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暢銷展
終於來到懶得自尋煩惱的時候【一枝獨秀版】(限量親簽版)

終於來到懶得自尋煩惱的時候【一枝獨秀版】(限量親簽版)

  • 定價:420
  • 優惠價:79331
  • 優惠期限:2025年05月1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分享

優惠組合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上頁下頁
 

內容簡介

如果希望世界風和日麗,
就要先讓心裡雲淡風輕。

彭樹君
人生之秋三部曲

從「朵朵小語」到「人生之秋三部曲」,
療癒暖心作家彭樹君,博客來、誠品、紀伊國屋
年度暢銷書續作

  ▍來到人生之秋,要和解,要斷捨,
  ▍要收放自如,還要學會懶。

  ❝ 懶得多情 ❞
  對別人好並沒有錯,
  但是對別人太好,那就不對了。

  ❝ 懶得多事 ❞
  不需要為了別人的情緒而讓自己心神不寧,
  不需要把別人的課題變成自己的問題。

  ❝ 懶得多管 ❞
  就算心裡明白自己是對的,
  也無須說服別人他是錯的。

  ❝ 懶得多慮 ❞
  人生之秋不只要放下恨,
  有時還要放下太多的愛。

  中年之道,就是懶得自尋煩惱。
  終於不再在不愉快的狀態中浪費生命。
  終於不再把別人的課題變成自己的問題。
  終於不再反覆內耗,不再把任何人看得比自己更重要。
  終於不再事事要求自己做到盡善盡美,
  不再處處為了他人著想而勞心勞力,
  不再總是委曲求全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
  終於知道有時要做一個懶人,
  懶一點,才能快樂一點,鬆弛一點,自由自在一點。
  因為有了這樣的體會,所以終於來到人生最好的時候。

  ▍博客來、誠品、紀伊國屋年度暢銷書《終於來到不必討人喜歡的時候》,彭樹君2025年「人生之秋三部曲」續作

  「身為一個資深單身女子,走過人生的風浪,也經歷過各種人際關係的身分,我深刻地感覺是,如果希望世界風和日麗,就要先讓心裡雲淡風輕。沒有什麼比內在的安寧更重要。來到人生之秋,不只要放下恨,有時還要放下太多的愛。」──彭樹君
  
  ▍人氣專欄「50+ FiftyPlus」總計超過300萬觀看數,17篇觀看數最高+新增21篇全新散文

  精選「50+ FiftyPlus」專欄大受好評的散文,並新增超過全書一半的作品。在「放下」成為必須的今日社會,這些散文讓許多不同年齡層的讀者深感共鳴,終於可以大聲說出:「我懶我驕傲!」

  ▍38篇允許你「懶得」的散文,步入人生之秋,一起做個快樂懶人

  【輯一 懶得多情】:〈對別人太好,真的不太好〉、〈單身男女過年的5種方式〉、〈人生來到平原狀態的6個徵兆〉⋯⋯
  【輯二 懶得多事】:〈不反應,有時是最好的回應〉、〈一個人在餐廳吃飯,你OK嗎?〉、〈照顧者需要先好好照顧自己〉⋯⋯
  【輯三 懶得多管】:〈為自己的人生買單〉、〈善待自己的5個拒絕〉、〈讓身心靈清爽的6個斷捨離〉⋯⋯
  【輯四 懶得多慮】:〈別拿別人的人生來和自己過不去〉、〈讓自己平安順心的8個好命原則〉、〈人生之秋要學會的5個字〉⋯⋯

  ▍貼心重點設計,好看又好讀!
  本書為各位想「懶」一下的讀者畫好重點,隨手翻開就能輕鬆掌握人生哲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彭樹君


  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

  二十三歲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薔薇歲月》,至今共有約六十本著作,目前專事寫作。

  寫作的養分來自於閱讀、音樂、電影、旅行、蒔花弄草、觀察人生百態,以及苦甜交織的生命本身。文筆清麗細膩,對於種種人生況味往往深入幽微,尤其擅長描寫女性曲折情思,字裡行間總有溫柔撫慰的療癒光芒。

  曾經主編報紙文學版面二十餘年,目前專事寫作,並開設「朵朵寫作坊」,將心靈與人生以書寫串聯。

  有「彭樹君」與「朵朵小語」兩個臉書粉絲專頁,並有「朵朵寫作坊」臉書社團,以及「朵朵_彭樹君」Instagram專頁。

 
 

目錄

序 終於來到懶得自尋煩惱的時候

輯一 懶得多情
到底誰能拯救誰?
(走過的路與有過的經驗會讓我們知道,別再飛蛾撲火,別再重蹈覆轍。)

對別人太好,真的不太好
(對別人好並沒有錯,但是對別人太好,那就不對了。)

放下對別人的期待
(不必期待別人,也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裡。)

該是為自己任性的時候了
(剝除了種種身分之後,自己是誰呢?這個「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與世界和解之前先與自己和解
(第一個要和解的人就是自己,第一個要溫柔對待的人也是自己。)

愛自己從愛上獨處開始
(每天有一段和自己在一起的時光,單獨與自己好好相處,會讓人漸漸愛上自己。)

單身男女過年的5種方式
(與其和別人不自在地相聚,還不如和自己開心地在一起。)

什麼是你人生的第一位?
(愛是一種能力,愛自己更是能力中的能力。)

人生來到平原狀態的6個徵兆
(這是與自己相處愉快的狀態,也是不假外求的狀態。)

輯二 懶得多事
最近忙不忙?
(人生到了某個階段之後,就會明白最珍貴的無非是時間和自己的空間。)

金錢是能量
(金錢不只可以帶來快樂,有時也可以代換成尊嚴,代換成自由的選擇權。)

不反應,有時是最好的回應
(不需要為了別人的情緒而讓自己心神不寧,不需要把別人的課題變成自己的問題。)

一個人在餐廳吃飯,你OK嗎?
(只要能安於一個人的狀態,就會讓人感到內在的強大,同時也得到了完整的自由。)

別讓完美人設成為自己的人生陷阱
(知道自己沒有那麼完美,也不必那麼完美,瞬間就放過了自己。)

精神與物質平衡才有快樂人生
(最好的人生是精神與物質、內心與外境的相輔相成。)

此生的生死之交
(感謝是讓奇蹟發生的關鍵。真心的感謝比止痛藥更有效。)

開始健身後的4項改變
(以前那種「纖瘦就是美」的觀念已經成為過去式,現在重視的是肌肉是否結實有力,體態是否勻稱平衡。)

照顧者需要先好好照顧自己
(關注自己的需要並不自私,千萬別為了照顧別人把自己逼到極致。)

相信自己的自癒能力
(身心相連,而心念主導一切,所以,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這就是最好的治癒。)

輯三 懶得多管
有些事真的別多管
(就算心裡明白自己是對的,也無須說服別人他是錯的。)

為自己的人生買單
(可以不依靠任何人而好好生活,才能以挺直的姿態站立在這個世界上。)

結束才能開始
(有勇氣結束一段已經沒有滋養的關係,為自己披荊斬棘開創出新的道路,這是一個成熟女性才有的魄力。)

穿上自己喜歡的衣裳
(改變命運最快的方式就是穿上一身自己覺得美麗的衣裳。)

去除無謂社交是最好的養生
(真正的快樂來自於內心的平靜,而不是外界的喧囂。)

善待自己的5個拒絕
(可以坦率地拒絕種種不要,就是拒絕自尋煩惱,內心也會漸漸變得強大。)

畢竟那是他人的人生
(一個人的糖果可能是另一個人的毒藥,幸福也不是只有一種固定的模式。)

重啟人生永遠不晚
(人生無常,外在的一切都歸零,反而讓她開始往內看。)

讓身心靈清爽的6個斷捨離
(透過捨棄不必要的物質和不必要的關係,清理生活,也清理自己,放下煩惱,得回內心的平靜。)

輯四 懶得多慮
何必追求少女感
(與其想要逆反時間延長少女狀態,不如做一個靈魂有香氣的中年女子。)

AI也無法取代的事
(AI所製造的沉浸式體驗,再怎麼沉浸也比不上親身走入山林的沉浸。)

示弱的勇氣
(承認不完美的人生,承認不完美的自己,這是對自己的鬆綁。)

沒有一百分的人生
(所以別太要求別人,更不需要苛求自己。)

你是過度擔心的父母嗎?
(與其讓擔心成為彼此的束縛,不如把這份憂慮轉化為對兒女的祝福。)

別拿別人的人生來和自己過不去
(自己的幸福自己知道,自己的幸福也不需要與別人的生活比較。)

歲月不敗真正的美人
(漂亮是外在,但美發自內心。漂亮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暗淡,美卻超越了時間。)

讓自己平安順心的8個好命原則
(好心情形成好氣場,好氣場發生好事情。趨吉避凶並不難,一切不過存乎一心。)

內心強大,人生自由
(成為一個大人的指標,就在於內心是否強大。)

人生之秋要學會的5個字
(人生過半之後,要能和能斷,要收放自如,還要學會懶。)
 
 



終於來到懶得自尋煩惱的時候


  很久以前我就發現,當我對某件事特別在意時,那件事就會進行得不太順利,然而我覺得放心或是根本沒放在心上的事,卻都自己運轉得很好。

  這就好像愈擔心失眠就愈會失眠一樣,放下睡不著的憂慮才能一夜好眠。

  這個現象對於人生中的許多狀況也同樣適用。好比說,愈在乎一個人,在他面前就表現得愈手足無措,事後回想起來也就愈懊惱;或是愈想要把某件事完美地達成,就愈容易失誤;還有,愈是期待某種狀況,那種狀況就愈是不會發生。

  反而是在視若平常的人事物面前,因為沒什麼壓力,展現的就是剛剛好的自己;從來未曾期待的,也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為什麼會這樣?我想,這是因為過度關注總是帶來緊繃的內在張力,而外在是內在的投射,當內心失去平靜的時候,外在的發展也就很難順利;但輕鬆以對卻能讓能量順暢地流動。

  所以,無論對人對事,都應該學習放心和放手,讓一切順其自然地發展,少了那些不必要的擔憂,才能帶來更好的結果;沒有了那些過度期待,也才能專注於當下,感受眼前的生命風景。

  這些道理我都明白,但年輕的我還是容易自尋煩惱。

  *

  根據某些神秘學派的說法,人類喜怒哀樂的情緒波動都會被某種更高維度的存有觀察與存取,成為宇宙資料庫的阿卡西記錄,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從前的我應該是個很好的人類樣本。

  心思太細膩,而且情感太豐富,這是天賦,但也是天譴,因為種種感受都會比別人更深刻,情緒的波動也就相對更劇烈,常常氾濫成災。不過再多的波濤洶湧都藏在心裡,外在卻無論如何都要撐住,絕不輕易流露失控的情緒,絕不讓人看見那個驚慌失措的自己,因此內心的小劇場總是上演著一人分飾兩角的自說自話,不是在自我安撫就是在自我檢討,總之是個很難擺平自己的惱人體質。

  我希望能以冰雪聰明形容年輕時的我,但事實上是我往往感情用事,只是給自己製造了很多冰雪,常常擔心的多,放心的少,憂慮的多,快樂的少;許多時候不願辜負別人,於是只好辜負自己,不願為難別人,於是只好為難自己。

  自尋煩惱的結果往往就是自找麻煩,甚至自討苦吃。

  回顧來時路,我給自己找的麻煩還真不少:
  總是對沒有善待我的人太好。
  總是想把事情做到最完美。
  總是在意別人怎麼看我。
  總是過度自省,覺得都是我的錯。
  總是壓抑自己真正的感覺,想要維持彼此之間的和諧。

  這樣的我常常內耗,許多時候都覺得疲憊心累,許多時候也都做出讓自己後悔的決定。我知道這樣不對,我知道要放過自己,然而知道與做到之間總有距離。

  但時間改變一切,畢竟種種人生經歷終將累積成為深刻的教訓,其中有些痛徹心扉,有些啼笑皆非,就像被高溫燙過幾次總會形成條件反射,再也不會徒手去拿火爐上的鍋子一樣,後來的我終於學會戴上手套,終於不再自尋煩惱:

  沒必要在乎不在乎我的人。
  事情不必做到最好,還好就好了。
  別人怎麼想是別人的事,我怎麼想也不關別人的事。
  過度自省真的不是什麼美德,太多時候只是縱容了他人的自私。
  我無法也不該為別人的感覺負責,與其壓抑自己,不如坦率地自我表達。

  歲月帶來眼角的細紋,但也帶來歷練過後的通透與智慧。曾經想不通的,好像自然就通了,曾經過不去的,好像自然也就過去了。

  中年是個與自己和解的人生階段,需要溫柔地擁抱自己,先從心裡讓自己溫暖起來,外在也就和諧如意。

  *

  中年之道,就是懶得自尋煩惱。

  來到現在這個時候,我們已經知道對許多事都應該放心與放手,讓一切順其自然地流動。沒必要對那些痛苦憂慮緊握不放,有內心的平靜才有外境的平安。

  這是「人生之秋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上一本《終於來到不必討人喜歡的時候》主要從心境去說,這本則是從中年會面臨的各種狀況來談,包括心靈、情感、健康、金錢、信念、生活主張、生命態度、自我實現,也包括父母、子女、夫妻、朋友、各種人際關係,當然更包括與自己的關係。

  或者說,尤其是與自己的關係。

  中年是面臨各種人生狀況最繁雜的階段,需要擁有一個穩定的內核來安住自己並且應對外在一切,所以要先與自己相處和諧,先建立內心世界,其他外圍的一切才能跟著流動順暢。

  身為一個資深單身女子,走過人生的風浪,也經歷過各種人際關係的身分,我深刻地感覺是,如果希望世界風和日麗,就要先讓心裡雲淡風輕。沒有什麼比內在的安寧更重要。

  來到人生之秋,不只要放下恨,有時還要放下太多的愛。

  想要的一切就在自己心裡,內心的平靜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明白自己不必討人喜歡就少了很多自尋煩惱,除此之外,也要讓自己各個層面都過得好,而那些看似對外的一切,其實都是內心的映照。

  這次有兩個不同版本的封面,分別是一枝獨秀版與誠品獨家版,我喜歡前者花瓣邊緣隱約的光芒,也喜歡後者花葉自在的姿態,想要兩個版本都能擁有,希望你也是。

  *

  有太多不必犯的錯,不必受的苦,不必承受的後果,都是因為人生經驗不足而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別人,所以當下做了無法回頭的決定。

  然而心靈總是在碰撞中成長,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可以讓我去提醒從前的自己,去修正那些錯誤的決定,或許後來的人生可以走得比較順暢,但我還會擁有現在的清醒嗎?

  是因為走過那些路,所以成為現在的我,一個內心平靜的我,和自己相處和諧的我,不再給自己製造那些冰雪的我。

  終於來到懶得自尋煩惱的時候,像是一種豁免,或者說是一種得救。

  終於不再在不愉快的狀態中浪費生命。

  終於不再把別人的課題變成自己的問題。

  終於不再反覆內耗,不再把任何人看得比自己更重要。

  終於不再事事要求自己做到盡善盡美,不再處處為了他人著想而勞心勞力,不再總是委曲求全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

  終於知道有時要做一個懶人,懶一點,才能快樂一點,鬆弛一點,自由自在一點。

  因為有了這樣的體會,所以終於來到人生最好的時候。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也正在人生的秋天,希望這本小書可以讓你感到歡喜,得到你的共鳴;如果是在其他的人生季節,也祝福當下都有美麗的風景。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342762
  • 叢書系列:彭樹君作品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x 1.44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對別人太好,真的不太好

【對別人好並沒有錯,但是對別人太好,那就不對了。】



有些道理,從前的我沒概念,後來才漸漸明白,或者說是在慘痛的教訓裡終於恍然大悟。

是的,我說的就是「不要對別人太好」這件事。

年輕的我是個過度親切的白羊座,總是想要照顧身邊每一個人的感受,讓和我在一起的人都覺得舒適愉快,那幾乎是一種執念了,別人的心情彷彿是我的責任,所以我近乎濫情、不分親疏地對每一個人都以最友善的姿態去對待。因為我自己沒心機,就以為別人都沒心機,因為我自己很單純,就以為別人都很單純,我天真地以為自己是個善良的好人,全世界就理所當然都是善良的好人。

這當然是大錯特錯!經驗一再告訴我,過度親切往往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在歷經多次教訓之後,我總算漸漸學會收斂簡直氾濫成災的友善,並且總結出一個心得:

對別人好並沒有錯,但是對別人太好,那就不對了。



發生在我身上的那些教訓暫且不提,我想說的是我的好友青青的故事。

青青當年在美國留學,室友來自異邦,雖然因為從小的生長環境不一樣,想法做法等各方面都頗有差距,但青青覺得既然兩個女生有緣千里來共居一室,那就應該把彼此當成姊妹一樣對待,所以她總是沒有保留地善待對方。

室友經濟窘困,青青就盡可能的給予小額賙濟,例如代付飯錢之類,長期累積下來其實也頗為可觀。家人寄來的物資,她也大方地與室友分享。

室友一開始還會說謝謝,慢慢地就覺得這是應該的,她享用著青青的母親千里迢迢寄來的泡麵、蜜餞與各類糕餅,覺得好吃的還會吩咐青青要母親再多寄一些。後來她甚至會代領包裹,並且沒有經過青青的同意就開箱,好幾次青青回到寢室,發現室友已經把每一樣東西都拆開來品嘗了,看見青青回來不但不覺得心虛,還神色自若地招呼青青一起吃,好像那是她的東西一樣。

青青覺得愈來愈不對勁,心裡愈來愈不舒服,也終於承認很難把對方當成姊妹,因為室友只是吃她的喝她的,卻從未有過任何付出,這樣對嗎?但青青害怕衝突的場面,所以還是忍耐著維持表面的和諧,從未對室友說過任何重話。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立即評分

百貨商品推薦

上頁下頁

最近瀏覽商品

 
"上頁" "下頁"

相關活動

  • ╰身心伸懶腰╯春季健康生活展  有聲書、線上課程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BL春展
  • 母親節療癒繪本展
  • 動植物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