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小說展
我與打拳【限量作者親筆簽名版】

我與打拳【限量作者親筆簽名版】

  • 定價:400
  • 優惠價:79316
  • 優惠期限:2025年06月2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上頁下頁
 

內容簡介

這不但是一本散文書,
真想揣摩練功的人,
也可以當它是一本「練功祕笈」!

  ★舒國治繼《我與寫字》《我與吃飯》後,關於人生哲理的最終部曲

  在文藝少年之前,他先是一個武藝少年!

  二十一世紀是追求喜歡與追求快樂的世紀,二十一世紀亦是傾聽身體的世紀。傾聽身體,最好的方法是尋氣。但氣在何處?氣的內在,是鬆,是靜,是無,是空,是返回童騃,是人生無所追求…………

  而這一切,可能就在一套太極拳裡?人的傷痛、人的辛勞、人的消化不良、人的社會挫折、社會成長中的潰敗…………這些終年瘀結,可以在一動一靜間逐漸化解?

  舒國治少時跟著拳一起成長,直到中年重拾拳藝,跟著拳一起構想生活雜事、一起遐思健康養生。讓人看著想著,明白「簡,但深邃」之道。每天都做的事,做得好,呼吸也就順暢了,精神也就鍛鍊了,人生竟然也就過得有些趣味了。

  「太極拳是一樁快樂的拳法,同時也是一樁忘我的拳法;譬似某夜在月光下樹林後見一高手打得如痴如醉、渾然一氣,教人一輩子也忘不了,我說的「打得美」、「教人感動叫好」,便是指此。」—舒國治

  《我與打拳》關鍵字搶先看:
  【呼吸】
  把呼吸吸得好;是很多年這麼練、那麼練之後逐漸體悟出來的。並且,還不只是練而已,是生活,是遊歷,是吃苦,是顛沛,是回首前程,是恍然大悟…………而後發現,竟然會站了,竟然更會呼吸了!

  【站樁】
  會站了,接著會站成放鬆狀態了,這已是小高手了。也就是,站得好,打三式或打五式,就很有效果了。如連打都不打,只是純站,也會很厲害。那就是習稱的「站樁」。

  【鬆】
  鬆,為了令身上的筋骨別把進氣、走氣的空間給掐緊弄憋。所以無時不鬆的來盤架子,才會愈打愈在體內充盈著氣,直到氣遍周身之時,那時候打拳便妙不可言了。

  【練功】
  最有代表性的練功而非運動,是呼吸。大口大力的呼吸,仍像是運動;深深的、卻細細綿綿的呼吸,則絕對是練功。且是高手式的練功!尤其那種安靜至極的、綿長無聲的、全身幾如要化掉的呼吸,甚至還帶上氣在身體各處經穴通過的呼吸,那根本是最高境界的練功矣。

  【養生】
  養生,其實是「省著用」。這和窮人的想法相近。你的生命,無論強或弱,都該省著用。打太極拳,和養生扯上關係,或許是太極拳用的「硬力」、「重力」不多,於是「省力」。便稱得上養生了。

  【打拳】
  倘一個人什麼皆沒有了,但你還有一趟拳隨時陪著你,早上打一回,晚上打一回,你知道你紮紮實實的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這就夠了。人何嘗有成功失敗之分別,只看你有否站在地上罷了。潛心打拳,便是最好的立於天地之間。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舒國治


  一九五二年生於台北,原籍浙江。先習電影,後心思移注文學。七十年代末以短篇小說〈村人遇難記〉獲時報文學獎而深受文壇矚目。一九八二年寫完《讀金庸偶得》,有頗長時日擱筆。一九八三至一九九○,七年浪跡美國。返台後所寫,多及旅行,所寫之一九九七第一屆華航旅行文學獎首獎作品〈香港獨遊〉與一九九八第一屆長榮旅行文學獎首獎作品〈遙遠的公路〉,可見一斑。被譽為台灣旅行寫作的重要奠基者。其所著《水城台北》又被譽為寫「台北舊昔」最出色者。著有《門外漢的京都》《流浪集》《理想的下午》《台北小吃札記》《水城台北》《台灣小吃行腳》《雜寫》《台北游藝》《宜蘭一瞥》《我與寫字》《憶楊德昌》《門外漢的東京》《我與吃飯》等書。

  據他自己說,他愛了一輩子的拳;但只是愛,只是時代(五十年代出生的戰後嬰兒)賦與他的這種男兒興趣,只是一種他掙脫不了(也不用掙脫)的人生小課業,從來沒真去鑽研與苦練,只一逕在那廂隔岸觀火。然而觀久了,還真觀出了些許名堂。甚至擋不住的要去寫出一本打拳書來。

  本書按他自己聊天所說:「不但是一本散文書,真想揣摩練功的人,也可以當它是一本『練功祕笈』呢!」
 
 

目錄

自序 武藝少年

輯一 我與打拳

緣起
站出空間來
先練站
呼吸
—a、說幾句「六字訣」         b、說幾句《科學內功》
每次打兩分鐘
設法獲得ATP
簡,但深邃
人人皆呼吸,然誰說得出精微之處
懂得練出放鬆,遠處傳來不良氣場的訊息,也一霎時就知道
副交感神經
其實看就看得出來
飯與藥。運動與練功
—a、把吃飯弄成吃藥的訣竅    b、再說吃飯與吃藥
—c、把運動弄成練功        d、喝茶
—e、懂得覺察身體
要能鬆軟
練出中軸線
把刻痕練到平順
初期之練,皆是脊椎脊椎脊椎

內功之前,不妨先在外功上著墨
—a、爬        b、站        c、咳嗽
—d、氣        e、呵        f、氣與指甲
也談談手
傳統拳式亦會碰上時代新味
在走路中打拳
何謂健康
我的貧窮與我的養生

輯二 摸索太極拳

淺談養生
養生瑣談
談站樁
太極拳與忘我
淺說按摩
養生小言
太極拳詠懷
太極拳的練法
美好的生活,要
太極拳淺探
太極練法之再探
老來教拳之念
再談太極
 

自序

武藝少年


  大家可能不知道,年輕時我不是「文藝少年」,倒比較是「武藝少年」。

  一來和五十年代成長小孩有關;玩的都是蹲在地上的彈珠、圓牌,看的都是四郎真平漫畫。  此種生態,養育出的孩童自然就很愛鬥劍啦殺刀啦。  看的電影,就希望是武士片(日本)或西部片(美國)。

  直到高一,一九六八年,我參加了成功中學的國術社,在姜長根老師教導下,學了連步拳、功力拳、彈腿等他所謂的北派少林 太祖長拳一脈的拳。

  這些被歸為「外家拳」。

  不久,姜老師也應了好幾個同學之請求,教了我們太極拳。  他打的,頗像拳書上楊澄甫拳照上的模樣,應當是「中央國術館」的統一教材的架式。  記不得是不是有一○八式?總之,打完一趟,很久。

  一年多後,我好像也不在國術社裏了。平常在家裏,也從沒溫習過這些拳術。  過了些日子,有一個叫王鳳亭的在《中央日報》上連載《練習功力拳》,我一看,那不是我們在學校學的嗎?  但也沒去重拾那些拳。

  二十出頭後,比較注意上文藝,打拳之事似就拋到九霄雲外了。

  然真如此嗎?  我不知道。  只知我凡看武打片仍然興致盎然。我凡看公園打拳,便全神貫注。在舊書店翻書,動不動還是會翻看國術之書。  一九八七年哪怕只是驅車經過新英格蘭Vermont州的嬉皮風韻仍濃的Brattleboro鎮,在一咖啡館看人跳舞,看到一黑人的舞蹈中依稀是打著太極拳裏的「倒攆猴」招式,哇,那是何等的驚艷興奮!

  可見,我是那麼的喜歡打拳這回事啊!

  一九九○年底返回台北。  我仍不時想著是不是應該在台大校園走著逛著時偶找一角落開始打起拳來?

  又過了二十來年。  其間我也在這公園那校園瞎打了三招五招的這麼弄了百來次。

  二○一三年,我想,要不要「比較規矩」的開始打打太極拳?

  於是每周一次去拳社裏練,如此又練了兩年。

  如今十來年後回想,我究竟打了多少拳?

  我打得勤嗎?  當然不勤。

  打得好嗎?  當然也不算好。

  打出什麼好效果嗎?  我不知道。    但我這裏想到寫一點,那裏想到又寫一點,許多連我自己都驚訝會寫出的小章節,像〈每次打二分鐘〉、「等捷運時不動聲色的站著打」、〈練出中軸線〉、〈我的貧窮與我的養生〉、〈把吃飯弄成吃藥〉…………等等,真高興能寫在書上讓大家(不管是拳術大師、是健身者、修心之人等)隨意參考。

  以下的這本書,是我跟著拳一起成長、一起構想人生雜事、一起遐思健康養生、跟拳一起躲在某些角落猶在玩賞那些個我的卑微年代種種不怎麼合時宜的偏荒審美…………等等所寫出來的一本小書,也是我近年的「我與」三部曲(《我與寫字》、《我與吃飯》、《我與打拳》)的最後一部,希望習慣讀散文的朋友,也能感到趣味。

二○二五年春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603260
  • 叢書系列:看世界的方法
  • 規格:平裝 / 184頁 / 14.8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呼吸
 
把內臟收束,收束成細小了(此時氣呼掉),再慢慢的擴張,擴張成飽滿了(此時氣吸滿),便是一息。  這如同打拳的一式,也就是「先合 再開」。
 
呼吸,指的是這個。  但未必要用鼻子深深的把空氣努力的吸進鼻腔 再使勁的推進肺裏那一套。  乃那太過折騰鼻子與肺了。  並且,也太像西洋式運動了。
 
我此處所說的「呼吸」,比較是全身性的「進氣」與「出氣」。
 
當吸時,鼻子只輕輕的、不當一回事的、細細的,吸進微微的氣。同時全身皮膚、頭頂百會穴、兩肩的肩井穴,皆引進了光、熱、能量、與氣。
 
然後這些能量進入體腔,滑入喉、胸、腹(百會的那一股),滑入兩脅再進入兩大腿內側(肩井的那兩股),並合在一起(在會陰附近),再一同滑入兩腳湧泉穴進入地底。這時候恰好是呼氣的時候。
 
愈放鬆,氣愈行得遠。  初練時,命門會稍弓。接著勁源處也稍弓,此為了將氣提往督脈最頂端(也就是百會),接著再將弓放平,令氣自任脈滑下。
 
不管是站著,或坐著,完全沒想呼吸,過了七、 八分鐘,覺得小腹很想深深的收進並鼓出,接著很大口的呼出一口深氣!  這就是最要往「舒服」上去的狀態。  隨後有三、 五口吸與呼,皆是「氣到了深處」的好結果。  這說明了一事,練呼吸,不需自己去深吸與深呼,只要自己放鬆與安靜,不久,氣就自己深了。
 
這便是我揣摩的內家拳約略也。
 
另外,古人說的「小周天」行氣法,如下:
 
吸氣時,假想氣自腳底踩下所彈的隱隱氣流 自雙腿外側上升、至會陰、再至臀後沿尾椎兩側上行、沿督脈、過玉枕、至百會、然後下行(此時呼氣),自喉頭附近沿任脈往下、入丹田、再下流注至會陰、沿雙腿內側、入於腳底。
 
至於用手用腳移動身形,乃更增舞蹈之美,並多出了極多新鮮美妙的中途路程!
 
當然,把這些百會上的、肩井上的、喉頭上的氣 吸入並滑下身軀內部,有賴極高度的「鬆」與極深度的「靜」。  這是需要一些時日與恆心。
 
正因為體內的氣不是這麼快得到,於是才慢慢的每天行拳,打著打著,過了一些時日,氣竟然得著了。
 
所以打拳是打恆心。  是每日做一些外在的動作,而等待內在蘊涵蓄積的一絲一絲修為,終於形成。
 
a、說幾句「六字訣」
 
六字訣是用大力「吸氣」和大力「呼氣」來達到嘴形出氣的功法。  所以也是呼吸 的 一種氣功。

百貨商品推薦

上頁下頁

最近瀏覽商品

 
"上頁" "下頁"

相關活動

  • ╰身心伸懶腰╯春季健康生活展  有聲書、線上課程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民間信仰展
  • 母親節暖心書展
  • 角川百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