化的方法。夢想與目標也是我們在處理日常必須事項時的「動力開關」,因此請好好地整理清楚吧!

  這本書按照工作進行的順序寫成,閱讀時請一邊回顧自己進行工作的方式。如果是今天就能做到的事情,希望各位立刻就用來改善工作的進行方式,不要等到明天。

  因此,請在閱讀時把現在面臨到的問題放在腦海裡,相信你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589175
  • 叢書系列:Unique
  • 規格:平裝 / 264頁 / 14.8 x 21 x 1.5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1「可視化」的共通點
 
01 人是健忘的生物
 
本書所謂的「可視化」,就是寫下來的意思,但為什麼必須這麼做呢?
 
因為人是健忘的生物,一定會忘記。
 
即使覺得自己「這麼簡單的事情應該記得住,不寫下來也沒關係」,但事後卻想不起來,相信你也有過這樣的經驗。
 
我自己當然也經歷過無數次這樣的狀況。
 
所以我決定基本上將想到的事情全都寫下來,預定的行程與別人托付的事情也都要當場記錄。
 
想不起來的事情是種壓力
 
那麼,如果想不起來,會發生什麼事情、造成哪些困擾呢?
 
想不起來的事情會成為壓力,也可能會導致後悔。
 
如果同樣的事情反覆發生,可能會陷入自我厭惡,而如果忘記了與他人的約定,也會產生寫電子郵件或打電話道歉等多餘的工作。再者,這麼一來,對方對你的信任與信賴也會下降。
 
這些問題也一樣,只要「寫下來」就可以避免。所以不要過於相信自己,覺得「這麼簡單的事情不用寫下來也記得住」,而是要把「一定會忘記,所以要寫下來」當成基本原則。尤其是與他人的約定或別人的委託,一定要養成記錄的習慣。
 
立刻寫下來
 
該採取什麼樣的對策才能防止遺忘呢?
 
那就是當場立刻寫下來。
 
不要過於自信地認為自己能記住一切,而是要早點意識到不可能記住所有的事情。請養成確實寫下來,進行「可視化」的習慣。
 
全部寫下來
 
「什麼事情要寫,什麼事情可以不用寫呢?」
 
思考這個問題也會浪費時間。
 
有人說過,同樣的點子不會出現第二次。如果忘記約定,通常就很難再想起來。
 
所以不要猶豫到底該不該寫,請抱著如果猶豫就寫下來的想法,不管什麼事情全部都寫下來吧。
 
不浪費意志力
 
「全部寫下來」的效果不僅於此。無論是煩惱、猶豫、思考……哪怕是多小的事情,在做決定時都會消耗意志力(Willpower)。
 
眾所皆知,蘋果的共同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生前每天都堅持相同的打扮――黑色高領毛衣搭配牛仔褲,腳下踩著休閒鞋。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 II),也以每天穿著同樣的西裝而聞名。
 
「我總是穿灰色或藍色的西裝,這樣做可以減少我必須做的決定。我沒有多餘的心力去決定要吃什麼、穿什麼,因為我還有一大堆必須做的決策。」
 
歐巴馬總統如此回答。

會員評鑑

4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7
4.0
|
2025/04/11
收到今周刊寄來的這本書。

從書名和介紹來看,的確和我的新書《看得見的高效思考》在直覺上有幾分關聯性。看過之後,我的想法是:同樣都是在展現「看得見」的力量,不過著重的面相略有不同。

在《看得見的高效思考》強調的其實是「思考」這件事。

如何將「想法」轉化為具體的「觀點」是首要關鍵。有了明確的觀點,其實用說的、寫的或畫的都無妨,只要它是能有效達成溝通目標的方式就可以。

而這本書則是強調「行動」這件事,如何有系統地記錄、管理工作進度,讓行動看得見、具體化,自然能降低混亂感,強化自我掌控與覆盤力;也可以說是善用視覺化力量的一種應用。

...

說說這本《職場必修!高效可視化工作術》在談什麼?

一|手上有很多任務,卻無法抓出重點。
二|遇到突發狀況容易慌亂,無法即時應對。
三|工作明明有做,但感覺沒什麼成效。
四|記性不差,但容易忘了自己承諾過什麼。
五|面對多人協作,溝通與進度追蹤充滿挫折。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困擾,這本書或許能幫你找到解決對策。用一句話來說,我想這本書適合「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卻又說不上忙了什麼」的人。

這些問題的共通點是什麼?是缺乏「思考外化與可視化」的機制。也就是說,一切都在腦子裡打轉,卻沒有拉出來形成可操作的結構。

最簡單的對策就是:寫下來、畫出來。

當我們將想法寫下來或畫出來,實際上是在進行一種外部化記憶的過程,透過紙張幫我們記憶,可以減輕大腦的認知負荷,不再需要在腦海中同時處理多個訊息,自然能讓我們更清晰的思考與分析問題。簡單來說,有三個好處

一|寫下來,能幫你清空工作或短期記憶,有更多餘裕去思考。
二|畫出來,會讓你的想法得到確認,也能發現不夠完整或錯誤的地方。
三|看得見,可以讓你的心裡更有把握,即使有突發狀況而分心,也能快速回到正軌。

...

然而,谷口和信在這本書中提出的「可視化」與「記錄術」等技巧,其實並不是讓你把事情記下來這麼簡單,而是為了解決幾個更底層的困境:

一|資訊超載的時代,需要結構而不是更多資訊。

換言之,「記錄」不只是純粹的蒐集而已,而是過濾、整理與重組。它能讓我們區分重要與瑣碎、主線與支線的差異。

二|可視化的本質,是讓思考變得「可共同」處理。

對自己來說,這能讓你清楚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對他人而言,它讓你能和團隊快速建立共識、分工合作。

三|時間管理的真正關鍵不在工具,而在對「節奏感」的掌握。

書中談到的「短時間」達成成果,其實是建立在你能不斷從記錄中找到「節奏」與「關鍵點」。

節奏,是你做事的自然步調,例如你發現早上做分析最順、下午適合討論與調整、週三適合總結之類的;關鍵點,則是影響成果品質的那幾個關鍵動作或判斷,像是:開始前的問題定義、決策時用圖解對齊共識,或是最後三十分鐘的自我回顧等。這些只有在你持續記錄自己的流程與反應時才會浮現,否則你每天都覺得自己在忙,卻很難釐清自己是怎麼達成目標的。

我們經常會以為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某件事,是因為這個人腦筋動得快、做事特別俐落,或是有超強的多工能力。但實際上,谷口和信在書中強調的不是這種「快手型」的人格特質,而是能否在日常工作記錄中,提取出一種可重複的節奏與關鍵步驟。

也就是說,真正的高效不是來自天分,而是來自:

一)你對自己的工作流程有清晰的認識。
二)你知道哪些部分可以跳過、哪些是核心必須做的。
三)你透過不斷的記錄與反思,建立出適合自己的工作節奏。

...

在我看來,這是一本「幫助你重獲選擇權」的工具書。

當你可以看見自己的工作節奏、清楚知道任務的狀態,以及能從記錄中提煉自己的行動邏輯,你就不再被任務推著走,而能以你「認為重要」的方式安排一天的時間。

這不正是「自律帶來自由」的具體樣貌嗎?
展開
 

特惠贈品

  •  買就送(數位贈品)感電出版《致富的心魔》(博客來獨家試讀本)+20元折價券

    • 贈送條件:

      買就送

      活動說明:

      2025/4/27~2025/5/11 期間凡購買商業類指定書單,就送感電新書《致富的心魔:金錢、成功與自我懷疑的致富人生》獨家電子試讀本+專屬20元優惠代碼!

      1. 優惠代碼於電子試讀本內頁中,使用期限至2025/6/30。
      2. 紙本書、電子書皆適用優惠。

    • 注意事項:

      單筆訂單不累送

      本贈品不限量

      單一會員帳號不累送

    • 檔案大小:

      0.4MB

最近瀏覽商品

 
"上頁" "下頁"

相關活動

  • 教練,我好想學□□!!!2025數位學習祭,有聲書/線上課程/電子書參展品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民間信仰展
  • 母親節暖心書展
  • 角川百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