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守•破•離――視線的起點
主張「破」的人,並不只有千利休。
我第一次到日本是在八、九年前,當時日本剛剛對北京等城市開放自由行,我至今仍記得去三十三間堂看到那些精光四射的密宗佛像的震撼,仍能回味起文人咖啡館裡柔軟千層蛋糕的清甜。物質極大豐富,感官上卻是空山無人,水流花開。
「守破離」本來講的是茶水之道。「規矩禮儀,務必先盡守之,然後破之,離之,然皆不可忘本矣。」
審美意識在與某種破裂的風險背靠著背。記得我的第一篇談日本美學的文章,寫到了伊勢神宮的「廿造替」,校對老師按照常規邏輯直接改掉了,刊出後被讀者發現。我記得校對老師抱歉的語氣,「怎麼可能每二十年就拆掉重蓋一次呢?」這就是日本。
看起來十分有生命力,實際上卻虛幻縹渺。今年我乘船來到伊勢神宮,夕陽西下,一隻鹿涉過退潮的淺灘,緩緩向鳥居而行。目之所及的「美」,竟然毫無實感。在對事物的思考方式中,實際上孕育著反抗和破裂。日本式現代建築裡常見橫向開啟的大落地窗,寬大地吸收自然景色,貪婪地喜歡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而茶室裡遵守著隔絕和不完滿,從室內開始,形成微妙的層次結構向外延伸,直至宇宙。
我為何被日本打動?
在對日本的興趣裡,看起來「守」最為有趣,但當我一直在等待著終點時,卻在不斷的破與離中,不僅興味盎然,還感到「溫故知新」。
在奈良春日神社的供品帖裡我看到了「唐符」,是關於空海帶進日本的豆腐的最早記載。在日本吃過各種豆腐的人往往會感歎,如此廉價易得的食材,在日本被各地奉為了至上的味道。
以小為美,以舊喻新,為何具有魔力?
守是基石。從二○一二年開始,《三聯生活週刊》在茶道、花道、香道、建築、木作、陶藝等方向上的報導,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今天,技精而道泯的二元對立,和技能載道,與藝相通的審美自由,仍是匠人話題的核心。在第一次做日本資料收集時,我記得關於日本的高水準出版物還比較有限,岩波書店的出版物還停留在「名錄」的層面,我必須從日本背回大量書籍。僅僅是兩年後,幾十年裡沉澱下來的作品被大量翻譯出版了。《下流社會》、《無緣社會》等消費、社會領域的理論,曜變天目、顏真卿作品在日本的展出,甚至掀起了中國乃至世界範圍的文化共振。日本當下的生活,是建立在對現代性、城市化、日本人、日語乃至國民性反思的基礎上的。我們正在建立的,是對反思的反思。
在採訪中,我瞭解到匠人系統在日本也曾經有過數十年的艱難和滯後期。生活方式上模仿歐美,大量生產廉價仿製品,工業污染造成的社會矛盾至今未能消除。與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傳統行業,在經濟騰飛期間開始復甦,使「守破離」的準則,從茶道、劍道走向了更多的「道場」。
人應該如何生活?匠人、手藝的話題,在現代社會裡的意義,和美學一樣,實際上指向了人的內心。
比起哲學和宗教,日本更注重「感」。從飛機場一出來那種轟然而來的感受,會非常直接地「感」到日本。在意他人的感受,保持人與人、人與外界的協調,在日本人看來,聞到、觸摸到,遠比聽到和看到的重要。
手藝人的狀態,是最接近「人」的狀態。
時光歲月給木建築帶來痕跡,人對大自然無條件信賴。讓身體代替頭腦去學習。
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出這樣的身體,這才是匠心的果實。
在「守破離」的過程裡,越是向內的體驗,越有價值。
「讓木材接觸你的手,進入你的身體,變成大腦。你替樹思考,建築替它活著。」這是法隆寺宮大匠小川三夫的話。
建築、造園、漫畫、刺繡,目的都不是物,而是人。絕大部分時刻,我遇到的頂級匠人都是非常聰明的人,然而他們卻以單一的方式面對社會,刻意保持了一種孩子氣的天真的笨拙、坦誠和距離。採訪時我發現,他們都不會試圖確認和宣揚一種認知,而總是希望我在探尋和發現中與他們產生共振。這樣的以退為進,恰恰符合我內心的期待。
木建築是日本的一個符號。在採訪撰寫西崗常一和小川三夫師徒的故事時,日本人對木建築的追求,讓我開始重新看待日本人的精神。賭上了一切,一代又一代,才有千年屹立的法隆寺。今年去日本,我看到熊本城下地震垮塌的石頭,按照編號全部排列好,這不僅僅是一場重建。打破了基礎的「序」,不是取代,而是超越,才有對各種精彩紛呈的全力展現。
並不是為了製造永恆,而是思索如何在時間中,回到自然。
守的基礎上,破與離,賦予人時間和空間的自由。