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山】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峨眉山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地勢陡峭,風景秀麗,有“秀甲天下"之美譽。氣候多樣化,植被豐富,共有3000多種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樹種。山路沿途有較多猴群,常結隊向遊人討食,勝為峨眉一大特色。 1996年12月6日,
峨眉山—樂山大佛作為一項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它本來是道教發源地之一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裡峨眉山洞的所在地,後來則是因為明清兩代皇帝的緣故而成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本來存在大部份道教建築被拆除、破壞或改為佛教寺廟。
現存有寺廟約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廟,佛事頻繁。
據傳為佛教中普賢菩薩的道場。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於2007年以前可乘觀光索道到達,後因生態問題停止對外開放,佛教聖地華藏寺所在地金頂(3077米)成為了峨眉山旅遊的最高點。
【廬山】
位於中國江西省九江市南郊,為中國名山之一,
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文化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
同時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文明旅遊風景區、
世界名山大會的發起者。廬山形成於第四紀冰川時期,
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脈,是中國自古以來重要的遊覽目的地。
長江南岸鄱湖畔,拔地廬山風景妍;峭壁陡崖飛瀑布,奇峰秀嶺繞雲煙"。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被稱為“匡廬奇秀甲天下",
位於長江的南岸,鄱陽湖平原的北部,西北距中國特大城市武漢200千米,
南至江西省省會南昌100千米,東及東北為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
漢陽峰為廬山的最高峰,海拔1474米。瀑布飛流直下,雲霧變幻無常,
景區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夏季氣溫比山下低10攝氏度左右,為中國知名避暑勝地之一。
廬山亦是一座文化名山,被認為是中國山水文化的歷史縮影。自東晉以來,
中國歷代著名的文人、高僧、政治人物都在此留下過重要的歷史印跡,
歌詠廬山的詩歌辭賦有4000多首。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 坐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的瑪布日山上,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築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
於17世紀重建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
整座宮殿具有鮮明的藏族風格,依山而建,氣勢雄偉。
宮中收藏了無數的珍寶,為一座藝術殿堂。
1961年,布達拉宮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94年,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於中國西南部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唐末宋初時期的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其中以寶頂山摩崖造像和北山摩崖造像最為著名。
大足石刻是中國著名的古代石刻藝術,1999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大足石刻最初開鑿于初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尖山子摩崖造像),歷經晚唐、五代(公元907~959年),盛于兩宋(960~1278年),
明清時期(14~19世紀)亦有所增刻,最終形成了一處規模龐大,集中國石刻藝術精華之大成的石刻群,其內容為釋儒道三教合一,堪稱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也是中國南方石窟藝術中的頂尖之作。
【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代皇帝的墓葬建築群,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下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距離京城約50公里,自永樂七年五月(1409年)起用,直到安葬崇禎帝後結束,歷時230多年,共葬有13位明朝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餘名妃嬪、1位太監,是全球保存完整皇陵墓葬群之一,200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產。
以規模較大的定陵(萬曆帝墓)為例,其地面建築的總布局,呈前方後圓,象徵「天圓地方」,地面建築佔地18萬平方米,前有寬闊院落三進,後有高大寶城一座。
陵墓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監、神宮監、神馬房等附屬等建築物300多間,
往後是陵園最外面的圍牆-外羅城(圍牆外的圍牆)。
螢幕比例:16:9
字幕選單:繁體中文
語言選單: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