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柏熹爵士大樂團首張原創爵士黑膠專輯《Sonder》
以靈魂旋律訴說每一個生命過客的故事
用音樂和你傾吐每一個不期而遇。每個人一生沿途總會遇見很多人,有些人在彼此生命留下
烙印,有些人只屬萍水相逢;有些故事也許刻骨銘心,也可能只是平淡悠揚。相遇是
短暫,或喜或悲,雷柏熹都用音樂把每個畫面一一記下。
雷柏熹 X Alex Sipiagin 紐約格林美獎得主Mike Marciano 參與製作
《Sonder》是香港首張於紐約灌錄的爵士大樂團大碟,整張專輯的錄音、混音以及後期製作均由紐約格林美獎得主Mike Marciano 負責,並且邀請到當代頂級小號手Alex Sipiagin 客串,作品聲音多變,剛柔並濟,每一段旋律既溫婉,亦剛烈。雷柏熹無意複製爵士樂的方程式,他用他的經歷,他對生活的感悟,以一串串的音符挑戰爵士傳統的框框,打破固有爵士樂的模式,當作一份禮物送給每一個曾經的邂逅。從有到無,傳統到現代,過去到將來,雷柏熹在定義中穿梭,他希望承載著傳統爵士樂的養份,同時把當代元素融合於作品之中,在碰撞之中創造具獨特性、豐富的樂章。所以在專輯的形式上亦呼應其多樣性的概念,實體專輯除了黑膠唱碟,亦附有Hi-
Res Audio (96k 24-bit)檔案的USB,從類比到數位,均可以享受使人心醉神迷的音樂。
雷柏熹:「我最想世界知道,香港本地都有值得欣賞的爵士樂。」
畢業於Berklee College of Music,雷柏熹學成回港後曾與陳奕迅、Rubberband、謝安琪、衞蘭等流行歌手合作及演出,亦活躍於世界各地爵士樂場景,除曾參與歐洲、日本及台灣的爵士音樂節外,更與Kyoto Composers Jazz Orchestra 和台北爵士大樂隊等國際知名的爵士樂團合作。一直積極參與幕後製作及電影配樂的工作,其後成立香港首隊本土爵士大樂團——雷柏熹爵士大樂團。音樂人身份背後,更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雷柏熹說,亞洲的爵士樂手本來就不容易衝出國際,他知道在香港,音樂本來並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堅持下去除了是對爵士樂的熱忱,還有一個更宏大的夢想。他希望透過他的音樂能讓世界知道,香港如此彈丸之地,其實有不少年輕的爵士樂手都非常出色,一直努力創作,紮根本土,面向世界,希望《Sonder》就像一個引子,告訴大家香港也有值得欣賞的爵士樂。
雷柏熹簡介
雷柏熹曾到世界各地演出爵士樂及流行音樂,足跡遍及紐約、阿姆斯特丹、柏林、巴黎、倫敦、布加勒斯特等城巿。自從Berklee Colleg of Music 畢業後,他曾出席歐洲EUROPAfest、台中爵⼠⾳樂節、Clockenflap、香港國際爵士音樂節等,於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國際爵士樂比賽中進入準決賽,亦奪得台中爵士鋼琴比賽冠軍。
雷柏熹曾為電影創作配樂,包括《懸紅》、《喜歡你》,以及《追龍》等; 除電影外,他亦有為香港電台的電視節目和香港舞蹈團的製作提供原創音樂。流行音樂方面,雷柏熹常與本地樂隊RubberBand 合作,其作品受廣泛好評。他們合作監製的⼤碟《Easy》,獲商業電台頒發叱咤樂壇「至尊唱片大獎」。其他共同製作的歌曲如《Dedicated to…》及《Easy》則兩度奪得CASH金帆音樂獎「最佳樂隊演繹」獎項二〇〇七年,雷柏熹擔任陳奕迅「Eason SaysC’mon In」世界巡迴演出之琴⼿,到歐洲、北美洲、亞洲等各地演出。
雷柏熹於二〇〇八年六月到紐約著名錄音室Systems Two Recording Studio 灌錄了自已的爵士大樂團專輯《Sonder》。團員全為紐約本地爵士樂手,並邀得小號大師Alex Sipiagin 為兩首曲目作客席演奏。專輯的錄音、混音及母帶後期製作均由兩屆格林美獎得主Mike Marciano 包辦。
除了自已的爵士樂團,雷柏熹亦屢次與外地爵士樂團合作:二〇〇八年,他獲台北爵士大樂團邀請擔任客席指揮及鋼琴,於嘉義國際管樂節演出;二〇〇九年則獲⽇本京都作曲家爵士大樂團到大阪演出,同樣擔任客席指揮及鋼琴。雷柏熹爵⼠⼤樂團(Patrick Lui Jazz Orchestra)於二〇〇九年的國際爵士日夥同紐約色土大師Will Vinson 為香港爵士馬拉松作開幕演出,同年,亦應邀出席自由爵音樂節,於西九龍文化區演出。
雷柏熹為RubberBand二〇二〇專輯《i》負責監製、編曲,亦有參與作曲;全碟均為爵士大樂團編曲作品。
曲目:
1. Windmill (feat. Alex Sipiagin)
2. Sonder
3. Façade
4. Ligia
5. Danny Boy
6. Remembrance of a Voice
7. The Most Beautiful Smile (feat. Alex Sipiagin)
8. Without a 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