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說到博物館,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是名畫?還是那些珍貴的骨董珠寶?我們平常提到博物館,總會想到那些鎮館之寶、世界名畫等重量級的收藏。但是,博物館可不是只有這些正經八百的藏品!那些在世界各地博物館中很少被人注意的文物,其實有時候才更有戲、更有故事。這些故事,有幽默、有感人,有些還可能會讓你大喊:「真的假的啦!」
所以,我決定做一件稍微「叛逆」的事——寫一本打破大家對博物館文物刻板印象的書,這本書就像是一場不務正業的博物館旅程,書裡不談藝術品、文物的美學價值,也不聚焦於大師名作的鑑賞,而是介紹那些不一定是國寶級,也不一定是鎮館之寶,更不一定被冠上「必看」光環的文物,讓大家看到更真實、更有人情味的歷史痕跡。
有時候,一件小文物的歷史,反而會比一件世界名作更容易讓人感到共鳴。比如書中提到:不同時代和地方的狗派和貓派,用不同的方式表現他們對貓主子和汪星人的愛;以及記載古埃及人各種請假理由的石板,幾千年前的埃及人,竟然也會跟現代上班族一樣,為了不想上班絞盡腦汁想出各種理由;還有那件降落傘婚紗,藏著二戰時期最浪漫的愛情故事,讓你瞬間感受到滿滿的人性溫暖和勇氣,原來愛情比我們想的更偉大。當然,更有一些文物的經歷讓人忍不住捧腹大笑和驚喜連連,像是我們總以為維納斯女神的故事應該是唯美有氣質,但沒想過她其實也會開媽媽教室?!在藝術家的畫布上,邱比特被媽媽維納斯抓起來「愛的教育」,原來女神生氣起來也和現實生活中的家長一樣有無奈與可愛。這本書裡的故事主角,或許不會出現在課本裡,但他們的選擇和行為,卻讓歷史變得更加立體和有趣,就像我們的日常生活,只是隔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
這本書是一座紙上博物館,不是為了取代實體博物館的存在,而是為了打開一扇門,邀請你認識那些鮮少被提起的文物,重新發現它們的魅力。每一件文物都承載著歷史的訊息,無論是穿越千年的客訴負評泥板,還是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玉山衛生紙,它們都像時光的信使,悄悄地把過去的片段帶到我們的面前。
非常感謝圓神出版集團願意發行這本有點不務正業的書,從初稿到定稿,編輯團隊一次次地細心修訂,讓它能以最好的樣貌呈現在大家面前。以及感謝我的親友團和粉絲專頁上的讀者們,有他們的支持才會有這本書的誕生。另外,這本書中也特別選了兩件臺灣的文物,特別感謝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張淑卿組長,以及臺南市立博物館的王世宏館長,因為有他們兩位的專業幫忙,才讓這兩件文物的故事更加完整。
最後,我想說的是,這本書不只是專門寫給博物館迷的讀物,也是寫給每一位對歷史、故事和人性感興趣的讀者。如果你曾經覺得博物館的藏品離你很遠、非常難懂,那麼希望這本書能拉近你與它們的距離。期待看完這本書後,留在你心中的,不只是那些驚奇的文物故事,還有一種對過去的好奇心和對未來的想像力。
最後,當你闔上書本,或許會開始想:「這些文物現在在哪裡?我也想去看看!」這正是我寫這本書最大的期待,希望這些文物能成為你的旅行靈感,或是探索博物館的起點,呼朋引伴一起去親眼去見證這些不務正業又充滿故事的文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