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以聲音記錄童年:閱讀《嘿,外星人你在聽嗎?》
《嘿,外星人你在聽嗎?》是一則關於男孩的故事。小說採第一人稱,敘述者為十一歲男孩艾力克。艾力克醉心天文,對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高等智慧生物充滿奇想。他崇拜美國天文學家暨科普作家卡爾.薩根(Carl Edward Sagan, 1943-1996),不僅以偶像姓名為自己的愛犬命名,更效法偶像作法。薩根長時致力外星生物研究,曾收錄地球各種聲音,製成「金唱片」,隨火箭發射至外太空。艾力克受到感召,也將他甫得到的蘋果播放器(iPod)漆成金色,以外星人為假想聽眾,透過獨白將其日常生活點滴錄進播放器,打算趁著年度火箭節,隨其自製火箭發射送至外太空。全書由獨白與對話組成,共分五十二段,每段皆為艾力克(或其他角色)之錄音稿。
以文字書寫聲音、描繪聲景,乃本書寫作特色。由於敘事者艾力克幾乎隨時隨地都在錄音,錄音環境隨敘事者的移動行旅擴展變化,是以閱讀此書,如同經歷一場眾聲鼎沸的聲音景觀(soundscape)饗宴,每段音檔除了獨白、對話,還收錄各種環境細節,例如氣勢不同的雨聲、睡眠深淺不一的鼾聲、狗項圈的鈴鐺聲、寫字聲、翻頁聲、翻找東西聲、開關門聲、煎煮聲、輪胎煞車聲……。不過當聲音透過文字再現,也挑戰讀者的閱讀經驗,因為書中的敘述者對著播放器獨白之際,可能同時正與其他角色對話,所以讀者得從字裡行間仔細辨識說話者的身分及指稱對象,並透過環境聲音重構角色的行動現場。此種書寫方式迫使讀者放慢閱讀速度、反覆來回推敲,更積極參與小說意義的建構。
針對聲音主題的闡發,本書除了透過聲景展現,亦透過角色傳達。札德是艾力克在前往火箭節的火車上相遇的成年男子,光頭、身著灰長袍。札德有過一段婚姻,也曾是位善於演說、著作等身、事業有成的公眾人物,但在某個人生瞬間拋下一切功名利祿,開始追求性靈安頓。他隨身攜帶蒲團、隨時冥想,並發誓保持沉默,僅透過書寫溝通。札德心情開懷、心地包容,艾力克受其鼓舞,勇敢道出許多不為人知的家庭背景、焦慮困惑、內心想望。從聲音角度言,札德的沉默使他從製造聲響的發話者轉變為聆聽者,將發聲空間保留給這名滿腹話語的男孩,使艾力克不僅有發聲機會、心聲也被聽見。
以聲音記錄生命,是本書男孩主角的嘗試。書中五十二段錄音檔既是艾力克送給外星人的地球男孩生活紀錄,也是為母親保留的禮物。艾力克成長於單親家庭,母親罹患精神疾病,終日或盯著電視螢幕、或凝視房間天花板遁入安靜狀態、或出門遊晃。與母親相依的艾力克年紀雖小,已負責採買和飲食,出門在外亦一手自理,獨立懂事程度堪比穿長襪的皮皮。而即便母親失能,艾力克依然深愛媽媽。艾力克的母親發病時,意識不清,堅稱站在自己面前的兒子是外星人,是以,小說原書名「See you in the cosmos」標題指稱的對象,也可能是艾力克的母親;艾力克錄製這些聲音檔,是留給母親日後聆聽的童年聲景。
書中的艾力克執著、專注、直率、易感、幽默感自成一格,在在令人聯想起尼克.宏比《非關男孩》小說的男孩主角馬克斯。兩人家庭境遇相似,也都是非典型男孩,既超齡成熟、又未脫稚氣。馬克斯與艾力克對於執著的事物都展現異於常人的不懈堅持,所以往往是同伴眼中的怪胎、被貼上愚笨或自閉標籤的異類;他們的同儕朋友不多,卻能與成人打成一片。馬克斯的童年有威爾加入,而艾力克在「前往看不見星辰的旅程」途中,也巧遇各式成人,包括情緒暴躁的史提芬、潛心禪修的札德、婚姻瀕臨破裂的肯.羅素、汲汲尋覓潛在客戶的羅尼、母女關係緊張的泰拉。這些大人在遇見艾力克之前,各有待解的人生難題,但男孩不尋常的錄音之舉鼓舞了他們,讓他們願意暫放手邊工作、擱置既定行程,陪伴艾力克展開一段童年探險;而更奇妙的是,這些大人的人生軌道,也因為與艾力克的碰撞和相遇,出現了始料未及的變化。
《嘿,外星人你在聽嗎?》是華裔作家程遠初試啼聲之作。據說作者已著手書寫續集,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國立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劉鳳芯
推薦序
帶著夢想勇敢上路吧!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雖然很少人記得這一點。──《小王子》
你是誰?
長什麼樣子?
……
你的皮膚是像我一樣的淡棕色,或者是跟海豚一樣的光滑灰色,還是和仙人掌一樣又綠又刺?
你住在房子裡嗎?
打開書卷,映入眼簾的是上述充滿問號的句子。我偷偷的問自己:十一歲的我,心裡是不是也裝滿一個接一個的問號?每個問號彷彿都是在探問身處未知的世界,我是誰?每個問號好像都在尋求認同,期待有人疼我、愛我。
主角艾力克用錄音檔的方式,讓讀者認識他的內在世界,卡爾.薩根博士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宇宙學家之一,而艾力克讓心愛的狗兒以此命名。他透過五十二個錄音檔,不僅記錄下發射火箭的偉大計劃,希望他的心事與祕密能在外太空被讀懂且解密。
看著,看著,心底湧起酸澀:是因為沒人能懂,才想讓心事飛向外太空吧!
如果可以,請讓孩子知道:勇敢走在夢想的路上,自己並不孤單。因為我們的信任與認同,他們就能找到改變自己的力量,甚至活出更好的自己。
《嘿,外星人你在聽嗎?》淋漓盡致的表現少年成長小說的原型:超越困境、認同自己。一如謝哲青說的:「原來,世界早有一條屬於我的夢想之路。」十一歲男孩如何為人生的航向掌舵?
走向狀況不斷的冒險旅程,如何消弭絕望、幻滅的考驗,讓自己堅持夢想,即便家庭失能、單親無恃;即便計劃的實踐困難重重,主角艾力克仍願意攜帶一抹希望的光束,最終,找到獨一無二的自己。
命運給艾力克一個比別人低的境遇,但愛與堅強的羽翼,讓他化不可能為可能,我邊看著文字,彷彿也邊聽著他的錄音檔,一字一句在我的耳邊絮語。他有好多事想跟我說,看似細細瑣瑣,卻是那麼誠懇的想讓我們理解:一個十一歲的男孩有多喜歡與外太空對話,從中窺見小男孩成長的美麗與哀愁。
你曾有過置身在熱鬧的人群裡,卻感到寂寥的經驗嗎?
橫跨兩千英哩的漫長迢途,從奇想、冒險、夢想、成長的情節中,讀者陪著艾力克經歷苦悶與彷徨、孤獨與憂傷,常在自信跌墜邊緣的靈魂,奮力的在為自己的生命找個解釋或是答案。它代表:我們都希冀被認同、被理解,猶如小說中一個男孩和一隻小狗,如何在崎嶇曲折的相互取暖裡,走向幸福的終點。
塞拉說:「未來是青年人的一個天堂。」這個社會真能許我們的孩子一個可以想像、追尋的未來嗎?我們真的懂得他們善感也多愁,企盼著有人溫柔的傾聽?我們真的明白他們脆弱也無助,期待著有人真心的陪伴?
在某個心碎的時刻,《嘿,外星人你在聽嗎?》傳遞療癒人心的溫暖,燦亮青少年無光的世界。在未知的生命長軌裡,給予青少年做夢的權利與支持。我想,我們是幸運的,沒有錯過這本好書,不只讓我們能讀懂孩子的心,甚至可以豪氣的說:嘿!青春,就等著你勇敢上路,帶著書,快步走吧!
文/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宋怡慧
推薦序
只在快樂的時候勇敢,不是真勇敢
去年十二月,我有幸獲親子天下邀請,觀賞改編自全球暢銷小說《奇蹟男孩》的同名電影,在步入放映廳時猜想著自己應該是在電影中後段,才需要拿出事先備好的衛生紙,沒想到開演不到半小時,因為罕病主角第一天上小學,他的爸爸一邊陪他走進校園,一邊告訴他:「你會覺得很孤單,但這不是事實。」而爆哭。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或許並非一直處於一個人的狀態,但一定有準備面對孤單的時候:第一天上學的前一晚;參加誰也不認識的夏令營;暑假結束開學第一天;隻身前往無法用母語溝通的國家。大多會換得「習慣就好了」之類的安慰,因而在看到一個大人宣告孤單存在時,才真正釋懷那些曾經的不安。
而「寂寞」正是《嘿,外星人你在聽嗎?》給我的第一個印象。
主角是十一歲的艾力克,爸爸早逝,和媽媽住在科羅拉多州,哥哥在洛杉磯工作。他是個超級天文迷,去哪裡都帶著卡爾.薩根(是條小狗)和金色iPod,以便隨時錄下自己的生活和周遭各式各樣的聲音,之後放在自組的火箭,發射到外太空讓外星人「聽見」地球。乍看你會覺得艾力克與一般小孩無異,話多且問題問個沒完沒了,但很快的,可以從他買菜煮飯、出遠門前為媽媽先準備好三天份的食物、知道洗衣服要深淺色分開並且低溫烘乾、為了養狗狗去打工等生活細節,明白因為某些原因,艾力克必須獨當一面,這些早
熟與懂事讀來都伴隨著孤單和寂寞,讓人暗自心疼。
此外,艾力克獨特的思考方式,經常讓我拍手叫好,例如他會以「你會因為世界上沒有恐龍而難過嗎?」回答同學他沒有爸爸感覺如何,因為對艾力克而言,爸爸就像恐龍,並不會為了未曾目睹的存在而傷心;又如遇到買票年齡限制時,他無所畏懼的說明,自己今年十一歲,但若以「負責任的年齡」來算,他至少有十三、甚至十四歲。就是這些奇思妙想,讓人想陪著艾力克經歷一切。
艾力克在參加火箭節時,收到通知:有一個跟爸爸同名同姓、同年同月生的人住在賭城,原本短短三天的火箭發射行程,就此變成尋親之旅。這趟超展開的旅程不僅引人入勝,更增添閱讀的層次,透過小孩的眼睛看大人的世界,成年人讀來亦別有體悟。看著故事中的大人憤怒的說著人生一事無成、無法控制他人時的惱怒糗態、不斷打擊甚至阻撓別人的夢想、又為什麼總是讓所愛的人失望,不禁回想自己是如何成為現在的大人。我們在面對現實困境的時候,難免選擇妥協,甚至是放棄,而艾力克的旅程不僅示範了真正的勇敢,也讓我們找回在追求成功道路上犧牲的純真,再次以初心選擇我們看世界的角度。
文/版權經紀人紀宜均
推薦序
未曾實現的夢想
太空,是許多朋友小時候的共同夢想。有些人的夢想是成為太空人,有些人的夢想是製造出太空船,還有些人的夢想是與外星人接觸。而相信大部分像這樣的夢想,到最後都沒有被實現。回頭想想,面對這些夢想,我們為它付出了多少?
或許有人會說,太空的夢想真的太高、太遠、太遙不可及,不管怎麼努力,好像都很難靠近。在夢想與現實的權衡之下,往往就是捨夢想而就現實了。如果真的是太空太遙遠,那再回頭想想自己小時候的其他夢想,科學家、運動選手、畫家,這些只要努力就應該可以接近的夢想,為什麼也沒有實現呢?
對我來說,自己有沒有曾經為這個夢想付出過什麼、努力過什麼,遠比這個夢想有沒有實現還來得更加重要。說真的,雖然大部分的夢想到最後很可能都沒有被實現,但是追夢過程中的點點滴滴,絕對在生命中累積了無數的痕跡,同時也累積了數不清的珍貴回憶。
這本書的主角艾力克‧派特斯基,他是個相當有意思的人物,除了太空這個目標,在追求太空夢想的路上所面對的一切問題,經歷的風風雨雨,不止在他旅程中,刻劃出了一道道代表成長的痕跡,成為值得紀念的經歷,每一位來來去去的角色,更將他的生命豐富成一個精采的故事。
現實與夢想能不能就是同樣一件事?面對現實生活時,能不能也讓自己朝夢想靠近一點?我也喜歡太空,但我也知道,目前的我,不太可能有機會當太空人上太空,但我還是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想辦法讓自己離太空更近一點。我在寫這段文章時,這份工作本身是不是也觸及了一點點太空這個領域呢?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我小時候每一個夢想。
這個故事,也讓我回顧了每一個沒實現的夢想。
希望看完這個故事的每個人,就能像故事中的主角一樣,帶著自己生命中的金iPod,一步步繼續往自己的夢想前進。
文/科學X博士蕭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