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買季
  • 電子書
平原上的摩西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43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平原上的摩西 (電子書)

平原上的摩西

  • 定價:350特價:245
  • 特價再88折:215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當代中國最受矚目的年輕小説家,多部作品授權影視改編

首位獲得臺北文學獎的大陸作家
首位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首獎得主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最具潛力新人」
第三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年度青年作家獎




雙雪濤是當代中國大陸最被看好的小説家之一。短篇小説集《平原上的摩西》以他生長所在——東北瀋陽市鐵西區——為背景,白描世紀之交的浮生百態,敍事精準冷冽,淡淡的宗教啓示氣息尤其耐人尋味。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艷粉街的少年刑警,負責偵查一件十二年前的計程車凶殺案,隨著調查的深入,嫌犯漸漸指向刑警兒時鄰居家的父女,他本人很可能就是案件的參與者……


《平原上的摩西》收錄10篇中短篇小說,其中,中篇小說〈平原上的摩西〉是雙雪濤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最受到矚目。小説採取多重視角敍事,講述由一起計程車司機被殺案揭開的陳年往事。
其他篇章包括〈大師〉裡深藏不露擁有下棋絕技的跛腳和尚;〈我的朋友安德烈〉一個不學有術不按牌理出牌的混混;〈跛人〉講述二個逃家的青少年在火車上的奇遇;〈長眠〉以一個奇幻的故事,演繹一段「死亡是哲學的、詩性的」荒謬情境……

雙雪濤的小說人物大都浮游在社會低層,他們是畸零人、失敗者、犯罪者;這些閒人廢人,他們酗酒、下棋、撞球、遊蕩、鬥毆。他們從國家社會的大機制齒輪,墜落到無邊的空虛裡……但雙雪濤要在這些底層的被侮辱與被損害者中找尋倖存者、報信者:他們是曾經犯下殺人罪的父親(〈平原上的摩西〉),是徘徊火車上的殘疾人(〈跛人〉),是離家出走、剛剛墮入勒索行業的孤兒(〈大路〉),是以好勇鬥狠甚至以自殘為傲的無賴(〈無賴〉),是即將陸沉的山村裡的流浪詩人(〈長眠〉),是有精神分裂傾向的青年(〈我的朋友安德烈〉),是一路走向墮落的女孩(〈走出格勒〉),是監獄歸來的和尚(〈大師〉)……

一則則充滿詩意的生命寓言,冷峻中有恣意,平靜從容的敘事背後蘊藏著不凡的關懷與悲憫。


彳亍在鐵西廢墟裡,雙雪濤撿拾歷史狂飆後的殘骸,喟嘆父輩所經歷的信仰與挫敗,反思年輕世代的艱難探索,擬想救贖契機。他的故事陰鬱荒涼,内裡卻包藏著抒情的核心。在那裡,詩意顯現,神性乍生。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雙雪濤
小說家,出版長篇小說《聾啞時代》、《天吾手記》、《翅鬼》,小說集《平原上的摩西》、《飛行家》。
曾獲首屆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首獎,第十四屆臺北文學獎,第十七界百花文學獎,2017年《南方人物週刊》年度青年力量獎,2017汪曾祺華語小說獎,第三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年度青年作家獎,2018年智族GQ年度人物等獎項。


 

目錄

專文導讀/艷粉街啓示錄——雙雪濤《平原上的摩西》/王德威

平原上的摩西
大師
我的朋友安德烈
跛人
長眠
無賴
冷槍
大路
走出格勒
自由落體

跋/我的師承
 

艷粉街啟示錄
——雙雪濤《平原上的摩西》 王德威


「惟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於你。」——《聖經.舊約.約伯記》

雙雪濤(b.一九八三)是當代中國大陸最被看好的小說家之一。二○一五年他的短篇小說集《平原上的摩西》出版,迅速引起關注。這部小說以他生長所在——東北瀋陽市鐵西區——為背景,白描世紀之交的浮生百態,敘事精準冷冽,淡淡的宗教啟示氣息尤其耐人尋味。
近年大陸文壇乏善可陳,雙雪濤異軍突起,不僅顯示他狀寫現實的能量,也說明他對「作協」體敘事的不耐。他明顯受到現代主義風格的影響,王小波,海明威,村上春樹都是他的師承。另一方面,他的故事觸及後社會主義轉型的隱痛,寫出「和諧社會」裡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群像。他有意無意的展現底層寫作面向,也因此得到左翼批評者的歡迎。更有意義的是,暴露一個社會的頹敗憊賴之餘,雙雪濤預留了出走甚至超越現實的餘地。書名《平原上的摩西》已經充滿暗示性。
雙雪濤的崛起和台灣息息相關。二○一○年,雙雪濤還是瀋陽市銀行的一名職員,因緣際會,參加了台灣《中國時報》「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徵文,以《翅鬼》一舉獲得首獎。之後他又得到台北市文學獎創作年金贊助,寫出《天吾手記》(二○一二)。這兩部小說成為雙雪濤放棄銀行工作、專事寫作的契機。《翅鬼》講述神祕的雪國裡,有翅膀、能飛翔的「翅鬼」恆久受到沒有翅膀者的奴役,直到「翅鬼」企求逃出雪國,引發驚人轉折。《天吾手記》則處理一則瀋陽少女的神祕失蹤案,和一名年輕警察的探索考驗,最後所有線索卻指向台北。
沉淪與逃逸、邂逅與消失,隱晦幽深的惡與靈光一現的善相互糾纏,是雙雪濤在《翅鬼》、《天吾手記》中頻頻致意的主題。然而是在《平原上的摩西》的鐵西區艷粉街傳奇裡,這些主題才落地生根、有了動人的呈現。
為什麼是鐵西區?鐵西區是人民共和國重工業區,上個世紀末經歷巨大轉型衝擊,終而解體。鐵西敘事因此有了寓言向度:是東北作為國家重工業基地的興廢始末,也是社會主義體制裂變的殘酷表白。而雙雪濤為這樣的敘事添加個人維度。他生長在鐵西區的艷粉街,這個地方藏汙納垢,卻帶給他最深刻的啟蒙經驗。彳亍在鐵西廢墟裡,雙雪濤撿拾歷史狂飆後的殘骸,喟嘆父輩所經歷的信仰與挫敗,反思年輕世代的艱難探索。但他不願作出簡單的論斷,轉而「橫生枝節」,擬想救贖契機。他的故事陰鬱荒涼,內裡卻包藏著抒情的核心。在那裡,詩意顯現,神性乍生。
從鞍鋼到鐵西
《平原上的摩西》主要以中國東北瀋陽市的老工業區鐵西區為場景。故事中的人物多半和工廠有關。他們生長於斯,以此為安身立命之地。但上個世紀末國營企業重整,曾經天經地義的體制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一九九○年中期下崗潮爆發,上百萬工人和他們的眷屬、社區被迫另起爐竈,其中包括了雙雪濤的父親和親友,以及小說中的人物。
《平原上的摩西》的場景是下崗潮之後的鐵西。曾經的憤怒和困惑已偃旗息鼓,成為抑鬱恍惚的日常。頹敗的廠房、困蹇的居處、混亂骯髒的街道。閒人廢人無以自處,他們酗酒、下棋、撞球、遊蕩、鬥毆,擺出的無非都是不甘就範的擬態。他們從以往大機制的齒輪墜落,墜落到無邊的空虛裡。而這空虛彷彿傳染病似的,蔓延到他們子女身上,以及周遭的一切。雙雪濤多篇作品中都以一個青春期的少年作為敘事者。由他的眼光看出去,父輩的困境難以自拔,同輩的墮落已是命運的必然。而這個少年將何去何從?
鐵西區建制於一九三八年,因位於瀋陽市郊鐵路西側而得名,是滿洲國時代(一九三四—一九四五)日本在東北最重要的工業建設之一。當時如三井、三菱、住友等日商都在此設廠。一九四九年後,瀋陽成為新中國機械製造業中心,鐵西更是重中之重。由蘇聯支持的上百工業項目均設立於此,形成中國最大的工人聚落。一九五一年,共和國第一枚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金屬國徽即來自鐵西,象徵意義自不待言。然而八○年代以來,鐵西面臨國家企業轉型的艱難挑戰,曾經輝煌一時的工業區,此時與弊端、污染、倒閉、下崗、民怨、治安敗壞成為同義詞。
艷粉街位於鐵西區南端,原名艷粉屯,清代曾是種植胭脂作物、用以進貢皇家的所在,民國時代是貧民窟,五○年代中期形成街道組織。在雙雪濤筆下:

一九八八年的艷粉街在城市和鄉村之間。準確地說,不是一條街,而是一片被遺棄的舊城,屬於通常所謂的三不管地帶。進城的農民把這裡作為起點,落魄的市民把這裡當作退路,它形成於何年何月,很難說清楚,我到那裡的時候,他已經面積擴大,好像沼澤地一樣藏汙納垢,而又吐納不息。(〈走出格勒〉)

艷粉街是雙雪濤成長的所在,也是他小說想像的原型。現當代小說以地景作為敘述輻輳點的作品所在多有,喬伊斯的《都柏林人》、白先勇的《臺北人》只是最明顯的例子。雙雪濤必須呈現獨到之處。艷粉街龍蛇混雜,層層疊疊的棚戶安置著千百社會底層生命。在居民嘈雜和喧囂中,雙雪濤感受到他們難言的隱痛——以及由此而生的隱喻。墮落和痛苦能有什麼樣的救濟?當社會、家國暴力緩慢的滲入生存底線,是帶來卡夫卡式的荒謬循環,還是杜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天啟?艷粉街晦暗而滄桑,深處卻矗立著一座老教堂,光明堂。
二○○三年,導演王兵曾拍攝一部長達九小時的紀錄片《鐵西區》,以最素樸的新式呈現這一大片工業區裡荒涼的人事即景,成為當代經典。艷粉街就是其中重要主題。另外張猛的劇情片《鋼的琴》(二○一○)也以鐵西為背景,描摹下崗工人維持生活尊嚴的不易。作為小說創作者,雙雪濤如何藉由文字傳達他的視野? 我認為《平原上的摩西》必須安置在更廣義的東北工業敘事脈絡裡,才能彰顯小說的爆發力。
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東北接收此前日本和蘇聯重工業基礎,迅速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的核心地區。不止鐵西,撫順、鞍山、本溪、長春等地也各有傲人發展。東北以此和廣大天然資源,被稱為「共和國的長子」,地位可見一斑。開國初期,東北工業基本循蘇聯模式經營,但在一九六○年春,毛澤東提出「鞍鋼憲法」,強調「兩參一改三結合」:幹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工人群眾、領導幹部和技術員三結合。鞍山鋼鐵廠位居全國龍頭,毛澤東以此為他的工業論述命名,自然有石破天驚的意義。「鞍鋼憲法」與「馬鋼憲法」——馬格尼托哥爾斯克冶金聯合工廠經驗一條鞭管理制——針鋒相對。藉此,毛澤東表明與蘇聯分道揚鑣的決心,以及中國工業所追尋的理想。毛記國家工業裡,既有個人的參與監督,也有集體的合作管理;工人既是黨國機器的螺絲釘,又是社會主義樂園的主人翁。「鞍鋼憲法」就是個烏托邦敘事。
「鞍鋼」經驗和文學生產有什麼關係?早在解放前草明(一九一三——二○○二)、周立波(一九○八——一九七九)、馬加(一九一○——二○○四)等人已經被委以寫作工業小說的任務,其中以草明最為突出。一九四八年她就推出《原動力》,敘述鏡泊湖水力發電廠設立時一群工人群策群力、戰勝自然和資本主義勢力的經過。一九五○年草明再接再厲,出版《火車頭》,內容可從書名思過半矣。值得注意的是,草明之後扎身鞍鋼基地、實地體驗工人生活,終於在一九五九年完成《乘風破浪》,寫的正是某鋼鐵廠工人努力爭取當家作主,完成大煉鋼鐵的任務。自此「鞍鋼」有了自己的故事。這類故事在李雲德(b.一九二九)的《沸騰的群山》(一九七一)達到高潮。
「鞍鋼」敘事投射龐大史詩背景,已有天啟意義。在這一語境裡,雙雪濤的鐵西故事才顯現它的深度。當年的鐵西何曾不就是另一個鞍鋼?「時間開始了!」解放初期的呼聲有如《創世紀》般預言新紀元到來。但半個世紀後, 「乘風破浪」的神話瀕臨結束時,竟是這樣的拖泥帶水、創傷處處。如果「兩參一改三結合」真的成功,就不會有這樣大規模解體,工人下崗的現象。不該發生的問題發生了。這究竟是資本主義的無孔不入?社會主義的「機器神」(deus ex machina)運轉失靈?還是另有深層原因?
鐵西之外,是雙雪濤對家鄉東北的無盡感慨。改革開放以後的東北遭遇種種挑戰,不僅產業下滑,民氣積弱,甚至人口不斷外流,成為亟待振興的區域。在「一帶一路」高唱入雲的時代裡,曾經的「共和國的長子」是落後與落寞的。從「時間開始了!」到時過境遷,雙雪濤在紙上重訪艷粉街,有太多不能已於言者的感觸。然而面對故鄉困境,他無意感時傷逝而已,那仍然是現實主義的老套。他更要在被侮辱與被損害者中找尋倖存者——《聖經.約伯記》這樣說:「惟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於你。」《平原上的摩西》關乎的不只是東北工人離散與妥協的問題,而更是東北人信仰的匱乏與回歸的問題。
「報廢者」與「報信者」
這些「報信者」是誰?他們是下崗以後酗酒窩居在家的父親(〈大師〉),是曾經犯下殺人罪的父親(〈平原上的摩西〉),是徘徊火車上的殘疾人(〈跛人〉),是離家出走、剛剛墮入勒索行業的孤兒(〈大路〉),是以好勇鬥狠甚至以自殘為傲的無賴(〈無賴〉),是即將陸沉的山村裡的流浪詩人(〈長眠〉),是有精神分裂傾向的青年(〈我的朋友安德烈〉),是一路走向墮落的女孩(〈走出格勒〉),是監獄歸來的和尚(〈大師〉)……。
這些人物浮游於社會低層,從任何的角度說,他們是畸零人、失敗者、犯罪者、重症病人,或根本就是魯蛇無賴——他們是社會價值觀中的一群廢人。然而雙雪濤對他們別有一種親近之感。〈大師〉裡,下崗的父親百無一用,唯獨棋藝高超,沒有敵手。某日他遭到一個無腿和尚挑戰,後者是當年手下敗將。但再次鏖戰的勝負關頭,父親竟棄子投降,「他的眼睛從來沒有這麼亮過。」和尚贏了棋局,念頭一轉,突然明白什麼:「棋裡棋外,你的東西都比我多。如果還有十年,我再來找你,咱們下棋,就下下棋。」〈大師〉的細節遠較此複雜,但雙雪濤的敘事風格已經浮現。生活的敗北者是廢物,是渣滓,卻總有深藏不露的一面。父親的棋藝空前絕後,但在關鍵時刻卻寧願認輸。和尚是誰?何以歸來?而父親又是怎麼樣的人?一股淡淡神祕氣息縈繞不去。父親逝後,他的棋藝就此失傳。
〈大師〉讓我們想起上個世紀八○年代阿城的成名作〈棋王〉,同樣是以藏身民間的棋藝高手,折射一個時代的平庸與無明。但雙雪濤所安排的棋王是個父親,這使他的故事陡然有了倫理向度。即使命運多舛,父親卻在唯一可以贏得尊嚴的鯤那突然鬆手,成全對方。他似乎在和尚殘缺的身體、歷盡風霜的面容上,印證了難以言傳的、人我相生相剋的共業,因而有了不忍之心。棋盤之外,雙雪濤刻畫父親真正能量所在——就是慈悲。
在〈無賴〉裡,雙雪濤描寫了父親的一個朋友,好勇鬥狠,無所不為。卻是這樣一個下三濫收容了下崗後走投無路的父親一家三口。此人神魔兼備,誇示勇氣的方式是用酒瓶痛砸自己的腦袋,玩命也就不過如此。然而當故事急轉直下,無賴竟挺身而出,以自己的性命作為籌碼。他倒下的那一刻 ,「好像有誰拉動了總開關……工廠裡所有的機器突然一起轟鳴起來,鐵碰著鐵,鋼碰著鋼,好像巨人被什麼事情所激動,瘋狂地跳起了舞。」在〈我的朋友安德烈〉裡,雙雪濤的主角成為敘述者的同學,一個「不學有術」的混混。從學校到社會,安德烈總是不按牌理出牌,處處違反人情世故,但他面對是非曲直卻又洞若觀火。安德烈思考國家大事到宇宙問題,越發狂亂,最後被送進精神病院。他真的瘋了麼?一個世紀以前魯迅的〈狂人日記〉於是有了最新版。
這些艷粉街上的廢人放蕩而沉淪,卻有某種堅持。當父親自廢武功時,當無賴以酒瓶砸向自己的腦袋時,或當安德烈在精神病房裡喃喃自語時,他們彷彿要以最有限的生命籌碼,創造奇蹟。社會主義的經濟倫理一向以對體制「有用」是尚。雙雪濤的人物儼然流露「無用」之用的可能。他們的行徑如此不可思議卻又若有所指,以至有了奇異的審美暗示,有了詩意。
雙雪濤的「廢人列傳」包括詩人,因此並不令人意外。〈長眠〉是個晦澀的故事。敘事者是銀行職員,突然接到一個詩人舊友的死亡消息,匆匆踏上了悼亡之旅。冰封的荒原,即將陸沉的山鄉,真槍實彈的械鬥,一切圍繞著一具冰凍的屍體發展——一個詩人的屍體。就此,雙雪濤亮出了他的底牌。「死亡,是哲學的……是詩性的。」唯有詩描摹生命的荒謬於萬一,也構成了荒謬的核心。小說以詩人的遺作〈長眠〉作結:

讓我們就此長眠,
並非異己,
只是逆流。
讓我們就此長眠,
成為燭芯,
成為地基。
讓我們就此長眠,
醒著,
長眠。

詩人的文字猶如偈語,卻成為我們思考雙雪濤廢人倫理的線索。在一個號稱乘風破浪、天天向上的社會裡,詩人無所事事,向死而生,注定是邊緣人。但「詩人並非異己,只是逆流」。他們咀嚼文字,試圖說出難以言傳的真相;他們自嚙其心,回味著初心本味的苦澀。死的奧祕,生的惘然,穿衣吃飯的日常中,閃爍著生命的幽光。
回到前述的鐵西敘事。有多少年,共和國的宏大敘事運作有如機器,釘是釘、鉚是鉚,容不下任何運轉意外。「自動糾錯」、興廢立新不僅是國家建設的憧憬,甚至是道德立法的律令。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曾在四、五○年代風靡一時,不是偶然。八○年代以來,宏大敘事迸裂,但國黨一體的機制仍然運行不輟。唯有在虛構世界裡,廢人——不論是頹廢、殘廢、還是報廢——紛紛出現,提醒我們新中國裡被「包括在外」的主體。從韓少功的〈爸爸爸〉到余華的〈一九八六年〉,再到閻連科的《受活》、《日熄》都是例子。
雙雪濤是在這個脈絡下敘說他的艷粉街故事。與前輩不同的是,他在廢人群像中重新看見了重啟倫理關係的可能,更看見最另類的詩意。殘缺的身體,報廢的經歷,無償的信仰,無不成為這些人物銘刻、演義生活意義的形式。他們身心的潰敗成為隱喻,投射社會的、也更是生命的黑洞。但更重要的,置之死地而後生,他們帶來奇妙的啟悟契機。走出社會主義加資本主義的無物之陣,他們是「報信者」。
於是我們有了像〈走出格勒〉這樣的作品。依然是烏煙瘴氣的艷粉街。陰暗潮濕的撞球場、無所事事的青年男女、難以啟齒的家庭創傷,烘托一個少年艱難的啟蒙儀式。故事中少年父親入獄,家庭破碎,前途黯淡。一日他隨女伴出門遠行,來到城外巨大的廢棄礦場。空虛的廠區、高聳的煤山、怪物般的機器,那是怎樣猙獰而荒涼的廢墟:

這是哪啊?我問。列寧格勒,她說。我大吃一驚說,真的?她說,傻逼,旁邊有字。在鐵門旁邊的石牆上,有四個紅字,像是許多年前刷上去的,好多筆畫已經脫落,不過還是能辨認出是「煤電四營」四個字。

列寧格勒就是蘇聯時代的聖彼得堡,在這裡成為不請自來的暗號,召喚出「煤電四營」曾經追求的海市蜃樓。故事高潮,少年發現自己落單迷失在礦山間。天色已暗,黑幕掩來,無路可出。他闖到一灘積水邊,只見一隻手浮出水面。情急下他脫下短褲,將那手綁在一輛煤車的鐵杆上,一點點把溺水者拉出來……後事如何,讀者必須自行分曉。
一九八七年,余華以〈十八歲出門遠行〉開啟先鋒寫作。在那個故事裡,遠行的少年最後陷在暴民反噬的僵局裡,動彈不得。二十多年後,雙雪濤的少年出門遠行,闖進「煤電四營」。在最黑暗無助的情況裡,少年卻伸出援手,拉住那隻即將沉沒的手。雖然他功虧一簣,卻完成了自己的生命洗禮,終於走出「格勒」。我們要問,是少年救贖了那神祕的陷溺者?還是那隻神祕的手救贖了迷路的少年?在那一刻看似徒勞的救援裡,雙雪濤寫出了心中塊壘。
「向下超越」的方法
從「報廢者」到「報信者」,雙雪濤作品對超越面向的興趣和描寫,已有評者紛紛指出。最明顯的當然是他對聖經典故的引用。像是〈大師〉裡的神祕和尚,懷裡竟然揣了個十字架。或〈長眠〉的篇頭按語就是上述《約伯記》的金句:「惟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於你。」他另一本小說集《飛行家》裡的〈光明堂〉更以一座教堂作為主題。而〈平原上的摩西〉的出處更是不言可喻。
雙雪濤不諱言來自村上春樹的影響。村上作品善於處理日常生活的小奇蹟。淡淡的奇想懸念、似曾相識 (uncanny)的邂逅與分離、無可承受之輕的生命思考,曾被一個世代的全球小清新讀者奉為經典。但同樣的裝置放在雙雪濤的鐵西世界裡,畢竟格格不入。他早期的《天吾手記》就有這樣的毛病。另一方面,左翼評者也已指出,雙雪濤提醒我們後社會經濟狂潮下被席捲犧牲的工人階層和無產者。他們是新時代裡被侮辱和被損害者。而他們對社會正義和公平的渴求、對群體關係的嚮往,正是革命尚未完成,同志仍須努力的訊號。
這些評論立場雖然不同,都指向雙雪濤作品對所謂「神性」的思考。在當代中國大陸文學裡,這是久違了的題材。共和國早期敘事的毛澤東神話鋪天蓋地,但並未著墨形上超越的層面。八○年代以來的尋根、先鋒運動雖在題材和風格上作出極大突破,但基本是新啟蒙論述下操作的文學。那是「放逐諸神」的時代。弔詭的是,上個世紀末新左、新自由、新儒家三大陣營交戰,竟然創造出不可思議的空間,為諸神歸來鋪路。例如八○年代曾經倡導基督神學的劉小楓改換方向,致力恢復漢代公羊學派讖緯之學的晚清脈絡,作為當代天命聖王的理論基礎。 以「天下論」知名的趙汀陽甚至提出將中國視為一個「政治神學」的概念。「中國的精神信仰就是中國本身,或者說,中國就是中國人的精神信仰,以配天為存在原則的中國就是中國的神聖信念。」 「政治神學」始作俑者施密特(Carl Schmitt)在中國魂兮歸來。
知名學者汪暉也從魯迅作品中找尋思想資源,發表了《阿Q生命中的六個瞬間》。 在他看來,阿Q 雖然粗鄙無文,但他暴起暴落的生命未必一無是處;至少在六個瞬間裡,阿Q顯示他對社會的彷徨以及改變現狀的微弱吶喊。中國的社會因循苟且,但在循環的過程中,政治潛意識也一樣去而復返,幽幽縈繞,彷彿「有鬼」一般。阿Q因此沒有白白犧牲,因為他求生存的本能已經顯示中國主體性的「下層建設」仍然蠢蠢欲動,蓄勢待發。汪暉稱這種能動性為「向下超越」。
汪暉企圖藉「向下超越」的論述,擺脫以往啟蒙與革命的簡單辯證。他質疑大人先生的高調,轉而從社會底層如阿Q的身上找尋生命原初本能的動力。這樣的論述其實前有來者,不是別人,就是四○年代倡導「主觀戰鬥精神」的胡風(一九○二—一九八五)。但汪暉走的更遠,強調生存的物質性本能就是「超越」的動機;他從而懸置了胡風所強調的主觀性。然而汪暉仍然難免有先入為主之嫌:畢竟他所謂的「本能」本身已經被物化——或神化——為革命的唯一出路,與唯心的「主觀戰鬥精神」成為五十步與百步的拉鋸。而在革命世紀終了後談論革命幽靈的永劫回歸,除了發思古之幽情外,難免為識者嘲諷為阿Q「精神勝利法」的重新包裝。
我仍然認為「向下超越」有其批判力,但卻無需再獨沽一味,僅從魯迅作品中苦思微言大義。我們大可以從當代文學中找尋靈感。雙雪濤的作品只是其中一例,其他可參考的包括閻連科的《四書》(二○一一)、韓松的《醫院》(二○一八)三部曲等。而我之所以強調《平原上的摩西》,正是因其對超越的方向和方法有獨特見解。對雙雪濤而言,他的作品當然始自人物「向下超越」的掙扎,但他並不排斥「向上超越」的可能。這不意味雙雪濤對宗教或聖人有任何期許;他顯然對凡夫俗子所可啟動的一線靈光更心嚮往之。底層寫作不必只和生命本能或淺薄的人道主義搭上線;在渴求溫飽和欲望滿足的同時,工人與農民一樣有敬畏、慈悲、懺悔、謙卑,以及愛的能量。這些能量必須落實在生命的艱難實踐裡,以及「有情」之人的見證裡,而其結果難以預料。
《平原上的摩西》最受讀者青睞的作品就是與書名相同的中篇〈平原上的摩西〉。這篇小說採取多重視角,切入世紀末鐵西區工人下崗潮的前因後果,故事緣起則上溯到文革時期。人物包括轉業成功的企業家、改行的出租車司機、意外受傷瘸腿的女孩、尋兇辦案的老少兩輩刑警、以及一位研讀《摩西五經》的母親等。故事的重心則落在一件讓東北人心惶惶的連環搶劫兇殺案、陰錯陽差的緝捕、以及無從挽回的悲劇後果。
這篇小說裡,雙雪濤習於處理的原型人物基本到齊,所有的角色和事件環環相扣。一路讀來,我們不能不為其間偶然關係所困惑,並感嘆生命的無常。然而只有將故事放回當代東北歷史語境,從文革的混亂到國營企業解體,從工人下崗到社會治安動蕩, 雙雪濤蒼莽的視野才有了依託。
〈平原上的摩西〉令人好奇的當然是小說何以如此命名。雙雪濤可能認為上個世紀末東北所面臨的困境如此沉重,有如末世景觀;他企圖從宗教角度召喚天啟,思考救贖可能。小說中的兩位女性有機會研讀《摩西五經》,與其說她們在尋找任何信仰依歸,不如說她們從讀經過程中發展出相濡以沫的關係,作為向下或向上超越的準備。事實上,摩西率領子民出埃及、尋找迦南美地的典故僅僅點到為止,並不主導小說情節主線。哪個人物最令人聯想到摩西也成為評者莫衷一是的話題。
小說最後,兇殺案即將水落石出,青年刑警與殘廢女孩約在一座湖的湖心見面。他們各自划著船,背負著父輩罪與罰的祕密,也心懷彼此的盼望。但他們真能相見而和解麼?湖水悠悠,載浮載沉,就在此刻,摩西分開紅海的願望出現彼此之間。但湖水真能分開,或化為平原,通向應許之地麼?小說戛然而止。
雙雪濤的〈平原上的摩西〉其實是個沒有神蹟的故事。也因此,他為「向下超越」的論述提供另一種解答方式。「神性」期待的不必取決於宗教啟悟的有無、或革命幽靈是否復返,但卻與看待人間境況的意志與方法息息相關。沈從文論聞一多〈死水〉,曾經如是說:

以清明的眼,對一切人生景物凝眸,不為愛欲所眩目,不為污穢所噁心,同時,也不為塵俗卑猥的一片生活厭煩而有所逃遁;永遠是那麼看,那麼透明的看,細小處,幽僻處,在詩人的眼中,皆閃耀一種光明。

從艷粉街出發,雙雪濤前來報信。那信息的形式就是文學,就是詩。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Edward C. Henclerson講座教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446354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20歲~50歲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0.8MB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5.0
|
2019/04/04

說故事的能手,駕馭文字的高手,每個故事都很動人
展開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蔡康永暢銷百萬套系列!《蔡康永的情商課》、《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優惠88折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