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學經典》囊括十三種蒙學經典讀本,分別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童蒙須知》《千家詩》《聲律啟蒙》《笠翁對韻》《蒙求》《龍文鞭影》《幼學瓊林》《格言聯璧》《增廣賢文》,共十六冊。內容上,題解充分詳盡,注釋簡明準確,譯文明白曉暢,疑難字詞注音,讀者閱讀起來沒有障礙。形式上,圖書特別出版為大字本,做了分冊處理,開本增大,更方便讀者閱讀。
《三字經》:被譽為“蒙學之冠”,三三成句,簡練易讀,世謂南宋王應麟作,後略有增補。以“人之初,性本善”起篇,依次敘述三綱五常十義,五穀六畜七情,四書六經諸子,歷史朝代更迭,最後以奮發勤學、顯親揚名的著名事例作結。將涵蓋了上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知識、傳統倫理思想及識字教育渾然融為一體,句式靈活,編排巧妙,語言通俗,行文流暢。
《百家姓》:是集中華姓氏為四言韻語的蒙學識字課本,朗朗上口,易於記誦。收錄姓氏504個,涵蓋了我國人口總數的百分之九十,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和實用性,在尋根溯祖、增強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方面有著巨大的作用。
《千字文》:》由南朝周興嗣作,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開頭,用被指定的無一重複的一千個單字,條理貫通敘事有序地吟詠了關於天文、博物、社會、歷史、倫理、教育等包羅萬象的諸方面知識,且結構嚴簡,文采飛揚,對仗工整,協韻流暢,令人嘆服稱絕。其既可識字、學書、習文,又可增廣見聞,兼能啟蒙儒家倫理思想,成為我國歷史上綜合性蒙學讀物的開山之作,影響了後代一系列蒙書的編寫。
《弟子規》:是以倫理道德教育為主的蒙學讀本,原系清朝李毓秀編撰的《訓蒙文》,後經賈存仁修訂整理,改稱《弟子規》廣為流傳。精選並緊扣孔子《論語·學而》第六章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不過二十五字的這句話,匠心獨運,以三言韻語闡釋、演繹成包括“總敘”在內的五個部分,規定了子弟居家在外所應遵循的禮儀規範和言行準則,其核心為孝悌仁愛信。全文一千餘字,好懂易誦,大受歡迎。
《童蒙須知》:為南宋朱熹所寫的啟蒙讀物,又名《訓學齋規》。分衣服冠履、言語步趨、灑掃涓潔、讀書寫文字、雜細事宜等目。對兒童的生活起居、言談舉止、讀書學習、道德行為禮節等均作了詳細規定。
《千家詩》:是明清兩朝流傳極廣、影響深遠的兒童普及讀物,擷取篇幅短小、易於記誦的五、七言近體詩編成,所選詩人不拘大家名家,且題材多樣,不僅適合兒童學習詩歌,而且便於閱讀者短時間內瞭解社會生活,在明清兩朝流傳極廣,影響深遠。
《聲律啟蒙》:是一本專門訓練兒童吟詩作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全書分30個韻部,90則對文,900對對句。對仗由短到長,有一字對、二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九字對、十字對、十一字對。
《笠翁對韻》:是一部教人對仗和用韻的書,相傳為清代文學家李漁所著,因作者別號為笠翁,故名“笠翁對韻”。以“平水韻”平聲三十韻為目編寫而成,全書分為上、下兩卷,各卷有十五韻部。用典極為豐富,內容包羅萬象。對仗句式有長有短,包括單字對、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十一字對,句式靈活,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
《蒙求》:是一本以介紹歷史掌故和各科知識為主要內容的蒙學讀物,由唐朝李瀚編著,書名取意于《周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共2384字,收錄約600個歷史掌故。全書按韻編排,四言成一短句,逐聯押韻,上下兩句對偶,各講一個典故。內容包括不同時期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神話、寓言等等,涉及政治、軍事、文化、外事、藝術、方術、習俗等等各個方面。故事來源不僅有群經正史、諸子百家,還涉及諸多稗官野史、方志異聞等。
《龍文鞭影》:初名《蒙養故事》,後經楊臣諍增訂,取《龍文鞭影》為名,意在表明採用本書進行教育容易取得成效。“龍文”是古代駿馬的名字,“鞭影”是說鞭子揚起以後不打下來,只是像一道影子似的劃過。蓋因良馬看到鞭影就會加速,無須真的用鞭子抽打。《龍文鞭影》全書1062句,收錄自上古至明末清初的一千餘個歷史典故,分韻排布。
《幼學瓊林》:是一部講成語典故的書,成書於明末,在清代極為流行。“幼學”,界定它的受眾是兒童,性質是蒙書;“瓊林”,是比喻性說法,意為精華薈萃。內容上,包括天文、地輿、歲時、朝廷、婚姻、衣服、飲食、花木等三十三類,全書兩萬餘字,遠遠超過其他蒙學讀本,可謂一部百科全書;形式上,突破了《蒙求》《龍文鞭影》的四言,靈活運用雜言,兩兩相對,朗朗上口。
《格言聯璧》:是清代金纓編纂的一部格言集成,共分為學問、存養、持躬、攝生、敦品、處事、接物、齊家、從政、惠言、悖凶十一類,意蘊深厚,內容廣博,不僅涵蓋了社會人生的各個方面,更反映了傳統農業社會的倫理道德觀念。每類的首要思想都是告誡人們要立德為先、修身為要,也就是說無論做什麼事,先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增廣賢文》:原名《昔時賢文》,亦稱《古今賢文》。《增廣賢文》裡的語句十分精闢,言語淺白,含義深刻,通俗易懂;形式上,大多兩兩相對,音韻和諧,朗朗上口,一經成誦,便經久難忘;內容上,涉及立身安命、為人處世、禮儀道德、風物典故、天文地理、自然規律等多方面,體現了儒、釋、道等多種思想,蘊含著豐厚的人生智慧。不僅講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道理,還直面世事的複雜和人性的弱點,在蒙學讀物中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