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推薦
看我‧讀我──盡情揮灑個人的智慧與魅力
張艾如
從事心理醫師的工作十五年了,除了醫療工作的本職,多年來也受邀於企業、基金會、學校等各單位進行「職場壓力紓解」、「EQ與情緒管理」、「人際溝通技巧」講座,致力於提升民眾的生活品質。講座中,每每我都特別強調人際互動中不只語言溝通是重要的,事實上身體語言/非語言,包括肢體語言、眉宇之間表情、眼神,以及語調上的抑、揚、頓、挫,更是流露情緒祕密的關鍵所在。由於人往往深受外在眼光與世俗標準的影響,因此透過理性的運作雖然得以修飾語言的用詞,然而感性的情緒內涵卻容易不知不覺地於動作舉止與身體語言中表露無遺!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畢竟每個人的「意識」不太了解「潛意識」,而後者卻深深影響每個生命體的一生;如果意識主宰較多的理性面,而潛意識掌管較多的感性面,那麼語言便是相對在意識層面較容易被理性覺察的,身體語言則是潛意識層面直接蘊涵感性面情緒的外顯結果。我們希望每個人在「活到老、學到老」增長EQ的人生閱歷中,能漸漸學習從意識至潛意識有更多並重的覺察,於是能讓理性與感性更趨平衡,生活中便不再輕易地感受到感性面情緒的直接衝擊而已,理性面也能因懂得調節感性面情緒而幫助自己溝通更平順。
倘若我們能在理性上對身體語言有更多的了解,則能對感性上互動訊息有更正確的判讀,並能提供積極加分的調整:一,當我們注意到一個人的語言與非語言訊息不一致時,便能理解非語言的訊息更能準確地貼近內心真實感受,不輕易受到言語內容的影響而造成負向傷害;二,當自己用心於婉轉的語言表達時,也可以避免自身未被注意到的不貼切身體語言,以免破壞原意,造成對方收到身體語言的感受甚於語言表達;三,適切搭配身體語言的呈現,加強他人對自己整體的正面印象,更能清楚表達自信與智慧、散發出具特色的個人魅力,特別是職場上的表現,因此更能帶來正向循環的人際關係,促使成功的能力展現,相對感受到的職場壓力便自然減少。
當然不同的文化特色皆會影響不同身體語言的表達意義,讀者們也將能在閱讀本書時細細品味「同中全異」與「異中求同」的美妙,開始徜徉在作者多年來累積無數場研討會、訓練課程與生活體悟,因而用心整合發展出的一套「身體語言七日計畫」。書中我們將可以體會到作者透過對各種生活實例的細膩觀察與解析,運用輕鬆妙語以及實境照片的搭配,帶領讀者如何在平常的生活中快速建立自信、迎接美好。依該計畫進行每一天的學習目標,的確有助於我們的意識了解潛意識內涵,因為愈是懂得運用身體語言,愈能促使理性與感性的平衡,更臻生活的圓融。「身體語言七日計畫」中,特別令人驚豔、印象深刻的「肚臍法則」更是一絕!
最後要強調的是人與人互動中的「真誠」態度,也就是當下感受到的氛圍(我喜歡以「能量場/磁場」稱之),無庸置疑是凌駕於語言或非語言溝通之上更重要的前提,我們完全不希望任何人刻意卻不誠懇,甚至自私的行為表現,而是能著重誠意、溝通禮貌、雙贏或多贏的全面性整體感受,這也就是作者必須於最後驗收階段再次強調「新式的身體語言是一種全新態度」的貼心提醒,因為發自內心本質上的態度,是大大有別於僅展現於外顯行為上的態度!我們衷心地期盼每位讀者能因本書帶來內心的滋潤、自信心的建立,因而展現自我。
最後一提,當商周的編輯來信邀約推薦序時,真的於第一時間感到欣喜若狂,很高興能有這樣強調身體語言重要性的書即將問世!當然也要在此很鄭重地推薦給各位讀者,希望每個人都能同時提升語言與身體語言溝通的藝術與技術,特別是在善用適切的身體語言加分下,擁有更棒的人際關係、更美好的生活品質!
(本文作者為臨床心理師,現任心靈之美心理治療所院長、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國際創傷與解離學會台灣分會創會人)
專文推薦
經由新身體語言觀察術提高破案率
鄧煌發博士
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我國一句古老諺語:「相由心生。」強調個人的外貌、外顯行為,常受內心想法、情緒、動機、驅力等所影響,故有「觀察術」經驗法則應用在人際關係;利用個人內心行為取向,透過所處的環境刺激,必然會做出特定的反應,「身體語言」(body language)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下展現出來。
這本書與我專長的犯罪學與警察犯罪偵查領域最相關的部分,應屬「犯罪剖繪」(criminal profiling)的技術,它是目前世界各國警察採取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最早研發的一套完整的犯罪人格剖繪技術,以徹底執行犯罪刑案的現場重建(crime scene reconstruction),從犯罪現場、被害者及其他可獲得證據的詳細偵查資料中,透過演繹、推導、歸納的步驟,盡可能正確地找出未知的犯罪人;或從他所犯的罪行來了解他大部分的心理特質與行為特徵;或透過對犯罪案件的特徵分析,嘗試去側寫可能的犯罪嫌疑犯。在此,必須特別引出一位國際刑事鑑識專家──李昌鈺博士,他就是這方面的佼佼者,專業如他,相信跟他接觸過的讀者會發現,他同時是一位社交人際關係極佳的學者。
特定型態的人格特質會表現出相似而特定的行為模式,故若利用這些行為模式即能協助犯罪偵查,最終找出潛在的犯罪嫌疑人,達成有效刑事追訴的確定性,其實也利於一般嚇阻功能的犯罪預防效益。
融合了心理學、犯罪學、精神醫學與社會學等專業知識,加上對日常生活的敏銳觀察力所得之常識,靈活運用在犯罪偵查實務的犯罪剖繪技術,是從犯罪現場、犯罪型態及被害人特性等方面蒐集、歸納出凶手特徵或人格特性之破案技術。從社會行為科學的研究領域裡,一個人所處的環境會充分反映在其人格上;同樣地,犯罪人的心理特質也會反映在他們的犯罪方式與犯罪現場上,且會持續不斷地以一個相近似的方式顯現出來,運用這樣的特徵原理,才能進行正確的犯罪剖繪:
一、犯罪現場反映出犯罪人的人格特質
剖繪的基本描述,主要在於犯罪現場反映出犯罪人的心理特徵,故在評估犯罪現場時,將能夠提供偵查人員犯罪偵查的方向及縮小偵查範圍。犯罪現場的評估,包括被害人被傷害的方式,現場留下的物理或非物理證據,以及物品擺放的相對位置等;如從犯罪現場的混亂或整潔程度,可以顯示犯罪者人格是屬於雜亂無章或井然有序的人格特徵,警察必須以整體的角度來衡量犯罪現場,以形成犯罪者的整體輪廓。
二、獨特的犯罪手法建構特定的犯罪模式
就行為科學觀點,從犯罪現場與被害情形可以歸納為「犯罪模式」(crime pattern)與「手法」(method of operation)。「犯罪模式」指的是不特定相關一群人之間的犯罪手法,卻存在著相類似的犯罪途徑、手段、方法,從中可彙整出一套概括模式;「手法」指的是某人或某特定犯罪集團,在反覆多次從事犯罪行為時,會慣用某一特定手法或方式。犯罪行為一再重複且平順進行的同時,犯罪人的犯罪模式將具有必存性、反覆性及固定性,但若在行為過程遭遇到難以預期或控制的情況,將因而修正其犯罪手法。總之,「犯罪手法」係犯罪人於行為時所習得的結果顯示,具有個別化與獨特性;而「手法」僅只是犯罪者在操弄被害者或犯罪現場所呈現之方式,對犯罪行為非屬必要因素,僅只是滿足犯罪人的心理需求。
三、犯罪特徵將維持穩定不變
犯罪人會在其所犯的犯罪案件留下相同的特徵,這些特徵包括犯罪者留在犯罪現場的特徵方式,被害者所說的話,或其他足資顯示及辨認的物品等。例如,潛入住宅行竊卻沒有偷到有價值的物品的慣竊,常會在屋內拉屎或盜取屋主身分證,藉以消解霉運的特殊方式。
四、犯罪人的核心人格原則上不會改變
基本上,個人的核心人格不會因時間而改變,或許可以隨意改變其外觀,但對於其人格中心成分將是定型的,只有少數個案會因時間、環境與壓力等因素而改變。由於犯罪人無法輕易地轉變其核心人格,故他會以相近的方式犯下類似案件,且會要求被害人去做與前一位被害人被迫做的相同事情。
最後,這真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其內闡述的豐富內容,結合上述犯罪剖繪的原理,將讓警察成功地分析出不同犯罪類型的基本特徵,提高破案的機率。這本書尤其能夠讓一般讀者明白實施步驟,正確運用正向修正行為的方式,以新身體語言修煉自己;此書另一值得特別點出的特色,在介紹重要概念或步驟之後,均會適時地出現成功個案的親身見證,從中加強讀者的心理支持,相信可以在短短一週內,發展出成功的社交魅力,讓讀者在競爭激烈的職場或情場上春風得意,順利步上人生的顛峰。
(本文作者為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系副教授,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副理事長)
專文推薦
連自己都想多看自己兩眼
歐耶
身為國內唯一結合劇場肢體表演訓練、口語表達技巧與非語言溝通訓練的專業企業教育訓練講師,我真的一點都不想推薦各位看這一本書!因為……
如果你也曾在這三、四年間看過有關「肢體語言溝通」或是所謂「識人學」、「猜透對方心思的身體語言」之類的書籍,卻跟我與我的眾多學生一樣看不到一半就睡著。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是個深深了解肢體語言的驚人力量,不願讓艱深的理論與似是而非的陳述困擾著學生,苦於找不到合適的訓練教材與工具書的老師。
如果你也是個花了一堆錢,抱著一大堆號稱能快速分析所有人細微表情與姿勢動作之背後義涵的「經典」書籍,人際關係卻依然處處撞壁、一籌莫展的「忠實讀者」。
如果你也是每次看類似的書之後,總是驚訝讚嘆非語言的影響力,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動作已經透露出這麼多的祕密,但最後總止於驚訝而已!(你到底還要讓自己驚訝幾次?)
如果你也是屬於想找到一本可以徹底改變自己的人際關係,並且能明確告訴自己該如何開始、每個步驟該如何做、最後會有哪些確實成果的「訓練手冊」,而非只是分析對方所有動作義涵的「字典」。
如果你也是個認為要賣東西不如先賣自己,顧客是因為喜歡你、信任你、對你這個人所散發的一切比你所說的一切有興趣,才會跟你買單的聰明業務。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希望透悉所有異性內心的真實想法,但不願什麼都知道、都分析出來後,對方用他╱她的肚臍方向告訴你:「我對你沒興趣!」最後含淚回家喝悶酒。
如果你也覺得「知道不等於做到」,而所謂大師的「經典」都只是不斷教你你還不知道的,卻都不願透露該怎麼跟他一樣行,除非你願意付出昂貴的訓練費,最後你只好再度含淚承認自己窮,期待下一部大師的「經典」。
如果你也發現自己已經懂得太多,能實際使用出來的卻太少,教我知人識人不如馬上教我如何影響人。(因為月底啦!老子明天就需要業績!需要訂單!)
如果你還跟我一樣仍傻傻地認為對方說話時眼睛往右上方飄就是代表他在說謊、光看對方動作就能讓你學會讀心術、說謊者的眼睛不敢直視你、身體語言是全球通用的語言,以及當你笑的時候影響力將大幅提昇?
如果你還不知道你之前所認知、所學習的身體語言已經被本書作者珍妮.柴佛(Janine Driver)正式定義為「舊式身體語言」,新的研究與實證已經推翻之前混淆視聽的錯誤理論。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對肢體語言相關叢書中的「基線行為」(baseline behavior)、「信息集群」(message clusters)等詞不陌生,卻從來都不知道怎麼應用,只知道它們是影響身體語言觀察與使用的重要關鍵?
如果你也好奇電視上的模特兒、明星、成功企業家如何透過身體語言與表情展現自信,散發魅力與無比的吸引力,而不甘於自己只能夠再「好奇」下去,也希望自己能散發這樣自信的光芒。
如果你看到這裡,剛剛有做出頻頻點頭的身體動作,嘴脣從本來的緊閉變成微微張開而不自知,那你會跟我一樣迫不及待地將這本書買回家,然後像個求知若渴、想成為跟師父一樣棒的徒弟,捧著苦等多年後師父終於願意給你開出的個人專屬訓練菜單,火速地衝回家,並按照上面師父所給你的功課一一確實執行。
最後,七天過後,享受充滿自信和人際關係大幅改善,連自己都想多看自己兩眼的那個嶄新自我。
以上這就是我一點都不想推薦這本書的原因,因為你看了它之後,那我還混什麼?此刻我只能「笑著」說:在您看完這本書並確實完成裡面每日的行動計畫,萬一還沒有辦法有效改善您的人際關係,歐耶老師在下將熱情地歡迎您準備「不會」太高昂的講師費,並跟我聯絡,我會好好指導您的(嘴角微揚,手指作尖塔狀,微微搖頭)。
(本文作者為專業企業教育訓練非語言人際溝通講師,社區大學「透視人心的奧祕:肢體語言觀察與運用」講師,萬華社大社區劇場【新激梗社】劇團編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