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華語文學十五家:審美、政治與文化》是一本關於海外華語文學的論文集,也是我獨立完成的第六本書。關於收進此書中的七篇論文的寫作緣起,這裡稍作交待。
2015年5月下旬,我應邀出席在香港嶺南大學舉辦的「梁秉鈞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會議論文〈亞洲的滋味:梁秉鈞的食饌詩學及其文化政治〉,後來發表於北京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6年第6期。此文在2017年3月榮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6年度優秀論文獎。
2015年11月,我參加在臺灣東華大學舉辦的「楊牧研究國際研討會」,宣讀會議論文〈詩史之際:楊牧的歷史詩學〉。後來,根據一些學者的回饋意見,我對此文加以修訂,發表於臺北的《中外文學》2017年第1期。
2016年6月,我向新加坡藝術理事會提交的科研項目《後殖民新加坡之華語文學的國族敘事》獲得研發基金的支持,後來完成的論文〈郭寶崑:從戲劇藝術家到公共知識分子〉就是成果之一。
2016年下半年,我在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擔任訪問學人。在訪學期間,我完成了論文〈文化中國與臺灣經驗:張錯的離散詩學〉,後來發表於北京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7年第12期。2018年8月初,我申請的科研項目《冷戰的文學再現: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比較》獲得新加坡教育部一級科研基金的贊助,論文〈詞客哀時且未還:燕歸來、白垚與文化冷戰〉算是一個階段性的成果。此外,我還完成了論文〈亞洲冷戰年代的抒情詩人:論力匡、楊際光〉。這兩篇關於冷戰研究的論文合併為本書的第六卷,並且更換為現在的標題。
2019年6月,我有幸榮獲臺灣的「外籍學人漢學研究基金」,在臺灣的漢學研究中心、臺灣大學臺文所擔任訪問學人。在台灣期間,完成科研專案「跨國現代主義:臺灣現代詩對新加坡的影響」,這是一個長達六萬多字的論文。此文後來拆分為三個獨立的論文,已經發表或即將發表於北京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9年第12期、南京的《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20年第1、2期。
關於本書的題目,略作解釋如下。這七篇長文涉及臺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十五位華語作家,而有不同的焦點問題。論及臺灣現代詩對新加坡的影響,我的重心是分析詩文本的「審美」素質。最後的那篇論文,研討冷戰「政治」的議題。其餘四篇論文,論述歷史、離散、食物、表演藝術,則是以「文化」認同為中心關懷。
學術研究是一項艱苦寂寞的事業。我懷著謙卑感恩的心情,感謝海內外的師長和友人們。感謝劉宏、解志熙、王德威、奚密、賀麥曉、黃美娥等前輩,他們以各種方式給我支持和幫助,使得我的研究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感謝劉秀美、李怡、陳豔、李良、張勇、田剛、王鵬程、冷霜、李松、劉奎、付國鋒、季劍青、李躍力,他們促成論文的發表和本書的出版,或者邀請我在各種場合分享我的科研成果。感謝游俊豪、張曦娜、郭永秀、梁春芳、張萊英、張森林、蔣承耘,他們為我的科研給與鼓勵和支持,或者幫忙提供了一些圖書資料。
這些研究成果受到四個科研基金的資助,感謝臺灣外籍學人漢學研究基金、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研發基金(NAC R & D Grant)、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文學院科研激勵基金(HASS Incentive Grant)、新加坡教育部一級科研基金(MOE Tier 1 Grant)。我也感謝南洋理工大學圖書館、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哈佛大學圖書館、臺灣的漢學研究中心、臺灣大學圖書館,在借閱書刊資料方面給與的協助。
拙著有機會在秀威出版社出版,我感到非常榮幸。石書豪先生高效細致的編輯工作,使得此書很快問世,我向他表示很大的敬意和感激。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020年5月9日,改定於星洲之停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