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思辨「島鏈」場域
對於過去、現在乃至未來之影響與意涵。
在美蘇中等強權對峙的最新國際局勢下
全球權力競逐是否邁入「新冷戰」的格局?
回顧分析過往冷戰的源起與策略
受強權擺弄的亞洲中小型國家,能否從中創造新局?
過往解析冷戰多以美歐為中心視角,認為美蘇強權才是冷戰主角和塑造兩極體系的決定方,其他亞洲、非洲與拉丁美洲國家的中小型國家,不過是受強權擺弄的大國棋子,不可能左右冷戰大局。
然而回顧東亞中小型國家在冷戰初期的表現,可以發現受歷史糾結影響的中小型國家,仍可在領導人的堅定意志下,利用強權領導人對於威望、國際地位,以及國家安全的關切,創造新局,影響強權間的戰略互動走向。冷戰時期,東亞地區在美國的擘劃中,以海洋之隔與島鏈方式跟大陸國家進行對抗,台灣正位於「第一島鏈」的中樞戰略位置。但隨著冷戰結束,島鏈論述漸漸消沉。然而近年來,全球地緣政治轉變和大國競爭加劇,此一理論逐漸復甦,再度成為諸多國際時局分析的焦點。
21世紀的國際關係,隨著最受矚目的美中競爭,「新冷戰」議題不僅成為熱門主題,兩大強權在「島鏈」的拉鋸對抗,也成為此地區國家必須面對之充滿機會與挑戰的現實。特別是東亞區域已成為全球經濟、商貿與金融互動的核心區塊,強權國家能否塑造一個以其為核心的政經共同體?區域中小型國家又該如何因應變化、尋找出路?
本書特色
作為台灣綜合大學系統「島鏈人文」系列活動成果,本書將由「起、承、轉、結」角度,將冷戰史切割為四個十年階段分別進行反思與討論,希望透過更多的「批判」、「非西方」與「本土」視野與迄今歐美主流詮釋展開對話,同時期盼將討論延伸至近期之「新冷戰」論辯,一方面預測世局發展,亦藉此專注亞洲和台灣之未來。
名人推薦
林碧炤(政治大學名譽教授)專文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