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貨2本75折
時間的故事

時間的故事

  • 定價:1188
  • 優惠價:871034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時間的故事》一書絕無僅有,它多學科、跨文化地探討了地球上從文明之初到第三個千年伊始關于時間的方方面面。憑借世界各地杰出學者的原創文字,《時間的故事》探究人們對時間的感知,並反思各種文化對待時間的方式。

《時間的故事》搜羅了400多幅彩圖來表現著名的器物和畫面,古代埃及和巴比倫的歷法、提香的寓意畫、薩爾瓦多‧達利筆下扭曲的時鐘以及哈勃望遠鏡最近拍攝的深空照片。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與英國國立海事博物館在新千年來臨之際舉辦了一場盛況空前、別具一格的展覽,名為“時間的故事”。這場展覽得到全球數百家博物館、美術館及包括英國女王在內的個人藏家的鼎力支持。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台長克里斯滕‧利平科特女士邀請各領域頂尖學者參與盛事,並策劃了這本主題圖文書。每位學者撰寫一篇相關領域以時間為主題的文章,配以相關展品圖片及解說,經過精心編排,匯成一部集科學、哲學、天文學、醫學、藝術、宗教、歷史等多學科跨文化的大成之作。

《時間的故事》分為五個主要部分︰
時間的創造︰分析不同的創世神話以深層揭示各種文化關于時間結構的想象。

時間的度量︰人類不斷尋求,以發現記錄、劃分和度量時間流駛的方式。

時間的表現︰東西方各個時代的藝術家如何表現時間。

時間的體驗︰我們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如何體驗時間,從老化過程到音樂感受、從入定和夢境到講述未來。

時間的終結︰關于時間終結和永恆的種種觀念,包括各種關于死後生活和宇宙終結的世界性信仰。

作者介紹︰克里斯滕‧利平科特,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台長,著有《天文學》等書。

翁貝托‧艾柯,意大利小說家、哲學家、符號學家、美學家,博洛尼亞大學教授,著有《玫瑰的名字》《美的歷史》等書。

貢布里希爵士,著名藝術史學者,著有《藝術的故事》等書。
 

目錄

鳴謝
前言
序言
時間的創造
時間的度量
時間的表現
時間的體驗
時間的終結
序言
時間(翁貝托‧艾柯)
一、時間的創造
時間的創造
二、時間的度量
太陽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
歷法
季節
非機械的時間︰在黑夜
非機械的時間︰在白晝
非機械的時間︰使用球儀
非機械的時間︰間隔
非機械的時間︰設定小時
機械時間︰天空模型
機械時間︰家用時計
機械時間︰標準時間
機械時間︰科學時鐘
機械時間︰豪華時鐘
從觀察到記錄︰史前和早期諸文明的天文學(約翰‧諾思)
世界文化與時間 I 印度的時間
歷法的原理及使用︰政治和社會意味(西爾克‧阿克曼)
世界文化與時間 II 中美洲和安第斯的計時與歷法(安東尼‧埃維)
世界文化與時間 III 伊斯蘭教的時間和空間(戴維‧金)
世界文化與時間 IV 中國的循環和線性時間觀念(邁克爾‧洛伊)
世界文化與時間 V 循環、季節和生命階段︰日本背景中的時間(喬伊‧亨德利)
世界文化與時間 VI 因紐特人的時間(約翰‧麥克唐納)
球與影(埃利‧德在爾)
歐洲的機械計時︰早期階段
現代計時的成長︰從擺錘到原子(喬納森‧貝茨)
三、時間的表現
人格化的時間
過去、現在和將來
藝術和時間
虛無畫︰興盛與幻滅(伊萬‧卡斯克爾)
時間和肖像(洛恩‧坎貝爾)
季節和時刻︰時間和19世紀藝術(約翰‧豪斯)
“這些支撐我廢墟的斷片”(馬西婭‧波因頓)
20世紀的藝術和時間(唐‧埃茲)
四、時間的體驗
音樂和時間
人的時間
慶典和儀式
時間和歷史
時間中的招術
音樂和時間(伊恩‧芬倫)
時間能治療嗎?醫學史中的時間(肯‧阿諾德)
周年紀念的歷史︰時間、數字和符號(貢布里希)
時間和歷史(菲利普‧費爾南多—阿梅斯托)
地質學家的時間︰一個簡史(馬丁‧魯德威克)
世界文化與時間 VII 澳洲土著的時間觀念(霍華德‧莫菲)
世界文化與時間 VIII 埃及的時間(安東尼‧斯帕林格)
五、時間的終結
時間的終結
了解開端與終結(馬丁‧里斯)
附錄
參考文獻
展品提供
圖片提供
撰稿人
歷法符號
譯者致謝
 

時間 翁貝托‧艾柯

“上帝制造天與地之前在干嘛?……他在為打听這些奧秘的人們布置地獄。”在這則笑話(雖然帶著警告,它的確只是個笑話)被一位極為嚴肅的作家(他處理最深刻的哲學奧秘之一︰時間)引用前,它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這位作家是聖‧奧古斯丁,他《懺悔錄》第11卷的大部分內容都在探究時間。就因為引用這則笑話,奧古斯丁已經接近了一種今天的“大爆炸”理論家們樂于分享的觀點︰時間誕生于確切的一刻;只有從“大爆炸”起,才能談論“之前”和“之後”;詢問時間誕生“之前”發生了什麼是無稽的。

早在奧古斯丁提出他的問題之前,希臘哲學家們也曾處理時間問題。最流行的是亞里士多德的定義(《物理學》,4章11節219b1)︰“時間是有關之前和之後的運動的量化量度。”斯多亞學派認為,時間是世上運動的“間隔”,他們離亞里士多德不遠。洛克則部分地修正了他,他說時間並不必然是運動的量度,也是“任何恆常的周期性顯現”的量度,因此即便太陽不在天上運動,而只是加強和減弱光照,這一變化的節奏還是能作為一個參數完美地服務于對時間的度量。洛克的修正很好,它許可了今天非機械的時間度量儀器,例如石英鐘或原子鐘。但他仍把時間設想為順序和連續,萊布尼茨或牛頓也不會改變這一根本觀念。甚至從康德到愛因斯坦,也沒什麼將改變它。時間仍然是因果鏈條的順序,盡管值得提到漢斯‧賴興巴赫對相對論的界定(後面還要多說幾句)︰“相對論預設的僅僅是時間的順序、而非方向。”

如果時間被設想為對若干狀態之有序相繼的準確量度,那麼不足為奇的是,在所有已知文明中,時間的最早度量依據都是星辰運動(它既是運動也是返回,或者說是一種“恆常的周期性顯現”)。即便僅僅就此討論時間,仍然有意思的問題是,這麼多個世紀以來,人類度量出了年、月、日,但為什麼那麼晚才度量時和分。主要障礙是欠缺能度量它們的精確的機械儀器。我們只需看看各種歷法體系的變遷,就知道即便是把年劃分出確切的天數也非常難。數千年來,唯一可靠的鐘表是公雞打鳴,而且在一種農業主導的經濟中,協調個人與社會生活所需的量度僅僅是日出日落和春去秋來。數千年來,守時的觀念很模糊;頂多,禮拜活動的節律或鐘聲把日子分成可度量的幾部分。

而今我們都是一個鐘表文明的子嗣,但在如何度量時間方面我們有時仍然非常含糊。對1999年報紙和書店的粗略概觀顯示出,當這個千年即將結束時,出了那麼多書——或嚴肅或輕佻——討論一個煩心的問題︰最近的千年應結束于1999年12月31日還是2000年12月31日。

令人吃驚的是,我們沒有立即達成一致︰這個千年當然必須結束于2000年12月31日,正如在十進制中,頭十個數結束于10,下十個數開始于11。藏書家對此比多數人更明白︰一旦決定說“搖籃本”的定義是15世紀結束前印的書,那麼很清楚,這包括所有1500年12月31日(而非1499年12月31日)之前印的書。但那些滿數(round number)非常顯眼(那兩個零是“千年蟲”所有麻煩的根本原因)。同樣的爭論出現在17和18世紀、18和19世紀、19和20世紀之交。我敢說在2999年12月,我們還會涉及這樣的問題。你沒法打消它︰民眾情緒總是能勝過常識和科學,所以,正如我們的祖先在1900年1月1日慶祝我們世紀的開始,我們也將在2000年1月1日慶祝21世紀的開始。

即便是非常練達的人,面對計算時間的玄妙也會暈頭。在最近的12個月里,我已經讀了好幾篇討論千年截止問題的文章,它們把所有的埋怨都丟向可憐的老狄奧尼修斯(別名“瘦小的狄奧尼修斯”),他在公元6世紀時有了以基督誕生紀年的想法。狄奧尼修斯之前,紀年起自戴克里先統治或世界開端,算得當然很精確。現在我們知道狄奧尼修斯把基督誕生的年份影響深遠地搞錯了(那該是四到六年前的某個時候,所以實際上第二個千年在1997年左右就一滴不剩了)。但有一個古怪的、很不合理的意向是要把另一個錯誤歸咎給他︰說是因為他對作為一個數字的0沒有概念——這個概念由印度人傳給阿拉伯人,數個世紀後才傳到西方——所以他從公元1年開始他的基督教界歷史。如果他采用一個0年,這麼說吧,我們今天就沒什麼麻煩了︰第二個千年結束于1999年,而第三個千年開始于2000年。

要弄清這個想法有多荒唐,我們只需假想,如果狄奧尼修斯精通印度數學且把耶穌的誕生日確定在0年,那會發生什麼。12個月起,瑪麗和約瑟夫將說耶穌“0”歲了,且他在下一年年底將只變成1歲?顯然不行︰我們沒有也不能那樣計算年份的流駛。一出生我們就開始了我們生命的第一個年頭,沒有理由在涉及世紀的誕生時另有想法。再次激起這一惱人爭論的唯一用意是要表明,盡管我們有精密的機械鐘或原子鐘,一旦涉及計算時間,我們仍有可能暈頭。

事實是,我們可以度量時間,但這並不能保證我們知道時間是什麼,以及公制化地度量時間是否妥當。讓我們回到聖奧古斯丁。在他對這一問題思考之初,他似乎與亞里士多德的時間思想一致,他確實提到,不像永恆,那是固定的,一段時間之所以長,是由于許多運動的相繼,這些運動在同一段時間內不能被拖延。實際上他說的是“許多過去了的越過我們而去的運動(ex multis praetereuntibus motibus)”。這一運動之流觸動他的是,它們成了過去的時間。從這一考慮出發,他開始思索,在永恆中一切都是現在的,而時間真是一種奇怪的現象,在時間中,一切過去都好像被從將來驅逐了,一切將來又都追隨著過去,且過去和將來都出自現在。可是,奧古斯丁自問,如果過去是不再存在而將來是尚未存在,過去和將來如何存在?是否這留給了我們一個永恆的現在?但一個永恆的現在將是永恆而非時間。最後,即便單拿現在來說,我們能說當前這個月是現在嗎,一天、一小時、一分鐘、一秒鐘,在什麼時候是這個月唯一真正現在的部分?一旦他試圖鎖定現在一秒的間隙,奧古斯丁就認識到,即便是那一秒也可以無限切分為更短的單位,即便是所有可以想象的時間單位中最短暫的單位,它也將非常迅速的從將來轉成過去,它將根本“沒有間隙(nullum habet spatium)”。

所以,正如奧古斯丁所坦言,用可度量的單位來定義時間的所有嘗試都失敗了(11卷23章29節)。他不同意說時間有賴于太陽、月亮和星辰的運動。為什麼不利用一切物體的運動,甚至(在此他預示了洛克,預示了兼容機械鐘和原子鐘的觀念)陶輪循環的周期性運動呢?不過奧古斯丁走得還要遠。在11卷23章30節中,他提到約書亞的禱告,“太陽啊,停住”(《約書亞記》1012)。那一刻,太陽和所有的星辰都在它們的軌道上停住了︰但時間繼續走。我們閱讀時可能會想,這一在太陽停住之後“繼續走”的時間是什麼?或許是約書亞意念(或許也是他身體)的時間。的確,拒斥了把時間與天體運動聯系在一起的假設後,奧古斯丁立即拿出了替代選擇,即時間是靈魂的伸展或伸展運動。

奧古斯丁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度量的不是過去、不是現在、也不是將來(這些都從未存在),然而我們確實度量時間,但凡我們說某段時間長、某段時間似乎永不過去或它過去得非常快。換言之,有一種非公制的量度,當我們覺得日子乏味和漫長,或當一個快樂的時辰轉瞬即逝的時候,我們所用的就是這種量度。奧古斯丁在此實現了大逆轉︰他讓我們記住了非公制的量度。時間的真正量度是一種內在的量度。許多世紀之後,柏格森也將比較公制時間和我們意念中的時間或“內在綿延”。但是盡管柏格森寫得很精彩(諸如他的《論意識的直接材料》),盡管將他和普魯斯特在這個問題上的思想進行比較令人著迷,需要提醒的是,奧古斯丁走在前頭,在整個哲學傳統中,他對時間的討論依然屬于關于這個主題之非常現代、清晰和透徹的篇章。

無法否認鐘表時間可以多麼有用,但是很明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盡管或許不是在科學中),它與意念和記憶的時間纏繞在了一起。在此我們或許應該討論一下現象學時間(胡塞爾)或海德格爾的時間觀念,它跟客觀時間或生物時間、或關于熵的物理時間並非毫不相干;討論一下那一宣示說所有生物都走向虛空的時間。換言之(無需讓一個海德格爾來弄明白這一點),所有人都終有一死。但海德格爾進一步想要將這一無情的物理、生物時間與一種“規劃的時間”(我們獲準的唯一可能性)相結合,詢問在接受我們所是,即只為死而存在的情況下,我們能夠如何生活。

這篇序言無意提供關于時間問題的全面再現。作者沒有獲得相應時間來提供這類再現。它只想點出一些困惑的領域。當談論時間時,我們的許多困惑顯見于我們所采用的語言。當我們說現在是12月21日8點50分時,我們可能一點都不困惑︰像天文時間一樣,鐘表時間令人欣慰。可一旦談論內在歷時,我們總是感到迷茫。

時間走在我們前面還是後面?這個問題似乎無稽,其實不然,例如當我們說現在是上午6點時,太陽在我們右邊天上某處,當我們說現在是下午6點時,太陽在我們左邊天上某處。當然,基于我們面對的究竟是北是南、抑或是升起的太陽,判斷會有變化。那麼,讓我們假設太陽升起時我們正面對著它︰當它緩緩穿過天空時,可以說,過去是在我們前面,而即將到來的時辰是在我們後面。我們能因此推論說我們的文化設想過去在我們前面而將來在我們後面嗎?在某些文化中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因為我們已經知道過去(我們能夠親眼目睹過去),而我們還不知道將來。不過,一旦審視我們西方的語言以及我們談論時間的方式,就會認識到我們習慣的推理恰好相反︰我們說完成了前面幾周的工作,說拋在後面的幾個月,說“返回我們的童年時光”。

不過,稍等。我們也說“接下來的幾周”,意指某種跟隨我們的東西,從後面來、而非前面。所以將來在我們後面?此外,我們這麼說,好像是把將來想成了某種遲早會到這兒、到我們現在所在地方的東西,而過去則正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說“時候到了(即到這里了)”和我們的童年已去(即離這里很遠)。這些說法變換之不可理喻超出想象︰即便可以用空間詞匯來看過去和將來,將來肯定應該是我們遲早將去的地方,而不是將到我們現在這里來的某種東西。同樣,我們應該說離開我們曾經所在的過去,而非過去離開了我們如今所在。

在德里克‧比克頓的《語言的根源》里有一個聰明的思維實驗,我們可以借用︰假想我在一個非常原始的部落中生活了一年,我很粗略地懂他們的語言(諸如一些物體和簡單動作的名稱,一些動詞不定式、專有名稱,但沒有代詞)。我與Og和Ug一起出去打獵,他倆剛剛打傷一頭熊,熊流著血、躲在洞里。Ug想追進洞里干掉它。但是我記得數月前,Ig曾經打傷一頭熊,他急躁地追進洞里,熊在洞里不知何故來了勁、殺死並吃掉了Ig。我想向Ug提醒這件事,但是,要這麼做,我得能說,我記得一個過去的事兒,可我不知道任何動詞時態或諸如“我記得”這類觀念。所以我說,“艾柯看見熊”。Ug和Og顯然認為我瞅見了另一頭熊,他們很緊張。我讓他們重新放松︰“熊不在這兒”。現在他們覺得我簡直是在緊要關頭扯後腿。我繼續使勁︰“熊殺死Ig”。但他們回答︰“不,Ig死的!”或許現在我應該放棄,讓Ug去死。但我嘗試了視覺的而非口頭的解釋。一邊說“Ig”和“熊”,一邊指戳自己的頭或心或胃(覺得記憶放在這些地方)。接著我在地上畫了兩個形像,指稱他們是“Ig”和“熊”︰在Ig後面,我畫了些盈虧不同的月亮,希望他們把這看成是“幾個月亮之前”,最後我畫出熊吃了Ig。我的全部努力有賴于一個假定,即我的土著對話者對記憶、對過去、現在和將來有概念。但是,由于我必須可見地解釋這些概念,我還需要知道對他們來說,將來是在我們前面還是後面。如果我把熊殺死Ig放在左邊,而對他們來說過去是在右邊,那麼一切都完蛋、包括Ug。這是關于過去和將來的一個有趣事例,生死取決于符號習俗。值得注意的是,在我關于過去和現在的概念中,根本沒什麼東西可以告訴我,我的對話者對時間的空間概念將是什麼樣。

當然,有的科學家可能會反對說,這類事件不過是各種語言及其差異所拋出來的問題,我的麻煩(以及Og和Ug的麻煩)與一種科學的時間觀念毫無關系。的確,實驗的目的並非要表明我們粗淺的想法和我們欠妥的語言能以某種方式影響科學及其時間觀念。自從讀了賴興巴赫的《時間的方向》,我對于科學的(不粗淺的)時間觀念久已感到一種準宗教的虔信。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經驗到的宇宙不僅包含著“開放的”因果鏈條(A導致B、B導致C、C導致D,如此以至無窮),也包含著“封閉的”因果鏈條(A導致B、B導致C、C導致A)。在一個封閉的因果鏈條中,我可以回到過去,見到我尚為少女的祖母,娶她並成為我自己的祖父。

這樣的旅行在我們的世界上可能永遠不會實際發生,但它們當然會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相關讀者不由自主會這樣來設想時間,即在一些世界里“時間之箭”可以折回。我們如何才能構想這樣一些宇宙?為了理解關于它們的小說,我們必須想象它們。我們如何才能想象它們?

作為例證,讓我們看一下在電影《回到未來》中的情況。把故事壓縮到它的要點,想象一個人叫湯姆1,他去往未來、到達時是湯姆2(一個比湯姆1老幾個小時的湯姆,就好像湯姆1從巴黎出發,經過7個小時到達紐約後是湯姆2)。但現在湯姆2及時返回,並且作為湯姆3,他的返回比湯姆1最初的出發早幾個小時。湯姆3與湯姆1在過去相遇了,後者正打算直奔未來。湯姆3現在決定跟上湯姆1、返回未來,並且作為湯姆4,他的到達比湯姆1(作為湯姆2)的到達早幾分鐘。

滿有理由預期,讀者可能無法搞清狀況。但是讀者做到了,通過始終認同一個特別的湯姆——數字最大的湯姆︰從他的視角去看所有其他湯姆。在這個故事的電影版中,觀眾認同的還是這個湯姆,好像他肩上正扛著攝影機。簡而言之,在任何一次湯姆x和湯姆X+1的相遇中,“我”和“眼(目青)”總是湯姆X+1。

因而,正如剛才對語言表達的討論所表明的,在日常語言中時間與我們的形體聯系著,我們根據離自己身體的遠近來想象時間,我們的意識決定著時間,這里也一樣,我們從自己身體所在的視角來領悟時間和它那些悖謬之處。

不過,我們越想越覺得,事實上至少在機械鐘表發明前,人們使用的所有“鐘表”都以它們的方式與我們的身體所在相聯系。我們依據可見的星辰運行和太陽“升”“沉”來度量時間,這些運動只存在于與我們視角的關系中(的確,客觀而言當然是地球在動,但我們不知道這一點、也不真的關心)。即便是鐘表時代之初,我們仍想把那些毫無人性的野獸吸收進我們體內︰18世紀提供了無數例子,優秀的詩歌將鐘表描述為有著尖利牙齒的怪獸,咀嚼秒或把它們像音節一樣吐出來。但我們肯定永遠不會發現某種方式,能把今天的原子鐘或甚至我們電腦屏幕上的鐘表人性化。

為什麼我們害怕“千年蟲”——一種無人性的生物,被那兩個0迷惑,無法覺察正走向它的新千年,糊涂地以為它被突然扔回了1900年(甚至無法,盡管是錯誤地,覺察到1900正從它後面趕上來)。然而我們不必擔心。我們將永遠不會停止從我們身體的角度來設想時間。畢竟,當觀察和感覺自己每天都老一些時,我們也是自己的鐘表。僅僅試著做幾個俯臥撐或跑下樓或跳過一道障礙,你就將很快認識到時間已經過去了,因為你也有過20歲。我們終有一死,何其幸運!我們可以始終掌控時間。

英譯︰羅伯特‧戈登
 

詳細資料

  • ISBN:9787511701992
  • 規格:精裝 / 448頁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自然科普、電腦資訊】童話裡的心理學【博客來電子書獨家-作者電子贈言簽名扉頁版】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30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心理與哲學
  • 滿799現折79
  • 言情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