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買季
  • 電子書
通膨的真相:透視物價漲跌、利率升降背後,你我誤解最深的經濟現象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207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通膨的真相:透視物價漲跌、利率升降背後,你我誤解最深的經濟現象 (電子書)

The Inflation Myth and the Wonderful World of Deflation

  • 定價:340特價:230
  • 特價再88折:202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 不可銷售區域:中國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通貨膨脹(與物價指數),不僅與消費者息息相關,也是投資的關鍵指標。
但通膨數字不只可能不準確,甚至會被人為操控。
新興市場教父、富蘭克林坦伯頓前執行副總裁馬克‧墨比爾斯
在本書中清楚分析世人對通膨的誤解。


綜觀歷史,你會發現其實可以用「通貨膨脹/緊縮史」來概括世界局勢發展。從一戰後威瑪共和國的衰落(惡性通膨)與希特勒崛起、東歐共產國家的垮台、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惡性通膨),到西方國家1970年代的停滯性通膨(物價與失業率同時上升),與日本在經濟泡沫破滅之後所面臨的通貨緊縮(物價持續下跌),就能看到世界經濟史的縮影。

通貨膨脹是決定工資、水電費與退休金的基準,牽動央行利率、公債價格、股市行情,左右個人與企業的投資決策。說通膨是最重要的經濟指標之一,並不為過。作者在本書中透過各國經濟發展的實例,將為讀者揭露:

▍通膨是如何衡量的?
▍為什麼通膨數字不可信?
▍為何我們的日常生活其實是處於長期通貨緊縮的狀態?

幫助你我打破對通膨的迷思,看見真相!


專文推薦——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聯合推薦——
吳孟道/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所長
陳鳳馨/News98財經起床號節目主持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
擁有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碩士以及麻省理工學院(MIT)經濟與政治學博士學位,曾任富蘭克林坦伯頓(Franklin Templeton Investments)執行副總裁,負責新興市場研究與投資組合、管理各式基金,被《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譽為「新興市場教父」。
他在全球新興市場工作與旅遊40年,於富蘭克林坦伯頓任職30年,協助將富蘭克林坦伯頓的資產管理規模從一億美元擴張至四十億美元。他曾多次精準預測新興市場的金融危機——包括1997年判斷泰國的固定匯率政策失守,進而引發亞洲金融危機,以及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導致股市崩盤——並從中獲取驚人的績效,奠定「新興市場教父」的市場地位。2018年自富蘭克林坦伯頓退休後,共同創辦了Mobius Capital Partners公司。
墨比爾斯獲獎無數,包括2017年《全球投資人》(Global Investor)雜誌的終生成就獎、2011年《彭博市場》(Bloomberg Markets)雜誌的「五十位最具影響力人物」、2006年《亞元》(Asiamoney)雜誌的「一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等,亦曾榮獲《路透社》(Reuters)、CNBC與晨星(Morningstar)的全球年度最佳基金經理人。
他出版超過十本投資理財書籍,並常接受彭博、MSNBC、CNN等新聞媒體訪問。


譯者簡介

林奕伶
外文研究所畢業,曾任電視台國際新聞編譯、國際通訊社財經新聞編譯,現為自由譯者。譯有《真理機器》《訂價背後的心理學》《AI經濟的策略思維》《虛擬貨幣革命》《散戶的獲利準則》《情感運算革命》《為什麼Google不夠用?》《窮查理的投資哲學與選股金律》等書。

 

目錄

推薦序 原來「通貨緊縮」是好事/吳惠林
繁體中文版序言

第1章 導言

為什麼通貨膨脹的概念是無稽之談?而且,和多數人一直擔心著通貨膨脹的情況相反,事實上我們正處於通貨緊縮的狀態。

第2章 歷史上的通貨膨脹——沒有一種貨幣能維持價值

經濟學家海耶克曾寫過:「歷史大致上就是一部通貨膨脹史。」從古希臘、羅馬帝國,到中國與大英帝國,為什麼掌權的政府始終無法抗拒擴大貨幣供給的誘惑?

第3章 通膨數字的關鍵地位——影響利率、薪資和你的投資決策

通膨數字是全世界政府與企業採用的重要統計數據之一,以此為基準,決定工資協議、火車票價、水費、退休金以及觸及千千萬萬人生活的諸多項目。在政治、總體經濟上,在個人的生活與投資上,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力。

第4章 什麼是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我們衡量通貨膨脹,是看購買某樣東西(不管是產品或服務)需要多少單位的貨幣。如果有人發現需要花更多單位的貨幣購買同樣的產品,而這個產品他昨天是以較少的貨幣單位便可購得,那麼他就會說自己是通貨膨脹的受害者。經濟學家對通貨膨脹的見解五花八門,而且常常南轅北轍。

第5章 什麼是惡性通貨膨脹?

目前對於「惡性通貨膨脹」並沒有明確的定義,因為在發生惡性通膨時,即使大家企圖加以衡量,但所有衡量標準都可能派不上用場。那是失去控制的通貨膨脹,價格瘋狂飆漲到超乎想像。民眾完全失去對一種貨幣的信心,並設法盡快將貨幣脫手轉換成實質商品。過量的需求大幅推升物價,商店裡的貨品一上架就被一掃而空。根據估計,二十世紀發生超過五十次,包括中國、德國、俄羅斯、巴西、匈牙利、阿根廷、委內瑞拉等國。

第6章 貨幣供給與通貨膨脹

全世界沒有人真正知道貨幣供給是什麼。貨幣供給的數據是由政府記錄和公布,通常是由該國的央行管理。這些數字有許多經濟學家在仔細研究,但有些人質疑貨幣供給數據用於預測通膨的重要性。而加密貨幣的興起,讓估算貨幣供給又變得更困難。

第7章 衡量通貨膨脹——為什麼通膨數字不可信?

由於經濟學家對於通貨膨脹的根源仍然莫衷一是,所以通膨數據本身也成了爭議的來源。蒐集物價資訊的複雜度與困難度令人暈頭轉向,英國、美國、中國、印度、南非、馬來西亞等國家的通膨數字都曾遭人質疑。
即便電腦模型愈來愈精密複雜,但準確捕捉人類實際行為還是難如登天。其後續影響非常巨大——如果通膨數字有錯,那就代表不但政府是依據錯誤的資訊做出決策,連同我們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

第8章 控制與操弄通貨膨脹——神奇的2%

各國政府會想影響通膨數字都是為了既得利益,不管是吸引外國貸款或投資,還是降低薪資需求。而且當政府能插手這些數字的彙整方法,干預操弄的誘惑就會一直存在。
1998年,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將「物價穩定」定義為通貨膨脹低於2%。此後,2%也成了其他主要已開發國家的共同目標。這「神奇的2%」的根據是什麼?

第9章 通貨緊縮的美好世界

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相反,是價格下跌而非上漲。這是許多經濟學家非常害怕的現象,他們認為價格下跌將摧毀經濟成長,償還債務會更加困難,並導致消費者預期價格將持續下跌而延後支出。然而,憂慮通貨緊縮的人往往沒能看出生產力提升與科技進步造成的影響。

第10章 總結

通貨膨脹的衡量結果被世界各國的政府與領袖用在重要決策上,影響到千萬人的生活。不過,通膨的衡量工具(如CPI)在調查編製上有著重重困難,因此不能可靠且準確地反映物價變化。
另一方面,不是只有通膨數字在成長,薪資與所得也會上升。此外,科技進步造成產品與服務的價格下跌,結果就是通貨緊縮。相對於所得,產品與服務的價格持續在下跌著。因此,不管通膨數字說了什麼,大家的情況還是比過去好,而且生活將持續改善。

參考文獻
 
 

推薦序:原來「通貨緊縮」是好事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自1930年代全球經濟大恐慌和1940年代總體經濟學興起以來,「通貨膨脹」(inflation,簡稱通膨)和「通貨緊縮」(deflation,簡稱通縮)這兩個專詞就被世人謹記在心,而且有著聞虎色變的感覺。因為通膨讓我們手中的錢「變薄了」,亦即購買力下跌了,不但像被課稅了一樣,而且程度更慘。換句話說,通膨是百物齊漲且漲幅頗大,時間也拉得很長,也可以說是「太多的錢追逐太少的物品」,所以已故的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就說:「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

「通膨」是一種貨幣現象

顧名思義,通縮是通膨的相反現象,既然通膨是眾多物品的價格都大幅上漲,以致人民擁有的錢變薄、變少了,那麼通縮不就是萬物價格一起大跌,人民手中的錢變厚、變多,購買力變強了,這不是好事一樁嗎?為什麼有人——尤其是所謂的專家學者們——會有「通縮比通膨更可怕」的說法和警語呢?原來他們認為「物品價格之所以下跌,是因為沒有買氣」,也就是「物品的供給太多,而需求太少,甚至是沒有需求」。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就是經濟不景氣,甚至蕭條了。既然東西賣不出去,廠商或生產者就會減少生產,甚至關門大吉,那麼少用工人或減少工時,甚至遣散工人也就隨之而來,於是失業者增加,手中沒錢的人愈來愈多,生活過不去、沒飯吃的人塞滿街頭,社會問題會愈來愈嚴重。所以,通縮不是很可怕嗎?比起通膨不是更嚴重嗎?

1929年美國華爾街大崩盤引發的全球經濟大恐慌,就被當作通縮的典型案例,那時美國有四分之一的人失業,悽慘的情況時常在好萊塢的電影中出現。當時的物價極低,市場中「供給大於需求」,龐大的「超額供給」在價格大跌下仍然無法消失。就在大家無計可施時,救世主出現了,他就是鼎鼎大名的約翰‧梅納德‧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他把超額供給解讀為需求不足,認為要以提高需求來解決,但因市場上沒有需求,於是要創造需求,而且還要是「有效需求」,也就是看得到的「真需求」。誰有此本領呢?答案是政府。怎麼創造需求呢?很簡單:撒錢。由於政府操控印鈔機,只要多印鈔票發給失業沒錢的人民就可以了。有人就以「挖洞理論」來嘲諷這種政策。

在一片空地上,政府官員要失業者排隊,官員準備一支挖土用的鏟子,要第一位失業者拿鏟子在地上挖一個洞,官員給錢當作工作報酬;第二位失業者拿同一支鏟子將挖出的土再填回去,填完後拿了錢當作報酬;第三位失業者用鏟子將填回去的土再挖出來,也領了工作報酬;第四位又將土填回去……就這樣,在一塊土地上挖挖填填就創造了無數的工作機會,於是失業者減少了,人民口袋有錢可以去買東西了,需求也就創造出來了。不要說這是天方夜譚,多年前的消費券、馬路上時常挖挖補補、眾多的「蚊子館」建設,都屬於這一類措施。

政府創造需求是騙術

由於1930年代的經濟大恐慌,被認為是實施凱因斯「創造需求」理論而有效解決的,政府施用貨幣財經政策就被視為救經濟、拚經濟的良方,但這些政策說穿了就是印鈔票、撒錢,迄今各國都普遍採用。為了方便政府採用政策,總體經濟理論愈來愈蓬勃發展,而1940年代創造出的國民所得會計帳,以及物價、失業、利率、通膨等指標紛紛出現,政府的印鈔方式如今更以「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 QE)這個名詞替代,所用的技巧更為隱密。不論如何,就是大量印鈔票,而且還將通膨看成好現象,並發明2%通膨指標作為政策依據。可以說,現今對通膨的看法已不再認為是不好,但對通縮則視其為毒蛇猛獸。

其實,1930年代的經濟大恐慌(通縮)是不是因政府施用凱因斯「創造有效需求」政策而解決,仍有爭議。有人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才導致超額供給消失,或者是人民在時間過程中自我調適而解決的,畢竟「生命會自我找尋出路」呀!

撇開這些爭議不談,就當時供給過剩這件事來看,要問的應是:為何生產者——而且是「眾多」各類物品的生產者——會這麼有志一同地過量生產?是被什麼訊息誘惑?合理的推測是:他們預期市場的需求熱絡,也就是當時市場價格高漲,而該「高價」其實是貨幣供給過多引發投機炒作的金融泡沫,有人稱之為「假性需求」,是海市蜃樓現象。在爭先恐後增產並競用人力、炒高工資下,以高成本生產出的產品上市後,竟發現需求相對少,甚至沒有需求,於是在市場機能運作下,競相調低價格。由於有些產品根本就沒人要,就算想免費贈送也乏人問津,甚至還得生產者雇人將之清理掉,導致價格變成「負」的,該產品跟垃圾沒兩樣。而那些還有人要的產品在價格下跌後,就會吸引原本有些錢(儲蓄來的)但高價時買不起的人進場購買,在價格靈活調降下,超額供給就消失了。

這時候就是通縮的局面,若讓市場自由運作,那些平時有儲蓄的「好人」就有「便宜貨」可買,甚至於還能買到房子呢!但在將通縮和不景氣視為等同的壞現象之下,政府採用紓困與創造需求的金融財經政策,讓價格無法下跌,超額供給也就無法消除,中產階級低薪者也將永遠是無殼蝸牛族。

一本「通膨」、「通縮」解謎書

以上的分析是不符合當代主流總體經濟理論的,由於總體經濟複雜且數學模型難懂,一般人視為畏途,於是政府結合學者專家們利用各種理論、模型、指標、數據等唬弄大眾,讓人們迷惑,真真假假莫衷一是,只能服從權威並受政府政策擺布。實在需要有正義感的能人來拆穿騙局,揭開迷霧,而且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庶民都能明白。有「新興市場教父」之稱的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似乎就是這樣的人。

他撰寫這本《通膨的真相》新書為一般庶民破解總體經濟謎團。他由「通膨」這個最常聽見的名詞切入,透視貨幣供給、物價漲跌、利率升降背後,大家誤解最深的經濟現象。全書分為十章,除導言和總結外,第二章簡述歷史上的通膨,第三章解析通膨數字的重要性,第四章再揭示「通膨是什麼」,第五章講述惡性通膨,第六章介紹貨幣供給與通膨的關係,第七章告訴我們通膨是如何衡量出來的,第八章揭穿通膨如何被控制與操弄,第九章為我們陳述「通縮的美好世界」。

這是一本接地氣的書,讓我們明白通膨和通縮的真相,前者可怕,後者是好事,不要再被唬弄了!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776733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20歲~60歲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1MB

會員評鑑

4
4人評分
|
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4.0
|
2022/01/25

雖然去年經濟成長率很亮眼,於此同時也因為疫情關係導致政府這二年大量印鈔票,通膨問題是我們大家不得不面對的課題,藉由這種書的介紹使我們對於通膨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展開
user-img
4.0
|
2021/07/07

讀了這本書,才知道原來政府要做通膨率的調查是如此的困難,光數據的蒐集就是很傷腦筋的事情。但也是因為數據的蒐集與整理的複雜,也使得通膨率的數據可能充滿黑箱作業,政府在裡面做了多少手腳,外界不得而知
通膨率的高低的確會影響一國的經濟發展與國家財政政策,例如本書提到的,通貨膨脹對欠債的人有利,而一國最大的負債者就是政府,只要通膨率稍微調高一點點,政府的負債和利息就會大幅減少。
另外,人民通常聞通膨而色變,政府官員為了討好選民,會不會擅自變動通膨率的計算而讓數據好看,老實說,這都是外人不知道的事情

看完本書,才恍然大悟:原來政府每個月公布的通膨率也有這麼多秘密。若有讀者對於通貨膨脹的相關理論有興趣的,讀這本書就對了
展開
user-img
Lv.7
4.0
|
2019/12/21
劇透警告

週末前的星期五晚上,總是讓人安心自在地遊逛覓食。因為通勤的路線相近,位於台北車站旁的京站美食街一直是我的首選。然而這半年來延著攤位走一圈,放眼望去動輒3、400元的套餐品項,就想起「什麼都漲就是薪水沒漲」這句老話。摸摸口袋,最後總是以台鐵便當或明德素食園做為假日前的小確幸。

藉各大財經機構與媒體之勞,即便再不熟悉經濟學的人,相信也聽過「通貨膨漲」一詞。簡單的定義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手中的貨幣的購買力逐漸減少」,具體呈現的就是池上排骨便當,在20年內從50元漲到80元。

坐四望五的我,已經是要煩惱如何規劃退休金的年紀。既然知道通膨是退休財務規劃的大敵,就想買本專書看看能否制敵機先。「通膨的真相」一書是全方位地把「通貨膨漲」的資訊做總整理,收錄了和通膨相關的觀念、時事與各專家對它的評論。可以拍胸脯說,這本書在「通膨」的資訊含量,遠遠勝過維基百科。

「通膨的真相」不如「金融大騙局」般口語化兼有故事性,「通膨的真相」風格較像學術參考手冊。反而能扮演了一個較中立、不溫不火的資訊提供者。總結書中的一些重點,可以得知現今世界各國政府,多半把「通貨緊縮」視為政局穩定的頭號威脅。會藉由「計劃性的低通膨率(約每年2%)」做為工具,用來確保通縮不會發生,並期望低通膨能促成經濟成長。壞消息是在每年的通膨率為2%,35年就能把貨幣的價值減半,這對仰賴退休金過日子的退休族來說,是無法逃避的殘酷事實,也是各大投資機構吸引投資人的最佳導言。不過千萬別忘了一句「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展開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順暢表達,溝通無畏/溝通升級攻略有聲書、線上課程75折起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

  • 城邦
  • 2024聯合線上聯合策展
  • 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