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這本橫跨一個世紀,由作者庫克與二十一位鋼琴大師的訪談,對於今日鋼琴演奏家、老師或是年輕學子或是音樂愛好者,都是極為珍貴、深具啟發性、值得閱讀的書。
無論是鮑爾、布梭尼、郭多夫斯基、霍夫曼、列文涅、拉赫曼尼諾夫,在訪談中皆提出了有關於思考、聆聽、專注力、音樂知識、情感見解,這些即使在一百年後依舊不變的真理,例如:彈琴主要是關於正確的思考音樂、以正確的方式表達、良好的分句取決於對音樂的認識和對彈奏的知識,或者學習一首新樂曲時最重要是先掌握作品的整體概念⋯⋯等。
除此外大師們也不約而同的談到除了彈鋼琴外,更需要寬廣的心胸、開拓藝術視野、培養人文素養,以及了解自己作為音樂家所賦予的藝術使命。
在閱讀到鋼琴家列文涅的訪談篇章時真的是感觸良多,他說在俄國的家長們通常極為喜愛音樂,從孩子幼年起就會觀察他是否顯露出音樂天分,他們明白音樂可以讓孩子的生活豐富許多,他永遠不會輕視藝術,只把藝術當成滿足表演目的,而是當成生命中巨大喜悅的來源。
在此強力並誠摯地推薦這本不僅可一窺大師們的音樂想法,更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好書。
黎國媛
黎國媛/
國內知名鋼琴家,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自幼赴歐,師承韋伯教授(Dieter Weber),並與俄國名師聶高斯(Stanislav Neuhaus)及德國鋼琴大師肯普夫(Wilhelm Kempf)習藝。
演出足跡遍及台灣、香港、澳門、法國、奧地利、德國、英國、加拿大等地,曾與國內各大樂團合作,於香港藝術節、澳門藝術節、台北藝術節、亞太藝術節、關渡藝術節演出,並受邀至德國Euro Arts、英國Chetham、法國里昂等國際音樂營指導大師班。曾跨界與劇場導演馬汀尼、舞蹈家羅曼菲合作《三個女人》,亦曾為侯孝賢導演的電影《最好的時光》配樂,並出版鋼琴專輯《即興人生》。
導讀
復興音樂人文主義
「事實上,赫赫有名的鋼琴家過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用功、用功、再用功的人生,不停研究、無止盡地練習、不斷設法提升其藝術聲望。」
這句話絕對是所有音樂家內心小劇場不停上演的場景。作者詹姆斯・法蘭西斯・庫克(James Francis Cooke)在第一章已直指音樂之路的艱辛與孤單。在台灣,一般人對音樂家或是音樂學生都懷有浪漫、美好的刻板印象,殊不知這群臺前光鮮亮麗、帶給眾人美好音樂的表演者,從小就必須犧牲玩樂的時間,在琴房裡與樂器不停地奮鬥,每天少則二小時,多至八小時機械性的反覆練習,與自己的耐心奮戰,訓練如何控制自己的手指能夠超越自我極限,在樂器上飛奔練就駕馭自如的功夫,心無旁騖的專注力以及堅強的意志力,在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或許可能稍有成果。即使已經是職業演奏家或是音樂院的教授,都必須利用音樂會與教學之外的空檔,不斷地練習下一場音樂會或是下一個樂季的曲目。熟練曲目是基本,此外還必須不斷地自我突破,追求在藝術上更上一層樓,這不單單是技法的純熟,還包括音樂與其他藝術知識的充實,以及勤讀文學作品,亦能產生豐富的想像力,使音樂詮釋更為豐富。
在這本《大師的刻意練習》中,作者詹姆斯・法蘭西斯・庫克訪問了包括巴克豪斯、布梭尼、郭多夫斯基、古德曼、帕德瑞夫斯基等二十世紀初二十一位鋼琴名家,從不同層面討論鋼琴演奏藝術的各種面向,包括純熟的音階琶音與各種練習曲所涵蓋基本技巧的重要性,和聲學、音樂史等專業知識對於樂曲詮釋的影響,教學、耳力的訓練、不同方式觸鍵的音色以及巴哈鍵盤作品對於學生思考能力的重要性等,深切地了解到昔日音樂家的養成方式,比起今日更為全面性,更富「人文主義」的思維。
人文知識是音樂的「靈魂」
二十世紀初期仍是十九世紀浪漫時期傳統師徒制下培育出來的大鋼琴家,因此除了音樂方面的傳承外,老師的身教與其他音樂及人文知識教導也占有極大的部分,因為這與一位音樂家獨特藝術性格的養成息息相關,如同波蘭鋼琴家西吉斯蒙德・史托佐夫斯基(Sigismond Stojowski)提到:「音樂史的研究顯露出許多非常重要的事,這些事不僅直接影響著演奏者的詮釋,也影響著聽眾能欣賞一件音樂作品的程度。」(第二十一章〈詮釋究竟是什麼?〉)所以音樂家必須借由黑白鍵以外的音樂事物精通音樂的「字句」,才能讓作品的靈魂「重生」。
在升學主義掛帥下,台灣學生都將這些音樂理論課程單純地視為考試必考科目,將音樂理論與實際演奏分別看待,教導這些科目的老師也為了升學,用填鴨的方式教學,坊間考古與模擬試題書籍推陳出新,但是音樂理論、音樂史,最後仍然要回到運用在實際演奏上的分析與詮釋,不能因考試結束這些科目就遭到停擺,因此這對學習音樂是必要的。學生熟知音樂理論知識與音樂史,才能分辨蕭邦與貝多芬音樂的差異,可以以聆聽的方式即能辨別巴洛克時期與古典時期的音樂,不然上了舞台也是淪為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模仿」演奏。
教授樂器的老師不一定都能為學生說明樂譜中隱藏的道理,即使運氣好碰上一流的老師,但短短一週一小時的課程,也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今日大部分的學生都直接運用垂手可得的3 C產品,模仿音樂家的演奏,但是無法藉由音樂知識理解樂曲的含意,演奏的音樂也將缺乏「靈魂」,這樣其實就是書中多位鋼琴家提及可以精確無誤彈奏的鋼琴機械。
「分句」首要來自音樂的理論知識
此時,或許你會問,即使我懂音樂史、熟讀和聲學,但如何運用在演奏上?在書中,多位鋼琴家都已作了精闢的解釋與分析,首要為「分句」。哈羅德・鮑爾(Harold Bauer)說:「每個樂句都有某種訊息要傳達,情感對呼吸有直接而立即的效果。」意思是如果無法理解和聲結構,難以在樂譜中分析交錯縱橫的樂句,因此無理的斷句,將會造成音樂詮釋上的錯誤。我們最熟悉的大鋼琴家、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亦認為,如果學生不知道「分句」這個音樂詮釋中重要的主題,是不可能有正確的演奏詮釋,尤其像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如巴哈、韓德爾符號標記用得極少,如果學生缺乏音樂理論基礎,很難有適當的分句,分句如同歌者的呼吸,如同我們講話時句子的標點符號,運用錯誤,是讓人難以理解的,因此義大利大鋼琴家布梭尼提到良好的分句首先取決於讓人能訂定樂句限制的音樂知識,其次是彈琴的知識,分句與正確的重音彈奏會影響到主題,這也會影響到指法的運用,所以這些因素都是環環相扣的。所以在音樂會上,我們不時看到呼呼大睡的聽眾,排除聽眾自身疲累的因素,但也有可能是演奏者的演奏令人難以理解。
「專注力」是彈鋼琴的基本能力
「專注力」是多位音樂家非常重視的能力,在第五章〈學鋼琴的藝術面〉,哈羅德・鮑爾直指:「其實專心彈好一個音階需要的專注力,並不下於練習貝多芬的奏鳴曲。」而且在如此的專注下,大腦會訓練、指揮手指要在正確的時間挪到正確的位置,同時用心、眼正視,用耳朵細聽,用感覺體會,這樣的練琴方式不僅訓練手指也訓練腦力,因此今日已經有多篇科學研究指出,學習樂器到一定高水準的程度,平均在各方面的學習,甚至語言都比沒有學習過樂器的人來的優秀,在手腦協調上比一般人都好,所以馮・紹爾(Emil von Sauer)說:「學音樂或許比其他任何課業更能培養學生的專注力。」(第十八章)。因此歐美注重教育的家庭,勢必都會讓他們的孩子從小學習一樣樂器,並要求須有相當的程度,且是每日習慣性的練習,這是毅力、恆心、克服困難、自我挑戰的性格培養。接著他認為專業音樂家的養成,正規教育是不可忽略的,不然也是某種精神障礙,而這也是今日台灣音樂教育正面臨的問題。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西方許多音樂家都是學富五車,精通三至四種語言的人不勝枚舉,能宇宙玄黃談論各種話題,令人驚訝的腦容量,讓我們今日仍可以在臺北國家音樂廳看到九十四歲普萊斯勒(Menahem Pressler)的音樂會,七十歲俄國鋼琴家阿方納席耶夫(Valery Afanassiev)全場背譜演奏,精確地傳達他們對音樂的想像與內在感受,令在場人士感動地落淚。曾任波蘭第一任總統的鋼琴家帕德瑞夫斯基說:「學音樂給孩子的知識訓練極富教育價值,沒有一樣事物能取代,因此許多大音樂家都非常推崇學音樂。這為他們晚年帶來不可限量的滿足。」
即使只是業餘愛好者,都應認真學習音樂
家長對於孩子初學樂器的態度,大部分的疑問是不知道孩子有沒有興趣?初學而已,不用找很專業的老師。學樂器只是培養興趣,不用太專業的老師。甚至提出如果買了鋼琴,萬一上幾堂課不學,就浪費了。家長的憂慮不能說錯,但是一開始沒有立下要孩子將這個樂器學好的立場,其實就已經踏出錯誤的第一步。首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有樂器在手,怎麼可能有規律的練習,更遑論將這樣樂器學好,這不是未來成為專業或是業餘音樂家的問題,而是如何看待學習音樂的態度,即使是業餘興趣的培養,都應該認真看待,至少能讓孩子學習到能夠鑑賞音樂的程度,懶散的學習,只是浪費孩子與老師的時間,也浪費家長的金錢。因為成為音樂家,需天時地利人和,眾萬之中,才有可能出現一位,中上者成為音樂老師,大部分是業餘愛好者,而這群人才是最幸福的。
再者,是如何選老師。德國鋼琴家夏溫卡(Xaver Scharwenka)提到一開始為了省錢,將自己的孩子交給不夠專業的老師,未來要彌補的疏漏,難度會比一開始請專業教師教授多上數倍,所花的時間、金錢與心力更是難以估計,所以絕對省不了開銷,同時累了孩子也累了接手的老師。因為音樂教育的錯誤在於大多數老師一開始教的不是音樂,而是將樂譜上的符號對應琴鍵上的音,忽略用耳朵傾聽聲音的音色與聲響,因此常有學習多年鋼琴的學生,無法準確地用耳力分辨音高,當然更不可能細膩地分辨音色,如此一來彈奏的音樂也不會有變化性,感受性當然也不可能存在了。
巴哈是磨練心志最好的音樂
「技法」只是探索音樂藝術的媒介,音樂學業告一段落,只是技法進到能掌握更多樂曲的階層,事實上這才是探索音樂天地的開始而已。布魯姆菲爾德-蔡絲樂(Fannie Bloomfield-Zeisler)的見解,是今日台灣許多學生面臨的問題——忽略練習巴哈的作品。她說:「研究巴哈創意曲與賦格,所能獲得心智的技巧,在任何其他地方都得不到的。這些作品的複音性格能訓練心智領悟到個別主題是多麼精巧而美妙地交織,同時手指得到紀律。」布梭尼也說:「巴哈會迫使學生思考。」然而今日以考試為目的的速成教學,用巴哈鍵盤作品有系統地訓練學生的老師,似乎不是太多了,殊不知巴哈作品影響後世作曲家極為深遠,也是學習鋼琴最重要的基礎。速成、跳躍式的學習法,雖然可獲得短暫的自我滿足,但很快地就一敗塗地,如同帕德瑞夫斯基所言:「學音樂要下苦功。下過苦功的人才是真正會在任何藝術領域飛黃騰達的人。」要爬上音樂這個藝術最高層次的山巔,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如果可以克服浮躁且耐心地扎實練習基本技巧,進而自我要求地不斷反覆追求更好的練習狀態,相信您已經踏上音樂殿堂的第一個階梯!
給業餘音樂愛好者
這本書乍看雖是討論學習、演奏鋼琴的方法與建議,事實上也是讓音樂業餘愛好者了解十九世紀初至二十世紀初鋼琴演奏流派的演變,以及一位優秀演奏家的養成方式。書中受訪的鋼琴家,其影響力無遠弗屆,時至今日許多鋼琴家仍追隨著他們的步伐追求鋼琴演奏藝術的最高境界。當您細讀此書,同時從唱片或網路找到這些鋼琴家的歷史錄音,相信在聆聽下一場鋼琴音樂會時,您已經可以透過音色、觸鍵、樂句,逐漸掌握、了解音樂家詮釋的樂曲。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聲音美學,但是不知道經典,絕對無法創新。同樣的,一位不知前人的音樂家,是不可能有創造力的,其藝術生命也只是曇花一現。希望百年前的訪談,能穿越時空,依然能讓今日讀者了解音樂的多樣性,亦能幫助您們在聆聽音樂時有可依循的脈絡空間,可供想像。
賴家鑫
賴家鑫 /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研究所畢。目前從事音樂教育及撰寫音樂相關文章,為國內資深樂評。曾在《PAR表演藝術》雜誌、台灣絃樂團工作,跨界劇場為玉米雞劇團行政總監,在台中成立樹樹文創策劃推廣畫展與古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