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貨2本75折
名伶歌影錄

名伶歌影錄

  • 定價:528
  • 優惠價:87459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名伶歌影錄》,是翁老入室弟子張景山,繼《梨園鴻雪錄》《菊圃掇英錄》之後,精心輯錄的翁老未收入文集的談戲佚文的又一部佳作;與前兩部鑲嵌一體,允稱「翁老談戲三部曲」。張景山還精心為該書配入大量相關的劇照,有些為翁老私家收藏,首次與讀者見面,洵為珍貴。

 

作者介紹

翁偶虹(1908—1994),著名戲曲作家、理論家、教育家,北京人。原名翁麟聲,筆名藕紅,后改偶虹。翁偶虹青年時期就讀於京兆高級中學,業餘常以票友身份登台。畢業后致力於戲曲研究,常與黃占彭、程茂亭、關醉禪等名票同台。1930年中華戲劇專科學校建立,翁被聘於該校兼課。1934年于中華戲曲專科學校任編劇和導演。1949年以後在中國京劇院任編劇。1935年被聘任為中華戲劇專科學校戲曲改良委員會主任委員,1974年退休。1994年6月19日病逝于北京。張景山,翁偶虹入室弟子。
 

目錄

郝壽臣藝術論 001
余叔岩先生紀念 082
談高慶奎激情高亢的演唱 085
周信芳廣收博采 096
李少春的孫悟空 101
李少春排戲 110
雅人深致俞振飛 113
荀慧生之面面觀 116
“四塊玉” 122
侯喜瑞的藝術之美 130
裘盛戎的韻味 141
談袁世海的演唱藝術 154
蘭圃之瑞侯玉山 163
談李金泉善於創新的演唱藝術 174
談王玉敏玉潤冰清的演唱藝術 186
劉斌昆與馬富祿 197
尚和玉指引張春華 207
談馬少良的藝術歷程 210
談許嘉寶的奮鬥之路 221
程硯秋的藝術生活 228
尚小雲的藝術之宮 236
金少山與易方朔論嗓 240
李少春重金搜羅古籍 243
趙如泉不能免俗 248
懷念葉龍章 251
戲外之戲 259
梨園夜話 265
泛談“十三絕” 283
除夕庭院撒銀圓 290
今昔懸殊的春節劇碼 293
牛年話牛皋 297
兔年話兔戲 300
京劇小品 304
目連救母 308
“扇招子”上的“戲出兒” 311
《搖錢樹》與《黃鶴樓》 314
洋鼓洋號 317
天霸死去多年啦 320
“噴火”與“吃火” 323
談“舞臺性” 326
老舍先生的戲曲薰陶 334
一本談戲佳作 339
讀張伯駒《紅毹紀夢詩注》 343
以詩寫劇的金悔廬 346
《張金梁手繪百醜圖》序 351
後記 359
 

溫故知新(代序)
翁偶虹

光陰如白駒過隙的感覺,對我來說,也覺得快,也覺得不快。快,是我再過兩年,80歲在望,而青年時代的一切,歷歷如在目前。不快,是我從1933年25歲開始編劇,到1983年只寫了111出戲,而1983年以後的精力,似乎還能與“生旦淨醜”周旋周旋。但是,我近幾年“筆如秋水平還起,文似春雲去複來”的精神寄託,只是些笨拙的文章,編劇則徘徊不前。不前的原因,是我又懂得了“學習學習再學習”。俟我學習有得,自然會快馬加鞭,衝鋒陷陣。所以覺得光陰對我來說,過得並不算快。

在我自己規定的學習程途中,回顧前塵,檢點了我50年來所編寫的戲,仿佛是“萬里黃河挾泥沙而俱下”。萬里黃河,不敢比擬,挾泥沙而俱下,倒還恰當。確實,我所編寫的劇本,泥沙多而淨流少。

反正是流過去了,泥沙儘管是泥沙,卻都是自己有感而發或借題發揮親手製造出來的。

1933年,應中華戲校校長焦菊隱之請,動筆習作,為中華戲校編寫了《還我河山》與《孤忠傳》。不言而喻,這是在“九一八”事變之後,借岳飛抗金、文天祥抗元而抒發自己的抗日之懷,可惜未能實現於舞臺。因人事關係,菊隱於1934年辭職,赴法考察戲劇,劇本被他帶走。1935年,金仲蓀接任校長,我實任了戲校的戲曲改良委員會主任,原議重寫劇本,付諸排演,不想工作紛繁,一再延宕。終因“七七”事變又起,窒息了這兩個戲的演出。我只得改弦更張,在以後的五年中,寫世態人情劇,寫社會問題劇,寫神話諷喻劇,傾瀉自己心裡所想說的話。《鴛鴦淚》(即現在仍在演出的《周仁獻嫂》,當時由儲金鵬、李玉茹、王金璐等演出)是寫正義人做正義事,反遭指摘,不能取諒於世。

《三婦豔》(李玉茹、侯玉蘭、白玉薇等演出)是寫三個不同類型女性的婚姻離合,揭示男女平等的問題。《美人魚》(李玉茹、王金璐等演出)是寫劍尼妙華慕虛榮、貪富貴,受紿於海寇倫貴福,失寶而又失身。就是在純為票房價值而編寫的《火燒紅蓮寺》(王金璐、傅德威、侯玉蘭、李和曾等演出)裡,也突出了平江、瀏陽兩地居民為爭奪趙家坪的水陸碼頭,每年械鬥,致使劍俠刀客各有彼此,擴大了鬩牆之爭,製造了許多悲劇。《小行者力跳十二塹》(賀玉欽等演出)裡,以“酒色財氣貪嗔癡愛喜怒哀樂”幻塹十二,諷喻做一番事業的人,必須擯棄一切私念,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在這期間,我還為程硯秋編寫了《甕頭春》《鎖麟囊》《女兒心》。《甕頭春》是寫當時社會上婦女謀求職業之苦,以“女招待”為典型,描寫她們備受資本家的壓榨與侮辱,橫遭家屬的懷疑與指摘,迫使她們走上殉身于水的自明之路。程硯秋很喜歡這個劇本,卻又因他當時演出的悲劇過多,希望演出個喜劇調劑調劑,他自己找到了《鎖麟囊》的素材,出題作文,請我編寫。我從自身飽經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感受出發,在素材的“贈囊”“認囊”兩大關目中,挖掘出我想發洩的心聲:貧富雙方都是同樣具有善良心地的人物,富者出於樸素天真的心理,在春秋亭避雨時,同情貧者的遭遇而慷慨贈囊,不留姓名,不圖受報;貧者也出於樸素誠摯的心理,意外獲囊,轉貧為富,耿耿思報,銘刻在心。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真與善的基本美德。這種美德,千百年來,它在社會生活中確實發揮著某種調整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重大作用。劇本的編寫,就是突出了這個主題。

並利用貧富轉移的情節,批判了富者不可驕嬌,貧者不必卑悲;抨擊了見風轉舵的勢利小人、炎涼群相,從中組織喜劇氛圍。程硯秋善視此劇,精研程腔,幾度滄桑,成為他的代表劇碼。《女兒心》的編寫,接踵於《鎖麟囊》之後,根據昆曲的《百花記》,程硯秋也希望寫成一個大團圓的正劇。在編寫過程中,一度卡在主人公百花公主的生死問題上,幾度研究,才挖掘出戲裡的積極意義——反對分裂的內戰,企望國家的統一。江六雲不是以間諜的身份潛入安西王府,而是想進言諍勸,弭止戰爭;百花公主剛強單純、恃武而驕,置國家大事于不顧,江六雲只得釜底抽薪,迫使百花兵敗。最後在德清庵外,假設苦肉計,再次闡明弭止內戰、拯救黎民的初衷,感動百花,悚然而悟,悔內戰之非,內疚於懷,百煉鋼化為繞指柔,與江六雲重諧鴛侶。程硯秋所以重視此劇,主要是在含有喜劇因素的情節裡,可以發揮他的武功,展現程派唱、念、做、表、舞、打的全面性。此劇初排於上海,迭演於上海,不曾露演於京津,是因為李世芳也排了同一題材的《百花公主》,恐為前輩所掩,傾訴苦衷于程,程硯秋履行他只演於滬的諾言,以致北方程迷,未得一見。

1940年,中華戲校解散,我先後為李玉茹組織如意社劇團,為宋德珠組織穎光社劇團。並為李玉茹編寫了《同命鳥》劇本,揭露宿命論迷信觀念之不足信。為宋德珠編寫《蝶戀花》劇本,歌頌反抗暴力婚姻、改容戰父的剛勇巾幗。這時,我的編劇範疇,逐漸擴大到北平劇壇。到1945年為止,我又為金少山編寫了《鍾馗傳》,為葉盛蘭編寫了《周瑜》,為綠染香編寫了《水晶簾》,為徐東明、徐東霞編寫了《杜鵑紅》,為吳素秋編寫了《比翼舌》,為黃玉華編寫了《玉壺冰》,為喜彩蓮編寫了《好姐姐》《千金小姐》,仍然是些家庭問題劇、社會問題劇、神話諷喻劇,以抨擊封建禮教和破除封建迷信為主導思想。

1945年秋,抗日戰爭勝利,為了傾瀉八年中沉鬱憤懣的塊壘,我經緯了雷海青琵琶擊賊、張巡抗敵守睢陽、南霽雲借兵、郭子儀收復兩京的歷史故事,編寫了《白虹貫日》,由校友劇團的王和霖、王金璐、儲金鵬、白玉薇、陳永玲、蕭德寅等隆重演出;1946年又由李少春、袁世海、葉盛蘭、葉盛章、李玉茹、魏蓮芳等在上海演出。同時還為李世芳編寫了《天國女兒》,也在京滬兩地演出。

1946年,我受上海大來公司之聘,在天蟾舞臺長期駐班,曾為唐韻笙、趙松樵、趙曉嵐、於素蓮等編寫了連臺本戲《十二金錢鏢》,在不能免俗的體裁中,我增寫了官商勾結、抬高米價,釀成搶米風潮的情節,意在控訴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壓榨人民的罪惡。不想逆鱗之諷,逢彼之怒,他們指使報刊,大肆攻訐。攻訐儘管攻訐,觀眾共鳴依然強烈,反而給了我很大的鼓勵,更堅信正確的“詩以言志”,會得到廣大觀眾的支援。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我受到黨的教育,更煥發起寫作激情,迎接新文藝高潮的到來。我先後為程硯秋編寫了《裴雲裳》《香妃》,為李少春、袁世海的新中國實驗京劇團編寫了《血淚城》《夜奔梁山》《雲羅山》《將相和》《虎符救趙》;為葉盛蘭編寫了《班超投筆》,為葉盛章編寫了《十三太保反蘇州》。

編寫《將相和》的動機,是在中山公園聽郭沫若的學術報告,最後他用“學習學習再學習,團結團結更團結”為結束語,由“團結團結更團結”的啟發,我想到了傳統戲《將相和》,由《將相和》想到《完璧歸趙》和《澠池會》,此三劇失傳已久,若能連貫演來,更可以深化團結的主題。我分析了全劇的矛盾發展,先定下一個總綱,那就是在秦趙兩國的外部矛盾之下,產生了趙國的廉頗與藺相如的內部矛盾,內部矛盾隨著外部矛盾的發展而深化,而外部矛盾又促進了內部矛盾的解決。廉、藺的矛盾,不是雙方性格的矛盾,也不是認識上的矛盾,而是雙方身份、地位、資歷的矛盾。將相失和,起自廉頗,廉頗自恃功高,看不起新生力量的藺相如,以致發展到諫阻封相、長街擋道、縱客尋釁、奏本不朝,所有這些,並非嫉功妒位,而是基於戰國時代貴賤懸殊的社會風氣。這種狹隘心理,通過以國為重,不計私見的思想滌蕩,他會幡然醒悟,表現出負荊請罪的勇氣和行動,終於將相和好。這是一個較為複雜的改編工作,需要縝密思考,理出重點的加工程式。

經過推敲,我以:一、如何展現廉頗與藺相如地位懸殊的形象化,埋伏下廉頗狹隘思想的發展線索。二、如何表現藺相如利用外交輿論的影響懾服了秦王,昇華原本的“完璧歸趙”。三、如何豐富“澠池會”的內容,表現藺相如的大智大勇,充實他封相的條件。四、如何集中廉頗的三次擋道,突出藺相如之所以不對面抗爭的思想基礎。五、如何表現“擋道”以後廉、藺雙方的思想動態。六、如何表現負荊請罪、將相和好的雙方激情。七、如何增添人民群眾形象,描寫他們對於將相團結的態度和希望。這些並非游離於主幹之外的細節,看似平常,卻不能掉以輕心,我是以創作的嚴肅態度,慎重從事,不敢草率。在此劇排練過程中,李、袁二公曾一度失和,擱置未排,譚富英索去劇本,擬與袁世海排演,亦未實現。可能是這個劇本的意義,潛移默化,召喚了李、袁二公,重新和好,終於在天津演出成功。同時譚富英與裘盛戎也在北京演出(譚裘的路數,是我在原稿的基礎上,採納了他們對於藝術處理上的建議而有所增刪)。博得了中央首長和文藝界同志的肯定和鼓勵。一時蔚為風氣,全國的京劇生淨,幾乎都上演了這出《將相和》,留下了“生淨皆將相”的佳話。

1951年,我與新中國實驗京劇團的全體同志,參加了戲曲改進局領導的實驗劇團,擔任導演科副科長。1953年,成立中國京劇院,任藝委會委員,文學組編劇,先後為一團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葉盛蘭等改編了《大鬧天宮》《桃花村》,編寫了《李逵探母》、《響馬傳》、《灞陵橋》、《西門豹》、《金田風雷》(與馬少波、王頡竹合作)。為二團李和曾、張雲溪、張春華、江新蓉、高玉倩等編寫了《摘星樓》(與馬少波合作)、《鳳凰二喬》(與阿甲合作)、《高亮趕水》,改編了《朱仙鎮》(與張雲溪合作)、《生死牌》、《孫安動本》。為北方昆曲劇院改編了《荊釵記》、《文成公主》(與黃勵、時弢、陳延齡合作)。在國慶十周年獻禮期間,與李綸、任桂林、馬少波、阿甲合作,改編了《赤壁之戰》,由中國京劇院與北京京劇團聯合演出。並導演了景孤血編寫的《古往今來十三陵》。

1963年冬,為了迎接1964年京劇現代戲會演,我改編《紅燈記》(與阿甲合作)。在這以前,我雖然嘗試地編寫過現代戲,導演過現代戲,但總覺得“未曾涉川,遽雲越海”。現在一個新課題擺在我的面前,我便像小學生般地從頭學起,從頭習作。我根據寫歷史劇的經驗,對於如何運用洗練的表演程式——包括唱、念、做、打,融洽貼切地化在現代戲所表現的現代生活裡,認為比寫歷史劇更要費一番功夫。但是我從習慣出發,仍要一如既往地在劇本裡寫出應有的舞臺提示,便於演員參考。基於這個想法,我為自己編寫現代戲的前景,制定了程式:一、摸索,二、改裝,三、蛻化,四、創新。程式雖定,仍要有兩個戒條,警惕於心,一是眼高手低,等於空頭支票,二是過猶不及,等於野狐參禪。

從這一時期起,我就把自己置身於不會寫戲的行列中,認真地做一名剛入伍的新兵。通過我與阿甲默契的合作,又通過他精心的導演,總算在彩排之後,得到文藝界人士一致贊許為京劇的現代戲。可是心懷叵測的江青,卻指手畫腳地斥責我們,教訓我們,“聖旨”般地命令我們改,改,改!改到會演,改到會演以後,一直改到1966年“文革”逆風陡起,她竟然顛倒黑白,使阿甲蒙受了“破壞現代戲”的覆盆之冤,我也“榮獲”了“封建文人”的罪名,一面批鬥,一面還叫我修改《紅燈記》,又是改、改、改,從三小時的演出改為兩小時,直改到八一廠拍成電影片。我又協助張永枚編寫了《平原作戰》。鳥盡弓藏,終於在1974年10月1日,強迫退休,使我齎恨離院。

1976年冬,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聘我當編劇,我又開始了編劇生活,截至1983年,我先後編寫了《小刀會英雄傳》(辛寶達、許嘉寶、李岩等演出),改編了《美人計》(許嘉寶、辛寶達、李崇林等演出)、《周仁獻嫂》、《羅成》(葉少蘭、許嘉寶等演出)。三次改編《大鬧天宮》(谷春章、李光先後演出),並為溫如華編寫了《白麵郎君》,這是我近年來最後編寫的一個劇本。

《白麵郎君》的編寫,是為了展示溫如華的旦角表演天才。他原是演小生的,而天才與造詣,似乎蘊藏在旦角之內,他以不能露演旦角戲為憾,我為了出珠於土,嘗試地把傳統戲裡小生改扮旦角的《蔡家莊》,加以改寫,使他不脫離原有的小生行當而展現旦角的光彩。但是,《蔡家莊》是一出小武戲,賦予主角鄭天壽的表演,不過是幾段吹腔和南鑼。加以原劇的背景與情節都有可議之處,為了達到我改編的目的,只好推翻了原作,另起爐灶。把鄭天壽為什麼改扮女裝混入蔡家莊的思想基礎和消滅蔡氏兄妹的行動依據,扎實而明豁地揭示出來,才能找到情、理、技相互結合的黃金點,從而顯示出溫如華演唱旦角的才華。

這齣戲是經過脫胎換骨的大手術的,與其說是改編,毋寧說是重寫。上演之後,溫如華的旦角藝術,得到了觀眾的欣賞與肯定,營業記錄也達到較好水準。但是對於劇本,一般則視為改編。這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詩句“成如容易實艱辛”。是容易,還是艱辛,也只有“個中甘苦只自知”了。

實則劇本的編者豈止甘苦自知,就是對於編劇的態度,也要有自知之明。我嘗擷取古人名言,為座右銘以自惕。一條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就是說,從事編劇,應當忠實于戲曲,忠實於人民,恬淡寡欲,不汲汲于名利。在寫作的過程中,只作成功之謀,不作成功之想,平心靜氣,以習作的態度,鼓棹于編劇的航程中。一條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就是說,編劇必須深入生活,寫歷史劇要探討間接的生活源泉——讀書;寫現代戲要深入社會的各個階層。一條是“一物不知,儒者之恥”,就是說,無論編寫歷史劇或現代戲,對於古今人物的生活細節,必須了然於胸,要以雜家的基礎,邁上文學藝術之路。當然,在挖掘素材的積極意義上,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新的觀念,闊幅裁衣,擇布而割,那更是首要的一條了。

50餘年來,我是逐漸尋找到這些自認為是規律的規律的,逐漸積累了111個作品——儘管這些作品都是泥沙。從1982年起,在我愉快地再學習的程途上,回憶前塵,以溫故知新的心情,寫了一本《翁偶虹編劇生涯》回憶錄,問世之初,百感叢生,言志寄懷,成詩一首:

應感知音勵老兵,
三年潑墨寫航程。
重溫利鈍生平筆,
不計浮沉身後名。
逝水方知甘共苦,
故人如晤死猶生。
聊當記事珠一串,
撚放心花花再明。

光陰無限,不覺時速。漫撚記事之珠,靜待心花之放。他日學習有得,將有數點寒梅綻放于大雅之前,恭候評點。

1987年5月寫於朗秋軒
 

詳細資料

  • ISBN:9787200133998
  • 規格:精裝 / 360頁 / 21.3 x 15.2 x 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1-1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博客來|日文】STARTO大祭り,星達拓藝人雜誌寫真任2刊9折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30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心理與哲學
  • 滿799現折79
  • 言情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