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熱賣
  • 電子書
撥雲見月:禪修與祖師悟道故事 (電子書)
主題活動 試閱
收藏試閱本 94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撥雲見月:禪修與祖師悟道故事 (電子書)

  • 定價:350特價:250
  • 特價再88折:220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念念真心,直尋本性,
            讓禪修遍一切處,晝夜六時,恆時用功,以擦亮這顆靈光獨耀的本覺心!


 

資訊爆發的時代,人們總是無時無刻接收著難以數計的訊息,快速求新求變的年代,也默默培養了紛擾雜亂的心緒。也因此,寧靜、自在、安然的心境,在此時此刻卻顯得更重要而彌足珍貴。

 

  本書為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闊別多年之後的新作,書中總分為兩篇:禪修入門篇與祖師悟道篇。悟因長老尼用盡一生的氣命,以其實修的經驗,將自己最平凡且樸實的修行過程與大眾分享,讓大眾知道修行的本質與必要;法師慈悲開示中,認為人生一大事因緣,莫過於要息滅煩惱、了脫生死、並成佛作祖。其次,《六祖壇經》裡祖師大德們的機鋒之對,開顯佛法轉識成智而契入本性的智慧,以明禪宗「一切萬法,不離自性」的本體。而法達禪師、志誠禪師、志徹禪師、智常禪師、神會禪師、以及行思禪師的公案故事,也真切地反映著祖師印心的開悟過程,處處是契機、時時是修行的事實。

 

  禪修要能「明心」,要能念念了了分明,讓自己從散亂紛擾的心,沉澱而寧靜下來,並在紛亂之流裡找到安住點,其安住的方法是「覺知不住,回到當下」,隨時都要用功,在每個時刻、每件事情上用功,讓自己的心時時保持莊嚴、清明與平衡。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中有一段話說:「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能在每一個當下,提起眾生本有的覺性,動靜皆能覺知清楚而「回到當下」,這是這個時代消除煩惱的好方法。

 

  悟因長老尼平實的實修開示集錦,對現代深陷忙碌的大眾而言,猶如醍醐灌頂的甘露,為煩惱熾盛的大家,灌注一劑清涼。因為禪修純熟後,專注力提高,能有足夠的清明來對治散逸的雜念,如此抉擇力與判斷力會愈來愈明確,無上的智慧自然就會從中顯發出來。如此,禪修可以說是這時代一項無價的高投資!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釋悟因
作者簡介 釋悟因

悟因長老尼,1940年出生於台中清水。現任香光尼僧團方丈、香光山寺住持、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香光莊嚴雜誌社發行人兼總編輯。

1957年出家受學於白聖長老、明宗法師、天乙法師。 秉持佛門女眾可以有更大的發揮與奉獻潛能的信念,於1980年創辦香光尼眾佛學院,並接引尼僧共住、共修、共學。1985年尼僧大眾共識成熟,乃標舉香光尼僧團。

法師屢次受邀至三壇大戒會場講戒,1996年受「西方尼僧戒律生活營」之請,於印度菩提伽耶為來自英、美等17國的八十餘位尼眾講比丘尼戒,並鼓勵藏系與南傳的西方尼眾建立「比丘尼僧團」。也到緬甸、香港、馬來西亞、美國等地講授比丘尼僧團建僧經驗及交流新世紀比丘尼弘化案例。

2016年榮獲第15屆「國際佛教傑出女性獎」(OWBA)、榮獲中華佛教比丘尼協進會頒發第一屆「世界佛教傑出比丘尼貢獻表揚獎」、2019榮獲「嘉義縣傑出女性獎」。

著有《點石集》、《掬水集》、《以是因緣》、《心安了,路就開了》、《CHOOSING SIMPLICITY: A Commentary on the Bhikshuni Pratimoksha》。

更多資訊請見「香光資訊網」:www.gaya.org.tw


相關著作:《心安了,路就開了:讓《佛說四十二章經》成為你人生的指引》

 

目錄

禪修入門篇

〈雁過長空〉

從觀呼吸開始

禪修須具備的基本態度

禪修要發菩提心

覺知不住 回到當下

道遠乎哉?

〈眾水含月〉

憶佛 念佛 見佛

禪修是「心」的訓練與引導

喚醒藏在身體裡的覺知

修習端正法,建立正知見

活出「活的生命」

身安道隆

如實知

禪的經偈

你從哪裡來?

 

祖師悟道篇

〈霽月光風〉

不求餘物 惟求作佛

神秀偈—時時勤拂拭

惠能偈—本來無一物

一切萬法 不離自性

迷時師度 悟了自度

我為法來 不為衣來

不思善不思惡

為法忘軀

風動旛動

諸佛妙理 非關文字

只解塑性 不解佛性

自性具三身 發明成四智

〈寶月流輝〉

心悟轉《法華》的法達禪師

盜法而來的志誠禪師

徹悟「常」與「無常」的志徹禪師

解謎團現靈光的智常禪師

弘揚曹溪頓旨的神會禪師

不為聖諦的行思禪師

 

撥雲見月,「見月」一詞還得從「指月」講起,這是出自《楞嚴經》中,佛陀告訴阿難的一段話:「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佛陀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人,為的是要讓行者悟入第一義諦;淨除諸多障礙,直到見證到自己本來面目的那一刻,即是撥雲見月的一刻。

禪修靜坐是佛陀的教學方法之一。禪坐可遠溯至西元前五世紀前後的印度,當時印度許多宗教,如婆羅門教、耆那教,都以靜坐冥想作為修持方法。不同於其他宗教,佛教更強調智慧的重要,亦即禪修是為了理解緣起、苦、無常、無我等基本教義而達至解脫,也就是佛教「戒、定、慧」三學,乃至「八正道」所揭示的修學階次與要義。

四念住是佛教根本修行方法,從身、受、心、法四個面向,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一般會從盤腿專注於呼吸(又稱安般)開始,進而專注於身、受、心、法四種對象,觀察其起落相續狀態,進一步體驗到緣起實相。也由於佛教將打坐到進入三昧過程中的心理活動,細緻地分為「止」、「觀」等階段,因此,也產生了四禪八定等禪定階段與成果的系統。禪修的範疇和意義不斷擴大,後世部派或宗派也就開發了各自不同的禪修技巧,像是數息、內觀、慈心觀、四界分别觀、念佛觀、參話頭、默照等。

針對禪修的方法以及詮釋的宗派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菩提達摩傳來中國的禪宗。達摩祖師約莫於中國劉宋時期(420-478)從海道來到中國,之後傳法慧可,再到被推尊為六祖的曹溪惠能(713卒)、百丈懷海(814卒),之後至唐武宗會昌法難(845)前後,這四百年間,印度禪法逐漸適應中國文化而成為興盛、獨樹一幟的「中國禪」,是中印文化融合的禪,不僅帶動中國哲學、藝術的發展;唐代時期建立的漢字文化圈如日、韓、越等區,也深受其影響;至近代,「禪」(Zen)也與世界思潮呼應,在歐美地區有其新的演繹與運用。

禪,本來就不限於達摩所傳,只要重於內心持行,為修道主要內容的,就是禪。但是,禪宗影響力這麼深遠,達摩祖師對修行的看法到底是什麼?是必須要認識。

《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裡提到:「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趣入菩提道,不外乎有兩條修行徑路,一是悟理(理入),一是修行(行入)。什麼是「理入」?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凡聖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

理入,從理上悟道、入道。是「藉教悟宗」,也就是依「教」去悟入的。藉什麼「教」?「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要深信一切具有生命、有知覺的有情皆「同一真性」,是具足佛性、法性、覺性——法性即是空性,佛性也是空性,空性當中還具有覺性。要深信人人都有佛性,是同一真性。

人人都有佛性,為什麼不受用?「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這個說明同《楞嚴經》:「皆由客塵煩惱所誤。」煩惱、妄想就是客塵。「客」是客人,打妄想這念心,塵勞境界這念心,就是客。「若也捨妄歸真」,假若能夠捨棄妄想,回歸真性;去除客塵、妄想,就可返本還原,回歸自己的清淨法身。例如,打坐時,起妄想時,不要理它,繼續專注你的所緣,心不動,這就是能作主,就是主人。心能作主,就能返照自心,能夠突破妄想、執著。

我們的心像日、月一樣,時刻都有光明。忽然變暗了,不是因為日、月失去光明,而是被雲霧所遮,只要遮雲撥開,它的光明依舊。此一心性本具光明,現在為什麼沒有?就是被妄想、煩惱所覆蓋,因而不能顯發它的光明。所以,就在無明煩惱當下一心,就真性具足,當下即是,無二無別。

從「凝住壁觀」下手。此時凝心、安心、住心,從依言教的聞而思,到不依言教的思而修,「與真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當下這一心了了分明、寂照不二就是與理相應、相符,此刻沒有分別,一念不生,如同六祖惠能對惠明所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即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這念心一想到善、想到惡,就是分別;不思善不思惡,但是,了了分明,「名之理入」。到這裡就是如智不二的般若現證。

悟了還要行入──發行。「行入者,所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行中。何等為四行?一者報怨行,二者隨緣行,三者無所求行,四者稱法行。」事上就是行,有四種方便的入道行門。「其餘諸行,悉入此中」,所有八萬四千行門都含攝在這四種行門當中。這四行都是從實際的事行進修,前三行強調的是人與人的和諧共存,無論是個人或佛教,在世間行事,要不違世俗,恆順眾生,從克己中去利他。稱法行是「方便」──以「無所得為方便」而行六度。所謂「行菩薩大行而無所行,攝化眾生而不取眾生相」,從利他中銷融自己的妄想習氣。所以,什麼是禪修?像這樣的處世修行,才能真正的自利利他,莊嚴無上菩提。達摩祖師所教授的,如同印順導師註解:「精要簡明,充分顯出了印度大乘法門的真面目。」

這本書輯錄自二○一四年至二○一八年,我在香光尼僧團封山禪修的開示,讀者會一直感受到「理入」與「行入」兩個概念穿插而行。香光尼僧團是以漢傳大乘佛教為本質而開展的比丘尼僧團,在個人理入精進同時,也在團體事相的行入上磨練;不僅留意念念心的妄想清淨,也關注整個佛教界、社會的宗教需求——除了原本的教育文化志業之外,香光尼僧團近年也嘗試一些跨領域、跨學科的弘化,如開設國小兒童心智教學課程;安養院陪伴老人晚緣計劃;與世界藝術大師合作帶動桃園偏鄉國小學生的藝術素養;我也親自領著僧俗二眾至印度、馬來西亞、緬甸、中國、美國等地,與當地佛教團體或宗教文化單位交流合作。但是,不變的行程是封山禪修,每年的十一月份,香光尼僧團所有僧眾此時都要用功,絲毫不耽擱。

最後,還是回到佛陀對阿難開示的場景中,《楞嚴經》之所以啟講,是因為阿難遭遇修行生涯中最大的考驗與挫折。當然,此時的阿難還不知道自己未來將再面臨什麼樣的困難,佛陀只是這麼說:「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你順著我手指的方向,就會看到月亮。如果沒看到月亮呢?希望你讀完這本《撥雲見月》後,能夠生起這樣的信心:月亮一直都在,不過是一片雲彩,揮一揮,帶不走什麼的。

 

悟因

二〇一九年九月 序於 香光山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799850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20歲~99歲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5MB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柿子文化電子書年末暢銷展:電子書單書85折、雙書82折,有聲書、影音課程79折起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