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看出心靈生活的希望
生命就像一條大河,它不停的向前奔騰,迂迴轉彎,須克服種種險阻,才能邁向光明的未來。
生命的真諦是實現,而不是追求;是面對現實環境,懂得轉彎迂迴和成長,而不是橫衝直撞或逃避。
很多人都汲汲於追求幸福,越追越抓狂,幸福還是沒有找到,甚至因為太急切了,壓力過大,以致身心俱疲,導致失望沮喪、憤世嫉俗或自暴自棄,因而造成心理失衡或精神失常。
追求幸福是人之常情,但若是無止境的鑽營,就將造成身心耗竭或精神生活的解體。然而,追求總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我們真的能從追求中,獲得到想要的嗎?多年來的心理諮商經驗讓我明白,答案是否定的。一味的追求,並不能獲得幸福的喜悅。
從諸多個案的觀察和體驗中發現,幸福不是來自追求和佔有,而是源自把握當下。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現實,他必須了解它、發揮它,用它去延伸,去創造更多成功的經驗和喜悅才行。
運用自己的現實,去創造成功的經驗,發現個中的喜悅和價值,從而建立健康的自尊,則能使人充滿信心,有能力和勇氣面對眼前的困境;充滿興致,去過好每天的挑戰;抱持希望去憧憬未來的生活。反之,如果一味追求,將會犧牲生活的許多樂趣,使人生變得困頓勉強。無盡尼有一首詩說:
終日尋春不見春,
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偶過梅花下,
春在枝頭已十分。
現代人就是不停的追逐,才會有諸多心靈上的煩惱與痛苦。我們的教育,打從國民小學開始就教導追逐,強調贏在起跑點上。那種醉心於贏,強烈地想賽過別人、希望別人拜倒在自己跟前的態度,使一個人窮追猛打,身心耗竭,到最後虛脫地倒了下來,心靈上完全的疲憊。
從實務經驗中,不難了解現代人精神災難的線索。它的真正原因是,沒有機會試探自己的興趣,無從發展多方面的能力,疏於學習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實現自己,不能用自己的天賦、資糧和環境,走出光彩的人生。洞山禪師對生命的真諦,有著深遠的體驗,他說: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應須這麼會,方得契如如。
洞山在雲巖門下悟道,經過一段時間,他辭別了師父準備行腳參訪,去追求生命的真理。他的老師雲巖為他送行。途中洞山問道:
「將來如果有人問道,你的教育方針是什麼,我該如何回答呢?」雲巖直截了當地回答說:
「就是這個。」
當洞山接下去問「什麼是這個?」時,雲巖回頭就走,一句也沒有再說。於是,洞山一路行腳參訪高僧大德,一路想著什麼是「這個」。直到有一天,他在過河時,從渡船上看到河面浮現自己的倒影,才恍然大悟,原來雲巖所說的「這個」原來就是「現成的自己」,於是寫下上述動容千古的《洞山偈》。
不過,人想要從現成的自己中活出喜悅,從自己的際遇中看出生命之道,並非易事。於是唯識家提出《唯識論》,對生命的開展提出真知灼見。他們認為:
.人要懂得把握普遍影響行為的因素,不斷調適自己的生活,這就是善用「遍行」法門。
.每個人都是唯一獨特的個體,無論他的生涯,或每天所面對的事情,都是一種別境。他必須找出自我實現的方法才能有成功的生活和生涯,那就是「別境」法門。
.生活是一個不斷挑戰的過程,必須不斷的學習,才能使心智不斷成長,讓自己生活得幸福,並領悟到生命的意義,這就是「善心」法門。
. 煩惱和病苦是生命的本質,人必須懂得解脫煩惱,洗滌心中的種種衝突、矛盾和敵意,才能從紛繁的病苦中解脫出來,這就是超越「煩惱」法門。
唯識家除了提出這些法要之外,他們也提出唯識的人格理論:揭示三性三無性。說明沒有本質的我,只有經驗的累積和自我意識所形成的「自我」。這個「我」怎麼想,就會怎麼感受;「我」有什麼行動,就形成什麼意識世界。
為了解除生活上的痛苦,他們透過「轉識成智」的方法,運用前述遍行心所、別境心所、善心所和煩惱心所,轉識成智,把煩惱、挑戰和障礙,化成一種成長的資糧,使心靈得以不斷成長,去創造和實現生命。
我研究《唯識論》多年,並將這些轉識成智的技巧,用在心理諮商實務上,名曰唯識心理學。《生命轉彎處》側重在心理輔導、諮商的實務,把理論架構予以整合,並著眼於精神生活更高的層面上;以生活的調適、生命的實現和心靈的終極關懷為目的。這是一本討論提升精神生活、維護身心健康、實現幸福生活的書。更重要的是,它已觸及生命的希望和終極意義,讓你找到安身立命之道。
導讀
正向的生活智慧:唯識心理學的意義
唯識家指出:「萬法唯識」。識正確了,思考就清醒,生活就幸福。識被扭曲了,或者產生情染和執著時,心識活動打結,造成情緒障礙,思考決策錯誤,從而帶來痛苦,更嚴重的是生命意義的迷失。於是,唯識家採取相當嚴謹的態度,分析識的結構,了解其變化,提出「轉識成智」:把識的活動轉變成正向的生活智慧,以拓展積極的人生,共同開創社會的安寧和幸福。這樣的旨趣稱為「大乘」,唯識學是大乘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唯識論》幾乎就是心理學。它是正向的生活智慧,目的在引導一個人以積極正向的態度,去克服種種生活的困難,並以達觀的態度,去看種種的挫敗,重新看到光明的希望和對人生的領悟。
我把這套唯識論的精義,與現代心理學結合,用現代心理學的語言、思路和觀念,來活化它的意涵。期待它成為現代人心靈生活的資糧,成為歷久常新的人生明燈。除了可供一般人生活和心理調適的借鏡,也是覺悟修行上重要的用功方法。這套契合現代人思維和文化的結構性素材,我稱它叫「唯識心理學」。
唯識心理學的宗旨和重心,在發展個人正向的性格、態度、情緒和優點,並引導一個人作正向的人生覺悟(正等正覺),找出有限生命的無盡希望。
作為一個心理學的研究者,很容易就發現,心靈世界中的「識」,透過個人生活經驗,影響人的行為和心情,左右其生涯和幸福感。因此,務須在現實生活中,培育正向的態度、情緒、品格等。此外,個人心靈生活,還包括龐大的文化和集體意識,而且大部分是潛意識的範疇。我深信文化、宗教和民俗之中,所蘊藏的內容,包括儀式、風俗、節慶以及對生命的傳述,有著深遠的影響。如果這些素材沒有經過「轉識成智」的過程,變成現代生活場景中正向的態度、正向的情緒和自我效能,人就可能迷失,產生負面的干擾。唯識心理學在這個層次上,扮演著正向的角色。
人生是否過得幸福、有意義、覺得法喜充滿,決定於你是否具備正向情緒、正向性格和正向的德行或品格。打造這些正向心理特質的關鍵,就是轉識成智,就是從唯識心理學出發。
生命是一個不斷調適、成長和圓融的過程。因此,生命是艱辛的,也是絢爛的。它既要面對許多困窘和挑戰,也能在調適轉變的同時,看到柳綠花明的新天地。生命須用愛來沃壯,才能發展雄渾的活力,又要以智慧開啟創意和新猷,這樣才有希望和前景,才能顯現意義和價值。
唯識心理學就是用「悲智雙運」,並透過轉識成智來創造生活和豐富生命,並覺悟到究竟第一義諦。
多年來我從事心理輔導和諮商的研究,結合西方的心理學和東方的心學,用來協助人們發展潛能,並協助適應困難的人找回幸福。現在,我把多年累積的知識和經驗,融合唯識論和心理學的學理,建構唯識心理學,它的主要意涵包括:
.對生命奠定正向的觀念和領悟的基礎。
.陳述應變的智慧和生活調適的方法。
.提出生涯發展和心理健康的綱領。
.揭示精神成長的方向、方法和究竟義。
.提供唯識心理輔導和諮商的學理。
.釐清學佛的正確觀念和行持要領。
我們正面對二十一世紀的衝擊,不只是金融風暴或環境劇變在影響生活,此後社會變遷將更快速,經濟生活和生產方式變化更迭更是驚人。可以預見,生活緊張、競爭激烈,加上失業的壓力,導致許多人產生無力感和無助,以致憂鬱、沮喪和焦慮的人口增加。
資訊時代的虛擬文化,也造成眼高手低、挫折容忍力不足的世代,容易挫敗灰心,甚至鋌而走險,為非作歹,這將會是社會不安和紊亂之源。唯識心理學提出正向的行動建議,幫助每個人找回正面的生活態度,奠定幸福人生的基石。
科技越發達,生活水準提高,對於安身立命和生命意義的追尋,理應受到更多的重視,所以生命教育已然成為各國關切的問題。唯識心理學對此亦作了正向的討論,並關心生命終極意義的實現。
此外,佛教的信仰和修持,必須配合現代生活的需要,當信仰和生活相融,不致造成疏離或衝突,才能做到解與行相應。唯識心理學提供了科學和清晰的解釋,讓修持者有清楚的實踐方法。
到目前為止,唯識心理學已完成六種作品,都以唯識論中「心所法」為藍本,結合心理學理論和實務經驗,所建構出來。它們包括:
.《換個想法更好》的主軸建立在「遍行」心所上,著重生活和工作的調適,增進自我效能,以實現豐足喜悅的人生。
.《尋找著力點》的基礎是「別境」心所,具體討論生涯發展和開展成功人生的要領,並探索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勝任自己》以「善法」心所為藍本,陳述正面性格,從發展健康的自尊、面對真實、學習自律三方面去發展勝任自己的特質。
.《精神體操》是從「六度」發展出來的正向德行,透過正向的品格和培養心靈的長處,克服心理困境,開展全新的精神力,以實現光明的人生。
.《過好每一天》是從「煩惱」心所轉化來的正面情緒指標,透過情緒智慧的養成,發展法喜,增進身心健康,實現亮麗的人生。
.《生命轉彎處》是透過唯識論中轉識成智的精神,把生命的歷程串聯起來,去作調適和實現,並觸及終極關懷的主題,著眼於人生的全面思考。
二十一世紀甫一開始,美國心理學家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就提出「正向心理學」的觀念。他指出:「現代人迫切需要美德、生命的目的,正直及生命的意義。」長處與美德幫助我們抵擋心理疾病,解除痛苦,並帶領我們達到永久性的高峰:生命的意義和目的。
我從事唯識學的研究和心理諮商實務應用已近三十年,總覺得唯識學中的許多寶貴觀念,都甚為正向,對人生有益,所以針對其實用性加以整理。希望這套書能給廣大讀者,帶來美好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