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
從台灣輾轉來到舊金山,在費雪偵探社從臨時檔案管理員成為正式雇員的私家偵探黃敏家,奉派調查被亂刀刺殺的高中生物老師依楓羅素命案。警方根據監視器錄像,認為曾跟死者交往的作家喬許約萊涉有重嫌。匿名委託人要求偵探社找出證據,證明喬許約萊清白。
黃敏家跟外包調查員蜜娜高德合作,先後調查喬許約萊與在超商工作的妻子翡絲韓恩,和喬許約萊合作的作家珮兒可朗達、和珮兒關係瞹眛的依楓前上司齊雅飛博士等人後,意外發現依楓曾委託費雪偵探社,確認病故前男友傑克史東指定由她繼承遺產。
正待進一步調查時,一名老者的愛犬在要塞區情人步道旁的土堆中刨出一隻球鞋。土堆裡埋著涉嫌殺害依楓,正等待黃敏家證明清白的喬許約萊。
隨著喬許約萊遺體被發現,眾人間關於親人關係、愛情、靈修、宗教、精神疾病等祕密霎時伴隨連串意外湧現,恍如傳說中禁忌的潘多拉之箱開啟,罪惡瞬間瀰散於世。
黃敏家是否能及時抓住藏在箱底的希望,理出各關係人的祕密跟過去,發現連串命案跟意外背後的真相?
曾經創作出葉氏翻譯社神探葉威廉,臺北市刑大組長「老馬」馬張等系列的本土資深推理名家葉桑老師,以【窗簾後的眼睛】中費雪偵探社偵探黃敏家為主角,在【波斯貓在暮靄中唱歌】中再度出馬,偵辦由高中生物老師之死為起點的一連串命案。
書中葉桑老師運用深厚的醫學生化知識,綿密的組織文筆及細膩的感情描寫,為各個角色打造真實的背景、複雜的人際關係與愛恨情仇,每讀完一章,都為老師人物構思的複雜細密驚嘆不已。
恭喜葉桑老師推出新作,更期待能繼續看到老師的新作,為台灣推理文壇源源注入活水。
──高雲章(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會員、
推理作家、第四屆林佛兒推理小說獎佳作得主,
著有《雪女》、《異人山:不歸之人》等書
《波斯貓在暮靄中唱歌》讓我重溫起了第一次接觸「冷硬派」時,著迷文字感傷氛圍、女性人物之冷豔而著迷的感受。能有幸閱讀這部作品,我可以說是驚喜萬分。
我曾不只一次想過「冷硬派」是否可以在當今作家詮釋下走出別具風格又具備:孤寂、創傷、失意、淒美、蛇蠍美人與愛情的新形態作品?對我來說《波斯貓在暮靄中》便是如此,從主角黃敏家這位中年失意的偵探來看,他今年四十二歲,自台灣來到美國生活十餘年,經歷念書、就業、結婚、裁員、遭離婚,最後淒淒慘慘流浪到舊金山,成為偵探社的調查員。這位好似雷蒙·錢德勒筆下的偵探,帶著失意與孤寂隨著委託一樁接著一樁,誓言跟著真相追尋天涯海角。
我將其視為女主角的李安美,傾國傾城容貌下懷藏著好多祕密,任何舉手投足都彷彿牽引著什麼、能讓男人為她而死,好似冷豔蛇蠍的女子。
《波斯貓在暮靄中唱歌》中所有人物在情感上有著相似的孤獨、「不完整」與「破碎」,無論正派與反派:有人因違背道德痛苦、有人試著破鏡重圓、有人苦尋真愛。透過不同的愛造就不同性格,也因愛衍生忌妒與恨意,使人成瘋成魔鑄下大錯。如同《雙重保險》中的名句:「一切就是這樣,一點害怕,讓愛轉恨。」
葉桑以遙遠的舊金山作為舞台,以男女主角將故事與台灣息息相關,藉由思鄉、文化碰撞並以「文學與詩句」串起連結,其文字增添詩意,冷峻中優雅看待血腥,柔和了暴力殺氣。
在這細雨綿綿的舊金山、令人魂牽夢縈的美人、神祕詭譎的嵐峰養生村、一再造訪的傳奇餐館,乃至書中書與角色「雙位一體」的撲朔迷離,葉桑書寫著孤獨與迷幻,走過人物低谷也寫出了我眼中獨特的冷硬派。
──閱讀探戈(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會員,作家、書評家、第七屆林佛兒獎首獎得主)
二十多年前,我與葉桑相識於外商藥廠台灣分公司。我對他最大的印象,就是他具有非常強烈的邏輯性的思考能力,而這種能力是當時他工作性質上所特別需要具備的。當時的我完全不知道他還是一位筆耕不輟、喜愛推理的作家,直到約莫10年前,拜現代科技之賜與他在臉書相逢,才驚覺到原來他早已出版了多本推理小說,而且在推理小說界已經佔有重要的地位。
《窗簾後的眼睛》是葉桑東山再起之後的第三本推理小說,我何其榮幸被葉桑邀請撰寫推薦文,這也開啟了我進入欣賞推理小說之鎖。此次,葉桑再度邀請我為他的新書《波斯貓在暮靄中唱歌》寫推薦文,這本書是《窗簾後的眼睛》的續作,讀起來特別有感。書中葉桑以私人偵探黃敏家的身份貫穿全場,調查高中生物老師之死為起點的一連串謀案,精巧的情節設計與人物塑造,看似不太複雜的故事,卻也時而讓我陷入迷惘與不解的情境。
除了作家的身份,葉桑更是一位盡責的孝子。這些年來,他經常在臉書分享照顧年邁母親的點點滴滴。他每次臉書上的發文,背後都是一個動人的故事。葉桑每天除了忙碌於稽核員的工作之外,也得靜下心來構思新書,並且又必須獨自全心投入照顧年邁的母親,除了感動敬佩外也令人非常的不捨。這本新書《波斯貓在暮靄中唱歌》一貫地表現出葉桑架構故事情節的細膩與綿密,又是一部觸動推理迷心靈的大作,在此恭喜葉桑。
──吳信廷(推理迷、資深藥師、星爸)
葉桑老師是臺灣推理文壇的長青樹,2025年,這棵樹上又結出了一枚嶄新的碩果──費雪偵探社的生力軍、「詩家偵探」黃敏家。有別於已成傳奇的葉威廉,黃敏家正要施展抱負,一方面探尋事件的真相,一方面追逐文學的夢想,他跟真凶之間勢必只有一方能如願以償!
熱情的佛羅里達充滿了危險的誘惑,敢愛敢恨的男女迸發出情慾與殺機,詩意的描寫讓人掩卷嘆息。神祕的《幽魂夢影》與連續殺人案虛實相映,千絲萬縷的關係令黃敏家在舊金山四處奔波、疲於奔命(很適合聖地巡禮)。文學剽竊、冷血實驗,各種罪惡總能找到冠冕堂皇的包裝;那些看似體面的知識分子,在慾望和野心的驅使下,都可能搖身一變成為精於算計的殺人犯。在幕後演繹出一連串悲劇的兇手到底是「誰」?唯有閱畢的讀者能體會到這是多麼沉重的一個問題。
《波斯貓在暮靄中唱歌》不但冷靜地剖析了人性的醜惡,探討嚴肅的社會議題、親子關係,對鑑定遺書的科學方法、延遲生效的毒藥原理也有親切的科普,而且兇手過於詭計多端,竟然有額外的密室殺人手法能免費奉送,犯罪作家看了會嫉恨,讀者尤其是密室愛好者看了會驚喜。
附帶一提,葉桑老師本人也在書中「客串」登場(恰似福山雅治在偵探伽利略系列小說《聖女的救贖》中「亮相」過),好奇的讀者不可錯過!
──白帽子(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會員,
作家、第六屆林佛兒首獎、
2024年第三屆KadoKado百萬小說創作大賞奇幻小說組佳作、
大慕可可影視化潛力獎得主)
來自台灣在美國舊金山「費雪偵探社」擔任私家偵探的黃敏家,再度展現他的推理長才。
案件起源於金門公園的一具女性死者依楓羅素,曾有目擊者指出現場有另一名可疑男子名為喬許約萊,經過調查,男子是名小說作家,曾和死者有過密切交往,因此被警方列為重要證人,但是案發之後卻不知去向。此時某個不願意透露身分的人堅信喬許是清白,但是基於某種原因無法現身作證,緊急委託費雪偵探社另找證據,來支持喬許的清白。
《波斯貓在暮靄中唱歌》以上述案件開場,逐漸帶出隱藏在故事背後的巨大陰謀。當我隨著故事進展,以為早早順利解決首個委託案件時,竟發現這只是作者葉桑帶給讀者的一個暖身試題。接下來錯綜複雜的人際交往與情感糾葛,更讓我不敢加快閱讀速度,心想是否一不留神便錯過關鍵線索。
最令我感到趣味與激賞之處,在於故事核心圍繞兩位關鍵角色合寫的推理小說。葉桑不同於一般作者處理方式,面對這類描寫故事中的推理小說,並不含糊帶過,仔細撰寫,將精彩段落直接呈現,甚至關鍵人物與戲中戲內的角色互相映照,讀至此,心中感嘆這也只有創作多年的推理小說家才有辦法駕馭如此的敘事方式。
作為推薦人,建議讀者閱讀時,細細體察故事裡的情節與計謀鋪陳,更容易投入作者精心佈局的世界。若你是喜愛與作者鬥智猜線索,那麼你不會想錯過本書每一章節的鋪陳。若你是單純喜愛閱讀故事人物的成長喜樂與哀愁,那麼同樣能在本作找到讓人感到共感的元素。
最後,讓我引用費雪偵探社的宗旨作為結尾:「真相固然重要,但是證據更重要。沒有證據,一切都是白談。」
──林庭毅(台灣犯罪作家聯會常務監事、小說家,著有《災難預言事務所》等書)
《波斯貓在暮靄中唱歌》延續了葉桑老師招牌的細膩浪漫筆調,故事場景搬移至美國,營造有些似曾相識卻又具異國情調的特殊風情。書中角色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網絡,與情感糾葛的細緻描寫,不僅構成令人著迷且欲罷不能的謎團,也折射出葉桑老師眼中新舊世代的社會變遷。角色多元的性取向與當代感情關係可能性上的精湛描寫,展現葉桑老師對社會多樣性與包容性的開闊視角,些許的懷舊氛圍與新時代視野彼此碰撞,為故事展開細膩微妙的張力與魅力。
書中自然融入了化學、藥學與毒物知識,但並未讓專業知識喧賓奪主,讀來流暢自然,易於理解。主角「詩家偵探」黃敏家內斂謹慎,試圖擺脫文青標籤的他擁有獨特魅力,更與其他要角彼此映照,本作登場的角色們在心理上的刻畫、以及角色自身吐露的創作觀點上令人印象深刻,「作中作」的鏡像對照亦深化了敘事層次,而這一切設計都與行文中充滿詩意的風格相得益彰。
在推理情節之內思索真相,在推理情節之外則能深刻感受到人性、情感與時代的緊密交織,正如葉桑老師曾自言「用推理小說的方式寫愛情」,在這部新作中無數的愛恨情仇纏繞,猶如變幻莫測的傍晚雲霧,直到最後出其不意、感慨萬千的真相揭曉,我們是否也聽見小貓咪的歌聲迴盪?尋得與自身內心情感共鳴的剎那?
──M. S. Zenky(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小說家、日常輕推理小說《褪色的我與染上夕色的妳》系列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