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世間已無老佛爺
慈禧太后內心崩潰的最後一刻,將清朝的權杖交到了年輕的攝政王載灃手上。
慈禧太后將政權交到攝政王手上時,整個國家的經濟已經恢復到鴉片戰爭之前的水準,年均一億兩千萬兩白銀的出超貿易扭轉了帝國經濟七十年的出口頹勢。預備立憲更是慈禧太后留給攝政王消弭國內各派勢力分歧的最大政治遺產。
身為皇族宗室,年輕的攝政王是幸運的。但是,他沒有多爾袞那樣的定奪之功,更無多爾袞那樣的開創偉業,清朝的掌權者卻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將國家託付給了這位毫無尺寸之功的年輕人。
二十五歲的載灃以攝政王執政亮相國際舞台之時,成為當時全球最有權勢的領袖之一,西方的輿論一片歡騰,將這位年輕人譽為「初升的太陽」,誇讚攝政王身居九重卻有著國際視野。沒錯,在罷黜政治強人袁世凱後,攝政王的執政集團中皇族少壯派成了主角,他們都擁有留洋的背景,他們在政治、軍事、財政等諸多方面都有現代化視野。以梁啟超為首的改革派對攝政王寄予厚望。
攝政王柄國之初,傳統的士大夫已經成功地向現代精英轉變,以梁啟超為首的改革派在立憲的旗幟下如火如荼地進行改革的頂層設計,北京城的親貴們奔走於改革派之門。改革的精英們不斷地觸碰帝國的政治紅線,試圖透過滲透意識形態進行柔性的政治體制改革。改革猶如一鍋煮沸的水,無論是朝堂樞臣,還是販夫走卒,對攝政王的執政集團充滿信心。一度對革命信心滿滿的孫中山,在一次次城市暴動失敗後,面對攝政王執政集團的改革新氣象,都只能默默地在美國人的餐廳端盤子。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的一聲槍響,在美國餐廳裡看到報紙的孫中山沒有任何的興奮之感,他領導了太多次這樣的城市暴動。在孫中山看來,武昌城的新軍暴動很快就會被載灃的新軍鎮壓。孫中山遺忘了一個重要的軍事情報,武昌起義的那一天,攝政王直接控制的軍隊正在北方小鎮灤州進行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武昌那個被推為第一位共和國都督的黎元洪,這之前曾率領湖北的兩營兵馬參加了灤州秋操。
孫中山錯了。
武昌城的槍聲成了推倒清政權的西洋骨牌,各路流亡海外的革命黨星夜兼程回國,紫禁城的御前會議卻在為誰南下平亂爭吵不休。攝政王望著慌亂的皇族少壯派長嘆不止,狡黠的慶親王奕劻已經暗中調動北洋新軍拱衛自己的宅邸。一夜激烈的爭吵過後,由有德國軍方勢力支持的陸軍大臣蔭昌乘火車南下武昌,可是在武昌郊外,他就被百多農民給嚇得肝膽俱裂,急令火車向北開。
武昌城的硝煙正濃之時,北京城的資政院精英們紛紛登台,譴責鐵路國有的罪魁禍首——郵傳部大臣盛宣懷。一份開放黨禁、赦免政治犯的文件送到了攝政王的手上。可一切都晚了。大思想家嚴復議員的大清國歌還沒有來得及奏響,大清王朝崩潰了。在漢江上遠望硝煙滾滾的武昌城,剛剛經過灤州秋操的攝政王軍隊,他們擁有德國最新的軍事裝備,卻在手持漢陽造的湖北新軍面前兵敗如山倒。清朝的狀元巨商、憲政改革領袖張謇仰天長嘆,他腦子裡已經有了一篇華麗的清帝遜位詔書。
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崩潰。
一個兩百多年的王朝,曾經出現過康乾盛世,在鴉片戰爭之後,也曾經試圖透過經濟改革來局部推動政治改革,曇花一現的同光中興令不少的改革派看到了王朝的希望。1900年八國聯軍將清朝的最高執政者慈禧太后趕到了西安,預備立憲成了清執政集團重拾帝國榮光的希望。攝政王的皇族少壯派們這一次怎麼未能滅掉武昌城的革命之火?誰將清政權推向了死亡的深淵?改革的精英們在政權垮台的前夕到底在做什麼?
一連串的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改革在清朝最後的五十年中已經成了主旋律,即便是世人認定最頑固的慈禧太后,無論是經濟改革,還是像戊戌變法那樣激進的政治改革,沒有慈禧太后的首肯是難以推行下去的。慈禧太后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留給攝政王的憲政遺產不僅沒能消弭多股政治勢力的分歧,相反成了分化攝政王執政集團的催化劑。利益集團丟盡了天朝的臉,讓毫無政治智慧的攝政王成了權力的孤兒。
一個時代的終結有千萬個理由。我試圖透過晚清改革精英們的系列救國韜略入手,洞見清王朝崩潰的根源,資政院成了最佳的視覺切入口。在武昌城槍響的一年之前,來自全中國的政治精英們在北京資政院濟濟一堂,他們在北京的預備國會現場緊張地審查政治、軍事、財政、意識形態等事關改革頂層設計的方案,在爭吵中達成了共識,最終都送到了攝政王的案頭,他們希望將慈禧太后的憲政遺產變成現實,讓憲政之花在封建的土壤上盛開。
改革就是一場利益的重組,儘管改革精英們的頂層設計猶如一把把鋼刀,但既得利益集團們卻在用手中的權力捍衛著他們的利益。可是,由德國軍械裝備起來的攝政王軍隊難掩王朝的虛弱。攝政王的執政集團內部黨閥森森,試圖透過軍事、經濟改革來推動全面立憲改革的攝政王,疲於七黨暗鬥,被執政集團七黨和國際勢力搞得內外交困。
世間已無老佛爺。年輕的攝政王無力調和各大政治勢力的分歧,無論是紛爭不斷的資政院,還是明爭暗鬥的紫禁城,攝政王猶如一具木偶,只是在樞廷之上陪著他的小兒子看令他厭倦的宮廷鬧劇。
既得利益集團們拒絕在最後一刻向憲政改革讓步。曾經試圖透過自上而下進行憲政改革的精英們,最後只能擦乾臉上的淚水,投向共和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