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買季
  • 電子書
恐懼的原型︰分裂、憂鬱、強迫、歇斯底里人格深度探索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265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恐懼的原型︰分裂、憂鬱、強迫、歇斯底里人格深度探索 (電子書)

Grundformen der Angst

  • 定價:360特價:250
  • 特價再88折:220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德國心理學經典,銷售超過百萬冊,15國語言授權

你害怕讓人透不過氣的關係?或者時時恐懼會被拋棄?
你對日復一日的生活感到徬徨?或者對改變感到不安?
本書帶你發掘心頭烏雲密布的原因,陪你在心理上重返現場,
瞭解與接納恐懼,對舊傷做適當彌補,勇氣與力量將再度萌生。

-----------------------------------------------------
恐懼是一種警訊,暗示我們「哪裡不對勁了」,或許是一個我們不願經歷的處境,或是一樣我們不曾正面迎戰的東西,而我們用恐懼做為封條,把它封在心靈角落。心理學權威李曼醫師由恐懼的根源符應出四種人格,從中我們可以理解內心的拉扯,尋找自我與人際調解的契機:

分裂(害怕失去自我,避免與人往來);憂鬰(害怕分離與孤獨,落得百般依賴);強迫(害怕改變與消逝,守著熟悉的事物);歇斯底里(逃避既定事實與規範,專斷自為)。

每個恐懼都有一個前身,與我們的成長經歷有關。成年人害怕什麼、恐懼來襲時的規模與強度,都涉及童年時期的經驗,書中援引許多真實個案︰

一個男人走進婚姻介紹所,翻閱相簿,想從中選一位最不合他意的小姐;這麼一來,她就不可怕,不會挑起他的情感。

一位女孩始終不愛某位追求者,但她覺得不能讓對方失望,因為人家很需要她。她無法說不,她不願這麼做,當她拒絕對方求婚時,心中滿是罪惡感。

一位三十多歲、嚴重強迫人格的女子,穿衣脫衣要花掉一個半鐘頭,洗澡要兩個小時。強迫病灶轉為害怕接觸,情況嚴重到一看到「不乾淨」的東西就覺得自己不潔。

一名男子害怕搭乘快車(因為站與站之間距離太遠,他怕無法下車),也無法乘坐電梯、開車過橋,更怕單獨待在房間裡,唯恐天花板會掉下來。

這是一趟人格探索的精神分析旅程。以精神分析、心理治療的知識與經驗為基礎,介紹四種人格的典型特質——受天性、童年環境、父母師長的個性、社會與規範所影響。重思我們所來自且身處其中的整個互聯的世界,將使我們的人格更趨完整與成熟。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弗里茲.李曼Fritz Riemann
弗里茲.李曼 Fritz Riemann, 1902-1979,心理學家及心理分析專家,慕尼黑心理研究暨治療研究所( Instituts für psychologische Forschung und Psychotherapie in München,現為心理分析與治療學院)創始人之一,並擔任該處心理分析講師,同時是心理治療診所的開業醫師。由於在心理分析上成就斐然,成為美國紐約心理分析學會的榮譽會員。
《恐懼的原型》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本著作。
李曼透過心理分析,指出折磨著我們的恐懼是一種跡象,有助於我們找出生命的失衡之處,或者回顧一下生命歷程,是否某一項重大挑戰曾經令我們卻步,而這將有益於我們識破恐懼的真面目,跨越彼時的障礙,獲得新的自由,賦予生命新的秩序與責任。


譯者簡介

楊夢茹
東吳大學中文系、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德國文學系畢業。譯有《少年維特的煩惱》等,著有《從憂鬱到豐美:歌德的精彩人生》(商務,2007年;陝西,2012年)。教過《紅樓夢》,演過廣播劇,因而覺得幸運。最愛驚濤裂岸的碧海,以推敲韓非理論度過人生困阨為樂;重然諾,欣賞扎實的人與優美的文字。

 

目錄

作者序 恐懼為本質與生命之矛盾

第一章 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分裂人格
害怕交出自己,害怕展現自己的弱點會被別人當作是瘋子,他就永遠不敢說,恐懼逐漸累積,終至他難以承受的地步。接著,恐懼潰堤,一發不可收拾。他喪失理性……他把恐懼轉換成外在世界的某樣東西,如此他可以比較容易迴避、抗拒或消滅;但藏在內心的恐懼卻讓他舉手投降。

分裂人格的感情世界    
分裂人格的侵略性
環境因素
分裂人格的故事
補充說明

第二章 害怕做自己——憂鬱人格
有什麼辦法可以不受分離與失去的恐懼所困?唯一的對策是發展獨立自主的能力,不再分分秒秒依賴另一個人而活。但憂鬱的人很難做到這一點,因為這代表他必須鬆開與另一個人的緊密連結,這會立刻引發他對失去的恐懼。解決之道是尋找其他的安全感來源,但這只會讓問題變得更糟。

憂鬱人格的感情世界
憂鬱人格的侵略性
環境因素
憂鬱人格的故事
    補充說明

第三章 害怕改變——強迫人格
    對安全感的需求排山倒海般強烈,是強迫人格者的根本問題。他們小心謹慎、想很多、著重目標與長遠的計畫。從恐懼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說他們害怕風險、改變與消逝。他們就像要學會游泳才肯下水的人,也就是什麼事都要先演練過。

強迫人格的感情世界
強迫人格的侵略性
環境因素
強迫人格的故事
補充說明

第四章 害怕既定的規律——歇斯底里人格
    一個不打算接受規律與規範,也不願遵守人與人之間的遊戲規則的人,會是什麼樣子呢?他像是生活在橡皮世界裡,這個世界表面看來隨興、有彈性,但朝令夕改,反正他也沒有要嚴格遵守的,總是找得到脫身的法子。因果關係只存在於自然界,他還沒準備好要接受,或者也許它此時此地剛好起不了作用。

歇斯底里人格的感情世界
歇斯底里人格的侵略性
環境因素
歇斯底里人格的故事
補充說明

結語
 

推薦序
自己的恐懼自己解
李明璁/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生命本身是成長和衰退的起伏,它是會改變的,否則它根本就不是生命,因為變化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也因此變得焦慮,焦慮使人尋求安全,或相反的會去冒險,這是值得好奇的。因此,對恐懼的研究就不只限於對退卻與防禦工事的研究,它或多或少也在尋求對成長、勇敢和冒險的瞭解。
——段義孚(Yi-fu Tuan, 1979)

存在主義哲學家卡繆,曾說這個時代就是恐懼的世紀。人類雖然憑仗科技控制生態自然,藉以減緩、甚至消除各種天災或各類生物對我們的生存威脅,但卻又集體化且個別性地陷入一種「自己害怕自己」的弔詭狀態。
無論是納粹與法西斯的興起導致史上最恐怖的殺戮,或者戰後美蘇兩大強權對峙所形成的冷戰結構壓迫,歸根究柢都源自於人心深層的恐懼。尤其當社會處於巨大變遷時,人們對於自己難以安身立命狀態的焦慮,在媒體操弄與政治動員下,轉化成強烈的受迫威脅感。於是,人們寧可選擇「肅清且安全的權威」, 也不願擁有「放任而不安的自由」。
焦慮,是一種面對預期將至的恐懼事物之心理反應。一九四八年普立茲詩歌獎,頒給了詩人奧登(W.H. Auden)的作品《焦慮年代》(The Age of Anxiety)。在這首長詩中有四個人物,出身背景各不同,但都有著共同特徵:孤寂、缺乏自我存在的意義感、無法愛人也感受不到被愛、甚至因此失去體驗開放世界的活力。
而在二戰之後與冷戰開啟的這段期間,有兩本奠下日後恐懼與焦慮研究的心理學經典誕生,分別是一九五○年出版、「存在心理學派」創始人R. May的著作《焦慮的意義》(The Meaning of Anxiety),以及德國心理學家F. Riemann於一九六一年所出版之本書:《恐懼的原型》。
這兩本書,不約而同扭轉了長久以來主導美國心理學界的行為主義。當時的主流研究大多只是使用實驗量表,對焦慮或恐懼情緒進行施測,並將其視為一種異常的生理與神經反應。然而,焦慮和恐懼的複雜度與變異性,其實更涉及社會心理層面的成因,且與人際關係、角色扮演、乃至背後更大的社會框架關係密切。
自此之後,焦慮和恐懼,開始被視作一組充滿張力的辯證主題:不單是人們只想除之而後快的負向神經反應,其實也可能是富有正向意義的身心狀態。正如同哲學家齊克果曾言:「冒險造成焦慮,但不冒險卻失去自我。」焦慮和恐懼都涉及人我互動的鬆緊矛盾、一種尋求平衡的不斷嘗試。畢竟我們所害怕的,其實也可能正是我們所渴望的。
這本書所歸納出之四種恐懼的原型,恰恰就是源自不同人我關係與生命情境的反覆拉鋸。對此,作者首先以四種基本動力,精準譬喻了我們每個人都想擁有也害怕失去的自我狀態:一、自轉:想保持自我獨立、與眾不同的欲望。二、公轉:想得到他人認同、尋求歸屬的需求。三、向心力:對恆定不變與安全穩固的堅持。四、離心力:對嘗新求變與冒險犯難的嚮往。
接著,作者以精彩而有說服力的臨床案例,說明上述四種原力的推拉一旦失衡,所可能造致的四種典型的自我恐懼、與相應的心理問題:一、害怕把自己交出去,於是過度隱藏自我(產生分裂人格)。二、害怕做自己,以至於完全的依賴(產生憂鬱人格)。三、害怕改變,無法忍受混亂或消逝(產生強迫人格)。四、害怕既定的規律,逃避義務約束與角色要求(產生歇斯底里人格)。
其實,無論是四種原力或四種害怕,恐懼的原型都恆存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不可能有其中一項會完全消失無蹤。就像作者以宇宙為譬喻:「這乍看之下是一種對立現象,事實上運行有序也均衡。」因此閱讀本書的意義,與其說是瞭解不同人格傾向的「病態」恐懼因果,相反的,我們更該積極接納,各種恐懼說穿了也都是「常態」,只是它有時過於放大導致相對失衡罷了。
洞察了這些本質,便能幫助我們進行切身的反思,進而追求班雅明在《單行道》一書中所言、既無比艱難卻也可能瞬間變得簡單的人生境界:「面對自己而不感到惶恐,便是幸福。」



推薦序
認識恐懼原型:不會消失,只會變形
林耀盛/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美國精神醫學會歷經多年改版,於二○一三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簡稱DSM-5),原先倡議將原來的人格疾患分類系統,改為以人格特質論為主的向度取向,進而將人格影響的功能程度,以「自我」與「人際」兩個面向為軸加以評量,自我又分成「自我認同」與「自我導向」的程度;人際則分為「同理心」和「親密感」的關連。之後,雖然仍在研議階段,人格疾患的診斷新系統並未如其他心智疾患類別同步正式推出,但已顯示人格成因的複雜度和理論統合的困難。不過這樣的自我與人際雙軸度的提議,也說明當個體的自我認同是缺乏自尊、一味逃避,無法建構生活發展的穩定目標;在人際上也感受到疏離、變化不定,難以與人建立親密關係,同時無法理解、寬容他人與自己的關係。如此所塑造出的人格特質,可能促使恐懼情結容易如影隨形,不僅害怕與人接觸,也擔憂自我犯錯。
DSM-5人格疾患改版的理念,指出人格的界定成因複雜,難有明確一致的定義,但與對於自我特性認定、與周遭他者關係、人格的動能是力求穩定永恆或勇於探索改變等相關因素有關。如此,與曾是心理學家及心理分析專家、慕尼黑心理研究暨治療研究所(現為心理分析與治療學院)創始人之一的弗里茲.李曼(Fritz Riemann)著作的《恐懼的原型》一書,有所呼應。他由天體運行的概念獲得啟發,提出以「自轉」、「公轉」、「向心力」、「離心力」的四大挑戰進行恐懼原型人格的論述。對照本書與DSM-5本來預計推出的人格疾患的思考策略,某個層面來看,也在若干程度符應李曼如此的構想。當然,兩者背後的動機與思維有不同的脈絡,但也顯示人格類型學的反覆探索,是人們辨識個人特性的古老學問與新興論述的複合體。
從演化來看,恐懼是古老的情緒。儘管科技日新月異,恐懼仍如影隨形。以生物觀點而言,恐懼感是人類的理性設計,是存活的提醒機制,適當的恐懼感可以保全人類,可以說是一種演化論的後果。從社會學習而言,恐懼也可能是模仿觀察而來,就如同制約反應而言,都是一種行為連結。當然,恐懼也可能是不當的認知解釋後果,過度的災難化預期,容易引起恐懼孵化反應,無形中益加放大擔憂和恐怖。
本書雖然是探討恐懼原型的人格類型,但人格成因複雜,與社會認知和文化因素有關,與心理動力亦有關連。從當代閱讀脈絡來看,如果說原始社會恐懼的根源是來自對超自然神祕力量的無知,當代社會恐懼的因由,相當程度是來自對安全秩序過度信任的信仰系統動搖,卻又尚未重構替代性體系的緣故。然而,信任不只是個認知議題,是對世界系統的穩定信念,更是一種情緒安定的特徵。回到社會處境來看,信任機制的斷裂,使得恐懼占據了文化想像,如今的不安全感引發的強烈的危險意識,不再僅是個體的問題,更是社會和個人之間的關係也產生變化。例如,家庭可能不再是安全庇護的養育所,而可能也是家暴虐待的地雷區。政府的維安策略,可能也會引發恐怖攻擊。當承認社會無法解決過去遺留下來的難題,加劇了不確定的文化。對未來的懷疑憂慮態度,影響自我認同、人際關係和社會信任。當「恐懼」一詞進入日常生活用語,它向人類發出警語:現在是付出代價的時候了,恐懼文化的一個不幸後果,是任何問題都可能轉變為生死存亡的問題。
於是,本書此刻的重新出版,是回到個人性格探索的精神分析旅程的開始,進入重新理解恐懼原型的時刻。如同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到:不被理解的事物將再度出現,就像一個尚未找到位置的鬼魂。直到解開神祕知識,破除鬼魂之後才會安息。作者以恐懼原型道出四種類型,「認為把自己交出去就是失我與依賴,因而恐懼」;「認為做自己太不安全孤立,因而恐懼」;「害怕變化,視之為消逝與不可靠」;「害怕既定的事實,視之為終結與束縛」,進而引伸出「分裂人格」(害怕失去自我,避免與人來往)、「憂鬱人格」(害怕分離與寂寞,落得百般依賴)、「強迫人格」(害怕改變與消逝,死守著熟悉的事物)和「歇斯底里人格」(專斷自為,以逃離既定事實與前後一致的態度)。同時,李曼認為所有其他的恐懼都是由這四種原型衍生出來,也與和人類存在息息相關,同時與互補也互為矛盾的動力有關。
但進一步從本書的閱讀,可以理解作者的用意,不在於提出人格分類學的典型性心理病理人格診斷,而是在於直面我們內在的恐懼暗影,瞭解自身的性情。讀者閱讀時,無須對號入座,輕易地陷入自我診斷的陷阱;或是武斷地以此人格分類對於他人行為解釋。我們由本書中的論述,正好反映出人格類型的變異度、多樣性和異質性的面貌。從心理原型的概念來看,恐懼原型可能啟動靈性轉化,個人和陰影相遇的路程,這是一趟啟航、鍛鍊、再運轉於不同航道、觸碰各式各樣的暗流,而後回返到療癒的路程。他在書中援引不少真實的個案,作者提到恐懼都有一個前身,與我們的成長經歷有關。成年人害怕什麼,恐懼來襲時的規模與強度,無非都是涉及童年時期的經驗。如此,也就可以瞭解雖然作者將廣義環境視為定數,但仍指出這是生命的一部分,我們通常可以不斷地從這四種恐懼原型中,找到人生各種處境的解答。
如同人格的穩定度或變異度會隨時代因素而有所影響,同樣地,恐懼原型或文化樣貌,或許隨著時代不斷變形而有不同的面容。李曼雖然在本書脈絡中提到,不會刻意區分恐懼、害怕、畏懼、憂懼等意思的區別。但從德文的書名,作者採用Angst,就帶有存在焦慮的存有論意涵。因此,面對恐懼,理解恐懼,也深刻地揭示了人類基本的本體論境況,以及人類存有的意義。如此,就帶出如同存在人文心理學家馬思洛(Abraham Maslow)曾指出的人類內在有兩股力量始終交戰。一股力量是著眼於安全,將我們拉回防衛狀態,避免採取冒險行為;另一股力量是考量到成長,將我們推向獨立與自由。當人們經驗到恐懼,也就歷經承受這兩股力量的拉扯。但終究,如何在自身認同、人際關係、世界趨勢和未來展望當中,相互糅合又不失去自身的獨特性;如何不被既定格局或意識形態綑綁,處理多重衝突,進而智慧選擇下一步,這是個難題。
如此難題的回應,卻也是可以透過本書的案例與論述,重整、認識自己的人格養成,也同步理解、同理他人,予以回應。如今,我們面對當代新興的「恐懼政治學」處境,當恐懼文化使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形陌生,助長社會瀰漫懷疑氛圍,以及在各式各樣新興的恐懼事件的威脅與挑戰下,恐懼幽靈似乎徘徊不去。閱讀本書的人格類型,如同走入不同恐懼原型人格案例的感情世界、攻擊性、環境因素構成和生活故事所交織的複合情節;這樣的反思閱讀,也是從個體案例式認識投向群體性生活世界理解的基礎。啟動閱讀,也就是認識自己、理解他人的重要開端。本書在臺灣社會的重新出版,是面對公共信任衰落與恐懼新興類型的深刻回應。恐懼,不會消失,只會變形。
只有深度分析,我們才能面清楚面對不同人格的恐懼原型,進而因應這些差異人格原型的排列組合後的新狀態、交互關係所生成的人格複雜動力學,及其恐懼衍生的反覆多重變形。
就從閱讀這本書,開始。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772018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26歲~50歲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5.6MB

會員評鑑

2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1.5
|
2020/02/13

論述過於主觀,不認為像書評所說,可以增加對人的理解,也許還會增加對人的偏見。

但若是透過本書回頭看看自己,似乎會看見那些原本不願意面對的自己,可惜本書並未提出具體的因應策略,感覺像是與一個看透自己的長輩聊完天,覺得一針見血,但後續你得自己想辦法。
展開
user-img
Lv.1
2.0
|
2019/12/27

都是論證、說故事而已
沒有什麼根據
展開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心理勵志】秋日好chill_放慢腳步,再次為身心靈充電/電子書88折、有聲書79折起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