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暢銷展
日本社會與文化:茶如果再熱一點就更完美了

日本社會與文化:茶如果再熱一點就更完美了

  • 定價:520
  • 優惠價:9549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46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上頁下頁
 

內容簡介

  如果日本友人對您說:「茶如果再熱一點就更完美了!」您會聯想到什麼呢?
 
  是對美好事物的堅持,還是重視氣氛緩和的表達習慣呢?這本書除了日本社會制度面的介紹,並帶給讀者一些值得深入探尋的文化議題。
 
  「為何日本動漫中,校園生活的開始,都是櫻花紛飛的季節?」原來日本的學期制是這樣來的!
  「在日劇《月薪嬌妻》中,談到性別在勞動職場的影響與差異,真的是這樣嗎?」
  「關於日本人的群體主義與團結,有什麼故事可以分享嗎?」
  「臺灣與日本文化中,好客與冷漠、意思表達的直接與模糊,有認知上的落差?」
 
  日本是國人最喜愛的旅遊國家之一,與臺灣亦有密切的經貿往來,並同樣位於東亞的儒家文化圈,在全球化以及網路資訊發達的浪潮下,日本的流行文化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臺灣。本書由不同的主題帶領讀者深度了解日本,從行政區劃、自然環境、教育、政治、社會、企業經營、文化與運動、交通各面向,以及作者在日本居住時的親身體驗,從臺灣的角度,觀察日本社會文化的特色。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慶瑞
 
  1992年 輔仁大學日文系學士
  1993~1995年 日本一橋大學商學研究科研究生(日本交流協會獎學金)
  1995~1997年 日本神戶大學國際協力研究科經濟學碩士
  1997~2000年 日本神戶大學國際協力研究科經濟學博士
 
  目前任教於輔仁大學日文系(所)副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為日本經濟、海外直接投資、經濟整合、臺日經濟比較研究、臺日企業比較研究。主要專書有《外商投資台灣大解構》(2002)、《日本の経済発展》(日文,2007)、《戰後日本經濟的發展軌跡─從戰後廢墟、經濟奇蹟到新挑戰的質性分析》(2009)、《日本的經濟─兼論安倍經濟學》(2018),並發表於國內期刊、中國大陸、日本、德國、Springer等專書論文、學術期刊、會議論文近50篇文章。
 

目錄

導讀
第一章 你好,日本!
第1 節 日本的行政劃分—都道府縣與地方
第2 節 日本的地理位置與鄰國關係 
第3 節 說故事時間—初次訪日體驗談 

第二章 數字會說話,解碼日本社會
第1 節 臺日相似處 
第2 節 總人口與高齡化 
第3 節 日本的經濟成長與停滯 
第4 節 日本的貿易—從貿易立國到貿易逆差 
第5 節 主要國人口的消長
第6 節 主要國經濟成長的變化

第三章 日本的自然面貌與在環保上的努力
第1 節 全球氣候異象 
第2 節 日本在環保上的努力 
第3 節 《京都議定書》與《巴黎協定》
第4 節 日本的替代能源 
第5 節 說故事時間—日本人的垃圾分類

第四章 從教育制度看日本的校園生活:大學究竟好不好考呢? 
第1節 日本的教育制度與特色
第2節 日本接受留學生政策與現況 
第3節 日本大學的四學期制及其特色 
第4節 日本人諾貝爾獎得主與特色 

第五章 政治這件事,日本人怎麼看? 
第1節 日本的政黨與政治
第2節 日本的選舉制度 
第3節 說故事時間—冷清的競選活動
第4節 臺日文化大不同(與日本學生訪談紀錄)

第六章 社會差距背後的真相 
第1節 社會差距與造成原因 
第2節 如何衡量社會差距 
第3節 主要國社會差距之演變 
第4節 說故事時間—男尊女卑的日本社會 

第七章 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揭密、幾項觀點比較臺日社會 
第1節 多面向探索日本的社會 
第2節 日本社會的特色(個人觀點)
第3節 幾項觀點比較臺日社會
第4節 日本的十大社會問題 

第八章 聊聊日本企業經營制度 
第1節 企業經營的外部環境 
第2節 企業經營的內部環境
第3節 日本企業的主要特色 
第4節 日本企業的國際化問題

第九章 平價時尚的祕密:走進優衣庫
第1節 優衣庫的企業沿革 
第2節 優衣庫的業界地位 
第3節 優衣庫的商業模式
第4節 優衣庫的發展與策略
第5節 說故事時間—1990年代後期的優衣庫購物經驗談 

第十章 休閒中體會生活的美學:世界遺產、祭典、溫泉、職業運動競賽
第1節 日本的世界遺產 
第2節 日本著名的祭典 
第3節 日本的溫泉 
第4節 日本大規模職業運動—職棒與職足 

第十一章 相撲,不只是比力氣
第1節 日本相撲發展沿革
第2節 力士之報酬
第3節 日本相撲的紀錄
第4節 說故事時間—參訪相撲訓練場所 

第十二章 一起旅行吧!日本交通全攻略 
第1節 從陸、海、空看日本的交通工具 
第2節 日本JR周遊券 
第3節 日本新幹線介紹
第4節 說故事時間—新幹線搭乘經驗談 

參考文獻
 

導讀
 
  長久以來,臺灣與日本的經貿往來關係密切,再加上地理因素使得臺日人民的往來更加頻繁。日本同為島國型的社會、政經、文化等發展,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我國,再加上勤奮刻苦的民族性及生活習慣亦多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資訊化、全球化的熱潮接續降臨,使網際網路的資訊發達,人員移動亦較過往更加頻繁,並讓國人能迅速甚至同步接收到日本資訊,然因語言隔閡、文化差異等因素,使國人對日本的認知較為片面與淺碟。
 
  筆者於1993 年4 月赴日展開留學生活,赴日前雖已修讀日文多年,亦自認對日本文化有所了解,然深入日本生活後,發現臺日間在許多地方仍存在著程度不一之差異。日本是國人最喜愛的旅遊國之一,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JNTO) 公布之統計資料顯示,2024 年1~9 月訪日外國觀光客共2,688.0 萬人次,超越新冠肺炎(COVID-19) 爆發前的2019 年1~9 月之2,441.8 萬人次,並創下歷年1~9 月全球赴日旅遊人次之歷史新高。其中,2024 年1~9月來自臺灣赴日本的觀光客為458.6 萬人次,亦超越2019 年1~9月之373.7 萬人次,2024 年臺灣訪日觀光客預估將突破2019 年489.0 萬人次的新紀錄。雖然如此,觀光多為走馬看花,對該國地區並無法深入探索,更甭談對該國、地區社會文化的理解。
 
  筆者自2007學年度起在任教的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開設「日本文化」通識課程,2016學年度起將該課程名稱更改為「日本社會與文化」。之後,為配合校方大力推動「遠距教學」,2021學年度起,修改與充實部分課程內容,在團隊配合與努力下,錄製「非同步遠距教學」之影片,並自2022學年度起將「日本社會與文化」實體課程改為校內「非同步遠距教學」課程之一。由於多數學生對日本的社會與文化深感興趣,因此自2007學年度起,本課程均能吸引滿額的學生修讀,甚至無法選到課的學生不斷來信要求加簽等,為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便不斷增加修課名額,然儘管如此,仍有許多學生被拒於門外。各學期末由修課學生填寫的「教學評量」,亦多給予相當高的評價,甚至由不知名的學生團體推舉本課程為「六星級」通識課程。
 
  有鑑於此,筆者深知正確傳遞日本社會與文化有其必要性與重要性,因為臺日間交流頻繁,若對日本社會與文化理解錯誤,恐有不必要之誤會,於是,希望透過本書之撰寫,能讓更多的國人對日本社會與文化有新的認知。特別是筆者從臺灣出身之觀點,剖析日本社會與文化,再加上親身深度的觀察,本書內容若能提供讀者些許的助益,將是給筆者最大的回饋。
 
  本書共有12章合計51節組成,其中有兩大亮點,其一為全書共有7節為「說故事時間」,內容皆為筆者個人的親身耳聞、目睹之體驗;其二為訪談就讀輔仁大學日籍研究生(訪談當時)現身說法之紀錄,再加上受到筆者學術專長之影響,本書共有28張圖、52張表。本書第一章〈你好,日本!〉,主要闡述日本的行政劃分、地理位置與鄰國關係,並分享筆者初訪日本體驗談。第二章〈數字會說話,解碼日本社會〉,除了作者根據自身觀察提出臺日相似處外,更使用統計分析之手法闡述日本的人口與高齡化、經濟成長、貿易之變化情形與現況,同時,亦透過比較分析法探索主要國經濟成長之消長情形。第三章〈日本的自然面貌與在環保上的努力〉,係透過統計分析之手法來探究目前全球特別關注之環境問題,並說明日本在環境面之努力。
 
  第四章〈從教育制度看日本的校園生活:大學究竟好不好考呢?〉,主要闡述日本教育制度與特色,其中,特別提出日本接受留學生政策之歷史背景與現況,以及近年大學極力推動四學期制之緣由與特色,同時,說明截至目前日本為亞洲最多諾貝爾獎得主的國家與其特色。第五章〈政治這件事,日本人怎麼看?〉,除了說明日本的政黨政治外,亦闡述日本的選舉制度,並分享筆者在日本感受到的競選活動氛圍,最後陳述與日籍研究生之訪談紀錄。第六章〈社會差距背後的真相〉,除了分析社會差距及其造成原因外,亦透過比較分析之手法來探討主要國社會差距之變化情形,並分享筆者親身感受的男尊女卑的日本社會。
  
  第七章〈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揭密、幾項觀點比較臺日社會〉,筆者試圖從多面向探索日本社會,並提出個人對日本社會特色之觀點,同時比較臺日社會,最後透過日本的問卷結果分析日本的十大社會問題。第八章〈聊聊日本企業經營制度〉則是闡述企業經營之外部、內部環境,並提出日本企業之主要特色,同時探討日本企業國際化問題。第九章〈平價時尚的祕密:走進優衣庫〉,筆者特別提出自1990年代以後異軍突起之代表性廠商「優衣庫」,除了簡略說明其歷史沿革外,亦探討其在全球平價服飾業之地位、優衣庫之商業模式及未來之發展策略。
 
  第十章〈休閒中體會生活的美學:世界遺產、祭典、溫泉、職業運動競賽〉,除了闡述日本的世界遺產與日本的著名祭典外,更探討深受日本人喜愛之溫泉,最後列舉日本大規模職業運動之職業棒球與職業足球,並加以說明。第十一章〈相撲,不只是比力氣〉,除了闡述日本相撲的發展沿革外,更探討相撲力士之報酬與各項紀錄,最後分享筆者參訪相撲訓練場所之心得。第十二章〈一起旅行吧!日本交通全攻略〉,分別從陸、海、空來看日本的交通工具,介紹日本JR周遊券與新幹線,最後分享筆者搭乘新幹線之經驗談。
 
  由於各章並無連貫性,讀者可依個人較感興趣之議題先行閱讀,筆者期盼閱讀過後,讀者能對日本的社會與文化有新的理解,甚至勾起想(再)赴日本一探究竟之衝動。
 
劉慶瑞
於新莊輔仁大學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4231749
  • 規格:平裝 / 360頁 / 17 x 23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十一章 相撲,不只是比力氣
 
第4節 說故事時間—參訪相撲訓練場所
 
本章前面三節談論了有關日本國技相撲之發展、力士報酬、紀錄等內容,筆者過去藉著訪日團的行程安排而曾到相撲訓練場,目睹相撲力士實際訓練情形,本節就來與讀者分享參訪相撲訓練場所之體驗情形與心得。
 
競技前之儀式
 
相信部分讀者曾聽說過日本的相撲,但也相信9成以上的讀者未曾親眼目睹相撲力士,更別說是位階高的力士。可能也不到5成的讀者曾在第四臺的NHK衛星實況轉播看過相撲競技之場景,甚至未曾點開YouTube頻道觀看過相撲競技之影片。讀過本節以後,建議讀者不妨抽空點閱觀看日本相撲競技之影片,甚至在相撲競技期間,於臺灣時間下午3~5時,撥空觀看NHK的實況立即轉播。不過觀看立即實況轉播滿花時間,因為依照競技之規定,力士對決前都須花費幾分鐘的時間進行比試前的儀式,儀式之過程中也會用單手挖「鹽巴」往土俵方向撒出去,據傳此行動是驅邪作用,由於每位出賽之力士都須經過這樣的過程,故每次連續15天的競技主辦單位皆須準備相當多的「鹽巴」,且須隨時在裝置「鹽巴」的小器具內補充。
 
誠如本章第1節所述,相撲為日本的「國技」,許多日本人也很喜歡觀看相撲競技,包括至現場觀看喜愛相撲力士之廬山真面目,並為該力士加油打氣。雖然如此,想成為相撲力士卻乏善可陳,除了需為男性外,也有身體、體重的相關條件,再加上即使成為弟子,還需接受掌門人的嚴格管教與增胖計畫,更重要的是需長期保持健康狀態。

百貨商品推薦

上頁下頁

最近瀏覽商品

 
"上頁" "下頁"

相關活動

  • 商業創意展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BL春展
  • 母親節療癒繪本展
  • 動植物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