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古諺說:「百善孝為先。」
讀大四時,交換教授陶遂博士(Dr. Gray L. Dorsey)賜給我一本耶魯大學出版的書Ideological Differences And World Order。其中有一篇友人馮友蘭先生所撰的論文〈傳統中國社會的哲學基礎〉。馮先生文中指出:傳統中國社會仍建立在一個「孝」字上。他舉《禮記‧祭義》中的曾子的畫為證:
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陣無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災及於親,敢不敬乎?」
「孝」乃出於對父母養育撫愛的報恩。唐詩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報就是報恩。
民初報人張季鸞先生一生服膺報恩主義。老友鄭貞銘教授送給我一本他的大作《無愛不成師》,書中他對他的恩師們表現出十分真誠的孺慕之情,所以,他教學生,也是充滿了愛心。他自認是張季鸞先生報恩主義的忠實奉行者。
我在外交部工作整四十年。部中同仁,都以能被派到美國工作為榮、為傲。那年我在曼谷任駐泰國代表,老同事錢剛鐔兄自駐美國華府代表處來信說:「他是獨子,父親上了年紀。每有病情,他自美國休假回臺侍奉,路途太遠,盼望能調到泰國,離臺不過三個小時半旅程,可經常返國照顧老人家。請我設法幫忙。」我得信後,深感剛鐔兄的孝心,為了照顧父親,寧願放棄在美國的職位。我竭力向部方請求,部方也基於剛鐔兄的孝心,同意將他調到駐泰國代表處任顧問兼領務組長。
漢代取士,以孝廉為本。因為,能孝於親者,必能忠於皇室,忠於國家,忠於職守。在泰國代表處,最為多事的便是領務組,當時許多泰國人力公司亟欲輸出泰勞,他們找人關說,甚至意欲賄賂,都不能得逞。更有泰國小姐,要來臺賣春。他們更是花樣翻新,想騙到簽證。幸得剛鐔兄領導有方,他手下的幾位祕書,如尹新垣、楊美照、邱丕承,都是廉能之士,嚴密把關,從沒出事。我和剛鐔兄後先離泰,他的繼任,手下有一名祕書,私放若干泰女到臺灣,一經發覺,該名祕書被記二大過免職,組長則改調另一代表處,而且取消了「顧問」頭銜。
剛鐔兄以他三十七年從事外交工作的經驗,寫成此書。字裡行間,充分表現出他對外交工作的熱愛,對長官敬愛,對同事的親愛,讀起來十分溫暖、順當。而且篇篇簡潔,流利有加。莎士比亞說「簡潔(brevity)是文章的靈魂。」是以,本書不只是我國外交史上的一些記載,也是篇篇可讀性甚高的散文。尤其一些外交交涉的手法,更是外交工作者宜予研讀的範例。
這是我讀了本書的感想,謹寫出來,介紹給讀者參考。
劉瑛
前言
我寫這本書的動機
某日獨坐沉思,頓生諸多感懷,深嘆人生苦短,歲月如流,轉瞬間,年華不再。回顧數十年從事外交工作,雖由於才疏學淺,能力有限,了無建樹貢獻,濫竽充數,僅為一名外交小兵,在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盡忠職責。回顧將近四十年的工作生涯中,卻有諸多可資回憶、生動有趣的點滴,宛如一部紀錄片,乃興起記載以文字之念頭。
本書就從事外交工作將近四十年(一九七○―二○○七),在外交部部內單位、派駐駐外館處,期間所曾經歷事情,有趣見聞,片片斷斷,記載下來,內容以不涉及工作機密,外交、政治敏感話題為原則。書中感言一章,則為本書主軸,就多年從事外交工作切身之體認,感想與心得,敘發所感,期以此書對有志從事外交工作的青年朋友,或新進外交部工作的生力軍,有所啟迪、激勵作用,此乃筆者書寫本書主要動機與目的。
書中如有謬誤之處,尚祈外交前輩及各界人士不吝賜正。本書承蒙我多年追隨的老長官劉大使慢卿賜文策勉,謹致謝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